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引导幼儿观察小鸡,激起幼儿兴趣。 1、教师从盒子时拿出三只小鸡,让小朋友观察,并讲述鸡妈妈孵出了一群可爱的小鸡,请小朋友帮鸡妈妈看看小鸡由哪几个部分组成?长得怎么样。 幼儿回答后教师总结:小鸡长得很可爱、圆圆的头、圆圆的身体、还有尖尖的嘴,肚子底下长着两条细细的腿。 2、引导幼儿欣赏“群鸡”图。
1.通过观察,了解晴、雨、阴、多云等四种天气类型的特点,认识天气预报中几种常见的天气图标,学习按要求进行简单的天气预报。 2.能借助自制天气图像卡,用一个完整句播报天气,能对几种常见的天气图标和天气实景图进行配对,提高观察能力、探究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感知天气与人们日常活动的关系,能主动关注天气预报。 4.充分体验“科学就在身边”,产生在生活中发现、探索和交流的兴趣。 5.激发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
1、多媒体课件:交通安全、严禁烟火、当心触电、禁止触摸等内容的小故事,并配有关的安全标志。 2、事先让幼儿收集有关的安全标志。 3、每幼儿一套安全标志七种:注意安全、人行横道、步行、禁止通行、严禁烟火、当心触电、禁止触摸。 4、画纸、水彩笔、剪刀等工具材料。
四、教学过程 环节一:新课导入(游戏) 游戏规则:教师出示喜怒哀惧的情绪卡片,并让学生作出相应的表情。 教师总结:像同学们刚刚表演出的表情,开心、发怒、悲哀、惧怕都是我们在青春期经常碰到的情绪,除此之外还有哪些情绪类型,它们又有什么特点和作用呢?引出课题《青春的情绪》。
一、活动开始 教师带领幼儿跟随音乐“洗刷刷”做热身运动。 (重点活动幼儿的腰部及腿部) 二、游戏活动 1、出示游戏道具,引起幼儿兴趣。 小朋友,你们看!山洞的上边安装了什么? (引导幼儿发现拱形门上挂有铃铛)
二 活动目标 1.通过活动,引导幼儿了 解冠状的传播途径等基本情况,知道相关的预防知识,学会保护自己。 2.通过看看 讲讲 编儿歌 等各种有 趣的形式,让幼儿知道预防冠状的重要性。 三 活动打算 环境创设: 1.老师和幼儿共同收集预防非典的图片,布置成版面。 2.洗手歌的视频 图片 今天谁会赢的记分表 奖品 若干 电子版奖状。 3.幼儿已学会儿歌拍手歌,游戏洗手歌,熟悉过一些汉字。
1、热身教师带领幼儿一起进行热身活动,如;模仿操,慢跑等,尽量把幼儿的身体活动开。 2、教师向幼儿介绍游戏的名称,并向幼儿讲解和示范各种玩法。 游戏规则 1、幼儿在玩游戏时,如果没有按照规定顺序踢跳,判为失败。 2、在跳房子过程中,脚或小沙包压线或出格均为失败。
一、谈话: 1、小朋友,最近在四川汶川发生了一件大事,是什么?说说你了解的情况。 2、为什么会发生地震呢? 3、老师小结地震的可怕性,讲解会发生地震的原因。 4、提问:幼儿发生地震的时候,我们应该怎样做?开发幼儿的思维和想像能力。
一、活动导入 出示国旗的图片。师:“五星红旗就是我们的国旗,你感觉怎么样?(美丽、漂亮) 这节课我们就用歌声来赞美国旗吧!” 二、新授歌曲 1.播放《国旗多美丽》音频 师:“我们一起来听一听。”师:“听完了,你有什么感受?”(高兴、自豪……) 2.师:“听得真仔细,现在老师把这首歌唱一唱,听完以后请小朋友告诉我,你在歌里面听到了什么?”(边说边出示图谱)
教学目标: 1、为全面推动我校安全教育工作,杜绝学生溺水伤亡事故的发生。 2、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学习防汛、防溺水的有关知识,在学习中提高自救自护的能力。 3、初步了解防汛、防溺水安全的有关内容,要求每一个学生提高安全意识。 4、学习后,能改变自己在生活中不遵守溺水安全的不良习惯,提高对生活中违反安全原则的行为的辨别能力。 教学重点:学习了解防汛、防溺水方面的基本知识,培养防范能力。
活动准备: 1、提前考察好幼儿园附近一个较大的社区。 2、调查表、笔人手一份;照相机一部。 3、教师教学资源《我们的社区》。 活动过程: 1、交流讨论有关社区的问题,梳理已有经验。 请幼儿说说自己居住的社区里都有什么?是做什么用的? 2、一起制定调查计划,明确参观调查的任务。
(一)图片展示,引入新课。 展示各种火灾现场图片,师:看了这些图片,你想说什么?你在哪里还看到过这样惨不人睹的场面?有什么感受?(指名后小组交流。) 讨论: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提出值得探讨的问题,采用指名、小组合作或者同桌交流等方式反馈。如: (1)为什么会发生森林火灾? (2)图片中有几种动物?他们有哪些不同的神情? (3)那个男孩是怎么样协助动物们逃生的?
