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供各类精美PPT模板下载
当前位置:首页 > Word文档 >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2《囚绿记》教案2篇

  • 《六月——船歌》教案

    《六月——船歌》教案

    教学过程:1、钢琴准备练习弹奏《哈农钢琴练指法》的第1条、第38条练习,要求学生弹出富有歌唱性的音色,第38条音阶准备练习中,弹出歌唱新的上行、下行的音阶。2、导入新课:《六月—船歌》已经基本练习过了,由学生向老师总结一下关于已经掌握的《六月—船歌》的相关知识内容。3、教师补充学生的总结,并注意指导学生对作品整体形态的把握。阐述作品的创作背景和相关的内容。让学生弹奏一遍《六月—船歌》,并和学生一起描述作品刻画的画面:夏日的夜晚乘小舟荡漾在微波上,沉浸在幸福中,敬请享受大自然的恩赐。4、弹奏的触键要领:演奏时要首先做到将旋律从心底悠然自得的歌唱出来,努力通过指尖控制键盘,手指尽量贴键,力量要从一个指尖转移到另一个指尖,用这样的方法把旋律线条从“指尖”流出来,同时要学会聆听,善于分辨弹出的声音是否达到如歌的地步,是否表达出要创造的意境。

  • 《鲁斯兰与柳德米拉》教案

    《鲁斯兰与柳德米拉》教案

    歌剧的序曲为整部歌剧奠定了基调,要深入理解这部序曲必须要了解对应的歌剧。《鲁斯兰与柳德米拉》是一部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交响乐之一,它和《伊凡·苏萨宁》共同开辟了俄罗斯歌剧的道路。这部歌剧创作于1836~1842年间,首演于圣彼得堡。歌剧又格林卡改编自普希金的神话长诗。该诗以古代武士鲁斯兰与公主柳德米拉的婚礼开场,当婚宴达到高潮的时候,新娘突然被妖魔切尔诺劫走了,鲁斯兰为了营救心上人历经千难万险,又借助神剑的威力终于制服了妖魔救出了公主。格林卡利用神话为外表赞颂真理,智慧,英雄气概和坚贞的爱情,着重表现了善良与光明终将战胜邪恶的主题。这也是格林卡一贯的歌剧风格。

  • 《海岛冰轮初转腾》教案

    《海岛冰轮初转腾》教案

    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教师演示本课课件,出示课题。二、以谈话法引导学生谈京剧。1、京剧的历史 1790年四大徽班(三庆、四喜、和春、春台)进京,至今200多年。2、京剧的行当 生旦净丑。3、京剧的声腔 唱腔以西皮和二黄为主,伴奏乐器包括京胡、京二胡、月琴、鼓、板、锣等。4、京剧名家“老生三杰”:程长庚、张二奎、余三胜; “四大名旦”:梅兰芳、程砚秋、尚小云、荀慧生。三、作品鉴赏。(一)阅读材料,了解京剧大师梅兰芳。梅兰芳(1894—1961),江苏泰州人,出身京剧世家,9岁学戏,11岁登台。1913年就以精湛的表演和柔美的唱腔享誉全球,他是将我国京剧艺术引向世界的第一人。梅兰芳在其一生的舞台生活中,塑造了众多优美的艺术形象,积累了大量的优秀剧目,发展、提高了旦角的演唱和表演艺术,形成了独树一帜的“梅派表演风格。”

  • 《快乐的女战士》教案

    《快乐的女战士》教案

    一、导入师:优美的旋律把我们又一次带到舞剧《红色娘子军》的故事情节中。今天我们要欣赏的是被誉为中国的四小天鹅舞曲美称的《快乐的女战士》舞蹈音乐。二、欣赏乐曲1、观看舞蹈视频《快乐的女战士》。师:在舞剧的第四场中,有一段《女战士与炊事班长》的舞蹈音乐——《快乐的女战士》。请同学们观看舞蹈视频。师:请同学们感受一下这段乐曲的旋律,它和《军民团结一家亲》有什么联系?生:旋律轻快、活泼。学生聆听音乐并回答:乐曲开始用的就是《军民团结一家亲》的旋律。师:乐曲的引子用的就是《军民团结一家亲》开始的旋律,也是《五指山歌》的旋律,我们把它叫做“万泉河”主题。2、欣赏乐曲第一主题。师:让我们来熟悉乐曲的第一主题,听听这段主题是用什么乐器演奏的?学生聆听欣赏乐曲一部分。

