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课后反思课后组织学生讨论对本课的感受,同学们都非常乐意采取这种上课方式,既可以通过资料的搜集、整理提高自身信息采集的能力,也能够提高自己学习积极性,变枯燥为生动。本人在教学中也深深地感到:一方面,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有利于启发同学的思维,培养自主思考的能力。而充分利用网络的教学功能,将现代信息技术和学科教学很好地结合了起来。只有调动全体同学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我们的教学才能有生命力;另一方面,光有学生的活动也不行,虽然学生能够积极投入地利用互联网搜集并动手制作课件,在课堂交流中能很好地进行发散思维和创造性思维,但其集中思维和抽象性思维还存在一定的缺陷,主要体现在对搜集的材料的取舍是以及对知识点的归纳和深化方面,所以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的同时应该也必须重视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引导学生由形象到抽象、由发散到集中、由演绎到归纳的思维能力的逐步提高。
教师在教学古诗时,只有指导学生反复朗读,才能让学生直接体会到古诗所具有的音乐美,增强学生对古诗的美学感染力,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古诗词的热情。除此,在《荷塘月色》、《春》等优美的写景抒情散文中,朱自清运用了不少的叠词,朗读它们,犹如一个个跳动的音符贯穿于文章中,有效地增强了文章的节奏感。通过朗读,学生能够更好地领悟到朱自清散文所具有的音乐美。4、朗读能够增强学生对文章含蓄美和形象美的感染能力:含蓄,是指用少量的、具体的、可感触的艺术形象,来表现丰富的生活内容和思想感情,把诗意藏在富于概括性和内涵丰富的形象中,以瞬间表现永恒,以有限传达无限,以少胜多,给人以推理和想象的广阔大地。“读书百遍,其义自见”,“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观书须熟读,使其言皆者出于吾云之口;继以精思,使其意皆出于吾之心。”这些话语道出了反复朗读对于理解文章含义所起的重要作用。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特别是地教学诗歌时,只有指导学生反复地朗读,才能让学生将文章中隽永的意境,深厚的蕴涵更好地品味出来,从而更好地欣赏到文章的含蓄美。
【教学过程】一、介绍作者沈从文先生(1902~1988),现代作家、历史文物研究学者。原名沈岳焕,笔名小兵、懋琳、休芸芸等。湖南凤凰(今属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人。1926年出版第一本创作集《鸭子》,有7O余种作品集,被人称为多产作家。主要代表作有:短篇小说《丈夫》、《贵生》、《三三》,长篇小说《边城》、《长河》,以反映湘西下层人民生活的作品最具特色。他的创作表现手法不拘一格,文体不拘常例,故事不拘常格,尝试各种体式和结构进行创作,成为现代文学史上不可多得的“文体作家”。在文学态度上,沈从文先生一直坚持自由主义立场,坚持文学要超越政治和商业的影响。1948年沈从文先生受到了左翼文化界猛烈批判,郭沫若斥责沈从文先生:“一直是有意识的作为反动派而活动着”。下半生从事文物、工艺美术图案及物质文化史的研究工作。1978年调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任研究员,致力于中国古代服饰及其他史学领域的研究。于1980年应邀赴美国讲学,并进入诺贝尔文学奖的终审名单。
【教学内容及步骤】第一课时一、简介并导入:这篇小说是发表于《青年文学》1982年第五期,并获得1982年全国最佳短篇小说奖的小说。作者铁凝,1957年生,河北赵县人,现任中国作家协会理事,发表中短篇小说60余篇,出版有短篇小说集《夜路》,中短篇小说集《没有纽扣的红衬衫》《铁凝小说集》。她以一个女作家的敏锐、细腻的艺术感受力,真挚美好的情致,对生活素材独到的发掘和精巧提取,语言清朗睿智,作品蕴涵深挚,质朴优美。这篇小说写的是一群以香雪为代表的山村少女对开进深山的火车表现出来的喜怒哀乐,以此折射出受现代文明冲击的农村蹒跚前进的身影。小说借台儿沟的一角,写出了改革开放后中国从历史的阴影下走出,摆脱封闭、愚昧和落后,走向开放、文明与进步的痛苦与喜悦,构思巧妙,表述独特,语言精美。小说主要通过哪几个故事情节表现的呢?
