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基本情况我国社区矫正从2003年开始试点,2009年在全国全面试行,我县社区矫正工作是安徽省第一批试点县,自2006年开始试点。近年来,我县突出“坚持把政治引领贯穿于社区矫正工作全过程”这条主线,实现坚守底线、坚持基本、坚定治本三级目标,实施创新监督管理、教育矫正、社会适应性帮扶三大手段,强化组织、基础、制度、综合四项保障,统筹推进构建“1334”社区矫正工作新格局,为预防和减少重新违法犯罪、有效化解社会矛盾、构建和谐社会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较好成效。
一是完善顶层设计精心安排部署。市县两级都成立了领导机构、办事机构并推行联席会议制度;印发了《关于深化“放管服”改革,全面优化提升营商环境的实施意见》及“十大行动方案”“三年行动计划”、各专项行动《实施意见》,推动优化提升营商环境有序展开。
(一)大力开展生活垃圾治理设施建设,垃圾收运系统进一步完善近年来,我市着力健全垃圾收集处置系统建设,通过招商引资引进广西鸿生源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投资1.2亿元,启动日处理200吨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项目。为减少原有垃圾填埋场对周围环境的影响,投入500万元对原垃圾填埋场进行封场处理。投资3500万元,完成XX市城乡生活垃圾收运系统工程建设,建成垃圾压缩中转站14座(其中城区2座、乡镇12座),配置转运车10台、勾臂式垃圾车48台、可卸式垃圾箱600个。积极探索乡镇生活垃圾源头处理模式,投资66.88万元,采购“分散式生活垃圾处理站”设备2台,在石堡乡、葫市镇开展生活垃圾就地处理试点工作,采购垃圾箱125个、垃圾钩臂车9辆,并分配至各乡镇、村,进一步提升了农村生活垃圾收运能力。目前,我市生活垃圾收运设施覆盖全市17个乡镇(街道)和79个行政村,乡(镇)覆盖率100%,城乡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90%以上。
(一)在司法责任制改革方面。一是出台《司法责任制改革试点实施方案》。对审判团队组建办法、审判权运行机制、院庭长监督管理权限和法官办案责任等作具体规定,为全市法院司法体制改革奠定基础。二是组建新型审判团队。按照“3+3+3”或“1+1+1”模式组建合议制或独任制审判团队82个。其中,中院组建审判团队13个,基层法院组建审判团队69个,并投入运作。三是建立完善其它配套工作制度。出台《专业法官会议规则》、《审判委员会工作规则》、《院庭长办案规定》和《法院工作人员绩效考核方案》等,实行边试边改边完善。
1、特色产业稳步发展。以发展现代休闲农业为主题,引导群众积极调整种植结构,大力发展特色农业、效益农业、节水设施农业,形成了以农家乐为主的特色产业。 2、农业产业标准化体系日渐完善。以基地为依托,以市场为导向,着力培育和发展大场大户,推动区域内主导产业的优化升级,以狮山茶场客家风情园为代表,实行合作社+基地+农户的产业经营模式生产,带动了周边xx多农户发展现代农业,直接解决了xxx多人的就业问题。xx年引进茶叶新品种黄金芽等优良品种在xx分场建立高产示范基地,目前基地面积xxx亩。
(一)大力开展生活垃圾治理设施建设,垃圾收运系统进一步完善近年来,我市着力健全垃圾收集处置系统建设,通过招商引资引进广西鸿生源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投资1.2亿元,启动日处理200吨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项目。为减少原有垃圾填埋场对周围环境的影响,投入500万元对原垃圾填埋场进行封场处理。投资3500万元,完成XX市城乡生活垃圾收运系统工程建设,建成垃圾压缩中转站14座(其中城区2座、乡镇12座),配置转运车10台、勾臂式垃圾车48台、可卸式垃圾箱600个。积极探索乡镇生活垃圾源头处理模式,投资66.88万元,采购“分散式生活垃圾处理站”设备2台,在石堡乡、葫市镇开展生活垃圾就地处理试点工作,采购垃圾箱125个、垃圾钩臂车9辆,并分配至各乡镇、村,进一步提升了农村生活垃圾收运能力。目前,我市生活垃圾收运设施覆盖全市17个乡镇(街道)和79个行政村,乡(镇)覆盖率100%,城乡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90%以上。
