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探究新知 1. 探究圆锥的体积的计算方法,学习例2。师:圆锥的体积和圆柱的体积有没有关系呢?圆柱的底面是圆,圆锥的底面也是圆……通过实验探究一下圆锥和圆柱体积之间的关系。小组合作探索:(1)各组准备好等底、等高的圆柱、圆锥形容器。(2)用倒沙子或水的方法试一试。(3)圆锥的体积与同它等底等 高的圆柱体积之间有什么关系?(4)小组活动,师巡视指导。2.推导圆锥体积的计算方法。 (1)课件演示等底等高的圆柱和圆锥
(一)复习导入 1. 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折扣,你会做下面的题吗?(课件第2张)(1)五五折表示十分之(五点五),也就是(55)%。 (2)一件商品打九八折出售,就是按原价的(98%)出售。(3)一件上衣原价75元,现在打八折售出,现在买这件上衣需要(60)元。(4)现价=(原价)×(折扣)2.师:生活中的百分数还有很多,比如说“成数”。例如:今年我省油菜籽比去年增产二成。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成数”。(板书课题:成数)(课件第3张)【设计意图】 “折扣”与“成数”虽然运用不一样,但解决方法大致相同,复习不仅可以起到巩固作用,也能让学生对新知的解决有一些铺垫。(二)探究新知 1、探究成数的含义以及成数和百分数的关系。(课件第4张)(1)农业收成,经常用成数来表示。你知道什么是成数吗? 生1:成数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十分之几,通称“几成”。“一成”就是十分之一,改写成百分数是10%。(2)填一填。(课件第5张)“二成”就是(十分之二),改写成百分数是(20%);“三成五”就是(十分之三点五),改写成百分数是(35%)。“四成三”就是(十分之四点三),改写成百分数是(43%);“六成五”就是(十分之六点五),改写成百分数是(65%)。(3)把下面的成数改写成百分数。 (课件第6张)三成=(30)% 四成六=(46)% 九成九=(99)% 二成五=(25)% 一成二=(12)% 七成三=(73)%
(一)观图激趣、设疑导入 师:上一节我们已经认识了比例,知道两个比怎样才能组成比例,下面请同学们判断一下下面各组的比能否组成比例。(1)0.4∶和1.2∶2 (2)和生1:根据比例的意义,第(1)题,这两个比的比值相等,都是0.6,所以(1)题的两个比能组成比例。生2:我来回答第(2)题,我也利用比例的意义,求出=5,=6,这两个比的比值不相等,所以第(2)题的两个比不能组成比例。师:这两名同学回答的真好,有理有据,让我们为他们的表现鼓掌!师:今天这节课,我们将共同来学习用另一种方法来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同学们想知道是什么方法吗?生:想知道。师:那就是比例的基本性质(板书课题:比例的基本性质)。【设计意图】复习学生已有的知识,唤醒学生已有学习经验,教师的提问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也引发学生的好奇心,为学习新知识开了一个好头。
2.四则运算的意义。(1)知识梳理师:我们学过哪些运算?举例说明这些运算的含义。生:把两个(或几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叫做加法。 已知两个加数的和与其中的一个加数,求另一个加数的运算,叫做减法。 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 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 师:整数、小数、分数四则运算有什么相同点?学生交流后师总结:加减法:都是把相同计数单位的数相加减。乘除法:小数乘除法把除数转化成整数再计算。分数除法要转化成分数乘法计算。师:整数、小数、分数四则运算有什么不同点?生:小数乘、除法还要在计算结果上确定小数点的位置,分数除法转化后乘的是除数的倒数。师:如果有0或者1参与四则运算,有哪些特殊情况?(学生讨论交流)生:任何数加减0都得原数。
