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5月28日电,2016“数博会”(中国大数据产业峰会登中国电于商务创断发展峰会)于5月25日在贵阳开幕,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出席开幕式并作主旨演讲,他对贵州发展大数据给予肯定:贵州在这里把“无”生了“有”,在信息产业里。在大数据、云计算、互联网所代表的新一代互联网发展趋势的背景下,所有的国家和地区只要经过自己的努力,都可以站在同一条起跑线上,落后的地方甚至可以抢占先机。
①2014年年中,世界卫生组织(WHO)公布了《2013年全球气候状况报告》。报告显示,2013年全球陆地和海洋表面平均温度为14.5℃,比1961-1990年的平均温度升高0.5℃。自有温度记录以来,全球14个最热年份中有13个出现在本世纪,而过去30年中每个10年都比前十年更热。②厄尔尼诺是发生在热带太平洋上海温异常增暖的气候现象,大范围热带太平洋增暖会造成全球气候变化。进入20世纪70年代后,全球出现的异常天气,都有范围广、灾情重、时间长等特点,而在这一系列异常天气的背后,厄尔尼诺暖流都起着重要作用。
在我国古代诗歌创作中,热爱祖国、坚持理想信念是一个永恒的主题。(1)孟子在《鱼我所欲也》中告诉我们,当面临“生”和“义”的选择时,正确的做法是“_____________”;(2)李白在《行路难》中以“长风破浪会有时,_______________”抒发了奋发进取的豪情;(3)李贺在《雁门太守行》中以“报君黄金台上意,______________”抒发了报效国家的激情;
历史老师无奈地说过:“有次我让大家整理近代史的笔记,别人都是两三张纸就搞定了,你知道崔安然写了多少吗?56页!唉……”数学老师总结道:“崔安然啊……就是单纯的脑子笨。”我还听隔壁班的王梦茹同学说,她俩是发小,上学时崔安然在学习方面就认真而吃力,效果不理想。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什么是精进?“精”,精者无杂,是集中精力、全力以赴做好一件事情。是对学习,对工作,对事业精益求精、专注投入的精神状态。“进”,是一种“锲而不舍”的钻劲,是为达到目标不懈付出努力的进取行为。“精进”也是勤勉、奋斗,不懈怠、不偷懒的代名词。
登飞来峰王安石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I often use old clothes that people don’t wearany more to make bags. I opened a small shop in my community and set up awebsite to sell the bags online. Many customers think they are fantastic. Now Iplan to write a new book about ways to use old clothes.
Tim: _______36_______,Bob.Bob: Good afternoon, Tim. Icalled you just now, but nobody answered. _______37_______?Tim: I went to the cinema.And I watched a movie named The Battle atLake Changjin.Bob: Oh, great. It’s very famous nowadays. _______38_______?
材料一:五年间,全市重大基础建设取得辉煌成就——国道通车里程达到570公里,省道由662公里增加到1240公里,新建4条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达到291公里;新建巴达铁路并投入运行;开工建设巴中恩阳机场。——《五年砥砺奋进谱写“五彩巴中”新篇章》材料二:自1995年我国实现与国际互联网联网以来,互联网的普及程度有很大提高。2001年.,我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也取得长足发展,中小学计算机拥有量已从1999年的平均121人一台提高到2002年的51人一台。——川教版初中历史教材
材料一:李鸿章说:“外国利器强兵,百倍中国,内则狎①处辇毂之下②,外则布满江湖之间”,“外国猖獗至此,不亟亟③焉求富强,中国将何以自立耶!”他认为“目前之患在内寇,长久之患在西人。”——《李文忠公全书?明僚函稿》【注释】①狎:轻慢,轻侮;拥挤。②辇毂之下:京都的代称。③亟亟:急迫。材料二:“能变则全,不变则亡;全变则强,小变仍亡。”这段话出自康有为的《上清帝第六书》,代表了维新派的共识。最后两句,批评了惨淡经营30年的洋务运动;同时,又说明了近代社会演变过程中的质、量、度。洋务运动带来的小变并不是坏东西,但那不过是一种量变。与这种“小变”不同的,是全变。--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材料三:历史理解:即从历史发展的视野中理解历史的变化与延续、继承与发展。对历史事件的发生、进程、结果、性质及影响等,对历史人物的言行、贡献、历史地位等,对历史现象的出现、状态、波及、后果等的认识,都需要将其放在历史条件中进行具体的考察,这样才能对历史作出正确、客观、辩证的认识。(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举出一例外国“狎处辇毂之下”的罪行,并说出李鸿章认为“外国猖獗”的原因是什么。
村料一 宋代是中国历史上最具魅力的时代。……到了宋代便超越西亚而居于世界前列。……由于宋代文明的刺激,欧洲文明向前发展了。宋代文明深深地响了世界。——日本史学家官崎市定材料二 18世纪中期,术材匱乏引发能源危机,使英国人毅然在热能和机械能领域实现转轨,通过调整能源结构实现了国家整体性产生变迁,完成了经济史的重大转型,由此引发了第一次工业革命。在始于19世纪末的第二次工业命中,电能的广泛应用带领人类社会步入了电气时代……一一朱启贵《第三次工业革命浪潮下的转型选择》(1)材料一“宋代文明”中的某项成果为环球航行和新大陆的发现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持,这项成果具体是指什么?
