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思路:在那遥远的童年时代,印象最深刻的就是一有时间便和邻居小伙伴们在空气清新、阳光充足的空地上或是院子里唱着童谣,玩着游戏,相信它在许多人的脑海中留下了属于童年的美好回忆。如今,新年即将来临,可是大街小巷却到处充满着铃儿响叮当的圣诞氛围,中国传统的民族气息却日渐地淡薄,怎样让生活在对外开放的世界中的孩子们,感受到我们中国节日的民族文化气息呢?音乐《幽默曲》的出现,让我来了教育的灵感。我想起了我小时候玩的一些传统小游戏,如:蚊子叮,拍大麦等,其性质、曲式结构和旋律特点与朗朗上口的童谣游戏很匹配,充满着童趣,又很有上海文化特色,孩子们一定会感受到前所未有的快乐。于是,我设计了此活动,让孩子们在游戏活动中感受曲式结构的变化和不同,激发幼儿对音乐欣赏的兴趣。而游戏和音乐的交融,使孩子们在游戏中感知着音乐,运用自己的肢体语言、身体运动与音乐齐动,使孩子们有更多的快乐体验,从而发展孩子们身体的灵活性,对音乐的灵敏性。内容与要求:1、借助符号、肢体来感受音乐的曲式结构和各段的情绪变化。2、尝试根据音乐情绪选择并表现相匹配的传统游戏,体验与他人共同游戏的快乐。活动过程:一、引入1、今天我们一起来听一首小提琴曲子,你们听过小提琴曲吗?2、听一听,有什么感觉?
2、启发幼儿根据歌曲的旋律、节拍,唱出优美、舒缓的韵味,培养幼儿对音乐的感受力和表现力。3、通过学习演唱3/4拍歌曲,使幼儿初步了解朝鲜族歌曲的特点。 [活动准备] 歌曲课件、音乐教学磁带、录音机、自制长鼓、朝鲜族服装等。 [活动过程] 一、导入: 请幼儿听两段不同的音乐(曲一:活泼欢快的二拍子歌曲;曲二:《小白船》伴奏音乐),自由表演动作。
活动目标:1. 让幼儿了解这是一首四川民歌,知道四川方言中把青蛙称做"蛤蟆",使幼儿通过数蛤蟆的嘴、眼、腿,对青蛙有出步的了解和认识.2. 初步掌握歌曲的旋律,提高幼儿演唱技能,训练幼儿用各种感官(耳听旋律、眼看画面、嘴说歌词、身体动作)来感受歌曲的内容,增强幼儿的感受力和节奏感3. 教育小朋友要从小爱护小动物.活动重点:在熟悉歌曲之后,能够会表演.活动难点:让幼儿掌握歌曲的内容及其旋律.活动准备:环境布置(池塘),青蛙头饰,录音机,磁带,课件.
