提供各类精美PPT模板下载
当前位置:首页 > Word文档 >

大班数学活动以客体为中心区分左右课件教案

  • 《绿袖子》教案

    《绿袖子》教案

    背景知识1、《绿袖子》背景故事。2、《绿袖子主题幻想曲》。3、作者简介。4、英国民谣简介。总结《绿袖子》以管弦乐丰富的色彩,表现了英国田园特有的风味,迷人的平静,牧歌般的音响贯穿整部作品。它将快慢节奏结合得天衣无缝,将缓慢和跳跃延伸得恰到好处。让学生明白民族的音乐以不同的形式改变后,能使音乐精彩纷呈,越发绚丽多姿。民族音乐也是最经典的音乐。

  • 《梅花引》教案

    《梅花引》教案

    《梅花引》是古代的词牌名,“引”集歌体与诗体于一身,也是这类诗歌诗曲调的演化。歌词中作者以拟人的手法,赞美了梅花的娇艳,赋予了梅花少女的情怀,让人们领略到青春的宝贵和对幸福生活的向往,抒发了梅花渴望知己,甘心为自己所爱的人牺牲奉献的可贵精神。歌词融合了古今诗人咏梅诗作的佳句,如歌词第一句:“一枝梅花踏雪来,悬岩上独自开”,在立意上依托了毛泽东《咏梅卜算子》中的意蕴,突出了梅花高洁超逸的身姿。“疏影横斜一树梅花一断魂,一片冰心等君来”则化用了宋代诗词《山园小梅》中的“疏影横斜水清淡,暗香浮动月黄昏”的诗句。作者不是生搬硬套这些诗句,而是在一个严谨的主题之下,重新赋予这些诗词新的含义,表现了歌曲独特的艺术特色。

  • 《流水》教案

    《流水》教案

    欣赏古琴曲《流水》。(也可以在讲故事的时候配上这首乐曲作背景)。通过深沉、浑厚、流畅的旋律和清澈的泛音,表现了层峦迭嶂,幽涧滴泉,清清冷冷的奇境,绵延不断、富于歌唱性的旋律,犹如点滴泉水聚成淙淙潺潺的强流。按泛音序列下行和五声音阶进行的曲调,大幅度的滑音,伴以滚、佛手法,如同瀑布飞流,汇成波涛翻滚的江海。《流水》是一曲祖国壮丽河山的颂歌,形象生动,气势磅礴,听后使人心旷神怡,激起一种进取的精神。

  • 《回音》教案

    《回音》教案

    生发言,师结合生的活动展开问题(强弱音的特点就是同一物体能发出不同力度的声音)并让个体的学生展示转向群体学生展示。师:同学们真是生活的有心人,能表现出这么多的强弱声音,老师也想参加可以吗?我这里有一件宝贝,看(教师出示鼓),我们一起听听声音,(敲鼓)现在我把粉笔头放在上面看看我敲鼓的时候它有什么表现?(师用强弱两种力度敲鼓)生:鼓声强,粉笔头跳得高,鼓声弱,粉笔头跳得低。师:现在我请小朋友一起来做粉笔头,玩一玩,看看谁的表现最好,好吗?(游戏:把教室作为一面鼓,学生作为粉笔头,教师用不同力度敲鼓,学生根据鼓声做出相应的反应。鼓声强,跳得高,鼓声弱,跳得低。有如音乐喷泉)师:小朋友真是聪明,已经懂得掌握声音的强和弱了,山谷的喊声和回声就是一个强,一个弱。让我们和大山说说话,好吗?你们说,老师来当大山的回音,好吗?学生说喊声,师说回声。

  • 《春游》教案

    《春游》教案

    教学过程:(一)学吹竖笛《春游》1.教师弹琴,学生轻声哼唱旋律,熟悉曲谱。2.学生练习吹奏。学生相互帮助掌握技术难点。3.引导学生找出乐曲中旋律的相同和不同之处。如:二、四句旋律完全相同,第三句变化;结尾不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4.为乐曲配打击乐伴奏,在有标记的地方敲击三角铁或其他打击乐器。(二)创作与表演1.请学生即兴为《春游》的旋律配一段歌词,并试着唱一唱。分小组创编,然后为大家展示成果。2.师生共同表演《春游》音乐片段。形式:弹奏、舞蹈、扭秧歌、敲锣打鼓、演唱,教师要将全体学生调动起来,积极参与表演,表演形式由学生自主选择,也可教师、学生讨论安排角色。

