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供各类精美PPT模板下载
当前位置:首页 > Word文档 >

大班健康优质课教案:米袋公园

  • 大班科学教案:会说话的标志

    大班科学教案:会说话的标志

    2.培养幼儿关注周围事物的习惯,探索周围事物的兴趣。 活动流程:   理解各种标志-->学会运用标志-->制作生活中所需的标志   材料与环境创设:   标志的背景图 活动指导:   一、理解各种标志(知道什么是标志,了解标志是各种各样的。) 1.这里有些什么?从哪里看出来的?(重点让幼儿描述医院,麦当劳和红星幼儿园三个标志) 2.小结:看到了这些标志,就知道这是哪里了。标志是各种各样的,代表了不同的意思。

  • 大班科学教案:冻冰花(科学、艺术)

    大班科学教案:冻冰花(科学、艺术)

    2.引导幼儿感受冬天气温的变化,探索水的形态变化与气温的关系。 3.引导幼儿学习动手制作冰花、欣赏冰花,培养幼儿的审美能力。活动准备: 1.矿泉水瓶、清水、细绳、花瓣、树叶、小石头等。 2.温度计若干。活动过程: 1.在天气不是很冷的时候布置幼儿回家制作冰花后,请带来冰花的幼儿讲讲怎样做的冰花,请没带冰花的幼儿讲讲为什么没带。让幼儿知道天气不太冷的时候室外是冻不出冰花的。 “你的冰花在哪里做成的?”(冰箱里) “你为什么不放在院子里或房间里冻冰花”? “为什么院子里、房间里冻不成冰花”?

  • 大班数学教案:统计我的好伙伴

    大班数学教案:统计我的好伙伴

    本次活动让幼儿统计生日、居住楼层、家庭人口等,在上次活动中孩子们已收集了每个幼儿的基本情况并做记录,但有些孩子很快便发现这些原始资料多而杂不便记忆和记录,我紧紧抓住这一契机把问题抛给孩子,引导幼儿通过统计解决这一问题。在统计的过程中幼儿运用图画、文字、数字等符号进行记录,通过孩子们间的协商、分工、合作完成统计。由于原始资料较多加之我班幼儿对统计接触不多,故此活动将是对孩子合作能力的挑战同时也是孩子体验成功的过程。  在今天的活动中幼儿可能有争论、有矛盾,更有不足的地方,但站在孩子的发展角度,我更多的注重活动过程,注重孩子们交往能力、分工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否得到了真正提高,这才是我密切关注的问题。目的要求:1、通过统计伙伴的生日、居住楼层、家庭人口等,初步建立统计的概念2、积极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3、体验合作与成功的快乐。

  • 大班数学教案:我和数字做朋友

    大班数学教案:我和数字做朋友

    活动过程:一.师:今天我们要到“数的王国”去玩,国王要先看看你们认不认识它的孩子们。(出示 1 — 8 数字卡片)你们用动作学学它们的样子吧。(指数字 8 )这个数字你们认识吗? 8 像什么?我们一起用手指在空中写个 8 。二.介绍游戏内容及规则教师边介绍游戏内容边出示游戏标识。 ·按数夹物根据数字或点子卡片夹相应的物体放入碗中。 ·数物朋友天上或划掉物体,使物体的数目和数字一样多。·拼数字8 ·数物拼板根据物体的个数找相应的数字拼起来。·听音摸物 一个幼儿拍手,另一个幼儿按拍手的次数摸出相应的物体。·分类计数 这个游戏是以前没有玩过的,要你数数三角形有几个,正方形有几个……把数字分别填在下面的表格中。