2、培养幼儿注意倾听的习惯。活动准备: 1、场景布置“菜场”(鸡蛋、青菜、公鸡、鱼、萝卜、黄瓜、西红柿、蚕豆、毛豆、豌豆)2、小乐器每人一个。3、 每人一只小篮子。4、录音机、磁带。活动过程:一、 感受歌曲旋律1、导入:小朋友,今天王老师要你们去看一看菜场,你们愿意吗?请小朋友闭上自己的小眼睛,老师数到“3”,你们再睁开。
2、知道出门时紧跟成人以免走失,并学习解决应对突发情况的方法。 3、愿意在活动情境中创编“安全儿歌”,模拟练习解决问题。 活动准备: 《开火车》的音乐磁带。 活动过程: 1、教师和幼儿玩“旅游去”的游戏,体验旅游路图的陌生和遥远。 教师组织幼儿回忆曾经旅游过的地方,让幼儿明确旅游时要坐各种交通工具。 教师:小朋友们,你们和爸爸妈妈到过什么地方去旅游的?有哪些好玩的地方呢?有哪些好玩的地方呢?这些地方是近还是远?你坐的什么交通工具呢? 教师和幼儿观看创设的游戏情境。 教师:小朋友们可以坐汽车或者火车去不同的地方,可以去海边游泳,可以和爸爸妈妈去商场、超市购买喜欢的玩具等。 教师和幼儿在《开火车》的音乐伴奏声中玩“旅游去”的游戏。
二、课前准备:1、在教师的指导下,让同学们按自己的兴趣,分成六个小组,参考教材提示的相关内容的学习方法搜集资料。分组情况:陆上交通小组(一至四组):分别查找有关路、桥、陆上交通工具(自行车组、机动车组)发展变化的资料。水上交通小组:查找有关船的发展变化的资料。空中交通小组:查找有关热气球、飞艇、飞机等飞行器发展变化的资料。 2、教师准备相应课件与资料。
2、引导幼儿感受爬行运动带来的乐趣,并鼓励幼儿思考负重爬行的方法(姿势、动作)。3、培养幼儿的勇敢探索精神。 二、活动准备1、灌满水的大号可乐瓶若干(炮弹)。2、阳光隧道4条,平衡木4条,小沟4条。 三、活动流程 小动物们做运动——老鼠袭击,偷娃娃——动物们练本领(运炮弹)——动物们运炮弹营救娃娃——庆功会——娃娃送回家、炮弹运回去。
操作过程:(1)做这个游戏可以根据不同的内容采用不同的形式。开火车可以横着开,也可以竖着开,还可以开双轨列车。(2)导语:小朋友,我们一起来开小火车,看哪一列火车最先开到我们首都北京。开火车时,其他孩子学着很轻很轻地发火车开动的“呜——咔嚓、咔嚓” 的声音,有利于营造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3)例,教师在复习学过的生字时,可以用卡片先出示一个生字,然后让一组学生轮着读生字字音、组词师:“请第一组开双轨列车,先读读字音,再给它找个朋友。” 谁说错了,火车就停下。师:“哪个修理员来帮着修理一下?” 选其他组的修理员修理(重读字音、字母),修理好了继续开。第二种游戏名称:找朋友适用范围:复习字的偏旁、结构,正反义词,以及声母与韵母的相拼。 游戏准备:有生字的金牌,花形卡片 操作过程:(1)导语:小朋友,你想找到你的好朋友吗?让我们来做一个找朋友的游戏。(2)如,第一册《识字4》,在学了生字后,请学生找相同偏旁的字做你的好朋友,就可以这样操作。一生拿一张卡片“打”,说:“找呀找,找呀找,谁是我的好朋友?” 拿卡片“拔”和“拍”的同学就都可以上前说:“我是你的好朋友。” 大家说:“对对对,‘拔’是‘打’的好朋友。”最后大家一起读读两位好朋友手中的字,说说这两个字的偏旁。又如,教师可以做几个金牌,金牌上贴有生字“跑”“跳”,大家一起拍手说:“找呀找,找呀找,找到一个好朋友。” 挂金牌的同学看一看读一读生字,与挂有相同偏旁字的小朋友手拉手,成为好朋友。找对了,大家说:“对对对,你们是一对好朋友。” 找错了,大家说:“错错错,赶快再去找一找。” (3)教师也可以准备一些声母或韵母相同的生字,用金牌的形式挂在大家胸口,先读一读,然后让小朋友选择字音中相同部分的字手拉手,交朋友。还可以教师准备字型结构相同的或能组成词语的两个生字,准备一些声母和韵母,让学生读后手拉手交朋友。(4)这样在游戏中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游戏中巩固所学知识。