(三)作家介绍,写作背景大家说“雨巷”这首诗写得美不美?(美)刚才我也说了,这首诗是中国朦胧诗的百年经典。那么对于这么出名的诗,有谁能够向我们介绍一下它的作者跟写作背景呢?(明确:戴望舒,原名戴朝实又名戴梦鸥,1905年出生于杭州。1929年4月出版第一本诗集《我底记忆》,他的成名作《雨巷》即收入此集中。1933年8月出版了《望舒草》1948年出版了《灾难岁月》一生留下了诗篇92首。《雨巷》是戴望舒的成名作和前期的代表作,他曾因此而赢得了“雨巷诗人”的雅号。这首诗写于1927年夏天。当时全国处于白色恐怖之汇总,戴望舒因曾参加进步活动而不得不避居于松江的友人家中,在孤寂中咀嚼着大革命失败后的幻灭与痛苦,心汇总充满了迷惘的情绪和朦胧的希望。)(适当板书)
二、文本解读方法点拨研读课文第三、第四段。要求:师范读,生轻声跟读,然后生齐读。方法:第三段秦统一天下前,应用较强的语势读出,充分渲染塑造一个“威加海内”的帝王形象。统一天下之后,秦王朝至此已达顶峰,这意味着从此转入守势。这段文字义正词严,充分揭露了秦的暴虐无道,故诵读应有“声讨”之势。末句“天下已定”总承以上内容,其后应有较长停顿,然后转入叙秦始皇的心态,用以反衬下文灭亡之速,读时须有嘲讽意,突出“自以为”“万世之业”等词语。第四段起首“始皇既没,余威震于殊俗”两句,暗示民心不服,人人自危,宜用从容、沉着的语调读出。“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急转直下,稍作停顿,以下先抑(“陈涉”至“之富”)后扬(“蹑足”至段末)宜读出对比情调。末句叙事结束全篇,要读得沉着、有力。三、信息筛选学生自译课文(一)学生参照文下注释,口译第三、四段,遇有疑难则作好相应标记,为讨论做好准备。
窦娥的三桩誓愿明明是幻想,却偏偏写成现实,明明是不合理的偏偏写成合理的,这说明了什么?明确:这说明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除了乞求天地鬼神申诉冤屈以外,没有别的办法,作者采用这种浪漫主义的表现手法,一是表明社会的腐败黑暗,二是刻画窦娥强烈的反抗精神,三是表达人民要惩治邪恶的愿望。“煞”就是结尾的曲牌,为什么关汉卿要把“煞”分成[二煞][一煞][煞尾]三个曲牌呢?明确:说明蓄积在窦娥胸中的怒火再也无法控制,犹如地下岩浆,冲向决口。也说明剧作家意犹未尽,他要把窦娥的无辜受害,要把人们对窦娥的同情,要把人们对统治者的愤恨表现得痛痛快快,淋漓尽致。于是在结尾处一波三折,把高潮推向顶峰。《窦娥冤》中有两句唱词,两个牌文本不同,试分析其优劣。《古名家杂剧》本:地也,你不分好歹难为地;天也,我今日负屈衔冤哀告天。
⒈作者是如何写洪州的地理风貌的?突出了什么特点?明确:“豫章故郡,洪都新府。”――历史久远“星分翼轸,地接衡庐”――界域辽阔。“襟三江而带五湖,控蛮荆而引瓯越”――地势宏伟2.作者怎样写参加宴会的人物,照应了前文的哪个词语?明确:作者在写参加宴席人物时,用了“雅望”“懿范”“胜友”“高朋”“腾蛟起凤”“紫电清霜”等词语,极尽人物的文韬武略,照应了前文的“俊采”一词。3.文章开始不写楼台,不写宴会,而先写地势与人物,这样写有何好处?明确:文章借用铺陈的手法,历叙界域之大,地势之雄,物产丰富,人才俊美,既渲染了和乐的氛围、宴会的高雅,同时也紧扣照应了题目《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7.小结:本段略写洪州的地理风貌,极写滕王阁的无限壮美,和周围环境的超凡脱俗,以及阁中如云高朋的文才武略。这样写,既初步写出了滕王阁的不同凡响,又为后文详写做好了铺垫。
一、明确目标1.引导学生熟读课文,理清文章的论述线索,抓住作者的主要观点;2.通过学习,了解有关数学文化的一些知识;3.引导学生悉心体会作者对数学源头的溯访,感受其令人信服的推理能力和独特的语言魅力;二、整体感知1.导入新课"屈指可数""弹指一挥见",手指在生活中的计数功能,直接催生了数学这门科学,丹齐克的《指印》为我们揭开了这二者的关系(板书课题)。2.作者及相关背景介绍丹齐克(1884-1956),原籍立陶宛,曾在巴黎大学求学。1910年去美国,入美国国籍,先后在哥伦比亚大学、约翰·霍普金斯大学、马里兰大学讲授数学。三、重点、难点的学习与目标达成过程1.感知课文,明确本文的整体写作思路。(1)学生读课文,整理文章的结构脉络。(2)小组交流讨论。