活动过程: 1、幼儿相互交流,初步了解端午节。 “今天是什么节日”幼儿和同伴交流,请个别幼儿表述,重点引导幼儿表述端午节的时间。师生共同小结:端午节是中国农历的五月初五。 2、引导幼儿了解端午节的来历、风俗习惯。 “端午节是怎么来的,有没有小朋友知道它的传说”幼儿相互交流。 组织幼儿欣赏故事:《端午节的传说》、《端午节的习俗》“在端午节这天,人们都有哪些活动,为什么进行这样的活动”幼儿分组交流。
1. 师:现代意义上的小提琴最早是在十六世纪出现的,几个世纪以来一直深受人们的喜爱,这和它善于表现深切情感的音色有着直接的关系,很多如泣如诉的旋律都是由小提琴演奏出来的,现在请大家欣赏一段小提琴演奏的美丽的旋律,请你一边听一边思考这段旋律在音乐上有什么特点,小提琴在演奏上又有什么特点。2. 播放《查尔达什舞曲》第一部分音频,学生回答。(《查尔达什舞曲》第一部分音频)3. 师:这段音乐中,小提琴一直在使用连弓进行演奏,旋律的节奏比较宽松,使用了很多八度的大跳和装饰音。旋律从低音3开始,有一种深沉略含忧伤的味道。这是我们比较熟悉的小提琴抒情的一面,它的倾诉、它的歌唱常常能打动我们的心灵。但小提琴的表现力远远不只如此,小提琴也非常擅长表现充满热情的场面,现在我们就欣赏一段小提琴充满热情的表演,请大家对比刚才那段抒情的音乐,感受下小提琴是如何演奏热烈场景音乐的。
1、导语让世界充满爱,歌声是美妙的,心愿是美好的,但所有的一切更需要我们的实际行动。2、介绍《我们同属一个世界》(《WE ARE THE WORLD》)背景及作者。(课件出示杰克逊的图片及最重要的生平介绍)师:“迈克.杰克逊(MichaelJackson)是20世纪这100年间极具代表意义的摇滚歌手。但我们记住他不仅是因为他在音乐上杰出的成就,更重要的是他一直致力于世界的慈善事业,建学校,收养孤儿……《同属一个世界》就是他在得知非洲遭受严重旱灾,上亿人面临饥饿与死亡威胁时,为援助非洲难民而作的歌曲,歌曲在推出一周就卖出了几百万张的销售业绩,后来又在英国和美国举行了长达16个小时,通过7颗卫星向世界上20多亿观众直播的为非洲难民举行的大型赈灾义演,演出获得了8500万美元的赈灾款。”3、欣赏《我们同属一个世界》。
1、《让世界充满爱》是一部由著名音乐人郭峰作曲的,献给1986年“国际和平年”的组歌,由四部分组成,教材中选用了第二部分,其音乐为典型的ABA三部曲,A部温馨抒情,B部在调性,音乐情绪上皆与A 形成鲜明对比,最后四个乐句完全再现A部。2、“组歌”多乐章的声乐套曲。包括齐唱、对唱、重唱、合唱以及朗诵等形式,常用乐队伴奏。注重充分发挥各乐章的特点,因此各段更具有独立的意义。3、《同属一个世界》(WE ARE THE WORLD)1984年为非洲难民而作的作品,由杰克逊和里奇共同创作。歌曲主要由三部分构成,A部分为叙述式的温情,曲调柔缓;B部曲调是呐喊式的,慷慨,激昂;C部分有一个明显的从大调转关系小调的过程——无奈、忧伤转到坚定、积极。整首歌曲曲调流畅,是典型的摇滚乐的演唱风格,是摇滚歌曲中的不朽经典。