【教学过程】(一)观图激趣、设疑导入 出示课件的第一张幻灯片。1、成正比例的量有什么特征?2、正比例关系式。生1: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生2:两种量中相对应的两个量的比值(商)一定。生3:=k(一定)。师:同学们非常棒!我们今天继续学习两种量的另外一种关系。 (板书:成反比例的量)【设计意图】这种方法的导入,简简单单的一道练习题,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本节主要内容上来,激起学生的好奇心,真的还有另外一种关系!我可得好好听一听。这样在学习反比例时学生会始终保持高度的精神集中,有利于教师教学顺利进行。(二)探究新知教学例2,探究反比例的意义,理解成反比例的量。1、出示PPT课件回答问题。杯子的底面积与水的高度的变化情况如下表。 杯子的底面积/cm²1015203060…水的高度/cm302015105…观察上表,回答下面的问题。(1)表中有哪两种量?(2)水的高度是怎样随着杯子底面积的大小变化而变化的?(3)相对应的杯子的底面积与水的高度的乘积分别是多少?生1:表中有杯子的底面积和水的高度这两种量。生2:从表中可以看出:水的高度随着杯子的底面积的变大而不断变小,这两种量是相关联的两种量。生3:我来回答(3),相对应的杯子的底面积与水的高度的乘积分别是:10×30=15×20=20×15=30×10=60×5=…=300。生4:乘积一定。师:底面积与高的乘积表示的是什么?生:水的体积。(板书)师:你会算出水的体积吗?生:会。(学生计算,教师出示课件订正)2、揭示反比例的意义。师:积是300,实际就是倒入杯子的水的体积。同学们能用式子表示出它们的关系吗?生:它们的关系是:底面积×高=体积。师:同学们,我们用概括正比例意义时的方法来概括一下反比例的意义吧!生:像这样,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如果这两种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乘积一定,这两种量就叫做成反比例的量,它们的关系叫做反比例关系。(板书反比例的意义)3、用字母表示反比例关系:xy=k(一定)。(板书)4、牛刀小试。锅炉房烧煤的天数与每天烧煤的吨数如下表: 每天烧煤的吨数/吨11.522.53烧煤的天数/天3020151210(1)表中有哪两种量?它们是不是相关联的量?(2)写出几组这两种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积,并比较大小,说一说这个积表示什么。(3)烧煤的天数与每天烧煤的吨数成反比例吗?为什么?【参考答案】 (1)每天烧煤的吨数和烧煤的天数,是相关联的量。 (2)1×30=30 1.5×20=30 2×15=30 2.5×12=30 3×10=30 积相等,这个积表示这批煤的总吨数。 (3)成反比例,因为烧煤的天数与每天烧煤的吨数的积一定。【设计意图】学生通过观察、发现、概括经历了整个学习过程,逐步形成定向思维方式,为学会学习打好基础。
1.整理用字母表示数。(1)梳理知识:用字母表示数量关系:师:用字母可以表示什么?生:用字母表示运算定律用字母表示计算公式用字母表示计算方法师:你能举例说明吗?生:字母表示 数量关系路程=速度×时间 s=vt总价=单价×数量 c=an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 c=at(2)字母表示计算方法:+=(3)用字母表示计算公式。师:用字母可以表示哪些平面图形的计算公式生:长方形 周长 c=(a+b) ×2 面积:s=ab 正方形 周长 c=4a 面积:s=a2 平行四边形 面积 s =ah三角形 面积 s=ah¸2 梯形 面积 s=(a+b)·h¸2 圆 周长c=πd=2πr 面积 s=πr2(4)用字母表示运算定律加法交换律 a+b=b+a 加法结合律 (a+b)+c=a+(b+c)乘法交换律 a×b=b×a乘法结合律 (a×b)×c=a×(b×c)乘法分配律 (a+b)×c=a×c+b×c2.