节选部分结构:节选自第二幕,主要写周朴园与鲁家母子的对话,分两部分。第一部分:三十年后周朴园和侍萍再次相见。第一层:侍萍以叙述别人故事的口吻,揭露周朴园的罪恶,诉说自己的遭遇。──写他们过去的矛盾第二层:通过周朴园态度的变化,暴露他的伪善面目,表现侍萍这个劳动妇女的阶级本色。──写他们现在的矛盾第二部分:周朴园与鲁大海父子、侍萍与周萍母子见面。通过周朴园和鲁大海的激烈冲突,揭露周朴园压榨工人的罪行,反映工人阶级的反抗斗争。分段依据:第一部分从家庭生活方面来揭露周朴园;第二部分从社会生活方面来揭露周朴园。为了使周鲁两家三十年的新仇旧恨集中在一幕戏中得到反映,作者灵活地运用了“回顾”的方法,把历史和现实,过去和现在紧紧联系起来了,用以刻画人物性格,推动剧情发展。
二、下一步工作计划1.加快推进农业产业现代化。持续做好营商环境帮扶、招商引资、绿色食品产业链发展、农业协会运行、农业产业招商引资、“一乡一园”提质增效工作、社企对接3+N平台、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星级企业(园区)评定、2024年“项目大会战”农业领域、2024年农产品产地冷藏保鲜设施项目建设和冷链物流项目建设、发展特色农业产业、休闲旅游农业、大力宣扬“柴优桑品”、公共品牌等工作。2.严格落实粮食安全省长责任制。确保全年粮食播种面积达到24.73万亩,总产量达1.7亿斤。严守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红线,持续推进主要农作物全程机械化,不断提升农机化作业率。3.扎实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五年行动。不断加大新农村建设力度,计划今年召开一次新农村及人居环境现场推进会,确保年底建成新农村点90个、美丽宜居村庄10个、打造“美丽活力乡村+民宿”2个。
2.逐步启动农村宅基地改革试点。3月1日,XX区宅改办副主任主持召开全区宅改工作推进会,会上对省宅基地改革和管理考核细则作了详细解读,通报了当前宅改工作进展,并部署了下步工作。当前,XX区农村宅基地基础信息外业调查工作于2024年4月8日已全面完成,该调查工作涉及11个乡(镇、街道),95个行政村,自然村组数1445个,总宗数94601宗,完成户数81246户。为确保各乡(镇、街道)宅改专干熟练建房申请审批网申系统,区宅改办于5月上旬对11个乡(镇、街道)进行线上审批工作业务培训会,目前我区已正式开展农村宅基地线上审批试点工作。二、下一步工作计划1.加快推进农业产业现代化。持续做好营商环境帮扶、招商引资、绿色食品产业链发展、农业协会运行、农业产业招商引资、“一乡一园”提质增效工作、社企对接3+N平台、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星级企业(园区)评定、2024年“项目大会战”农业领域、2024年农产品产地冷藏保鲜设施项目建设和冷链物流项目建设、发展特色农业产业、休闲旅游农业、大力宣扬“柴优桑品”、公共品牌等工作。
1、特色产业稳步发展。以发展现代休闲农业为主题,引导群众积极调整种植结构,大力发展特色农业、效益农业、节水设施农业,形成了以农家乐为主的特色产业。 2、农业产业标准化体系日渐完善。以基地为依托,以市场为导向,着力培育和发展大场大户,推动区域内主导产业的优化升级,以狮山茶场客家风情园为代表,实行合作社+基地+农户的产业经营模式生产,带动了周边xx多农户发展现代农业,直接解决了xxx多人的就业问题。xx年引进茶叶新品种黄金芽等优良品种在xx分场建立高产示范基地,目前基地面积xxx亩。
1、特色产业稳步发展。以发展现代休闲农业为主题,引导群众积极调整种植结构,大力发展特色农业、效益农业、节水设施农业,形成了以农家乐为主的特色产业。 2、农业产业标准化体系日渐完善。以基地为依托,以市场为导向,着力培育和发展大场大户,推动区域内主导产业的优化升级,以狮山茶场客家风情园为代表,实行合作社+基地+农户的产业经营模式生产,带动了周边xx多农户发展现代农业,直接解决了xxx多人的就业问题。xx年引进茶叶新品种黄金芽等优良品种在xx分场建立高产示范基地,目前基地面积xxx亩。
