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供各类精美PPT模板下载
当前位置:首页 > Word文档 >

大班科学教案:声音的秘密

  • 小班科学教案水娃娃的魔术

    小班科学教案水娃娃的魔术

    2、 能将自己在活动中的发现大胆地表述出来。3、 愿意参与实验活动,对科学实验有兴趣。准备:1、 一杯白糖水,标记指示图,磁铁板一块。2、 装有温开水的水壶每组两把,奶粉、果珍、白糖若干盘,小勺、水杯人手一个,盖布四块。过程:一、观察活动,引入课题。——教师出示一杯白糖水,让幼儿猜猜是什么水?——请个别幼儿品尝,说说是什么味道的。——猜测活动:水怎么会是甜的?

  • 中班科学课件教案:会“跳”的豆子

    中班科学课件教案:会“跳”的豆子

    [活动准备]  高脚杯6个、黄豆若干、大铁盘6个、记录白纸30张、铅笔30支。 [活动过程]  探究的问题:把黄豆放到高脚杯里,要装得满满的,然后加入少量清水,再将酒杯放在大铁盘上,看看有什么变化?  幼儿讨论。(1)豆子被泡大了。

  • 中班科学课件教案:不喝水的蜡

    中班科学课件教案:不喝水的蜡

    2、引导幼儿了解蜡不吸水的特性比较发现经特殊加工后纸杯功用。重点:目标1所诉既重点。难点:目标2所诉既难点。二、活动准备。1、三个大水盆装满水,纸、笔若干。每组一个一次性纸杯装上水。2、幼儿每人事先折好一个小船。三、活动过程。(一)玩纸船。“请小朋友看看教室里有什么?”(水盆,水盆里有水)“你们想玩吗?想想你要怎么玩。”幼儿讨论后自由选择地方玩。

  • 中班科学课件教案:落下来的物体

    中班科学课件教案:落下来的物体

    二、活动计划与反思活动一:落下来啦(小班)活动要求:1、对物体落下来的现象感兴趣,有初步的探索欲望。2、学习运用语言、体态动作等表达自己的发现,初步尝试记录。活动准备:活动过程:1、小故事引发幼儿猜测:物体是否会落下来?以激发兴趣。2、观察材料,摆弄物体进行感性探索体验:它们是不是都落下来了?3、第二次探索,比较落体的不同方式。幼儿边玩边交流自己所玩的物体,观察落下来的样子,引导幼儿运用语言、体态动作等表现自己的发现。4、学习记录:观察记录表上贴的物体,引导幼儿选择相应物体尝试后把该物体下落的样子画下来。5、延伸活动:玩落体游戏,如“托气球、吹羽毛”等,启发幼儿观察更多落体现象,并想办法使其落不下来。

  • 中班科学:神奇的尾巴课件教案

    中班科学:神奇的尾巴课件教案

    2.了解动物尾巴的作用。 【活动准备】  歌曲《小画家》磁带、故事《神奇的尾巴》磁带,各种动物身体和尾巴分开的图片(金鱼,松鼠,猴子,燕子,老牛,壁虎) 【活动过程】  一.今天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了一首好听的歌曲,咱们来一起听一下吧!(歌曲《小画家》)  提问:1.歌曲中的小画家是谁啊?(丁丁)2.丁丁画的什么?画的怎么样啊?(螃蟹四条腿,鸭子小尖嘴,兔子圆耳朵,大马没尾巴)3.丁丁是不是一个优秀的画家?  教师小结:丁丁做事不认真,没有认真观察,只说大话,所以没有画好,我们小朋友可不要向他学习。

  • 中班科学:有趣的洞洞课件教案

    中班科学:有趣的洞洞课件教案

    2、大胆尝试用身体创造洞洞,体验洞洞的有趣。 活动准备:图片、课件 活动流程与问题设计: 一、联系经验看图讲述 ●意图:联系生活经验,讲述梳理洞洞的已有经验。 1、我们的身体都有许多有趣的地方,今天我们就来找找身体上有没有有趣的洞洞。(出示图片)看看,这两位小朋友身上哪里有洞洞?2、牙齿很坚固,怎么会有洞洞?这个洞洞会给我们带来什么麻烦?3、心上有洞洞,会有什么感觉?什么事会让你感到心痛、难过?、 小结:这些洞洞给我们带来了麻烦、疼痛、难过,我们都不喜欢它们。