  • 《G弦上的咏叹调》教案

    《G弦上的咏叹调》教案

    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1、宣布上课。2、面带微笑问好:同学们好!二、导入新课。同学们在古典音乐的历史长河里,美妙的乐章不胜枚举,有的曲子愈久愈甘醇,雅俗共赏,今天我们介绍一首乐曲。三、欣赏音乐。1、播放音乐(第1次听),直接从聆听入手,请同学们在听的过程中静静思考是中国乐曲还是外国乐曲、什么乐器?2、提问乐曲用什么乐器演奏,你对它有哪些了解。3、看幻灯片介绍乐曲作者巴赫的成就和成长故事。四、欣赏分析。1、教师分段欣赏讲解该曲,启发学生画出每段的旋律线。2、通过分析力度变化,音色特点,得出乐曲所表达情绪特点。五、总结下课。

  • 《乘着歌声的翅膀》教案

    《乘着歌声的翅膀》教案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播放童话故事《白雪公主》(1)《白雪公主》出自哪部童话集?作者是谁?哪个国家的?(2)同学们都知道德国有哪些著名的艺术家和诗人?(黑格尔、马克思、歌德、贝多芬、海涅、门德尔松……)2、词曲作者简介:海涅:德国著名的诗人,他一生写有三千多首诗句,有一千多首被作曲家谱写成了曲子。门德尔松:德国作曲家、指挥家、钢琴家。自幼受到良好教育。1834年他在杜塞尔多夫担任指挥时,他阅读了海涅的抒情诗,灵感突现,迅速写下了这首被世人广泛传唱的名曲《乘着歌声的翅膀》。二、学唱歌曲1、节奏训练:a、X | X X XXX | X.X X | XX XXX | X. 0 0 ||b、XXX XXX | X.X X |XXXX X X | X.0 X ||c、X | X X XXX X| X.X 0 X |X XXXX X| X. X. ||要求:手划拍读节奏

  • 一次函数说课稿(教案)

    一次函数说课稿(教案)

    一、教材分析一次函数是中学数学中的一种最简单、最基本的函数,是反映现实世界的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的常见数学模型之一,一次函数这一章在整个教材中将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特别是一次函数的图像和性质的理解和掌握,又是后续知识发展的起点,对今后知识的掌握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理解掌握正比例函数、一次函数的概念、图像、性质及解析式的确定。2.理解一次函数与一元一次方程、一元一次不等式、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关系,会应用于解决数学和实际生活问题。

  • 《夏日泛舟海上》教案

    《夏日泛舟海上》教案

    创设情景 学唱歌曲  1、导入:刚才老师给同学们看的是哪个季节的景色?我们都知道一年有四个季节,哪四个?你最喜欢哪个季节?为什么?  2、我们大家都知道威尼斯是著名的水上城市。今天老师就带同学们去看看世界著名的水上城市。看威尼斯水景的课件听歌曲《夏日泛舟海上》。  3、这部音乐作品什么地方最吸引你?(情绪、力度、速度、旋律、节奏等)  4、教师范唱歌曲,请同学们小声跟唱。  5、教师慢速弹旋律学生视谱练唱。  6、放录音学生跟唱歌曲, 让同学们思考用哪种声音演唱歌曲最为合适?  7、同学们用自然亲切的声音有感情的演唱歌曲。

  • 《夏日里最后一朵玫瑰》教案

    《夏日里最后一朵玫瑰》教案

    教学理念:本节课突出的是通过学习爱尔兰民歌,体会和认识爱尔兰的传统乐器——竖琴、风笛。并且通过竖笛训练,更好地体会歌曲的情感和内涵。引导学生认识东西方音乐的共通为之生死的永恒主题。教学目标:学会听辨其传统乐器——竖琴、风笛的音色,并且通过竖笛训练,引导学生认识东西方音乐的共通为之生死的永恒主题。教材分析:《夏日里最后一朵玫瑰》是一首古老的爱尔兰民歌。一八一三年托马斯·穆尔重新填词。贝多芬和门德尔松都曾根据它优美的旋律写过改编曲。 《夏日里最后一朵玫瑰》,词曲交融,倾注了作者们的无限深情。这首古老的西方民歌,引起了当代无数东方人的情感共鸣。必须承认,在东、西方民族的精神世界里,确有共通为之生死的永恒主题和文化价值观念。这首歌曲的结构特点是(A A B A )四个乐句。感受其切分音的节奏。X X.