一是完善顶层设计精心安排部署。市县两级都成立了领导机构、办事机构并推行联席会议制度;印发了《关于深化“放管服”改革,全面优化提升营商环境的实施意见》及“十大行动方案”“三年行动计划”、各专项行动《实施意见》,推动优化提升营商环境有序展开。
(一)在司法责任制改革方面。一是出台《司法责任制改革试点实施方案》。对审判团队组建办法、审判权运行机制、院庭长监督管理权限和法官办案责任等作具体规定,为全市法院司法体制改革奠定基础。二是组建新型审判团队。按照“3+3+3”或“1+1+1”模式组建合议制或独任制审判团队82个。其中,中院组建审判团队13个,基层法院组建审判团队69个,并投入运作。三是建立完善其它配套工作制度。出台《专业法官会议规则》、《审判委员会工作规则》、《院庭长办案规定》和《法院工作人员绩效考核方案》等,实行边试边改边完善。
(一)加强组织领导,严格考核奖惩,落实就业责任。我县历来高度重视就业再就业工作,一直将其做为民生工程的重中之重来抓,列入全县综合绩效考核管理目标。每年初将新增城镇就业指标任务分解到各乡镇,按月调度完成情况,年终进行考核评分,有力地保障了目标任务的落实。
(一)变立案审查制为立案登记制,充分保障当事人诉权 改革法院案件受理制度,全面实施立案登记制,为群众畅通诉讼渠道,做到有案必立、有诉必理,当场立案率达95%。 一是为群众诉求敞开大门。不论案件大小,只要属于人民法院依法受理范围,且当事人诉求符合法定起诉条件的,一律接受诉状,即刻登记立案。对材料有误或不全的,一次性告知并指导当事人及时补正。 二是完善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立案登记制扩大了法院受案范围,为配合立案登记制的实施和缓解审判工作压力,进一步完善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加大案件繁简分流力度,用足用好小额诉讼程序、简易程序、一乡一庭等纠纷解决机制,快速有效化解矛盾纠纷,缓解立案登记制带来的案件骤增问题。
一是完善顶层设计精心安排部署。市县两级都成立了领导机构、办事机构并推行联席会议制度;印发了《关于深化“放管服”改革,全面优化提升营商环境的实施意见》及“十大行动方案”“三年行动计划”、各专项行动《实施意见》,推动优化提升营商环境有序展开。
1、特色产业稳步发展。以发展现代休闲农业为主题,引导群众积极调整种植结构,大力发展特色农业、效益农业、节水设施农业,形成了以农家乐为主的特色产业。 2、农业产业标准化体系日渐完善。以基地为依托,以市场为导向,着力培育和发展大场大户,推动区域内主导产业的优化升级,以狮山茶场客家风情园为代表,实行合作社+基地+农户的产业经营模式生产,带动了周边xx多农户发展现代农业,直接解决了xxx多人的就业问题。xx年引进茶叶新品种黄金芽等优良品种在xx分场建立高产示范基地,目前基地面积xxx亩。
(一)社会救助工作提质增效1.兜底保障密实牢靠。7月,我市将城乡低保标准提高至657元/人/月,特困人员基本生活标准提高至854元/人/月,分散和集中供养特困人员财政补助标准分别提高至550元、750元/人/月,社会散居和集中养育孤儿基本生活费标准分别提高至1100元/人/月、1550元/人/月。9月,保障农村低保对象121828户226989人,农村低保覆盖率达4.2%;保障农村特困人员27517人,生活不能自理特困人员集中供养率达57.3%;保障孤儿和事实无人抚养儿童5699人。今年以来,共发放各类社会救助资金99176.7万元。2.监测机制逐步完善。加强重点人群预警监测,对乡村振兴部门登记的边缘易致贫户、脱贫不稳定户、突发严重困难户的动态监测,坚持“应享尽享、应扶尽扶”,及时将其中符合条件的纳入救助范围。全市目前边缘易致贫户、脱贫不稳定户、突发严重困难户共30144人,其中已纳入农村低保14714人、纳入特困192人,进一步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3.