  • 中班科学:有趣的哈气课件教案

    中班科学:有趣的哈气课件教案

    二、 生成过程:1、 了解幼儿对哈气的已有经验:老师:为什么玻璃上能画画。幼儿兴奋地讨论着。嘉文:玻璃上有哈气。子萧:玻璃上有一层雾可以在雾上画画。王月恒:还有水珠留下来呢。(大多数孩子的已有经验就是哈气,但是哈气是什么,是怎样产生的?孩子不了解。我给孩子提出任务:寻找有关哈气产生原因,引导幼儿进行大胆的探索,并能主动相互交流。)2、 试验、探索:幼儿通过协商后共同分为三组进行试验,他们各自到自己感兴趣的组搜集有关材料。第一组的幼儿找来镜子、玻璃、和一杯水,把玻璃盖在杯子上,过了一会儿玻璃没有一点变化,孩子们纷纷议论没有产生哈气的原因。王子萧说:哈气是热气遇到冷空气才产生的,我们用热水试一试。孩子们从保温桶里接了温水,又从暖瓶里接了开水,分别把镜子、玻璃、放在两别水上。不一会儿工夫镜子、玻璃上发上了变化,嘉文急忙说:“你们快看,温水的镜子上有哈气,热水的玻璃上开始有哈气,一会儿就有水珠流下来了。“其他小朋友也分别交流自己的发现,并把实验结果用图画的形式表征下来。案,体现了《纲要》的指导思想让幼儿在活动中主动学

  • 中班科学:手上的线条课件教案

    中班科学:手上的线条课件教案

    2、探索复制指纹的方法,萌发多样探索的意识。3、初步激发对科学、创造和探索自身的兴趣。材料环境创设:数字卡片、小纸片、颜料、印泥、橡皮泥、镜子、抹布等。设计思路:“我们的身体”是本班幼儿正在探索的主题活动,在探索小手的活动中,罗宜家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手指上的线叫什么呀?”但是,小朋友谁都说不上来。这是一个颇具价值的问题,因为它是我们在主题活动中生成的,有利于孩子们继续对自身进行探索的兴趣的培养。而且,现代的指纹技术正越来越与高科技融为一体,涉及到了很多方面,适当地在这方面丰富一些见识,不仅能开阔幼儿的眼界,且对于幼儿的科学探究兴趣也会有好处。另外,作为一个新班,我们的孩子们在探索能力上还显得很单一,缺乏运用多种方式探索的意识,本活动中鼓励幼儿大胆常识多种复制指纹的方法,对幼儿的多样化探索意识也是有帮助的。活动中,处于整合性原则,我还在其中,融合了识数教育,即观察时给手指纹编号,结合一切可利用因素进行自然衔接下的教育。拓展内化观察比较操作体验提问交流流程:1、提问交流:1)请罗宜家提出自己原先的问题。

  • 中班科学:我喜欢的树课件教案

    中班科学:我喜欢的树课件教案

    2、学会主动关心照顾小树或大树。3、学会做观察记录。4、复习12以内的点数。5、认读树名。 活动准备:1、课前对园区树木进行观察,不同树上都挂有树牌(树的名称、树龄及生活习性)及编号(以便幼儿记录)。2、彩笔、图画纸、铅笔。3、幼儿卡(幼儿姓名、性别、年龄)。4、小桶。

  • 中班科学各种各样的锁课件教案

    中班科学各种各样的锁课件教案

    2、探索锁的秘密,了解锁的作用,知道锁的重要。3、对观察和动手活动感兴趣,有强烈的探索欲望。活动准备:1、操作卡人手一份。2、收集各种各样的锁和钥匙。活动过程:一、提问引出话题:1、出示锁和钥匙:今天,老师带什么到幼儿园来了?小朋友也准备了各种各样的锁和钥匙,你带来的锁和钥匙是什么样子的?你想玩一玩吗?2、幼儿自由玩锁

