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课堂教学(课前由科代表发回预习学案)1、教师根据预习学案检查结果提出问题(用多媒体展示),引导全班讨论(重点讨论:①、为什么动能的表达式一定是 mV2 ?你如何得出这个结论?②、力在一个过程中对物体所做的功,和物体在这个过程中动能的变化量有什么关系?你如何得出这个结论?这个做功的力和F=ma中的力F有什么关系)。有困难的小组应及时问老师。老师在这个过程中巡视指导。2、学生自主阅读课文“7 动能和动能定理”中的“动能的表达式”,然后完成如下练习(教师在此过程中巡视指导):2.1尝试推出动能的表达式(鼓励会推导的同学积极上台板演,老师引导讨论)。2.2写出动能的小结(认真阅读教材p66倒数第二段、第三段,结合你推导动能表达式的过程,认真思考后四人一组讨论:①、动能是矢量还是标量?②、动能的单位是什么?③、你认为应从哪几方面来理解动能?)
谈话导入 1、咱班的小朋友今天可真精神,孩子们,喜欢听故事吗?(喜欢)今天陈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个好听的故事,故事的名字叫“揠苗助长”。来,伸出小手和老师一起书写课题,“揠”是提手旁,“助”是“帮助”的助。 2“揠苗助长”讲了一个什么故事呢?我们一起来听听吧。(放课件) 3、故事听完了,那你知道揠是什么意思吗?(拔),噢!所以也有好多人把揠苗助长叫(拔苗助长)。这个农夫想让禾苗快点长高,就(拔禾苗)帮助禾苗生长。可结果禾苗却枯死了。想不想自己读读这个故事?(想)。
1. 通过在教师指导下的独立阅读,初步理解内容,学习小英雄雨来热爱祖国、憎恨敌人、机智勇敢的优秀品质。2. 继续练习用比较快的速度阅读课文,读后能说出每一部分的主要内容。3. 练习给每一部分课文加小标题。【教学重点、难点】用较快的速度阅读课文,说出每一部分的主要内容。【教学时间】1课时。【设计理念】本文虽是略读课文,但由于篇幅较长,可以安排一课时完成。教学中要练习用比较快的速度阅读课文,培养学生的自读能力。先通读课文,用比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了解雨来是哪里人,生活在哪个年代?为什么称他是小英雄?大体了解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全文研读时一部分一部分地阅读、思考,特别重点理解我们是中国人,我们爱自己的祖国这句话。在全面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给各部分加小标题。最后进行总结扩展:观看情景剧;建议学生找来管桦小说的原著读一读。【教学过程】一、激发情感,释题引疑1、课件演示:小雨来与鬼子斗争的片断。问:你们想认识这位小英雄吗?2、出示课题:(1) 理解课题:齐读课题你从中知道了什么?小——指的是雨来的年龄小,是一个少年。英雄——指的“是雨来的特点。雨来——课文中的主人公。课题表现出文章的中心——英雄。(2) 引导到学生质疑:看到课题后,你还想知道什么?(为什么称雨来是小英雄?)(从课文中的哪些地方可以看出雨来是一位小英雄?)