一、选择题(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1.周朝分封的齐鲁两个诸候国大致都在今山东境内,而山东简称“鲁”与以下各项中哪一项关系最密切( D )A.齐桓公“尊王攘夷”损害了周王的威信 B.齐国综合实力远远弱于鲁国 C.老子及其学说对后世影响巨大 D.孔子及其学说对中国传统文化影响深远 【解析】孔子是鲁国人,孔子的儒家思想对中国传统文化影响深远,所以山东简称 “鲁”与D项最密切。A、B强调的是齐国,C与题意无关。故选D。2.以下历史事件发生于公元前3世纪的是( B )A.商鞅变法 B.秦王赢政建立秦朝 C.张骞通西域 D.三国鼎立局面形成 【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灭六国建立秦朝,定都咸阳。公元前221年为公元前3世纪后期。故选B。3.清朝前期,我国多民族国家得到进一步巩固和发展。康熙帝为此所做的努力是( C )A.统一蒙古草原 B.设立厂卫特务机构 C.设置台湾府 D.设置伊犁将军 【解析】1684年,清康熙帝设台湾府,隶属福建省。C符合题意。故选C。
材料一 “张骞始开西域之迹。”——《汉书》材料二 “不是张骞通西域,安有佳种自西来?”——《汉书》(1)汉朝时的西域是指哪里?张骞是哪年“始开西域之迹”的? (2分)(2)请列举一例材料二中“自西来”的“佳种”。(1分)(3)请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说说张骞通西域的意义。(1分)
在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统一始终是历史发展的主流。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是什么?当时为巩固统一,统治者在文化方面采取了什么措施?(4分)(2)为巩固“大一统”,汉武帝在思想方面所采取的措施对后世产生了什么影响?(2分)(3)试举一例,淸朝前期统治者针对国内分裂势力的具体举措(2分)(4)近代维护国家统一,收复新疆的湖南籍民族英雄是谁?(2分)(5) 目前祖国尚未完全统一,“台独分裂势力”还很猖獗,请从历史发展角度分析,海峡两岸关系发展的最终结果是什么?并简要说说你的理由(4分)
材料一 汉代王充説:“商鞅相孝公,内秦升帝业。”(1)根据材料一,回答商鞅変法对秦国的作用。材料二 19世紀50~70年代俄国机器制造业統計表据统计,1860~1890年,俄国的生铁产量增加了2倍,钢产量和棉纺织业的产值都增加了3倍,而煤炭产量的增加则超过了19倍。在此期间,俄国的整个工业产量增长了6倍。(2)请概括材料二中的历史信息。哪次改革推动了以上现象的出现?材料三 1933年整个资本主义世界工业生产下降40%……美、德、法、英大量企业破产,资本主义世界失业工人达到3000多万,几百万小农破产,无业人口颠沛流离。——摘编自 《世界历史》九年级下册(3)材料三反映了资本主义世界哪一重大事件?针对这一一事件,美国采取了什么应对政策?(4)通过以上问题的探究,你能得到哪些启示?
材料一:第六款:大清国大皇帝允定,付诸国偿款海关银四百五十兆两,……第七款大清国国家允定各使馆境界以为专与住用之处。并独由使馆管理。中国民人,概不准在界内居住,亦可自行恪守。……连外国人也说“中国已经到了一个国家地位非常低落的阶段了。”这样,中国有国家之名,再无主权之实……(1)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材料中的“第六款”“第七款”内容出自中国近代史上的哪一条约?这一条约给中国造成了怎样的影响?
材料一 郑和携带大量金银、钱等作为賞赐,输入的物品多为象牙、香料、球宝等奢侈品,这种贸易不是出于商业目的,不仅对国计民生无补,反而大大消耗了国力。郑和每到一处,还往往以大国身份,无偿予当地许多丝织品、瓷器、铜器、铁器等,也不利于经济上的发展。——摘自岳麓版《教学参考书)七年下册194页(1)郑和下西洋是中国古代海外贸易的重大事件,郑和下西洋最远到达哪里?从材料可见,这种贸易是朝贡贸易,即外国向中国进贡特产,中国对外国进行赏赐。材料讲了这种贸易的哪些弊端?(4分)
回顾历史,从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到“两弹一星”,再到如今的系列重大科技进展,中国的科技发展很多时候都是在艰苦的条件下实现突破,是立足自身、自强不息的结果。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中国的四大发明在欧洲近代文明产生前陆续传入西方。它们的出现改变了欧洲只有教士和贵族才能读书和接受高等教育的状况,有利千文化的传播;它们的出现摧毁了封建城堡,加速了欧洲封建制度的崩溃……正因为如此,西方近代科学之父培根说,中国四大发明“改变了整个世界的面貌”。--摘编自岳麓版《中国历史,学参考书》七年级下册(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请你写出中国古代四大发明。并归纳出四大发明对世界所产生的影响。材料二:19世纪下半叶到20世纪初,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浪潮兴起,在能源、交通和通讯等领域引起了一系列重大变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