  • 中班科学会变的颜色课件教案

    中班科学会变的颜色课件教案

    1.认知目标:通过引导幼儿自己动手做实验,从而知道两种颜色加到一起会变成别的颜色。初步培养幼儿的兼容性、发散性和跨越性。2.情感目标:通过在活动中,引导幼儿仔细观察,鼓励幼儿大胆尝试记录实验结果。初步培养幼儿好奇心、冒险性。3.人格目标:通过让幼儿让孩子在活动中团结友爱体验创造的喜悦。培养幼儿团结友爱、自信大胆。4.动作技能目标:通过引导幼儿自己动手做实验,发展幼儿大小肌肉动作。活动准备:1. 物质准备:A.一瓶黄颜色的水。B.每组三个透明的小缸,分别装有红、黄、蓝色三种颜色、及棉签等C.记录材料每组一份,涂色纸若干。D.魔术师帽子。

  • 中班科学《有趣的磁铁》课件教案

    中班科学《有趣的磁铁》课件教案

    活动目标:1、让幼儿初步了解磁铁的基本特性2、了解磁铁在生活中的用途3、培养幼儿的探索兴趣 活动过程:一引题师:小朋友,今天老师要带你们去一个很好玩的地方,但是去那个地方玩我们小朋友都要带上一样东西才能进去,我们看看我们要带什么东西进去?(教师出示磁铁)幼:磁铁师:现在小朋友们可以拿着磁铁进去玩了?你们看看会发生什么事?幼:好师:小朋友看看为什么磁铁吸不住这个东西啊?幼:因为它是木头的师:小朋友聪明,那你们看看磁铁为什么又不能吸住这个东西呢?幼:因为它是塑料的

  •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有趣的门卡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有趣的门卡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幼儿学过7以内各数加减法及8的组成。 2、物质准备:   ——教具:符号底板(底板分成四格,两格上写有加号和等号,另外两格写有减号和等号,符号中间有空间便于写数字),8、3、5三个数字各一张,笔一支。   ——学具:《幼儿用书》(P14、15、16),幼人手一支笔。活动过程:  1、奇怪的门卡。 ——教师:爸爸带花花到其他城市去游玩,他们住饭店时,服务员给他们出了一道题,我们一起去看一看。   ——教师(出示符号底板和8、3、5三个数字):服务员说,当他们用这三个数字在门卡上摆出四道力口减算式,才能顺利地拿到门卡进房间。你们愿意来试试吗? ——幼儿思考。请个别幼儿来演示,说一说自己摆的是什么算式,集体检查。鼓励幼儿用三个数摆出四道不同的加减算式。

  • 中班音乐教案:快乐的小鸟

    中班音乐教案:快乐的小鸟

    二、活动准备:表现小鸟生活的三段体音乐、录音机三、活动过程:1.我们和小鸟做了朋友高兴吗?下面我们再来听一首关于小鸟的音乐,听了以后,你觉得小鸟在干什么?提问:你觉得小鸟在做什么?2.让我们再来仔细地听听这首音乐有几段?每一段听上去是一样的吗?提问:你听出来有几段?每一段是怎么样?

  • 中班音乐教案:快乐的汽车

    中班音乐教案:快乐的汽车

    目的:1、能合着快慢不同的音乐节奏,创造性地用身体动作模拟各种汽车。2、体验大胆想象、自由表现的乐趣。准备:1、观察过各种汽车,玩过各种玩具汽车。2、做过“小司机”的音乐游戏,熟悉红灯、绿灯、转弯的音乐信号。3、节奏快慢不同的音乐片断以及完整的游戏音乐。

  • 中班音乐教案:风中的童话

    中班音乐教案:风中的童话

    活动准备:1、磁带《风中的童话》ABA段。2、多媒体课件。活动过程:一、通过游戏帮助幼儿理解音乐三段体结构。1、根据弦外音做适合的动作。(柔和→活泼→柔和)2、再次欣赏音乐,区分段落。(1)动作是怎样变化的?音乐发生了什么变化?(欣赏)(2)音乐到底发生了什么变化?(出示~~~~~、∧∧∧∧∧、~~~~~)(3)乐曲中有个小秘密,是什么?(4)整首乐曲可以分几段?为什么?(5)小结:一首乐曲分成了3段,这种形式的乐曲称为三段体。刚才我们听到的乐曲,其中第3段音乐和第1段音乐是重复的、一样的,只有第2段是不一样的,这样形式的乐曲也叫三段体,它是三段体的一种特殊形式。二、完整欣赏,再次感受音乐三段体。三、分段欣赏,利用图片,帮助幼儿理解、感受音乐。(一)第一段:1、我们一段一段来听。2、这段音乐给你的感受与哪幅画给的感受是一样的,为什么? 3、能用什么动作表现呢?