改革创新不断深化。在全省率先实现社会救助住地申领、全“城”通办,在市域内彻底打破申办社会救助的地区“隔阂”和户籍“壁垒”。加快健全分层分类的社会救助体系,印发《XX市改革完善社会救助制度的若干措施》,制定23项“干货满满”的举措。扩大低保保障范围,对低收入家庭中的重度残疾人、重病患者,采取“单人户”纳入低保等措施予以保障,今年新纳入“单人户”低保2618人。全面建立特困人员住院护理保险制度。加大政府购买社会救助服务力度,将县级政府购买社会救助服务经费额度定为社会救助资金总额的1%。4.约束制度日益完善。制定出台五项制度,分别是低保对象与财政供养、领取职工养老保险、领取遗属补助等人员定期比对制度,低保金卡折开户人、保管人为非低保家庭成员登记制度,低保对象死亡、嫁出、迁出按月报告制度,低保经办人员近亲属享受低保备案按季抽查制度,低保对象长期末端公示照片按季抽查制度。
(一)守牢基层化解“主阵地”,竭力遏上行。深入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有效减少矛盾积累、问题上行、风险外溢。发挥常态化安保指挥部作用,对风险隐患进行预警和化解处置。(二)打好规范办理“主动仗”,全面提质效。对事项按照“十步法”,落实“三到位”,切实形成闭环,防止初转重。建立国家局登记求决类初件包保机制,确保程序性办结和实质性化解。对重复事项要溯源复盘,摸清缘由经过、主要诉求、政策依据、症结难点等,力争化解,防止重转积。对不满意件、未参评件高度关注,要求责任单位继续做好教育疏导工作,加强督查督办,既督问题解决、也查首办责任,属于失职失责的,提出追责问责建议。(三)啃下积案化解“硬骨头”,确保真解决。从讲政治的高度扛起重点事项化解责任,严格落实专班责任制,实行“一案一策、一人一专班”,找准事项突破口、压缩化解时限,办一件、结一件、了一件,确保事项真化解。
三、下步工作(一)守牢基层化解“主阵地”,竭力遏上行。深入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有效减少矛盾积累、问题上行、风险外溢。发挥常态化安保指挥部作用,对风险隐患进行预警和化解处置。(二)打好规范办理“主动仗”,全面提质效。对事项按照“十步法”,落实“三到位”,切实形成闭环,防止初转重。建立国家局登记求决类初件包保机制,确保程序性办结和实质性化解。对重复事项要溯源复盘,摸清缘由经过、主要诉求、政策依据、症结难点等,力争化解,防止重转积。对不满意件、未参评件高度关注,要求责任单位继续做好教育疏导工作,加强督查督办,既督问题解决、也查首办责任,属于失职失责的,提出追责问责建议。(三)啃下积案化解“硬骨头”,确保真解决。从讲政治的高度扛起重点事项化解责任,严格落实专班责任制,实行“一案一策、一人一专班”,找准事项突破口、压缩化解时限,办一件、结一件、了一件,确保事项真化解。
加快推进现代农业发展。充分发挥乡村振兴项目资金作用,增加村集体及农户经济收入。推进特色产业做大做强,实施老旧茶园改造与名优茶园建设;积极维护好溪口高山茶生态环境,做实溪口“美丽茶镇”称号,举办溪口高山茶文化节,扩大溪口品牌影响力。加大粮食规模化生产,大力发展50亩以上大户。坚定不移找回流失耕地。发展烟叶生产,确保2024年新汤村烟叶种植面积达到400亩左右。(二)突出村镇建设,打造生态宜居新家园持续加强生态环境保护。高标准完成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反馈问题整改,确保重点地区、重点领域环境问题有效解决、动态清零。发展绿色生态农业,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95%以上,让简约适度、绿色低碳成为生活常态。在巩固好现有河长示范点的基础上,力争再创建一个幸福河湖示范点。继续做好公益林的管护与变更工作,及时发放公益林补助。计划在吕辉、天竺、华阳社区实施1500亩省级竹林抚育项目,稳妥推进国土绿化工程,提升生态碳汇能力。进一步提升农村人居环境水平,整治自然村4个,完成改厕85户。