  • 《春之声》教案

    《春之声》教案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设计意图:通过复习歌曲,使学生进入春天的情境,引出本课教学。1、有感情地演唱歌曲《春天举行音乐会》,表达春天到来时人们美好的心情。2、表演唱歌曲《嘀哩嘀哩》,体会小朋友在寻找春天时神秘、喜悦、自豪的心情。3、感受回旋式曲式。二、方法(1)教师弹奏包括引子和尾奏在内的八个音乐主题,学生根据事先准备好的八种色块,选择分别代表的主题,并标注顺序。然后,重点视唱A和B两个音乐主题。进行对比。(2)再次聆听全曲,看着课件摆色块。如有重复,用备用的色块。(要求学生准备三份色块)(3)简介回旋曲式和《春之声》。三、赞美春天师:春天是美丽的、动人的、充满生机的,它就像一幅绚丽的画、一首动听的歌、一段醉人的舞,现在就让我们来创编我们心中的春天。

  • 《回忆》教案

    《回忆》教案

    音乐剧是以具有吸引力的情节为支撑,以演员的戏剧性表演为根基,使音乐、舞蹈得以充分发挥其潜能,并把这些因素融合为有机统一体的艺术。剧情,表演,音乐,舞蹈是构成音乐剧的四大要素。音乐剧在全世界各地都有上演,但演出频率最高的地方是美国纽约市的百老汇和英国的伦敦西区。我们常听到的百老汇音乐剧这个称谓可以指在百老汇地区上演的音乐剧,又往往是泛指所有近似百老汇风格的音乐剧。《猫》是音乐剧历史上最成功的剧目,曾一度成为音乐剧的代名词。该剧创作于1981年,是在伦敦上演时间最长、美国戏剧史上持续巡回演出时间最长的音乐剧。该剧作曲家是英国安德鲁.洛伊德.韦伯,其中一曲《记忆》,在全世界广为流传。

  • 《跳月歌》教案

    《跳月歌》教案

    教学过程1、导入:欣赏乐曲《快乐的罗梭》。提间:有谁知道这首乐曲的名字?它是我国哪个少数民族的舞曲?这是我们在一年级的欣赏的彝族舞曲《快乐的罗梭》。今天我们再欣赏一首彝族乐曲《跳月歌》。2、初听乐曲,体验乐曲的情绪。(热烈)3、介绍乐曲名称:阿细是彝族的一个支系,聚居在云南省红河州弥勒县的西山一带。阿细人能歌善舞,因常相聚于月下舞蹈,称“跳月”。“跳月歌”是他们最喜爱、最普及的民间优秀集体舞蹈之一。4、视唱乐曲主题:掌握5/4的节拍特点:体会乐曲的旋律特点。以加do、mi、sol为主要旋律音,没有出现fa、xi两个音:每一小节的最后两拍都是由521组成。5、运用课堂乐器,演奏乐曲主题。6、再听乐曲:在521处拍手。7、再听乐曲:这个主题在乐曲中出现了多少次?(14次)8、分段欣赏:①第一部分:主题出现几次?每一次有什么变化?(高音笛、三弦、全奏等)②第二部分:主题出现几次?音色有什么变化?③第三部分:主题出现几次?速度有什么变化?9、欣赏舞蹈《跳月歌》l0、教授彝族跳月的基本步伐:右脚右侧一步,左脚跟到右脚,右脚再右侧一步.左脚向右脚方向空中蹬两拍。左脚左侧一步,右脚跟到左脚,左脚再左侧一步.右脚向左脚方向空中蹬两拍。学生两排相对,方向可相对或相反,空中蹬脚两拍,击掌两次。