在一个含有字母的式子里,数与字母、字母与字母相乘,书写时应注意的问题。师:在一个含有字母的式子里,数与字母、字母与字母相乘,书写时应注意什么?生交流:(1)在含有字母的式子里,数和字母中间的乘号可以用“?”代替,也可以省略不写。(2)省略乘号时,应当把数写在字母的前面。(3)数与数之间的乘号不能省略。加号、减号、除号都不能省略。3. 典题训练(1)填一填。①李奶奶家本月用电a千瓦时,比上个月多用10千瓦时,上个月用电( )千瓦时。②如果每千瓦时电的价格是c元,李奶奶家本月的电费是( )元。李奶奶家银行缴费卡上原有215元,扣除本月电费后,还剩( )元。③小明今年m 岁,妈妈的岁数比她的3倍少6岁。妈妈的岁数是( )岁。如果m=12,妈妈今年是( )岁。④三个连续的自然数,最大的一个是n,那么最小的一个数是( )。(2)连 一 连。比a多3的数 a3比a少3的数 3a3个a相加的和 a+33个a相乘的积 a-3a的3倍 a的
(一)复习导入 师:什么是体积?生: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是物体的体积。师:怎样求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生:长方体的体积=底面积×高 正方体的体积=底面积×高师:圆的面积计算公式是怎样推导出来的?课件出示:生:把圆转化成长方形,长方形的长等于圆柱底面周长的一半,宽等于半径,所以圆的面积:S = πr2猜测:把圆柱转化成什么立体图形来推导圆柱的体积公式呢?呢?今天我们一起来探讨这个问题。板书课题:圆柱的体积。
(一)观图激趣、设疑导入 师:同学们,今天和老师一起完成一个知识大比拼的游戏,(PPT课件出示)准备好了吗?1、填空。15∶3=( )∶( )2∶3=( )÷( )0.2=( )∶2=( )÷62、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把下列各比改写为乘法等式。3:8=15:40 x:4=1:2生:准备好了。师:现在我们开始。师:今天和老师学习怎样解比例。(板书课题:解比例)【设计意图】这种方法的导入,让学生更快、更集中注意力奔向主题,没有渲染的成分,简单实用。(二)探究新知1、自学解比例的意义师:阅读教材第42页,理解什么叫做解比例。生:求比例中的未知项叫做解比例。教师板书:求比例中的未知项叫做解比例。2、学习例2,应用比例的基本性质解比例。(1)出示例2的PPT课件。法国巴黎的埃菲尔铁塔高度约320 m。北京的世界公园里有一座埃菲尔铁塔的模型,它的高度与原塔高度的比是1∶10。这座模型高多少米?(2)理解题意,弄清模型的高度∶原塔高度=1∶10。师:同学们,你是怎样理解题目中1∶10的?生:题目中告诉我们1∶10是埃菲尔铁塔模型的高度与原塔高度的比。师:你能根据题意写出比例关系式吗?生:根据题意列比例关系式:模型的高度∶原塔高度=1∶10。师:这个关系式用数字该怎样表示?生:老师,在这个比例中我只知道三个数字,模型的高度的数量我不知道是几呀?师:这位同学观察得很仔细,哪位同学愿意帮助他解决这个问题?生:老师我想用字母x代替模型高度的数量,您看可以吗?师:好的,你的想法非常的好,也很正确!师:题目中告诉我们原塔高度是多少?生:320 m。
(一)复习导入 1. 师:同学们,你们去过这些景区吗?(课件第2张)鸟巢、水立方、市容卫生、绿化建设、城市规划建设、航天事业的发展。 2.师:我国的经济建设日新月异,人民生活的不断提高,基础建设全面展开。你知道这些设施的费用是从哪儿来的吗?生:这些设施的费用都是政府投资的,是国家出钱建设的。师:国家的钱又是从哪儿来的?生:国家的财源主要来自税收。3.导出纳税、税率。(课件第3张)生1:纳税是根据国家税法的有关规定,按照一定的比率把集体或个人收入的一部分缴纳给国家。生2:税收是国家收入的主要来源之一。国家用收来的税款发展经济、科技、教育、文化和国防等事业。生3:每个公民都有依法纳税的义务哦!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有关税收的知识。