一、聚焦产业兴旺,积极推动一二三产融合发展 着力构建以优势产业为主导、新兴产业为带动、特色农业为补充的现代化农业发展体系。围绕优势特色产业,夯实乡村振兴基础。一是聚力产业集群,全力打造稻麦轮作生产基地,新流转土地*亩,新建*家新型合作农场。二是突出品牌提升,全力打造“一村一品”。规划设计全镇*个村形成了“一村一品”大循环串联,以特色农产品为主,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农产品品牌,成立南通*天下农产品有限公司,实现抱团发展,壮大村级经济。构建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村级电商服务站等服务体系,发展“*天下电商+”、“直播带货”等新业态,完善农产品电商供应链物流配送体系,推动商贸、供销、电商互联互通,实现利润*万元。三是强化产业融合发展。建成全区首家乡村振兴产业联盟中心,集农产品展销、电商直播、数字农业、农产品科普、新产品发布、农产品检测等为一体的智慧电商农业展销中心,中心周边配套了*立方的冷库和*平方米的仓库。招引国家级农业龙头企业*等农业企业,*天下农产品有限公司以及*镇农业产业联盟和人才培训基地,助农增收。 二、聚焦生态宜居,打造人居环境优美村庄 围绕“提升环境治理水平,打造宜居生态*”的总体目标,坚持系统治理,实施“三大革命”。一是坚持治理生活垃圾,提升保洁能力,清运农村生活垃圾*吨,打捞河道*条,路域割草*多公里,宅前屋后清理乱堆乱放*余处,整理枯死树木*棵;清运废旧农膜*吨。二。坚持厕所革命,完成新建改厕*座,整改问题厕所*座。*村整村推进,正在全力攻坚。完成*户污水管网纳管。三是坚持“一村一特色、一村一亮点”,推进风貌革命,加大三棚和破落建筑的整治,全年整治三棚*处,拆除三棚*户,完成*户整治,打造了三处村级小游园。四是聚焦基础设施,稳扎稳打夯实基础,实施*河*条生态河道建设*.*公里,乡级河道生态覆盖率增长率有新的提高。完成配套建筑物提档升级*座,方涵改造*座,确保水系畅通,提高河道灌溉行洪能力;开展河道疏浚和村级土方工程,对淤积严重、环境脏乱差的沟河进行整治,将水环境整治向河道末端延伸。全镇*个村计划完成约*万方土方。
2、申请绿色食品认证企业积极性不高。XX县深加工企业少,产业化水平低,资源优势还没有转化为经济优势。农业生产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经营主体投入多、回报少,农业品牌建设意识弱、新申报绿色食品认证积极性不高。3、“三品一标”管理机构工作人员只有一个检查员及监管员、难以管理全县农业“三品”认证监管和全域绿色食品工作的开展。2024年工作计划:1、继续开展农业“三品一标”认证宣传培训及企业自检年检工作。2、加强“三品一标”标志使用专项检查。3、是做好 “三品一标”认证企业和农产品生产基地、“三品”销售单位监督检查。4、开展12家茶企业16个产品绿色食品到期续展工作。5、积极鼓励引导企业申报绿色食品认证工作。6、开展组织2024年度福建省著名农业品牌评选认定申报工作。
1、《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是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Ⅱ第八单元第22课,学时为1课时。《历史必修Ⅱ》一书用古今贯通、中外关联的八个专题来着重反映人类社会经济和社会生活领域发展进程中的重要史实。从第一单元勾勒“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再到第八单元“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以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清晰阐明经济全球化是世界生产力发展的要求和结果,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历史必然趋势。第八单元的标题是《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作为最后一单元,从内容上讲,有强烈的时代感和现实意义,是全书内容的总结与升华展望。提起“全球化”这个十年前才首次出现在美国《商业周刊》的新名词,如今却是地球人都知道了。然而究竟什么是全球化?作为一历史现象,全球化有其自身内部严密完整的体系,其中核心之一便是制度、规则的全球化,而这正是本课内容的着力点。