  • 《老黑奴》教案

    《老黑奴》教案

    教学目标:能有感情地演唱《老黑奴》并能听辨歌曲的乐句结构。了解歌曲与作者。教学重点:学会演唱《老黑奴》。教学难点:模进的特点及试学模仿编写短句。教学过程:一、了解福斯特及歌曲创造的背景。二、学唱《老黑奴》。1、播放歌曲引起学生的情绪以产生共鸣及了解歌曲的旋律、节奏。2、教师带唱曲谱,并分析、击破乐曲中的难点,完成书本上的曲式结构的练习。3、播放音乐,让学生熟悉旋律。⑴熟悉歌曲旋律。⑵熟悉旋律的基础上用歌词演唱全曲。三、在会唱的情况下抓住歌曲情绪唱歌。四、以不同方式来演唱歌曲,并试着用英文来演唱。

  • 《老黑奴》教案

    《老黑奴》教案

    教学内容:能富有感情地独立演唱《老黑奴》这首歌曲,并能正确听辨出歌曲的乐句结构。认识作者福斯特。教学目标:能富有感情地独立演唱《老黑奴》这首歌曲,并能正确听辨出歌曲的乐句结构。教学重点:辨出歌曲的乐句结构。教学过程:1、聆听范唱,提问学生这首歌曲要用什么样的感情去演唱?2、聆听第二遍前,提问你这首歌曲最想知道什么?3、介绍作者福斯特,介绍《老黑奴》。4、聆听老师钢琴弹奏曲,找出曲调中相同,相似和不同的乐句,从乐句的对比学习中,进一步熟悉歌曲的旋律。5、设问:你觉得哪一个乐句最难,为什么?4、5、6句的弱起小节,以及第5句的休止符要准备唱准确。6、教师用钢琴弹奏曲调,学生尝试歌词演唱全曲。7、变化演唱的方式,调动演唱情绪。8、分组演唱,歌曲接龙游戏,请个别学生上台表演。课后小结:学生说这首歌曲唱起来感觉心情很沉重。

  • 《拉起手》教案

    《拉起手》教案

    教学内容:1. 欣赏有关足球比赛的图片。2. 学唱歌曲《拉起手》。3. 编创与表演。教学目标:1.学生能够用自信、有感染力的歌声表现团结友爱、朝气蓬勃的精神面貌。 2.通过本课学习,学生能够用自制音源表现足球场上的热烈气氛,并对音源有一个新的认识,真正体会生活是音乐的源泉。3.通过本课学习,学生能够分辨二拍子及三拍子的音乐,感受歌曲的节奏和旋律线。教学重、难点:1.学生们投入感情的演唱和表演歌曲《拉起手》。2.歌曲《拉起手》中切分节奏加跨小节连线的学习。教学准备:钢琴、教学光盘、铃鼓。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二、检查学生们自学歌曲《拉起手》的学习情况。三、导入。1.提问:同学们,你们对拉起手这三个字的理解是什么?2.播放足球比赛的图片,让学生们感受足球场上比赛的激烈场面。

  • 《火把节》教案

    《火把节》教案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师:同学们,少数民族的节日非常多,其中火把节就是彝族人最著名的节日,关于火把节,还有一个传说呢。今天我们就到彝族朋友的火把节上去看一看。欣赏“火把节的传说”动画。二、介绍彝族的火把节彝族的火把节盛名天下,从每年的农历6月24日起,连续三天三夜,彝族人民在宽广的草地上纵情歌舞、赛马、斗牛、射箭、摔跤,到了晚上,青年男子就点燃火把,穿行于田野山村之间,以驱除妖魔,保佑平安。密密的火把犹如一条长龙在山道、田间缓缓游动,场面十分壮观,与此同时,处处点燃篝火,男女老少围着篝火欢乐歌舞,直至深夜。三、欣赏乐曲1.初听乐曲《火把节》音频。师:火把节真是盛大的节日,现在我们就来欣赏一首乐曲《火把节》。提问:同学们能听出这首乐曲是用哪种乐器演奏的吗?音色有什么特点?学生自由回答。教师总结:阮的历史有近2000年了,有大、中、小之分,常用的是中阮和大阮,他们有四根弦,演奏时左手持琴,右手用拨子演奏。这首《火把节》是用中阮演奏的。中阮的音色柔和,表现力很强。2.听辨乐段。