  • 《我的未来不是梦》教案

    《我的未来不是梦》教案

    教学过程:一、教师谈话导入:1、师:同学们,在你们的心中一定有一个美好的未来梦想,和大家一起来分享一下你的美好梦想吧。2、教师小结,导入新课,出示课题——《我的未来不是梦》。二、歌曲学唱:1、聆听范唱,教师课件出示思考题: A、这首歌曲给你什么样的感受? B、这首歌曲运用了什么样的演唱方法?2、教师播放范唱,指导学生思考。3、学生回答思考题,教师总结通俗歌曲的演唱特点:通俗唱法也称为流行唱法,具有通俗性,自娱性等艺术特色。擅长抒了以个人为主体的内心情感。通俗作品通俗易懂,风格轻松愉快,活泼新颖。多用自然嗓音,音域一般不宽,吐字清晰,亲切随意。4、出示乐谱,指导学生看谱,强调歌曲结尾部分的演唱方法。5、复习弱起节奏和弱起小节知识,找出曲谱中弱起小节,划拍指导学生准确起唱。6、播放现场演唱视频,观看中要求学生注意弱起小节和二分休止符以及多处有休止符地方的演唱方法。7、教师小结通俗歌曲的演唱方法。8、随伴奏演唱,出现问题教师进行个别纠正。

  • 《劳特布鲁嫩的约德尔》教案

    《劳特布鲁嫩的约德尔》教案

    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同学们今天的状态真精神,希望你们表现的也会同样精彩。)二、导入师:同学们,你们都听说过瑞士,那有谁知道瑞士有哪些美丽的地方呢?(学生讨论回答。)师:今天我们来学习一首关于发源于瑞士的歌曲。首先让我们来聆听一首歌曲《劳特布鲁嫩的约德尔》。三、新课教学 (一)聆听歌曲 师:同学们,我们一同来听,这首歌曲表现了什么样的情绪? 生:欢快、活泼。师:在这首歌曲的演奏形式上大家有什么发现呢?生:他们在的声音在不断变化。 师:小结,进行评价。 师:让我们再次聆听,同学们可以仔细聆听这首歌曲的表演特色?(二)简介歌曲约德尔唱法是源自瑞士阿尔卑斯山区的一种特殊唱法、歌曲。在山里牧人们常常用号角和叫喊声来呼唤他们的羊群,牛群,也用歌声向对面山上或山谷中的朋友,情人来传达各种信息。久而久之,他们竟发展出一种十分有趣而又令人惊叹的约德尔唱法。这种唱法的特点是在演唱开始时在中、低音区用真声唱,然后突然用假声进入高音区,并且用这两种方法迅速地交替演唱,形成奇特的效果。师:让我们再来听听歌曲,看谁最能说出歌曲的音乐特点?

  • 《我爱你塞北的雪》教案

    《我爱你塞北的雪》教案

    教学过程1、组织教学,调节气氛。2、激情引趣、导入新课。导言:亲爱的同学们,请告诉老师,这个季节在我们这里最常见的一景是什么?学生答:白雪。一提到雪,同学们并不陌生,你们喜欢雪白雪白的雪吗?为什么?学生答:喜欢,飘渺、飘逸、纯净、纯洁。好,同学们,关于雪的音乐作品你们又知道哪些呢?学生答:《踏雪寻梅》、《我爱你,塞北的雪》。好,下面就请欣赏由著名歌唱家彭丽媛演唱的歌曲《我爱你,塞北的雪》。3、播放歌曲VCD(学生被优美的旋律,神奇的雪景所吸引)4、这首歌给你最大的感受是什么?(谈感受,歌曲的钢琴伴奏对塑造音乐形象起了重要作用,歌曲开始1、2小节在高音区出现的音响好似飘洒的雪花,把你带进一个“北国风光,万里雪飘”的意境。5、雪是那么乐观、坚强、不怕寒冷,来到人间装扮着银光闪闪的世界。下面我们就来学习歌曲《我爱你,塞北的雪》。六、新歌教学1、聆听音乐作品2、简短讨论:(1) 歌曲的速度怎样?(2) 应该用怎样的情绪演唱?