(一)、谈话激趣。1、聆听音乐:同学们,刚才你们听到的这首动听的曲子,知道叫什么名字吗?对了,大音乐家贝多芬的月光曲。如此优美动听的曲子,你想不想知道是如何谱写出来的呢?那就请随老师一起走进课文《月光协奏曲》,相信大家一定会有所收获的。2、板书课题:月光协奏曲。(二)、互动。1、孩子们,你们听了曲子是什么感受?(畅所欲言)你们的感受说得真好,那你们刚才除了听还看了,那你知道这对兄妹的感受又是什么吗?2、你能用几个词语形容月亮升起的过程吗?(月亮升起、微波粼粼、月亮升高、风卷浪涌、 月光照耀、波涛汹涌。)3、讲述故事,探究《月光奏鸣曲》是怎样创作出来的。(1)贝多芬先生为什么会弹出这么美妙的琴声?(2)交流。(根据学生的反馈情况随即调整,随即点拨。)
一、赏析与导入1、在《故乡是北京》音乐声中开始上课。提问:这种歌曲有什么特点?是戏曲还是歌曲?跟我们上节课欣赏的京剧有什么相同与不同处。2、引入戏歌:新音乐体裁。将京剧和音乐、歌舞节目揉合在一起,对戏曲进行包装。起到了更加普及京剧作用。把京剧和现代年轻人的歌曲嫁接一番,这也便于引导年轻人进入中国国粹的艺术殿堂来,给京剧做了个普及工作。二、学习歌曲㈠新授引入今天我们就一起先来欣赏一首戏歌──《说唱脸谱》。《说唱脸谱》这首歌是8年级学习过的歌曲,特别强调了语言的“京味”,这也是京剧唱腔的一大特色。今天我们欣赏跟它风格相似的作品《前门情思——大碗茶》。
一、复习旧课。师生齐唱《我正在城楼观风景》并做手语动作。二、讲授新课。1、导入新课。我们前面教了很多《爱与感恩歌曲》,也听了《百善孝为先》的讲座,相信每一个同学的对母爱都有自己的感受,看看哪个同学愿意用歌声把他唱出来呢?(学生唱。)就在大家唱《世上只有妈妈好》的时候,老师想起一个故事。一个初中的女生跟自己的母亲吵架,妈妈告诉她:“孩子,你都上初中了,妈妈下岗,妈妈给人当清洁工,一个月才800块钱,你考试考这么少成绩,妈妈多难过啊”,女儿说:“我不是故意的,我马虎了嘛。”“孩子,我如果马虎了,人家一分钱都不给我啊。”她可恨的女儿把门一摔,就离家出走了。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放音乐,让学生轻松走进教室 二、聆听乐曲,感受歌曲的舒展婉转、优美动听。〈放音乐,让学生有一个完整的印象〉 1、教师讲解 乘着歌声的翅膀也有译为歌之翼的,原为一首独唱歌曲,德国诗人海涅诗作曲家门德尔松曲。乘着歌声的翅膀是门德尔松作品中流传最广的声乐作品。 2、介绍作曲家门德尔松的生平及代表作品。 3、找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歌词,简介词作者海涅,请学生谈谈这首歌曲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 4、学唱歌曲 1)随音乐哼唱曲谱及歌词。 2)请学生把跟唱过程中认为最难唱的地方找出来。 3)根据学生找出的难点进行范唱歌词, 讲解6拍子的强弱规律。强、弱、弱,次强、 弱、弱。
PPT全称是PowerPoint,LFPPT为你提供免费PPT模板下载资源。让你10秒轻松搞定幻灯片制作,打造⾼颜值的丰富演示文稿素材模版合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