2、让幼儿熟练地找出2—9个数的相邻数。3、进行朋友间团结友爱的教育。活动准备:1、1— 10的数字头饰一套,1—10的数字卡一套。2、已学会10以内的数字。活动过程:一、开始部分:师:小朋友,我们知道每个数子都有自己的邻居,前面一个,后面一个,前面的比它少1,后面的比它多1。今天,我们来做个游戏,看谁能快速的找出数字的邻居。
活动准备:教具:大的点点比较图三张,方格纸,数字(1—9),符号“〈”“〉”。学具:“大嘴巴比多少”(2组12套),每个幼儿2张,每张作业上包括点点比较图和方格纸;符号“〈”“〉”;水彩笔6支;印台每组2个,数字章1—9。配组学具:回形针拼图形(1组);数字脸谱连线(1组);大嘴巴比多少(1组提高型)。 活动过程:一、玩游戏,复习有关数量关系1.玩拍手数数游戏(1—20):集体。2.序数游戏(1—10的接数):集体、小组、个别。3.根据点卡上的点子数做动作:集体、个别。
2、探索根据实物图的内容选择答案图,并列出8的第一、二组加减算试。3、用较准确、完整的语言讲述算式的含意。教学准备:教具:图片:8的第一组实物图七张、第二组实物图五张。学具:幼儿用书、铅笔若干。操作材料若干(7以内的加减算式和8的第一、二组加减算试。)活动过程:一、集体活动。1、复习8的组成——玩碰球游戏。2、学习8的第一组加减。
活动准备:电话本,!—6的数字卡活动过程:一,用打电话的方式,列出不同数字的排序1, 小动物要开运动会了,我们怎么才能通知他们呢?2, 打电话要知道电话号码,我们来查一查,小动物家的电话号码是多少?3, 这么多的电话号码哪些地方是一样的?4, 都有5个数字,为什么电话号码是不一样的呢?小结:相同的几个数字,经过不同的排列,就会有不同的电话号码,真有趣!
2、学习与同伴友好交往、合作游戏的方法。3、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迁移能力和逆向思维。活动准备: 1—10数字一套;录音带、录音机;幼儿学具: 1—10的纸牌。活动预设:1、游戏《拍手问答》复习5以内的相邻数。教师边拍手边问,幼儿边拍手边回答。如教师问:小朋友,我问你,3的朋友是几和几?幼儿回答:x老师,告诉你,3的朋友是2和4。(可请个别或集体回答)2、游戏《认邻居》:请若干幼儿自选楼房居住,并认识自己的邻居。学习6的相邻数。知道其与前后数的关系。3、游戏:纸牌乐,两个幼儿为一组。游戏开始,把1—10的纸牌放在桌面上,两个幼儿猜“剪刀石头布”,赢幼儿先取一张纸牌,输的幼儿找出它的相邻数。游戏再次进行,教师巡回指导。
2、理解交换规律,懂得运用互换规律列出另一道算式。3、积极探索数学活动,乐于讲述探索结果。活动准备:1、教具:城堡图一副(分为三层,每一层分别有表示7的加法的三副图,用纸覆盖)、水果单一张。2、学具:城堡图人手一份、水果单人手一张。活动重点:看图学习7的加法活动难点:能根据不同的画面进行讲述,并列出相应的算式活动过程:一、开火车:复习7的组成师:城堡王国的国王邀请我们去他的国家玩,你们愿意吗?那让我们快点乘上7次列车(出示数字7)出发吧。师:嘿嘿,我的火车X(1)点开,你的火车X 点开?幼:嘿嘿,我的火车X(1)点开,我的火车X(6)点开。
