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大胆想象、创编、理解事物间的关系。3、在游戏中尽情宣泄自己的独立欲望。二、活动准备:多媒体课件。三、活动过程:(一)谈话讨论。1、谈话:小兔想离开家,它说:“妈妈,我要逃跑啦!”妈妈说:“你逃我追。”小兔说:“我变成鱼。”妈妈说:“我变成钓鱼人。”2、讨论:你们猜猜小兔和妈妈各自还会变成什么?3、讨论各自变成的“××”与“××”的关系。
2、 知道火灾给我们的生活带来的危害。3、 丰富幼儿的防火知识。知道简单自救技能。活动准备:拼图图片三张,易燃物品标记,火警标记,严禁烟火标记个一。小小安全员标记人手一个。食物展示仪,图片。
活动准备: 1、幼儿用书人手一册 2、记号笔每人一支,油画棒每桌一盘。 3、轻音乐和“蝴蝶飞”的音乐。活动过程: 一、猜谜引题: 两根胡须头上翘, 身穿五彩花袍袍, 劳动辛苦我不怕, 跳起舞来我最好。(蝴蝶) 二、通过图片欣赏各种蝴蝶。 1、欣赏图片 提问,了解蝴蝶的外形特征: 1) 蝴蝶有几对翅膀?(两对翅膀)哪对翅膀大?(前翅大,后翅小) 2) 蝴蝶有没有眼睛?(有一双小眼睛)头上还有什么?(还有一对触角) 3) 蝴蝶的身体是怎样的?(细细长长的) 4) 蝴蝶有几只脚? 2、教师引导:蝴蝶身上还有五颜六色的花纹和图案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些美丽的蝴蝶吧!找一找,你最喜欢哪一只!他们的图案是不是左右对称的?颜色呢? 幼儿欣赏图片。 3、幼儿自由讲述不同图案和颜色的蝴蝶。 三、幼儿装饰画:蝴蝶。 1、亲爱的小朋友们: 蝴蝶王国马上要举办一次化妆舞会,但是王国的蝴蝶们没有漂亮的衣服,现在想请你们小朋友帮助我们,你们愿意吗? 2、每人一只纸蝴蝶,请幼儿装饰。 1) 引导幼儿利用左右对称的方法装饰。 2) 鼓励幼儿大胆想象不同的线条装饰,并大胆用色。
过程:一、欣赏重现 1、欣赏长城图片:这是什么地方?有一首古老的歌:“万里长城万里长,长城下面是故乡。”为什么说长城是万里长呢?它造在一个山头上,还是许多山头上?故乡又是哪里呢? 2、教师介绍:万里长城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建造的,用来抵抗敌人的侵略。每当敌人来侵犯的时候,哨兵就在一个个烽火台上点起火,拿起武器,隐藏在长城里,打退敌人。现在长城已经不是用来抵抗敌人,而是给全世界人民游览的名胜古迹。人们会来到长城脚下,爬上一个山头又一个山头,因为“不到长城非好汉”。 3、观察范例:怎样才能爬到最高峰?有哪几条线路呢? 讨论:山顶上的烽火台有大有小吗?(相同大小,近大远小)
准备:1、知识经验准备:知道我们中国的宇航员已经去过太空,了解人在太空的服装特点、动作特点等。2、材料准备:幼儿已画的宇航员画面、水笔、蜡笔、《神秘的太空》PPT 过程:一、太空里可能有什么?·我们中国的宇航员来到了太空,他们会在太空里看到些什么呢?·出示PPT,幼儿看看讲讲·小结:在太空里有神秘的星球、有运送宇航员的火箭还可能有输送广播电视信号的卫星。
三、活动过程 (一)情景导入 小朋友,你们有没有听说过美人鱼呀?小朋友回答。好,我现在给大家讲一个与美人鱼有关的故事。看谁听的最认真,老师就奖给他一朵小红花。 有一条小河里住着许多小鱼,有什么颜色的小鱼呢?(出示背景图、答对奖小红花) 河里的小鱼这几天不高兴,因为它们发现另一条小河里的鱼有彩色的鳞片,会闪闪发光,可它们身上却没有彩色的鳞片。 6月1日到了,美人鱼送礼物来了,问小鱼要什么礼物,小鱼看到美人鱼身上也有漂亮的鱼鳞,在太阳光下面闪闪发光。一条小鱼说:“美人鱼,你真漂亮!要是我身上也有你一样美的鱼鳞那该多好呀!”美人鱼就取下身上的鳞片送给它,小鱼高兴的说:“谢谢你。”