  • 《西班牙斗牛舞曲》教案

    《西班牙斗牛舞曲》教案

    教学过程一、导入听辨乐器音色,思考问题:你听到了哪些声音?(由合成器演奏的不同音色的声音,如掌声、鸟鸣、流水,有旋律的梦幻般的声音,怪异的声音等。)生: 掌声、鸟鸣、流水等。师: 这些都是由一件乐器演奏出来的,什么样的乐器可以演奏出这么多种不同的声音?生:电子琴,合成器。师:这些乐器与我们所知道的西洋乐器和中国民族乐器有什么区别吗?生:有电。师:用这类乐器演奏的音乐通常被称为什么?生:电子音乐。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电子音乐的相关知识。 二、电子音乐1. 电子音乐。电子音乐简称电音。其是20世纪50年代兴起的一种新音乐。任何以电子合成器、效果器、电脑音乐软件、鼓机等“乐器”所产生的电子声响,都可合理地称为电子音乐。2. 电子音乐发声原理。是用电子技术获得各种音源,用正弦波造成无泛音的所谓纯音,或用打击乐器、嘈杂乐器发出的杂音,也用人声和具体音乐相结合,通过声音滤波器和反响设备,使之变形、变质、变量,再经其他电子仪器和录音技术加以剪切处理,使之再生、复合,组成音乐作品。

  • 《天上掉下个林妹妹》教案

    《天上掉下个林妹妹》教案

    教学过程:1、导入(1)播放三段唱段,请学生猜一猜是哪个剧种?京剧《红灯记》选段──奶奶您听我说黄梅戏《女驸马》选段──谁料皇榜中状元越剧《红楼梦》选段──天上掉下个林妹妹(2)哪一个戏种是流行于我们地区的?(3)你都知道哪些有关越剧的知识?2、新授部分(1)发展历史:流行于浙江省嵊州市一带的地方剧种,距今已有八十年的历史。越剧的前身,是二十世纪初流传于浙江嵊县一带的小型演唱班子,它以山歌小调为基础,人称“小歌班”。在这一阶段全由男演员扮演。后来,“小歌班”吸收了余姚滩簧、绍剧等剧种的剧目、曲调和表演艺术,逐渐得到发展,并增加了男女合演;至三十年代,它又演变为全是女子演出。1938年后,使用“越剧”这一名称。(2)行当:小生、花旦、老旦、丑角。 (3)欣赏《天上掉下个林妹妹》设问的问题:这是哪出戏中的唱段?演员扮演的是哪个行当?简单了解《红楼梦》的剧情。模唱:感受音乐风格。(4)分析:两个角色分别是谁?属于哪个行当?(5)总结越剧的音乐风格特点:清悠婉丽。

  • 《共青团员之歌》教案

    《共青团员之歌》教案

    教学过程(一份供任课教师参考的完整教案)一、教学导入1. 播放音乐《青春舞曲》,让学生在音乐声中引入本节课主题。 营造良好的上课氛围。2. 复习上节课所学内容,学生齐唱《青春舞曲》。一部分同学仍用打击乐器伴奏,找2—3名同学伴舞,全体齐唱歌曲。(播放《青春舞曲》伴奏)。二、新课学习欣赏《共青团员之歌》。(1)播放《共青团员之歌》,感受作品的意境。①提问:歌曲所属的国家?音乐的情绪?分为几个部分?(学生回答:苏联。情绪充满了激情、昂扬的斗志和对祖国妈妈的依恋。分为两个部分。)②继续提问:带有什么样的音乐风格?(提供多选答案,供学生选择:进行曲风格、抒情风格?)③学生选择:进行曲风格。 ④两个部分的音乐情绪有着怎样的变化? 第一部分充满的斗志,如号角般的节奏,旋律坚定有力。 第二部分充满柔情,旋律连贯、绵长,表达了对妈妈的不舍,对祖国母亲的热爱,同时也表达了共青团即将奔赴战场的坚定信念。(2)再次聆听《共青团员之歌》,并随音乐简单哼唱。(3)如果参加合唱比赛,在演唱的基础上,可以这首歌曲里加入怎样的表演形式?师生共同讨论,参考答案如下:可以在第一部分跟随音乐节奏踏步,让学生思考第二部分演唱,还适合不适合用踏步的方式为歌曲加进表演形式?如果不适合,学生讨论适合歌曲形式的表演形式?第二部分可以加进身体的晃动,如互相之间挽起胳膊,分排交错晃动等等。可以在某个环节加进打击乐等等。