【教师总结:联合国的会徽的世界地图象征着联合国是一个世界性的国际组织;图案中得橄榄枝象征着和平。联合国采取了很多措施以实现它的宗旨,如对于朝鲜违反国际法规进行核试验,联合国给予警告和制裁,充分体现了它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促进国际合作与发展的宗旨。】对于中国与联合国的关系这部分内容,我将请阅读教材92页几幅图片及材料内容,设置活动探究课中国在联合国的声音和身影,请合作讨论思考以下两个问题,中国与联合国的关系;列举事实说明中国在国际社会中的重要作用。 教师通过剖析中国在联合国的地位和作用,引导学生理解中国在国际社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是负责任的国家;同时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分析说明问题的能力,使学生感受作为中国人的自豪。【教师总结:中国是联合国的创始国之一,中国作为联合国的创始国和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之一,一贯遵循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积极参与联合国及其专门机构有利于世界和平和发展的活动。】
(二)说学法指导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因而,我在教学过程中特别重视创造学生自主参与,合作交流的机会,充分利用学生已获得的生活体验,通过相关现象的再现,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思考,分析现象背后的哲学理论依据,帮助学生树立批判精神和创新意识,从而增强教学效果,让学生在自己思维的活跃中领会本节课的重点难点。(三)说教学手段:我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展示富有感染力的各种现象和场景,营造一个形象生动的课堂气氛。三、说教学过程教学过程坚持"情境探究法",分为"导入新课——推进新课——走进生活"三个层次,环环相扣,逐步推进,帮助学生完成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下面我重点简述一下对教学过程的设计。
1.圈点、勾画重要词语评点的读书习惯和方法。如全出描绘秋色的词语,标出传递秋声的词语,点评北国故都秋色的词语、南国秋色的词语,摄取主要信息。2.口、耳、手、脑并用的读书习惯和方法。如默读、听读、跟读时,不动笔墨不看书,不动思维不读书。3.学以致用的迁移运用方法。如投影仪的练习设计,让学生由品文到品读诗词等。四、说教学程序(一)导语激趣人们常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因而导语也就显得十分重要。好的导语能营造适宜的课堂氛围,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的学习情绪,使学生对学习的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这篇课文的导语我是这样来设计的:同学们,自古诗家多爱秋,因为秋是文人心中的一粒愁种子。“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这是杜甫面对秋风登高而抒怀;“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这是李清照面对秋雨而吟咏愁情。秋风秋雨愁煞人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