三、班会重点: 通过对逆行之人的了解,同学们产生共情,思考“逆行之人”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激发学生的感恩之心和爱国之情,思考我们可以做些什么。 四、课前准备: 1.教师:班级教案、课件、新闻、图片 2.学生:搜索在本次疫情中履行和未履行公民责任的民众新闻,并思考自己作为一名小学生,可以在本次疫情中肩负起哪些责任? 五、活动流程:
2、创编鸽子飞翔、唱歌等模仿动作随音乐表演。 3、了解信鸽的特点,加深爱鸽子的情感。活动准备 铃鼓、碰铃、圆舞板等乐器人手一件。活动过程 1、复习歌曲《邮递员叔叔》。 1)齐唱歌曲。 2)边唱边做即兴表演。 2、谈话:“会送信的鸽子”。
活动目标:1.让幼儿根据小动物们的要求,设计出有趣的房子。2.培养幼儿的想像力、创造力。活动准备:1.和幼儿人数相等的16开白纸、马克笔。2.小兔、小松鼠、蝴蝶、大象等图片。活动过程:一.导入活动,激起幼儿兴趣,引出课题“房子”1.老师:小朋友,今天咱们班来了几位小客人,你们看,是谁? 幼儿:小兔、小松鼠、蝴蝶、大象。
2、鼓励个别体弱幼儿和大家一起参加游戏。。【活动准备】1、跳跳袋每人一个、纸板饼干若干。2、录音机,节奏轻快、活泼的乐曲带。3、虫子头饰。【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1、听音乐做热身运动。2、自己选择头饰戴上,并互相探讨动物的各种姿态和动作,看谁模仿的逼真。
2、在教师的带领下,让幼儿了解几种水果的英文名称。3、鼓励幼儿能模仿教师说英语。 活动内容: 认识水果apple、orange。由于该内容是幼儿日常生活中比较熟悉的,因此,学习的难度不是很大。在这个活动之前,教师可先复习 “Head andshoulders”这首歌,边唱边做动作,从而让幼儿对五官有进一步的认识和巩固。然后通过教师的引导,认识apple和orange,并且初步理解Yes/No/I like …的含义。其中穿插摘果及品尝水果的游戏活动,让幼儿在快乐中学习。 活动准备: 盒子或小袋子一个,苹果、橘子实物及图片各若干,一幅画有一棵大树的画,刀、碟子、餐纸,磁带、录音机。活动过程:1、热身运动。 教师与幼儿一起欣赏“Head andshoulders”,边听边做动作,以达到课前的活动准备。
活动准备 1、师幼共同搜集端午节的资料并布置环境 2、师幼共同准备端午知识竞答题、龙舟拼图、端午食品头饰等 3、师幼共同准备才艺展示节目 4、端午美食
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懂得使用文明用语是学生应有的美德。2、让学生知道常用的文明用语,并学会运用。3、培养学生使用文明用语的良好习惯。
活动内容:教师首先让学生回顾学过的三类事件,接着让学生抛掷一枚均匀的硬币,硬币落下后,会出现正面朝上、正面朝下两种情况,你认为正面朝上和正面朝下的可能性相同吗?(让学生体验数学来源于生活)。活动目的:使学生回顾学过的三类事件,并由掷硬币游戏培养学生猜测游戏结果的能力,并从中初步体会猜测事件可能性。让学生体会猜测结果,这是很重要的一步,我们所学到的很多知识,都是先猜测,再经过多次的试验得出来的。而且由此引出猜测是需通过大量的实验来验证。这就是我们本节课要来研究的问题(自然引出课题)。
这是本节课的重点。让同学们将∠aob对折,再折出一个直角三角形(使第一条折痕为斜边),然后展开,请同学们观察并思考:后折叠的二条折痕的交点在什么地方?这两条折痕与角的两边有什么位置关系?这两条折痕在数量上有什么关系?这时有的同学会说:“角的平分线上的点到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即得到了角平分线的性质定理的猜想。接着我会让同学们理论证明,并转化为符号语言,注意分清题设和结论。有的同学会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定理aas证明,从而证明了猜想得到了角平分线的性质定理。
问题1:你能证明“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如果内错角相等,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这个命题的正确性吗?已知:如图,∠1和∠2是直线a,b被直线c截出的内错角,且∠1=∠2.求证:a∥b. 问题2:你能证明“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如果同旁内角互补,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这个命题的正确性吗?已知:如图,∠1和∠2是直线a、b被直线c截出的同旁内角,且∠1与∠2互补.求证:a∥b
1、交流与发现为了了解本校学生暑假期间参加体育活动的情况,学校准备抽取一部分学生进行调查,你认为按下面的调查方法取得的结果能反映全校学生的一般情况吗?如果不能反映,应当如何改进调查方法?方法1:调查学校田径队的30名同学;方法2:调查每个班的男同学;方法3:从每班抽取1名同学进行调查;方法4:选取每个班级中的一半学生进行调查.通过前面的活动,学生亲身经历了一次数据的调查过程,并通过对所得数据的计算和分析,了解了自己在家干家务活的时间所处的位置和水平,在调查过程中体会到调查方便有效的重要性.接下来,就能很好地解决交流与发现中的问题.师生共同讨论完成交流与发现.