  • 大班数学教案:认识整点和半点

    大班数学教案:认识整点和半点

    2、认识整点、半点及的读法及记录方法。3、在活动中诱发幼儿形成遵守时间与爱惜时间的良好习惯。活动准备:1、教具:有关各种时钟的幻灯片;时钟一面,可活动钟面一只;表示7、8、9、10点钟的钟面各一只,时间记录卡各一张。2、学具:幼儿观察记录表每人一份,活动钟面每人一份;实物时钟4只。活动过程:一、调动已有经验,回忆相关知识。1、前段时间我们小朋友和老师一起做了有关时钟的调查,知道时钟有好多好多种。现在请你看看老师从网上下载的钟,看看你认识它吗?2、依次出示幻灯片,幼儿讲名称。3、刚才我们所见到的只是时钟家族的一部分,它可能还有其他的种类,我们以后再来探讨。4、上次我们已经认识过钟面,来告诉大家,最长的针叫(秒针),有点长的针叫(分针),最短的针叫时针。钟面上一共有多少个数字(12),最上面的是数字12,然后依次是1、2……11。请你好好回忆一下,时钟里的指针是朝哪一个方向走的?(1……12)对了,这样的方向就叫顺时针方向。

  • 大班数学教案:小矮人上楼梯

    大班数学教案:小矮人上楼梯

    活动目标: ◇ 愿意跟着老师一起进行10以内的唱数活动。 ◇ 能按正确的顺序唱数1-10。 ◇ 能合着身体动作有节拍地唱数。 活动准备: ◇ 学具:小矮人指偶,卡纸制作的10步阶梯。 活动过程: ◇ 游戏:小矮人上楼梯 1.老师操作纸偶讲故事: 小矮人很想爬到高高的楼梯上去玩玩,看看上面有什么。小矮人一边爬楼梯一边有节奏地唱数:1 2 3 4 5, 6 7 8 9 10。小矮人爬到了10步高的楼梯上,他高兴得跳呀跳,向小朋友们挥挥手。

  • 大班数学教案:七只小猴在哪里

    大班数学教案:七只小猴在哪里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幼儿有看图列组成式的经验,学习过6以内各数的加减和7的组成。   2、物质准备: ,   ——教具:图片一张(上面画7只猴子,其中1只小猴,6只大猴;2只猴子在树上,5只猴子在草地上;3只猴子在吃香蕉,4只在吃苹果。) ——学具:《幼儿用书》(P11、12、13页),幼儿人手一支笔。活动过程:  1、看猴子去。 ——教师:还记得《7只小猴去旅行》的故事吗?小猴们旅行回来了,我们去看看它们吧。   ——教师(出示图片):小猴在哪里?它们都在干什么? ——请幼儿说一说每个小猴子的位置,以及它们正在做什么?如:1只小猴子,6只大猴子………

  • 大班数学教案:麻房子里的秘密

    大班数学教案:麻房子里的秘密

    活动目标:1、在剥一剥、记一记中发现一颗花生中花生米数最多的是几粒。2、初步尝试用统计的方法了解一堆花生中几粒花生米的花生最多。3、学习在合作中做事。活动准备:一盘花生,每组三个盘子,记录纸、笔、四列小火车活动过程:一、 猜一猜,剥一剥,感知花生内花生米数量的不同。1、情景谈话,梳理经验。——你喜欢吃花生吗?……——你吃过的花生里有几颗花生米?2、猜一猜,剥一剥——教师出示一颗花生:猜猜这颗花生里有几粒花生米?你是怎么知道的?——幼儿选一颗花生,先猜猜里面的花生米粒数,再剥开验证。——你在剥的过程中发现了什么秘密?小结:花生里花生米的数量不相同。

  • 大班数学教案:彩色图形找朋友

    大班数学教案:彩色图形找朋友

    2.能仔细观察图形,并积极参与讨论。   3.听懂操作要求,并按要求操作。  (二)活动准备:   1.幼儿认识多种图形   2.各种颜色、形状、大小的图形若干、参考图、图形特征标记、空白记录表一张   3.幼儿用书(三)活动过程:  1、彩色图形来了…… (1)以游戏情境引起幼儿的兴趣。   “今天有许多彩色图形要去游乐场玩游戏,瞧,它们来了……” (2)出示各种形状、大小不一的彩色图形,引导幼儿说说它们的形状、颜色、大小特征。   (3)出示颜色、形状、大小标记让幼儿认一认。