  • 《孟姜女哭长城》教案

    《孟姜女哭长城》教案

    教学内容一、学习歌曲《孟姜女哭长城》1、故事导入。教师提问题:同学们,你们知道世界历史七个伟大奇迹都有那些吗?中国有什么景点是属于七大奇迹的?导出“长城”话题,继而提问关于长城的传说故事《孟姜女哭长城》的故事。2、听听唱唱。播放歌曲《孟姜女哭长城》,让学生欣赏一遍歌曲,学生在倾听音乐的过程中,老师可提示学生注意旋律音阶的特点,请学生随着伴奏音乐唱唱歌曲的旋律,体验旋律的美感,感受五声音阶的特点。3、唱唱说说。播放歌曲《孟姜女哭长城》,请学生跟随音乐一起唱,教师指导学生用有弹性的声音和高位置的歌唱状态进行演唱,唱完请学生说说秦始皇修建长城对劳动人民生活带来什么的影响?为什么说长城是中华民族智慧和力量的结晶?通过问题讨论形式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4、分析乐曲。请学生分析《孟姜女哭长城》一共有几个乐句,做课本P8页的练习,教师引导学生用图形、涂颜色等方法来表示歌曲的结构。5、故事表演。请学生伴随着音乐,分角色扮演《孟姜女哭长城的故事》,让学生深切体会当时劳动人民的悲苦生活。二、课后延伸布置学生查阅有关长城的资料及传说故事。1、介绍长城建筑的各个朝代。2、说一说长城都跨过了哪些省市。3、了解“孟姜女哭长城”的故事。5、介绍长城景点“山海关”、“嘉峪关”“八达岭”。6、谈谈你对长城的感受。

  • 《辛德勒名单》主题音乐教案

    《辛德勒名单》主题音乐教案

    教学过程:1、欣赏主题音乐——《辛德勒的名单》主题曲师:同学们,有谁知道什么是主题曲吗?(主题音乐——是一段完整的音乐段落,能表达一定的思想感情、性格特点,是影视剧的核心音乐,与主题歌一样,它对影视剧内容、思想情感和人物形象有揭示和深化作用,并起到贯穿全剧剧情、统一作品艺术风格的作用。)师:音乐在影片中起什么作用?(具有贯穿发展的作用,具有推动剧情发展的意义。主题音乐在剧情中是多次出现,形成贯穿发展的连续性。)2、音乐简介《辛德勒名单》配乐的主题结构完整,是常见的三部曲式。在短短的忧伤的引子之后,小提琴如泣如诉地奏出了主题乐段。这贯穿在全片中的哀婉动人的旋律,完全游离于画面之外,从宏观的角度刻划了一灾难深重的民族的心理历程。3、聆听乐曲,感受乐曲的情绪结合画面,欣赏影片中第一次完整出现主题音乐的片段。4、听赏《辛德勒名单》师:音乐开头用的什么乐器?音乐的主奏乐器是什么?你从中听出了什么情绪?5、随堂测验聆听一段音频回答音乐片段在影片中属于什么题材? 6、课堂小结影视音乐在影视作品中有哪些作用?