  • 《小夜曲》教案

    《小夜曲》教案

    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师生用音乐问好。二、谈话导入。师:孩子们,今天,我们再来欣赏小提琴给我们带来的《小夜曲》。在聆听乐曲之前,我们先通过一些美丽的图片欣赏中世纪欧洲宫廷,了解欧洲音乐的风格特点。三、导入。师:孩子们,你们喜欢这些美丽的图片吗?生:喜欢。师:你们都到过欧洲吗?生:回答。师: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到欧洲去旅游。四、聆听作品《小夜曲》。聆听第一遍:请说说这首音乐给你一种怎么样的感受?(音乐给我一种悠扬悦耳的感受。)聆听第二遍:请说说这首音乐是用什么乐器演奏的?(这首乐曲是用小提琴演奏。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大提琴,大提琴的音色很浑厚,小提琴的音色很明亮。)五、作品介绍。这一首《小夜曲》是由两把小提琴、一把中提琴和一把大提琴演奏的形式和乐曲。其实就是由这些乐器演奏的奏鸣曲。始自1750—1760年海顿供户外演奏的早期四重奏。小夜曲原是中世纪欧洲行吟诗人在恋人的窗前所唱的爱情歌曲,流行于西班牙、意大利等国家。演唱时常用吉他、曼陀林等拨弦乐器伴奏,歌声缠绵婉转,悠扬悦耳。后来乐器独奏的小夜曲,也和声乐小夜曲同样流行。

  • 《夏夜》教案

    《夏夜》教案

    教学过程一、导入1、师:你们在夏天的夜晚,一抬头便会看到什么?(星星)师:闭上眼睛,想象一下,星星是什么样的?满天星星的夜空又是什么样的?2 、(课件出示夏夜荷塘图)师:夏天的夜晚,美丽的荷塘边,漫天的星星映着清清的池水,宁静、美丽。(听《夏夜》)二、拓展1师:看歌谱,听着范唱,和老师一起律动(出示单声部歌谱。)2、二声部教学A 师:对,刚才我们使用简单的二声部合唱形式来表现的,(出示歌谱合唱谱)接下来让我们听一听歌曲的原唱,特别注意聆听二声部演唱。(师随音乐用指谱提示)B师:现在老师唱第一声部,请你们唱第二声部。(师一边弹琴一边唱一声部,生在琴的引导下唱二声部)C 师:我们再来一遍,注意二声部是伴唱声部,所以音量要轻轻地,知道吗?(师生再次合作)D 师:让我们同学们分两个声部来合作演唱好吗?唱二声部的同学注意控制音量第二遍时交换角色(学生分声部跟琴演唱歌曲)。E让我们跟伴奏来合作一次好吗?注意看好老师的指挥手势。(跟伴奏演唱一次)三、小结师:同学们,夏夜美不美啊?这么美丽的夏夜是谁为我们带来的呢?同学们课后思考一下。好,现在下课。

  • 《幸福歌》教案

    《幸福歌》教案

    教学过程:1、介绍湖北天门:天门历史悠久,曾有灿烂的石江河文化,是全国最大的棉乡,天门是全国内地最大的侨乡,天门是全国久负盛名的文化之乡,如楚国令尹子文,世界文化名人"茶圣"陆羽,明代竟陵派文学创始人钟惺,谭元春,清朝状元蒋立镛等人物。2、聆听歌曲《幸福歌》。3、讨论歌曲的风味。4、教师点评:歌曲的旋律吸取了湖北农民劳动时所唱“媷草歌”的音调,以天门民歌的音乐素材为骨架,揉进荆东地区的两种特征性音调5 1 2 1 5和3 5 6 5 3 。演唱上一领众和,情绪热烈欢快,充满乐观向上的激情。5、引导学生注意衬词部分进行复听。6、唱衬词部分。7、了解南方民歌的基本特征:早在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南方就已经广泛流行着“楚声”和“吴声”,楚声是长江中下游两湖一带的民歌;吴声则是长江下游江浙一带的民歌。它们的风格与北方民歌的风格形成了鲜明的对照。南方民歌的歌词都比较含蓄、内在,善用比、兴;其旋律多表现得婉转、流畅、细腻、抒情。8、教师点评:(1)民歌的民族风格、地方风格,主要表现在歌词内容、节奏、旋律、调式、结构、演唱形式、伴奏乐器等因素上。(2)影响民歌民族风格、地方风格的主要原因,多为人们生活的地域环境、经济发展、生活条件、风俗习惯、语言特点、文化传统、文化交流、审美观念等因素。