  • 大班数学教案:图形宝宝找家

    大班数学教案:图形宝宝找家

    二、活动准备 画有“〈”“〉”符号卡片两张、1—10数字卡一套、苹果卡片三张、桃子卡片两张、粉笔三支、铅笔一支、练习题每人三张。 三、活动过程 (一) 引出主题,认识大于号 “>” 和小于号 “<”。 1. 教师边出示 “>” 和 “<” 的卡片,边说:“今天老师带来两个好伙伴给你们认识,你们认识他们吗?” 2. 教师出示大于号 “>” (1) 教师:它叫大于号,开口向左,跟着老师念:大于号,开口向着大数笑。 (2) 教师举例,在黑板上写出3 >1,读作三大于一,跟着老师再念一遍,大于号,开口向着大数笑。 3. 教师出示小于号 “<” (1) 教师:它叫小于号,开口向右,跟着老师念:小于号,尾巴对着小数翘。 (2) 教师举例:在黑板上写出2<4,读作二小于四,跟着老师再念一遍,小于号,尾巴对着小数翘。

  • 大班数学教案:分析图形特征

    大班数学教案:分析图形特征

    (二)活动准备:  1.教具:抽奖箱,抽奖券。   2.学具:幼儿奖卡、笑脸、作业纸、白纸条、勾线笔。   3.知识经验:抽奖。  (三)活动过程:  1、初步比较图形的不同。  师:(出示各种图形):“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许多奖卷。看,它们一样吗?那些地方不一样?” 小结:“对,它们大小不同,形状也不同。” 每一个小朋友选一个你喜欢的奖券吧。看一看,你的奖券是什么样的?  2、抽奖游戏,分析图形特征。  (1)抽三等奖,分析单一特征。   师:“这是抽奖箱,现在要开奖啦。先开三等奖。我来抽,会是谁中奖呢?(抽长方形)   “什么中奖啦?你怎么知道的?“对,这是长方形标记。表示所有的长方形中奖。   恭喜你们。送给你们一个笑脸娃娃。   还会有谁中奖呢?你们闭上眼睛,我抽出来看。等你们挣开眼,看到自己中奖的就站起来。

  • 大班数学教案:我给他们排排队

    大班数学教案:我给他们排排队

    2、尝试通过自己的排序活动,体验操作的乐趣。  活动准备:项链一串、有规律的事物、幼儿在排序方面的生活经验以及开放性的材料  活动过程: 一、感受规律的存在,发现生活中的规律。出示穿好的项链   提问:1、这条项链漂亮吗?为什么?   2、在项链上你还发现了什么?   3、它是按照什么规律串起来的?   4、如果你来串,你会怎样做?  二、引导幼儿联想生活中有规律的事物,使幼儿感受到规律在生活中是无处不在的。   1、除了我们的项链是有规律的外,在我们的生活中你还发现哪些东西是有规律的?   2、他们是按照什么规律排起来的呢?

  • 大班科学教案:闻气味的鼻子

    大班科学教案:闻气味的鼻子

    2、教育幼儿要保护好自己的鼻子。 3、培养幼儿积极运用感官的习惯。 活动准备 不透明的容器,分别装有香水、大蒜、麻油、醋、酒、橘子等,最好每组一套。 活动过程 1、出示大象的木偶。小朋友你们说大象的鼻子有什么用处? (大象的鼻子能卷东西) 出示狗的木偶。小朋友,狗的鼻子又有什么用处? (狗的鼻子最灵)。 2、讨论人的鼻子有什么用处。 ⑴、动物的鼻子有这么大用处,那么我们人的鼻子有什么用呢?(呼吸、嗅气味) ⑵、桌上有许多小瓶子,用我们的小鼻子来闻闻,看瓶子里装的是什么。 ⑶、说说你最喜欢什么气味,不喜欢什么气味,为什么?你以前还闻过哪些有气味的东西?