2.鼓励幼儿用(目测、计量、数数、折叠)等多种方法大胆去尝试、探索二等份的多种分法。3.引导幼儿大胆讲述操作过程和结果。活动材料;教具:天线宝宝两个、蛋糕一块、二等份图卡10张学具:长方形纸、剪刀、尺、毛线、包装纸;吸管、圆片、三角形、正方形;硬币、蚕豆、雪花片、纽扣、小碗;量杯6个、天平、蛋糕、番茄、豆腐干、刀子、菜板、橡皮泥等。活动过程:1.幼儿将长方形纸进行二等份。 (1)班上请来了两位小客人,看看是谁?它们还带来了最喜欢吃的蛋糕,可是只有一块蛋糕,两人都想吃,怎么办?(2)请一位幼儿动手试一试,有什么办法知道这两块一样大呢?(重叠)(3)教师小结:把蛋糕分成一样大的两份,这种方法叫二等份。想想蛋糕除了这样分,还有不一样的分法吗?每位小朋友面前都有一张像蛋糕一样的长方形纸,请你想出和别人不同的方法进行二等份?(4)幼儿动手操作,展示幼儿分法。(边与边对折、对角折)请幼儿比较一下,分出来的图形和原来的图形有什么变化?(5)教师小结:小朋友用了对折、对角折对长方形纸进行了二等份,把它分成了两份一样大的图形。
3、在活动中诱发幼儿形成遵守时间与爱惜时间的良好习惯。活动准备:1、教具:有关各种时钟的幻灯片;时钟一面,可活动钟面一只;表示7、8、9、10点钟的钟面各一只,时间记录卡各一张。2、学具:幼儿观察记录表每人一份,活动钟面每人一份;实物时钟4只。活动过程:一、调动已有经验,回忆相关知识。1、前段时间我们小朋友和老师一起做了有关时钟的调查,知道时钟有好多好多种。现在请你看看老师从网上下载的钟,看看你认识它吗?2、依次出示幻灯片,幼儿讲名称。3、刚才我们所见到的只是时钟家族的一部分,它可能还有其他的种类,我们以后再来探讨。4、上次我们已经认识过钟面,来告诉大家,最长的针叫(秒针),有点长的针叫(分针),最短的针叫时针。钟面上一共有多少个数字(12),最上面的是数字12,然后依次是1、2……11。请你好好回忆一下,时钟里的指针是朝哪一个方向走的?(1……12)对了,这样的方向就叫顺时针方向。二、交流调查表,说说自己在什么时间,正在干什么?1、小朋友们说的真好,那你知道我们人为什么要使用钟吗?2、钟与我们人的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前几天我们小朋友已经做过了一个调查,将自己活动的时间记录了下来,现在请你拿出自己的调查表,说说你在什么时间在干什么?你只要说出长针在几,短针在几的时候,你在干什么?好我们先自己说。3、谁愿意上来说给大家听。(请3—4个小朋友上来说)。
2、 培养幼儿动手动脑的能力。活动准备:1、 幼儿每人从家中带来纸盒。2、 制作纸盒的各种材料:废旧纸盒、挂历纸、水彩笔、剪刀、夹子、双面胶等。活动过程:一、 让幼儿观察自己带来的纸盒,进一步感知立方体。1、小朋友今天从家中带来了不同的纸盒,请你仔细看一看,你的纸盒是什么形状的?(是个长方体)
2、 初步感知5以内数的组成,初步理解加减法运算。3、 培养幼儿积极参与活动的兴趣。活动准备:1、 已参观过水果店、超市。2、 几种水果玩具(数量为幼儿4倍)、货架、代币券(数字1---5)。活动过程:1、 教师和幼儿共同布置“水果店”。让幼儿确定水果的品种,货架的摆放位置。2、 幼儿分组商议水果价格,并给每个水果制作价目标签。
一、 活动目标:1、 学习用记录统计的方法比较物品的多少,感知数学在生活中的作用。2、 探索运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记录,从中比较出最快速最清楚的记录方法。3、 尝试商讨合作式的学习,学会肯定自己和倾听他人的意见。二、 活动准备1、 录音机、磁带;小猫、小狗、小兔木偶;金牌一枚;画有小猫、小狗、小兔的记录纸和空白表格若干,记号笔人手一支2、 大格子图及皮球、沙包、绳子;
活动准备: 提供三种颜色不同的瓶盖个三个,每人一套1—4的数字卡片。活动过程:1、 分别取三种颜色不同的瓶盖个三个,一一对应排成三横排,中间一排的瓶盖不动,让三排瓶盖变得一排比一排多一个,讨论如何才能做到。2、 找出相应的数字卡片摆在瓶盖的左边,讨论:比3少1的数是几,应排在哪里;比3多1的数是几,应该排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