板书课题:税率【设计意图】 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使学生知道每个公民都有依法纳税的义务,增强学生的纳税意识。(二)探究新知 1、探究税率的含义。(课件第4张)(1)你知道哪些纳税项目?应该怎样缴纳税款呢?生1:税收主要分为消费税、增值税、营业税和个人所得税等几类。生2:缴纳的税款叫做应纳税额,应纳税额与各种收入(销售额、营业额……)的比率叫做税率。2、探索应纳税额的计算。(课件第5张)(1)有一家饭店10月份的营业额是30万元,如果按营业额的5%缴纳营业税,这家饭店10月份应缴纳营业税多少万元?(2)小组讨论:你是怎样想的?说说你的思考过程。(3)汇报交流:(课件第6张)生1:缴纳的营业税是营业额的5%。生2:求营业额的5%是多少,用乘法计算。生3:30×5%=1.5(万元)答:这家饭店10月份应缴纳营业税1.5万元。3、做一做。(课件第7张)(1)李阿姨的月工资是5000元,扣除3500元个税免征额后的部分需要按3%的税率缴纳个人所得税。她应缴个人所得税多少元?小组合作:你会做吗?说说你的想法。汇报交流:(课件第8张)生1:“扣除3500元个税免征额后的部分”这句话是什么意思?生2:要从工资总数里减去3500元,剩下的钱按3%的税率缴税。生3:(5000-3500)×3%=1500×0.03=45(元)答:她应缴个人所得税45元。 (2)计算某商场5月份商品零售营业税。(课件第9张) 你会做吗?说说你的想法。小组合作:你是怎样想的?说说你的思考过程。(课件第10张)汇报交流:(课件第11张)生:先求总营业额,再求营业税。 72+35+46+21+56=230(万元)230×5%=1.15(万元) 答:这个商场5月份商品零售营业税是1.15万元。 (3)丰华商场9月份按规定缴了1.85万元的营业税,他们纳税的税率是5%。这个商场9月份的营业额是多少万元?(课件第12张)生1:把营业额看做单位“1”,求营业额,做除法。生2:1.85÷5%=1.85÷0.05=370(万元)答:这个商场9月份的营业额是370万元。生3:把营业额看做单位“1”,求营业额,也可以列方程解答。(课件第13张)解:设这个商场9月份的营业额是x万元。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1、师:同学们,你们还记得《乌鸦喝水》的故事吗?我们先来看一看这个故事吧!(课件第2张播放视频《乌鸦喝水》)【设计意图】用视频引入课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乌鸦是怎么喝到水的?为什么?(课件第3张)生1:乌鸦把石子投进水罐中,水面升高了,乌鸦就喝到水了。生2:这说明石子占了一定的空间,所以水面会升高,乌鸦才能喝到水。师: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一下体积和体积单位。(板书课题)(二)探究新知1.小组实验并观察:(课件地4张)(1)取两个同样大小的玻璃杯,先往一个杯子里倒满水;取一块鹅卵石放入另一个杯子,再把第一个杯子里的水倒进第二个杯子里,会出现什么情况?为什么?(2)汇报交流:(课件第5张)生1:第一个杯子里的水不能全部倒入第二个杯子里。师:你知道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吗?生2:鹅卵石占了一定的空间,所以第一个杯子会剩下一部分水。【设计意图】用实验的方式,让学生从实验的过程中发现现象并进一步思考原因,从而找到规律,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2.下面的洗衣机、影碟机和手机,哪个所占的空间大?(课件第6张)洗衣机所占的空间最大。3.引入体积的意义:师: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叫做物体的体积。师:上面三个物体,哪个体积最大?哪个体积最小? 生:洗衣机的体积最大,手机的体积最小。4.学习体积单位(课件第7张)(1)怎样比较下面两个长方体体积的大小呢?