  • 中班音乐教案:《可爱的动物》

    中班音乐教案:《可爱的动物》

    教学过程:1、引入创设情景(教师模仿大象的动作)小朋友们,你们猜我是谁呀? (咳)对了,我就是大象伯伯,今天我们动物们要开一个联欢会想邀请你们参加,愿意吗?二、学习新歌《动物说话》(一)带领学生朗读歌词 下面我们就请出第一只小动物,你们看他是谁呀?(小鸡)小鸡是怎么说话的呀?(叽叽叽)同学们和老师一起说:小鸡说话叽叽叽(二)听录音范唱 大家知道吗?小鸡不仅会说话,它还会唱歌呢!我们一起来听一听? (听范唱)(三)学生试着演唱歌曲 1刚才,同学们听的特别认真,我们试着唱一唱好吗? 2谁道小鸡是什么样的? (毛茸茸,尖尖的嘴)那好大家边唱边把小鸡可爱的样子表现出来。(教师伴奏)3学生创遍歌词。问:你还知道什么小动物会唱歌呀? 表演唱自己创遍的小动物歌曲二、听钢琴想象小动物的形象,理解音乐。(一)导入:可是,森林那么大,一点都不热闹 用钢琴再请出一些小动物行吗?(1)请大家闭上眼睛,轻轻的趴在你的小桌面上。聆听音乐(教师演奏钢琴片段)刚才的音乐特别欢快活泼,表现出那些活动轻盈,灵巧的小动物(2)复听。闭上眼睛看脑子里浮现了什么画面?(3)表演。

  • 中班音乐教案:幸福的家

    中班音乐教案:幸福的家

    2、激发幼儿爱爸爸,妈妈,爱家的情感。 3、复习《大鼓小鼓》《爸爸的眼镜》,能有兴趣地自编节奏及表现歌曲的趣味性。 活动准备: 大、小鼓各一,录音磁带,眼镜 活动过程设计: 一、复习《大鼓小鼓》: 今天来了这么多客人老师,让我们敲起大鼓小鼓表示欢迎! 1、全体幼儿唱。 要求大鼓声清脆响亮,能和小鼓的区别。(即要求歌声中的轻响控制)节奏先给x x xx x

  • 中班数学教案:数字的妙用

    中班数学教案:数字的妙用

    【活动目标】 1、发现周围世界中处处有数字,体验发现的乐趣。 2、知道数字与自己生活有密切关系。 3、尝试用符号或绘画的形式进行记录。 【活动准备】 寻找、收集、生活中的各种有数字的物品,布置在活动室里。0—9的数字卡。幼儿绘画纸每人一张,彩笔每人一致。多媒体课件。 【活动过程】 一、教师以儿歌形式导入,引起幼儿活动的兴趣。 1像铅笔细高挑,2像小鸭水上漂,3像耳朵听声音,4像小旗迎风飘,5像秤钩来称菜,6像哨子吹口哨,7像镰刀割青草,8像麻花拧一遭,9像勺子来盛饭,0像鸡蛋做蛋糕。

  • 中班数学教案:有趣的数字

    中班数学教案:有趣的数字

    2、复习9以内的数字、数数,并区分6与9。准备:1、几何图形组合画三幅(还有小动物)。 2、幼儿每人一份数字卡片 3、每组提供白色纸条、浆糊、记号笔。过程:一、看图编电话号码。 (1) 我们将要去春游了,我想邀请小动物一起去请大家想想办法用什么方法通知它们?(幼儿泛讲) 师:你们真会动脑筋,想了很多办法,那么,用什么方法最好呢?

上一页123...495051525354555657585960下一页
提供各类高质量Word文档下载,PPT模板下载,PPT背景图片下载,免费ppt模板下载,ppt特效动画,PPT模板免费下载,专注素材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