  • 《幸福歌》教案

    《幸福歌》教案

    教学过程:一、导言上节课,我们领略了浙江民歌的情韵,今天我们再来欣赏湖北民歌的音乐风格。首先利用多媒体课件播放三首民歌。师:请同学们仔细聆听歌曲,回答哪一首是湖北民歌?A《太阳出来喜洋洋》B《小拜年》C《幸福歌》学生回答问题。师:同学们回答的很好,今天我们欣赏的就是湖北民歌《幸福歌》。师:(出示地图)请问有谁能找到湖北省呢?利用多媒体课件播放湖北风光。教师介绍湖北省的地理知识和人文景观。师:通过介绍,我相信大家对湖北省有了一个大致的了解,下面再一次聆听这首民歌,请同学们经过小组讨论的方式来回答,《幸福歌》的特点?(欢快,婉转,抒情,高亢。)教师介绍湖北民歌的风格和特点。(湖北的民歌即抒情又比较高亢,欢快而热烈,每段的结尾就会有众人的吆喝呼应,节奏也是比较快的,有显著的南方的民歌的特点。)二、创造性表演相信大家已经熟悉了本曲,用各自喜欢的表达方式来演绎这首《幸福歌》由老师做指挥来并分为三组:A、舞蹈组同学随音乐即兴起舞。B、歌唱学生演唱领唱部分。C、部分同学随音乐唱合唱部分。(通过表演环节,使学生能够进一步熟悉歌曲并且可以通过师生互动的方式体验歌曲,使学生在幽默和欢快中感悟歌曲的内涵,从而达到熟悉歌曲,掌握知识点和审美教育的目的。)

  • 《摇篮曲》教案

    《摇篮曲》教案

    教学过程:一、 欣赏与感受1、 师弹奏歌曲《世上只有妈妈好》,学生合唱。师:这首歌叫什么名字?每当你们听到或唱起这首歌时,你们的心情怎样?有什么样的感受?请几个学生谈谈自己演唱这首歌的心情和感受。师:是的,世上只有妈妈好,只有妈妈的爱是最伟大的,最无私的,所以,许多古今中外的艺术家,都以不用的艺术形式来歌颂伟大的母爱。刚才我们唱的这首《世上只有妈妈好》就是以优美的旋律来歌颂母爱的。下面我们来看看诗人和画家是如何表现母爱的。2、 学生欣赏古诗《游子吟》及图片:师:在我们中国古代,有一位诗人,在他50岁的时候写了一首歌颂母爱的诗,这首诗脍炙人口,流传至今,不知你们学过没有?有哪位能朗诵一下这首诗?师生合作进行配乐朗诵,老师弹奏《摇篮曲》的旋律,学生有感情地朗诵诗歌《游子吟》。师生共同讨论这首诗的含义和所要表达的情感。师:儿行千里母担忧,这首诗抒发了母亲对孩子深深的爱,以及孩子对母亲浓浓的感激之情,你们从小长这么大是母亲含辛茹苦把你们带大,同学们想一想,你们还在襁褓之中时,躺在摇篮里,母亲一边哼摇篮曲,一边哄你们睡觉,那种情景多么温馨、甜美,今天我们就要学一首关于母爱主题的歌曲《摇篮曲》。