活动准备: 1. 收集几只特殊造型的陶器,在教室内布置“陶器展览”; 2. 收集图片并制作成课件、并准备好有关陶器制作的录像资料。 活动过程: 1. 引导幼儿参观“陶器展览” (1)欣赏陶器的造型: 教师有意识地引导幼儿欣赏造型别致的陶器,并问其形状有什么不同。 幼儿回答后,教师总结陶器的形状,如:有细长的、有敦实的、有线条光滑的、有带棱角的…… (2)欣赏陶器的图案 教师引导幼儿欣赏陶器上的图案。 陶器上有的有美丽的图案,有的陶器图案是对称的,显得很古朴,有的在瓶口和瓶底还装饰了花边。
1、学习中心及边缘连续装饰的技能,能用简单的图案装饰盘子。2、引导幼儿感受和表现连续对称的美。3、培养幼儿耐心、细致、整洁的习惯。活动重、难点:掌握边缘连续装饰方法。二、 活动准备:1、水彩笔、彩纸、废旧图书、雪花片、圆形纸盘若干。2、教师制作的盘子展。3、投影仪、各种盘子录像。
1.大胆地在自己脸上进行夸张性的化妆。2.在愉快的游戏中学习不同的绘画形式——脸部彩妆。3.激发幼儿对绘画的兴趣。4.能与同伴互相帮助,并共同分享创作的快乐。 [活动准备]1.课前引导幼儿收集有关脸谱资料并带到幼儿园,通过图片,认识不同类型的、夸张的脸部化妆。2.场景布置:迪斯尼乐园(在乐园里挂上各种各样的脸部化妆图)。3.镜子、脸彩棒、干湿纸巾。4.教师的道具(米老鼠的耳朵、尾巴)。5.磁带(录有幼儿熟悉的舞蹈音乐)。
活动准备:脸谱活动过程:一、引起幼儿兴趣1、师:昨天我们听了京剧,又看了京剧演员的服饰,今天我们来看看京剧演员的脸部的化妆好吗?2、让幼儿欣赏京剧脸谱3、师:它呀,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叫京剧脸谱。这个京剧脸谱这么特别,你们想不想和老师一起来看看京剧脸谱的秘密呢?二、幼儿和老师一起探索京剧脸谱1、观察脸谱颜色:颜色不是为了好看,而是有各自的含义:像红色的,它表示个性忠诚的;黑色的表示个性刚直的;它们表示的是好人。白色的表示个性多计谋的,还有黄色的,表示坏人。蓝色的、绿色的代表勇士;金色、银色的表示神话里的人。2、观察脸谱的对称:左边和右边脸的图案是一样的,都是以鼻子为中心左右两侧对称的。老师拿一张纸竖在图案的鼻子中间,请幼儿来看一看。3、观察京剧脸谱的夸张:脸谱的眉毛、眼睛、鼻子这么粗、这么大,这样画是为了让看戏的人一看就知道台上有谁。
二、重点和难点 1.幼儿欣赏世界名曲,感受快乐的4/4节奏是重点。 2.与同伴合作,共同表现节奏是难点。 三、设计思路 大班幼儿随着年龄的增长,社会性逐步发展,在各项活动中与同伴合作相玩能体会游戏乐趣。音乐游戏“音乐接龙”就是在此思路上设计而成的。同时让大班的幼儿接触一些世界名曲,也能给予幼儿美的薰陶。 四、材料准备1.维也纳新年音乐会“拉德茨基进行曲”录像。 2. “拉德茨基进行曲”磁带一盘。
2、学习用“填词”的方式改编戏曲,并能尝试为新词创编带有戏曲特点的动作。 3、萌发幼儿喜爱黄梅戏的情感。活动准备: 1、黄梅戏《打猪草》中《对花》选段的原唱及伴奏音乐。 2、供幼儿学唱歌曲的图谱。 3、黄梅戏《打猪草》的表演视频。 4、幼儿已听过黄梅戏曲调。 5、幼儿已熟悉掌握多首五言古诗。活动过程:一、听黄梅戏 放录音《打猪草》选段,让幼儿感受原曲。 1、小朋友,这是一首什么曲子?(黄梅戏) 2、黄梅戏是什么地方的剧种?(安徽) 3、这段黄梅戏的名字叫什么?(《打猪草》中的《对花》) 4、你们喜欢听吗?为什么觉得好听呢? (幼儿自由讲述,引导其感受黄梅戏的特点:抒情、优美、流畅、动听、委婉清新、细腻等。)
由于这首歌的歌词较长,演唱风格又是孩子们不常接触的戏曲类型,因此要分三个课时来进行,我本次执教的是第二课时。 [活动目标]1、体验和表现出蝈蝈和蛐蛐吹牛皮的行腔特点和得意神情。2、了解北方戏曲拖长腔、回环的特点,并能初步分角色演唱歌曲。3、懂得不能随便说大话的道理。 [活动准备]1、幼儿事先学会与教师分角色朗诵歌词2、歌曲原声带和伴奏带、录音机