  • 《匈牙利狂想曲第二号》教案

    《匈牙利狂想曲第二号》教案

    教学过程:一、导入1、问题导入。师:猜猜这位大师是谁?【课件】生:回答。2、了解乐曲作曲家及相关知识。师:李斯特是著名的匈牙利作曲家。少年时期他随父母去了巴黎,成名以后回到祖国,广泛收集匈牙利民歌和吉普赛音乐,写下了19首在其创作中占有重要地位的匈牙利狂想曲。这些音乐具有匈牙利吉普赛人的热情,是匈牙利民族音乐的杰出作品,其中尤以第二号匈牙利狂想曲最为著名。二、学习歌曲师:这首狂想曲以匈牙利民间舞曲查尔达什体裁写成,分成庄重慢板和奔放急板两大部分。乐曲前半部分在滞缓的节奏衬托下,低沉压抑的旋律蕴含了巨大的悲愤,表现了匈牙利人不屈的性格。尤其是引子部分,在这一段中,右手是弹奏长音,左手是弹奏带装饰音的八分音符;大小和弦交替进行,声音不适宜太长,太长了显得松弛,要具有力度和爆发感。(接着乐曲在高音区反复并转入舞曲风格的轻快曲调,富有动力性。第二部分乐曲的速度加快,先奏出舞曲的主题,然后力度再逐渐增加,速度越来越快;接着涌现了一个个富有个性的主题,音乐的高潮此起彼伏,如旋风般旋转的舞曲在狂热的高潮中结束。)

  • 《依呀呀噢咧噢》教案

    《依呀呀噢咧噢》教案

    教学过程一、新课导言:教师:今天我们要去环球之旅的第三站──非洲。非洲大陆,以撒哈拉沙漠为界分为两大部分,撒哈拉沙漠以南,称为南部非洲;撒哈拉沙漠以北,称为北非。北非的音乐,深受阿拉伯文化的影响,几乎可以说完全阿拉伯化了,人们通常将北非音乐归于阿拉伯音乐。撒哈拉沙漠以南不少地区还保存着自己的传统音乐,我们所说的非洲音乐通常指这些地区的传统音乐。让我们听一首南非民歌《依呀呀噢咧噢》。二、学唱歌曲1.欣赏歌曲《依呀呀噢咧噢》,感受歌曲的情绪、风格特点。教师小结:人声演唱是非洲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是一首典型的非洲民歌,歌曲以朴实的音乐语言叙述了黑人对家乡缠绵的思念和急于回到故乡的迫切心情。2.教师范唱歌曲,鼓励学生轻声模唱。3.演唱歌曲(三至四遍): (1)完整连唱歌曲,要求用一半的音量。 (2)处理歌曲,重点突出歌曲的特点。对学生提出的个别难点,进行单独练习。 (3)总结非洲歌曲旋律、节奏的特点。 (4)启发学生指出黑人歌曲具有多声部的特点。 (5)教师应用五度关系,为学生演唱的歌曲《依呀呀噢咧噢》第一段伴唱。 (6)有感情地完整演唱歌曲。

  • 《友谊地久天长》教案

    《友谊地久天长》教案

    教学流程: 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二、导入:1.教师吹奏乐曲《友谊地久天长》。听教师范奏。2.介绍竖笛的历史,了解认识竖笛。3.认识八孔竖笛:吹口,笛头,窗孔,笛身,笛尾,观看演奏姿势。4.了解八孔竖笛八孔的音名及手势,手形,吹奏的姿势。5.练习手指动作,大家来做手指操,sol、la、si,三个音,提出闭指,开指手指尖的要求。6.吐奏练习,介绍吹奏的要求,吐音练习,气息的控制。7.练习:7 7 7 7 | 7———||请你跟我这样吹,吐奏不同长短时值同音的练习。8.找个别学生试吹,寻找优点,缺点,并改正。听学生范奏,纠正。9.6 6 6 6 | 6 ——— ||的练习。10.sol音练习:5 5 5 5 | 5 ——— ||。11.任意说sol,la,si,三个音要求学生很快的将以上的相关练习吹奏出来。12.换音练习,si——la的换指练习,要求将两条连起来吹奏。13.三音吹奏,si——la——sol的换指练习,要求将三条连起来吹奏。14.将si ——la ——sol改成sol——la——si吹奏。15.换指练习,换指得练习与要求。16.随意说音,让学生吹奏。17.练习小曲《友谊地久天长》。18.在老师的指导下练习《再见》。18、下课,师生再见!

上一页123...157158159160161162163164165166167168下一页
提供各类高质量Word文档下载,PPT模板下载,PPT背景图片下载,免费ppt模板下载,ppt特效动画,PPT模板免费下载,专注素材下载!

PPT全称是PowerPoint,LFPPT为你提供免费PPT模板下载资源。让你10秒轻松搞定幻灯片制作,打造⾼颜值的丰富演示文稿素材模版合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