  • 大班科学教案:魔法的一分钟

    大班科学教案:魔法的一分钟

    准备:1.有秒针的大钟。 2.有爷爷的图片,开心与不开心的图片各一幅。 3.《幸福拍手歌》一盘。 4.各种不快乐的小动物的图片人手一张。 过程:一.爷爷不开心,出示第一张图片。 1.“请小朋友看看,这张图片上有谁?他怎么了?” 幼:爷爷很不开心很难过 2.“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 幼:爷爷的眉头皱在一起,爷爷的嘴巴不笑!

  • 大班科学教案:蜡烛燃烧的现象

    大班科学教案:蜡烛燃烧的现象

    1、激发幼儿探索的兴趣,在感知蜡烛燃烧现象的过程中体验探索的乐趣。2、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动手操作的能力。3、知道蜡烛燃烧时会发光、发热、燃烧时需要空气中的氧气。 【活动准备】  蜡烛若干个,主蜡烛6个,大、小杯子各32个、盘子若干个、瓶子若干各个、打火机、火柴、彩色颜料。 【活动过程】1、将教室内的灯关掉,告诉小朋友停电了,教室里这么黑,我们应该用什么方法来照明?(手电筒、火柴、打火机、蜡烛)2、今天我这正好有蜡烛,我们可以用什么把蜡烛点燃?(火柴、打火机)我用打火机把蜡烛点着。点蜡烛的时候注意将蜡烛稍微倾斜一下,小心烫到手,然后把蜡烛放到桌子上。现在,小朋友的桌子上也有一些小蜡烛,我把点燃的大蜡烛放在你们的桌子上,请小朋友把自己的小蜡烛点燃。我们的教室亮起来了,刚才教室还黑黑的,为什么蜡烛点燃以后教室亮起来了呢?(因为燃烧的蜡烛会发光)  (1)呀!来电了。现在我们不需要蜡烛了,那我们用什么方法将这些蜡烛熄灭呢?(用嘴巴可以把蜡烛吹灭、用扇子扇也可以将蜡烛扇灭、把蜡烛拿到外面让风一吹也会熄灭、把蜡烛放在水里就熄灭了、用沙子、用土)  (2)我这有一个玻璃瓶,我想用这个玻璃瓶能将蜡烛熄灭,你们说我能做到吗?我该怎么做?请小朋友帮我想个办法。

  • 大班科学教案:认识整点、半点

    大班科学教案:认识整点、半点

    活动过程:一、调动已有经验,回忆相关知识。1、前段时间我们小朋友和老师一起做了有关时钟的调查,知道时钟有好多好多种。现在请你看看老师从网上下载的钟,看看你认识它吗?2、依次出示幻灯片,幼儿讲名称。3、刚才我们所见到的只是时钟家族的一部分,它可能还有其他的种类,我们以后再来探讨。4、上次我们已经认识过钟面,来告诉大家,最长的针叫(秒针),有点长的针叫(分针),最短的针叫时针。钟面上一共有多少个数字(12),最上面的是数字12,然后依次是1、2……11。请你好好回忆一下,时钟里的指针是朝哪一个方向走的?(1……12)对了,这样的方向就叫顺时针方向。

  • 大班科学教案:物体移动的秘密

    大班科学教案:物体移动的秘密

    教学准备:1、各种形状不同的纸盒,积木;球、折纸、纸板。2、铁哑铃二对,大矿泉水二瓶(圆形),大木箱一只。3、粗细绳子若干,棒或木棍若干。4、滑轮二付。5、录像。教学过程:(一)激发幼儿积极参与的兴趣1、介绍物品。师:桌子上摆着许多东西,不认识的东西大家一起来告诉你。(重点介绍:滑轮)2、布置任务。师:这些都是物体,现在这些物体有没有动。(没有)。今天老师就请你来想办法,使这些物体移动位置,看谁想的办法最多。但有个要求,玩时不要拥挤,要相互谦让,并要把玩的方法记住,待会儿告诉大家。(二)幼儿动手操作,探索不同的力与物体运动的关系。1、幼儿操作,教师个别指导,注意发现与众不同的方法。2、提问:(幼儿表达,也可上来边操作边讲)(1)你是用什么方法移动这些物体的?(幼儿回答)小结:刚才有的小朋友用自己的手推、拉、拍、有的用嘴吹,还有的小朋友用脚踢使物体移动,这说明要使物体移动必须要用力。(2)样一件物体(出示皮球),你们用力大和用力小的时候,物体移动的一样吗?(幼边操作边表达)小结:对同样一件物体,用力大物体动的又快又远,用力小,物体动的慢,滚的也不远。