  • 《夜莺》教案

    《夜莺》教案

    教学过程:一、导入课题:聆听一段音乐导入电声音乐。(学生写出乐器名称)二、电声乐队及电声音乐的介绍 1提问:什么是电声乐队和电声音乐? 2定义:由电子乐器为主组成的乐队称为 电声乐队,电吉他,电贝司,架子鼓和电键盘乐器被称为电声乐队的四大乐器;由运用电子元件产生和修饰音响的乐器称为电子乐器;运用电子方法产生和修饰的音乐称为电声音乐。 三、欣赏《夜莺》<一> 1聆听并思考音乐《夜莺》中哪一件乐器是中国的传统乐器?2《夜莺》这首乐曲中有一件乐器的演奏是代表夜莺在歌唱你能找出来吗?<二>作者简介: 雅尼(1954--)希腊血统的美国音乐家,被称为“世界一流键盘奇才”。是一个用音乐讲述生活的人。<三>作品简介:《夜莺》是一首充满中国古典 音乐情调的现代电声音乐作品,是雅尼为华人而作的,全曲洋溢着中华民族的风格。《夜莺》的特点是乐曲中加入了中国的竹笛,笛子的悠扬,清越;小提琴的婉转,飞扬;大提琴的低沉,肃穆,还有钢琴和电声乐队的雄浑,壮丽,最后还有人声的加入,充分显示了乐曲的独特魅力。<四>欣赏乐曲《夜莺》 1分工模拟乐器演奏(展示乐器音色,并分工)。2思考你对雅尼的这种演奏形式和演奏效 果有什么看法?(提示:作品将高雅的古典交响乐与瑰丽的现代电声音乐巧妙的结合起来,使得现场演奏效果很好)

  • 《樱花》教案

    《樱花》教案

    教学过程:一、 组织课堂,师生问好!二、 导入环节师:很高兴今天能跟大家一块在这上这节课,现在让我们先来观看一段影片片段。请大家注意观察画面!1、播放电影<<浪漫樱花>>片段,引导学生观察画面并说说自己所看到的情景。师:看完了这个影片片段,那你们知道,影片中的这两个男女主角他们的目的是去做什么?生:看樱花。师:他们看到樱花了吗?生:看到了。师:你们觉得樱花怎么样?生:很美、很漂亮!师:是啊,樱花很美、很漂亮,特别是樱花花瓣随风飘落的感觉让我们觉得更美、更漂亮!这里老师还搜集了一些很美的、很漂亮的樱花图片,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观看的时候请大家注意观察,你所看到的樱花一样吗?如果不一样的话,那它们有什么不同?2、引入樱花图片的欣赏和介绍。师:看完了这些图片,你们觉得这些樱花一样吗?有什么不同呢?据资料显示,全世界有樱花品种800多种,日本就有300多种,因此日本被誉为“樱花之国”,樱花也就理所当然的被定为日本的国花。你们知道,樱花是在哪个季节开放的呢?(春季)那你们知道日本的樱花会在春季的哪个时间段开得最美?(点击出示樱花节的介绍)在樱花节里,日本仿佛就是一个樱花的海洋,特别美。这种美对于日本人民来说已经是无法用语言来表达了,正所谓:“语言的尽头就是音乐”,因此,日本人民写出了一首非常优美的歌曲来表达他们对樱花的赞美。让我们一起来听听!

  • 《优雅》教案

    《优雅》教案

    教学过程:一、聆听《优雅》1、导入师:让我们来听听一首来自欧洲的民间乐曲,看看这首音乐给我们什么感受?2、初听乐曲师:歌曲给你什么感觉?有什么特点?3、简介乐曲师:《优雅》是苏格兰最著名的风笛曲之一,乐曲旋律用五声音阶,气势宏伟又不失优雅。乐曲蕴含着含蓄、高雅的古典美和奔放热情的现代精神。乐曲为E大调,6/8拍,是由三个基本上相同的乐段构成,实际上是同一个曲调反复演奏三遍。但是每遍的和声构成各不相同。4、复听乐曲师:再来听听歌曲,说说风笛的音色是怎样的?5、演唱主题音乐6、再听乐曲师:让我们再来听听音乐,说说音乐给你的印象是怎样的?二、组织下课小结:你还知道哪些关于欧洲的音乐?

上一页123...166167168169170171172173174175176177下一页
提供各类高质量Word文档下载,PPT模板下载,PPT背景图片下载,免费ppt模板下载,ppt特效动画,PPT模板免费下载,专注素材下载!

PPT全称是PowerPoint,LFPPT为你提供免费PPT模板下载资源。让你10秒轻松搞定幻灯片制作,打造⾼颜值的丰富演示文稿素材模版合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