(一)激趣导入。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课件第2张)1.谈话:师: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先来做一个抢答游戏,看你们对以前学过的知识掌握的怎么样。2.抢答:请同学们以最快的速度说出下面的数有几个因数。师出示数,学生抢答因数的个数。3.思考:(1)一个数的最小因数是几?最大因数是几?(课件第3张)(2)一个数的因数是有限的还是无限的?(3)怎样找一个数的因数?生1:一个数是最小因数是1,最大因数是它本身。 生2:一个数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生3:找一个数的因数,用这个数依次除以1,2,3,4……商如果是整数,除数和商都是这个数的因数。 【设计意图】用抢答游戏的方式引入课题,引起学生的兴趣,通过对旧知识的复习,为下面要学习的质数与合数做准备。4.师:我们学过找一个数的因数的方法,那一个数的因数的个数又有什么规律呢?这节课我们来学习两个新概念:质数和合数。(板书课题) . (二)探究新知 1. 找出1—20各数的因数,看看它们的因数的个数有什么规律。(1)学生小组内交流,写出1——20各数的因数,看看它们的因数的个数有什么特点。(课件第4张演示)1的因数有:1 11的因数有:1,11 2的因数有:1,2 12的因数有:1,2,3,4,6,12 3的因数有:1,3 13的因数有:1,13 4的因数有:1,2,4 14的因数有:1,2,7,14 5的因数有:1,5 15的因数有:1,3,5,15 6的因数有:1,2,3,6 16的因数有:1,2,4,8,16 7的因数有:1,7 17的因数有:1,17 8的因数有:1,2,4,8 18的因数有:1,2,3,6,9,18 9的因数有:1,3,9 19的因数有:1,19 10的因数有:1,2,5,10 20的因数有:1,2,4,5,10,20
(一)复习导入 1.师:我们学过了因数的有关知识,下面老师就检验一下,看你们学得怎么样?(课件第2张)(1)24的因数有(1,2,3,4,6,8,12,24),30的因数有(1,2,3,5,6,10,15,30),24和30的公因数有(1,2,3,6),它们的最大公因数是(6)。(2)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或(除以)一个(相同的数)(0除外),分数的大小(不变),这叫做分数的基本性质。【设计意图】复习旧知,约分的根据是分数的基本性质,要约成最简分数,需要分子和分母同时除以它们的最大公因数,所以复习环节设计了这两个知识点的练习,为学习新知识做准备。2.大家一定都喜欢孙悟空吧!你知道孙悟空最大的本事是什么吗?(72变)这节课我们就来创造第73变——变分数!(二)探究新知 1、探究约分的方法。(1)把化成分子和分母比较小且分数大小不变的分数。(课件第4张) 小组讨论:你是怎么想的?汇报交流(课件第5张)生1:可以用分子和分母的公因数(1除外)去除。生2:我用24和30的公因数2去除,,然后再用12和15的公因数3去除, 生3:我直接用24和30的最大公因数6去除。(2)用自己的话说说什么是约分?(课件第6张)生1:把一个分数化成和它相等,但分子和分母都比较小的分数,叫做约分。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认识了体积和体积单位,请你填一填这两道题,看看你学得怎么样。(课件第2张)1.常用的体积单位有(立方厘米)、(立方分米)、(立方米),可以分别写成(cm³) 、(dm³)、 (m³)。2.棱长是1cm的正方体,体积是(1cm³)。3.棱长是1dm的正方体,体积是(1dm³)。4.棱长是1m的正方体,体积是(1m³)。【设计意图】1dm³是多少cm³呢?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一下体积单位间的进率。(板书课题)(二)探究新知1.探究立方分米和立方厘米间的进率:(课件第3张)(1)下图是一个棱长为1dm的正方体,体积是1dm³。想一想,它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厘米呢?