[活动目标]1、学习用快且跳跃和慢且连贯的两种不同的方式歌唱,以表现歌曲的形象、内容、情感。进一步感受和表现歌曲的前奏、间奏和尾奏。2、在老师的启发帮助下,学习为歌曲创编第4段歌词,并努力创造出与他人不同的表示亲热的动作。3、学习体验在歌唱活动中进行创造、合作表演、游戏的快乐。 [活动准备] 请大班小朋友学会分角色有表情地进行歌表演。 [活动过程]1、猜谜语。 教师请幼儿猜谜:“肥头大耳一身膘,每天吃饱睡大觉,走路摇着小尾巴,嘴里唱着哼哼调。”猜一动物名称。
【活动目标】:1、帮助幼儿了解苏北民歌的特点,感受其活泼、欢乐的情绪。2、鼓励幼儿通过身体模仿动作的练习,熟悉节奏,练习分声部演奏打击乐曲,并体会演奏效果。3、培养节奏感和团结合作的精神。【活动准备】:1、磁带、打击乐器、动作说明图;2、歌曲《幸福拍手歌》;课件《芦苇》【活动重点】:让幼儿能够感受民歌的特点,并能分声部演奏乐曲。
读完故事每个人不禁要问:狐狸妈妈为什么要带着孩子离开自己的家园呢?是谁使狐狸妈妈冒着这么大的风险去营救孩子呢?如果狐狸妈妈在半途中遇险,或者红毛最终没能回到妈妈的身边该是怎样的命运呢?从中对人与自然如何和谐相处又会引发更多的思考,这似乎已经超出了《我爱我家》的话题,进入了另一个主题。 在选与不选的犹豫中,我对主题的开展重新开始思考,感到世界万物都有着千丝万缕的的联系,任何主题都会与其他主题关联,开展主题的本意,就是让孩子的学习与他们的实际生活体验相联系,而不是封闭在特定的环境里,寻找主题关联的线索,会使我们的教与学更为丰满,视野更开阔,儿童发展和生成新主题的空间也会更大。 活动目标:1、理解狐狸妈妈为了孩子表现的勇敢和机智,进一步萌发爱妈妈的情感。2、积极参与讨论,愿意表达自己的想法。活动准备:1、放大的图画书多媒体课件。2、有树林背景的包装纸。3、纸印狐狸妈妈和她的孩子、红色橙色的炫彩棒、宝贴。4、幼儿调查过妈妈保护自己的小故事。
2、学习词语:难解难分、满头大汗。活动准备: 1、教育挂图《领域活动语言两猫相争》。 2、学习包《语言讲述活动两猫相争》 活动过程: 一、设疑导入:今天森林里开运动会,所有的小动物们都来到草地上集合,可是左等右等都不见猫兄弟俩。猫兄弟俩去哪里了?
2、请儿欣赏大班表演《老鼠娶媳妇》。 3、刚才表演得好吗?他们表演的是什么? 4、小朋友,你们答对了!老师把哥哥姐姐的表演画在了纸上。让我们一起来看吧! 二、教学童谣:1、打开电视机(1)“瞧,画上有几只老鼠?它们在干什么?”(抬花轿,吹喇叭) a.谁来学学吹喇叭的动作?我们跟他一起来做一做; b.花轿怎么抬?谁来做一下? c.“我们一起学一学!” 抬花轿,吹喇叭(2)“小老鼠为什么这么开心?它们要干什么?” 引导劝儿:瞧,老鼠胸前有一朵大红花,还有大花轿。 “老鼠娶媳妇,热不热闹?”
今天,我有一个“打大麦”的游戏,可好玩了,你们也要玩吗?2、做个示范:和一个幼儿玩一次:提问:你觉得游戏有趣吗?玩了这个游戏你需要学会什么呢?二、学习游戏玩法:1、学习儿歌:1)师:对了,先要把儿歌学会,然后学拍手游戏,那几个人玩呀?下面,请小朋友听老师把儿歌念一念,念完后请你告诉大家里面都说了些什么? 提问:游戏的名字叫什么?游戏里说了些什么?
2、在让幼儿讨论过河的方法时,我给他们提供了异想天开的空间,让他们勇敢地将自己的想法表达出来,发挥了他们的想象力。 3、最后一个环节中,我让幼儿将这个游戏创编成一个故事,可以发展幼儿的创造力,而不用教师把故事讲一遍,限定故事的情节,让幼儿拥有了一个自己喜欢的故事。 二、活动名称:小鸡过河 三、活动目的: 1、幼儿在扮演游戏里的角色中,学会想象、思考、理解游戏的内容,发展幼儿创造性思维能力。
PPT全称是PowerPoint,LFPPT为你提供免费PPT模板下载资源。让你10秒轻松搞定幻灯片制作,打造⾼颜值的丰富演示文稿素材模版合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