学习过程:一、自主预习课本P175——186的内容,独立完成课后练习1、2、3、4、5后,与小组同学交流(课前完成)二、回顾课本,思考下列问题:1.SAS定理的内容2.ASA定理的内容3.SSS定理的内容4.几何证明的过程的步骤
■ 溺水致死的原因溺水致死的原因主要是气管内吸入大量水分阻碍呼吸,或因喉头强烈痉挛引起呼吸道关闭、窒息死亡。另外,溺水致死的原因还包括:1、大量水藻、草类、泥沙进入口鼻、气管和肺,阻塞呼吸道而窒息。2、惊恐、寒冷使喉头痉挛、呼吸道梗阻而窒息。3、淡水淹溺:大量水分进入血液,血液被稀释,出现溶血、血钾升高导致心室颤动、心 跳停止。4、海水淹溺:高钠引起血渗透压升高,造成严重肺水肿,导致心力衰竭而死亡。 ■ 溺水的症状从人体外部特征判断,溺水者面部通常青紫、肿胀、双眼充血,口腔、鼻孔和气管充满血性泡沫;肢体湿冷、上腹胀满、烦躁不安或神志不清、呼吸不规则、脉细弱,甚至抽搐或呼吸、 心跳停止;肺腔一般有积水,内有泥沙或其他水中的杂质。从医学检查判断,溺水者的肺部罗音、心音弱而不整,淡水淹溺者有血液稀释和溶血的表现,海水淹溺者有血液浓缩和高血钾的 表现,严重者会因心跳、呼吸停止而死亡。
1、问题1的设计基于学生已有的一元一次方程的知识,学生独立思考问题,同学会考虑到题中涉及到等量关系,从中抽象出一元一次方程模型;同学可能想不到用方程的方法解决,可以由组长带领进行讨论探究.2、问题2的设计为了引出二元一次方程,但由于同学的知识有限,可能有个别同学会设两个未知数,列出二元一次方程;如果没有生列二元一次方程,教师可引导学生分析题目中有两个未知量,我们可设两个未知数列方程,再次从中抽象出方程模型.根据方程特点让生给方程起名,提高学生学习兴趣.3、定义的归纳,先请同学们观察所列的方程,找出它们的共同点,并用自己的语言描述,组内交流看法;如果学生概括的不完善,请其他同学补充. 交流完善给出定义,教师规范定义.
1、方程的定义1)像这种用等号“=”来表示相等关系的式子,叫等式。(老师给出定义。)2)请大家观察左边的这些式子,看看它们有什么共同的特征?(老师提出问题。)3)列方程时,要先设字母表示未知数,然后根据问题中的相等关系,写出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做方程。(学生思考后,老师给出新学内容方程的定义。)4)判断方程的两个关键要素: ①有未知数 ②是等式(老师提问,并给出。)
(一)视频案例导入搜集播放中小学生溺水视频,重点选取有代表性的案例,如小伙伴相约私自到水库、池塘、湖泊等不明水域游泳、嬉戏导致不慎落水,同伴不知道如何处置,造成溺水伤亡等典型案例。1、小组讨论。以小组为单位,讨论观看视频后的感受。师:大家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一下观看视频后的认识和感受,重点思考以下问题:* 你看完视频后的内心感受是怎样的?* 你认为是什么原因造成了悲剧的发生? * 带给我们哪些启示?应该如何避免这样的悲剧再次发生?2、发言分享。小组代表踊跃发言分享,老师给予肯定和鼓励,并做总结点评。师:大家的发言都很积极,真切地谈出了自己的感受,总结的也非常到位,让我们再次给自己掌声鼓励。
(2)依托各方力量,办好家长学校 学校要重视家长学校这块教育主阵地的建设。首先成立家长学校领导机构——家长委员会,做到定期召开家长委员会会议,通报学校工作计划及取得的成绩、听取家长委员会成员的合理化建议等。依托家长委员会,组织专题研讨,为家校沟通、亲子沟通提供平台。同时从家庭教育的视角,与家长们一起思考如何提高教育的有效性。 为加强教育的效果,一方面学校要求教师访问学生家庭,作好了解、协调工作,防微杜渐。另一方面,还要通过家长学校这种组织机构治标治本,对学生家长有针对、有系统、分层次地进行家庭教育的辅导,通过家长会、辅导讲座、交流会、家长信、校刊小报等多种途径和手段,帮助家长树立正确、新型的家庭教育观念,传授家长科学、合理的育人常识和技巧,提高家庭教育水平。
PPT全称是PowerPoint,LFPPT为你提供免费PPT模板下载资源。让你10秒轻松搞定幻灯片制作,打造⾼颜值的丰富演示文稿素材模版合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