(2)小组讨论,你是怎样想的?(3)汇报交流:(课件第4张)生1:如果把它的棱长看作是10cm,可以把它切成1000块1cm³的小正方体。10×10×10=1000.生2:它的底面积是1dm²,就是100cm²,100×10=1000,一共是1000cm³。1dm³=1000cm³【设计意图】用小组讨论的方式,让学生从讨论的过程中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思维能力。2.你知道1m³等于多少立方分米吗?(课件第5张)生1:把棱长是1m的正方体,看作棱长是10dm的正方体,10×10×10=1000dm³。1m³=1000dm³。 生2:棱长是1m的正方体,底面积是1m²,就是100dm²,100×10=1000dm³,一共是1000dm³。生3:1m³=1000dm³ 3.整理计量单位之间的进率。(1)小组讨论:到现在为止,我们已经学习了哪些计量单位?请整理在表中。
【教学目标】1. 理解数列的通项公式的意义,能根据通项公式写出数列的任意一项,以及根据其前几项写出它的一个通项公式.2. 了解数列的递推公式,会根据数列的递推公式写出前几项.3.培养学生积极参与、大胆探索的精神,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归纳的能力.教学重点 数列的通项公式及其应用.教学难点 根据数列的前几项写出满足条件的数列的一个通项公式.教学方法 本节课主要采用例题解决法.通过列举实例,进一步研究数列的项与序号之间的关系.通过三类题目,使学生深刻理解数列通项公式的意义,为以后学习等差数列与等比数列打下基础.【教学过程】 环节教学内容师生互动设计意图导 入⒈数列的定义 按一定次序排列的一列数叫做数列. 注意:(1)数列中的数是按一定次序排列的; (2)同一个数在数列中可以重复出现. 2. 数列的一般形式 数列a1,a2,a3,…,an,…,可记作{ an }. 3. 数列的通项公式: 如果数列{ an }的第n项an与n之间的关系可以用一个公式来表示,那么这个公式就叫做这个数列的通项公式. 教师引导学生复习. 为学生进一步理解通项公式,应用通项公式解决实际问题做好准备.
授课 日期 班级16高造价 课题: §6.3等比数列 教学目的要求: 1.理解等比数列的概念,能根据定义判断或证明一个数列是等比数列;2.探索并掌握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 3.掌握等比数列前 n 项和公式及推导过程,能用公式求相关参数; 教学重点、难点:运用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求相关参数 授课方法: 任务驱动法 小组合作学习法 教学参考及教具(含多媒体教学设备): 《单招教学大纲》 授课执行情况及分析: 板书设计或授课提纲 §6.3等比数列 1.等比数列的概念 (学生板书区) 2. 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 3.等比数列的求和公式
教 学 过 程教师 行为学生 行为教学 意图 *揭示课题 8.3 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二) *创设情境 兴趣导入 【问题】 平面内两条既不重合又不平行的直线肯定相交.如何求交点的坐标呢? 图8-12 介绍 质疑 引导 分析 了解 思考 启发 学生思考 *动脑思考 探索新知 如图8-12所示,两条相交直线的交点,既在上,又在上.所以的坐标是两条直线的方程的公共解.因此解两条直线的方程所组成的方程组,就可以得到两条直线交点的坐标. 观察图8-13,直线、相交于点P,如果不研究终边相同的角,共形成四个正角,分别为、、、,其中与,与为对顶角,而且. 图8-13 我们把两条直线相交所成的最小正角叫做这两条直线的夹角,记作. 规定,当两条直线平行或重合时,两条直线的夹角为零角,因此,两条直线夹角的取值范围为. 显然,在图8-13中,(或)是直线、的夹角,即. 当直线与直线的夹角为直角时称直线与直线垂直,记做.观察图8-14,显然,平行于轴的直线与平行于轴的直线垂直,即斜率为零的直线与斜率不存在的直线垂直. 图8-14 讲解 说明 讲解 说明 引领 分析 仔细 分析 讲解 关键 词语 思考 思考 理解 思考 理解 记忆 带领 学生 分析 带领 学生 分析 引导 式启 发学 生得 出结 果