一是进一步完善公开机制。坚持从落实科学发展、推进管理创新、优化发展环境、促进社会和-谐的高度,进一步强化对政务公开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坚持把政府信息公开作为一项重要任务纳入工作日程,及时研究解决工作中的薄弱环节和问题,细化工作责任和措施,强化督促落实,确保政务公开各项工作落到实处。二是进一步规范公开行为。坚持把开展政府信息公开作为今年推进政务公开工作的重要内容,做好政府信息公开栏目的设置、目录和指南的完善、内容的更新,确保社会公众能完整、真实、及时、便捷地查阅政府信息。三是进一步提升公开实效。进一步加强政务公开的日常监督管理,扎实推进行政权力公开透明运行,严格实行全面公开、动态公开、结果公开,增强政务信息发布的针对性和权威性,不断提高政务信息公开的实效。
一是进一步完善公开机制。坚持从落实科学发展、推进管理创新、优化发展环境、促进社会和-谐的高度,进一步强化对政务公开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坚持把政府信息公开作为一项重要任务纳入工作日程,及时研究解决工作中的薄弱环节和问题,细化工作责任和措施,强化督促落实,确保政务公开各项工作落到实处。二是进一步规范公开行为。坚持把开展政府信息公开作为今年推进政务公开工作的重要内容,做好政府信息公开栏目的设置、目录和指南的完善、内容的更新,确保社会公众能完整、真实、及时、便捷地查阅政府信息。三是进一步提升公开实效。进一步加强政务公开的日常监督管理,扎实推进行政权力公开透明运行,严格实行全面公开、动态公开、结果公开,增强政务信息发布的针对性和权威性,不断提高政务信息公开的实效。
公司保密领导小组不定期对重点涉密部门人员手机应用软件进行了抽查,未发现有利用微信、qq等应用程序流转涉密文件,无利用小程序拍摄、扫描涉密资料等泄密情况发生。同时,在重点区域、部位张贴手机应用软件、微信小程序等使用保密风险提示语,进一步推进公司保密工作规范化、常态化。保密专员对于保密文件会专人专车到集团公司保密办领取保密文件,并负责做好保密文件的传阅、跟踪落实工作。凡对外向各类政府网站、外部单位报送信息,必须经分管领导审批后方能报送。二、存在问题和下步工作打算近年来,在集团公司的正确领导和公司全体干部职工的高度重视和共同努力下,*公司保密工作得持续加强,未出现泄密事件和不稳定因素。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主要表现在:保密宣传的力度和深度还不够;对新形势下保密工作的认识还有待进一步加强。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建立健全保密工作规章制度,加强业务培训和岗位训练,强化涉密人员保密意识,严格规范涉密人员保密行为,努力提高保密工作软硬件保障水平,坚决杜绝失泄密问题发生,为集团和*公司高质量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
(二)根据实际情况有效解决问题针对排查出的问题,制定切实可行的整治方案,督促相关社区、主管部门、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局等责任单位,对问题清单进行认领,督促整改,对账销号。“即查即改”的问题,现场进行交办,现场解决。对一时难以整改的倒排工期,列出时间表,逐步整改到位。确保工作传达到社区、落实到一线、行动到社区楼院。并对工作不力的单位进行通报。如xx小学北面,xx小区对面,原林业局果园,因存在土地属性和产权纠纷,长期闲置,成了乱停乱放,流动摊贩聚集的场所,垃圾遍地,遇到刮大风,沙尘遍野,对面是学校和居民区,严重的影响到了学校和居民的日常生活,群众意见很大。XX督察组多次组织自然资源局、交警队、环保局、环卫中心、金水湾物业、XX社区和土地老板召开联席会议,都没有把问题解决掉。“五月攻坚月”开展以来,XX督察组再次召集相关部门召开联席会议,经过多方协商,最终筹集资金3000元,清理里面的摊贩和常年堆积的垃圾,购买250米人工仿真草坪,对闲置空地进行了围护,彻底解决了脏乱差问题,得到了周围群众和师生家长的一致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