  • 大班科学教案:旋转的彩球(科学)

    大班科学教案:旋转的彩球(科学)

    2.幼儿操作材料:长铜丝、短铜丝若干,粗细不同的圆铅笔、吸管、小棒等若干,圆形彩纸片若干,浆糊、抹布,橡皮泥,别针。活动内容:1.演示彩球玩具,引起幼儿兴趣。⑴教师演示玩具,请幼儿观察现象。⑵介绍玩具的构造。①教师:这个玩具有几个部分组成的呢?②示范弹簧的制作方法。2.请幼儿来制作玩具。⑴幼儿尝试自己制作旋转彩球玩具,教师巡回指导。⑵幼儿玩一玩自己制作的玩具。⑶交流制作经验。教师:①你是怎样做旋转彩球的?你的彩球能滑下来吗?怎样滑下来的?②师生共同小结。3.讨论:为什么彩球下滑转动快慢不一样。⑴比一比:谁的小球转得快?⑵想一想:为什么彩球转的快慢不一样呢?弹簧粗的转得快还是弹簧细的转得快?⑶小结:原来有的小朋友他绕的弹簧比较细,所以彩球转的快;有的小朋友绕的弹簧粗,所以彩球转的慢些。4.怎样使彩球转得快些。⑴猜一猜:不改变弹簧的粗细能不能让彩球转得快些?⑵幼儿尝试,教师做必要的提醒和指导。⑶小结:活动延伸:1.将材料投放在科学角,供幼儿平时操作。提供橡皮泥,鼓励幼儿尝试将纸球换成橡皮泥,改变两边橡皮泥的重量,观察其下滑速度的变化。2.在日常生活中引导幼儿观察重力与速度变化的现象。活动建议:1.长短铜丝应分别为两种规格,利于幼儿对比。

  • 大班科学教案:小飞艇变小汽艇

    大班科学教案:小飞艇变小汽艇

    2、通过小飞艇变小汽艇的环节,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3、让幼儿在玩中不断探索,体验科技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1、幼儿操作的小飞艇若干过。 2、大水盆6个、餐巾若干。 3、火箭升天的图片、人游泳的图片。 活动重点:感知空气对流成风产生动力,可以推动一些物体运动。 活动难点:通过小飞艇变小汽艇,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 活动过程:一、小飞艇 1、出示小飞艇让幼儿观察。 2、提问: 它的名字叫小飞艇,谁能知道它是怎么飞的? (让幼儿充分的说) 3、动手操作 (做成功的幼儿来给其他小朋友分享自己是怎么做的然后再继续操作)

  • 大班科学教案:举世无双的建筑师

    大班科学教案:举世无双的建筑师

    准备:丰富相关知识,每人一册图书过程:(一)、猜谜语,引起幼儿的兴趣。谜语:“不用手,不用斧,就能造出美丽的小茅屋。”(鸟巢)(二)、导入故事、激发兴趣1、出示四类鸟(山雀、老鹰、啄木鸟、火烈鸟)问问这些鸟你们认识吗?2、你喜欢它们吗?为什么?3、它们还是建筑师呢,它们建造的房子是怎么样的?大家想知道吗?让我们一起来看一下。

上一页123...373839404142434445464748下一页
提供各类高质量Word文档下载,PPT模板下载,PPT背景图片下载,免费ppt模板下载,ppt特效动画,PPT模板免费下载,专注素材下载!

PPT全称是PowerPoint,LFPPT为你提供免费PPT模板下载资源。让你10秒轻松搞定幻灯片制作,打造⾼颜值的丰富演示文稿素材模版合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