同学们,当冬日的寒冷渐渐退去,当花草的馨香再次飘起,我们带着希望,带着憧憬,怀着激动,怀着兴奋,迎来了一个崭新的春天。俗话说:一年之计在于春。我们在春天里播撒文明、勤奋、乐学、健康、合作的种子,秋天里就会收获明礼诚信、乐学善思、身心健康、团结合作的丰硕成果。成功的结果于点滴的过程,在这个播种的季节,我们要做到以下几点:首先,讲文明、有礼貌。把“请”、“您好”、“对不起”、“没关系”这些礼貌用语用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努力做到同学之间团结友善,让关爱和谐的氛围萦绕在我们周围。
各位老师、各位同学:大家早上好!踏着春天的脚步,我们又迎来了新的学期。 俗话说:“一年之计在于春”。春天,世界万物苏醒,欣欣向荣,使我们生活充满生机和活力,这将是新希望的开始。春天同时也是我们刻苦攻读、努力拼博的季节。在这里我特地向同学们提出几点希望:1、做一个讲文明、懂礼仪、懂环保的好学生。遇到师长、来宾,主动问好;上下楼梯,人多拥挤,注意谦让,靠右行走,保障畅通;课间活动不互相追逐;讲究卫生,不乱扔果皮,见到纸屑随时捡拾;爱护公共财物,不在门窗、桌椅、墙壁、树木上乱划乱刻,不攀折树枝;节约水电,不浪费一张纸、一节粉笔头等;严格遵守学校规章制度,相互监督,共同进步!还是那句老话:“学校是我家,美丽靠大家”。只要人人从我做起,个个遵守“行为规范”,大家都会成为一个好学生,我们的学校就会成一个美丽的大家园。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早上好!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对自己负责,就把梦想坚持下去》。在我们每个人的心中都怀揣着一个属于自己的梦想。然而,什么是梦?什么又是梦想?梦是期待;而梦想是坚强——是你把飘渺的梦坚持作为自己理想的勇气和执着,是你对自己负责的最高境界。人们常说,有志者,事竟成;还有人说,最贫穷的是没有知识,最可怜的是没有志气。由此可见立志的重要性,所以,人不能没有梦想。雄鹰和母鸡都有一双翅膀,但雄鹰可以搏击蓝天,而母鸡只能扑腾于庭院。其根本原因就在于,母鸡的梦想只是一把米糠,雄鹰的梦想是搏击蓝天!所以,我们立志就要立大志,志当存高远!德国前总理施罗德身材矮小,出身卑微,很多人都不看好他。《明镜周刊》总编纳伦曾经骂部下说,报道施罗德纯粹是浪费。但施罗德听后却说:“我想当总理,你们等着瞧吧!”在施罗德看来,“如果人一生中只追求一件事的话,他就一定会成功。”最终他真的当上了德国总理,梦想成真。
亲爱的同学们:早上好!首先我要考一考大家,你们还记得贺知章的那首《咏柳》吗?好,那么让我们一起背诵这首诗。“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是啊,多么美丽的春色呀!可是今年北京的春天去姗姗来迟了,已经是四月的风中还夹杂着黄沙,漫天飞舞,难道那个美丽的春天真的一去不复返了吗?看看今天,当我们人类奔向21世纪的今天,我们的地球已负担深重,苦不堪言。当今世界性的十大环境问题,即气候变暖、臭氧层破坏、生物多样性减少、酸雨蔓延、森林锐减、土地荒漠化,大气污染等,这其中就有9项是因绿色植被遇破坏直接导致的。楼房越益越高,生活越来越好,绿色却越来越少,越来越远,烟囱长成了森林/钢筋和混凝土切断了视线/我的瞳孔里就再没有了绿色/那天空的湛蓝呢/那海水的碧绿呢/那河流的清亮呢/那空气的爽朗呢。人类对环境污染和破坏也越来越大,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主体,改善生态环境的最根本之法是种树种草,增加绿色植被,绿色工程作不好,就不可能有个好的生态系统,因此植树造林是全世界的目标。
PPT全称是PowerPoint,LFPPT为你提供免费PPT模板下载资源。让你10秒轻松搞定幻灯片制作,打造⾼颜值的丰富演示文稿素材模版合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