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学习用“填词”的方式改编戏曲,并能尝试为新词创编带有戏曲特点的动作。 3、萌发幼儿喜爱黄梅戏的情感。活动准备: 1、黄梅戏《打猪草》中《对花》选段的原唱及伴奏音乐。 2、供幼儿学唱歌曲的图谱。 3、黄梅戏《打猪草》的表演视频。 4、幼儿已听过黄梅戏曲调。 5、幼儿已熟悉掌握多首五言古诗。活动过程:一、听黄梅戏 放录音《打猪草》选段,让幼儿感受原曲。 1、小朋友,这是一首什么曲子?(黄梅戏) 2、黄梅戏是什么地方的剧种?(安徽) 3、这段黄梅戏的名字叫什么?(《打猪草》中的《对花》) 4、你们喜欢听吗?为什么觉得好听呢? (幼儿自由讲述,引导其感受黄梅戏的特点:抒情、优美、流畅、动听、委婉清新、细腻等。)
活动准备:1、前期经验:观看音乐喷泉的视频,了解音乐喷泉的千姿百态。了解各种小乐器的特性,并能熟练地使用各种小乐器。2、教玩具:截取音乐“动物狂欢节”小乐器:小铃、三角铁、圆舞板、沙球、铃鼓、串铃、锣、鼓、钹。 活动过程:一、音乐喷泉的千姿百态1、你见过音乐喷泉吗?谁来用你的动作表演一下音乐喷泉是怎样的?重点指导:知道喷泉有高低、起伏、旋转等各种姿态。2、教师一边哼唱音乐,一边随音乐舞动。重点指导:引导幼儿观察教师的动作与音乐之间的联系。3、讨论喷泉是怎样听着音乐跳舞的。重点指导:引导幼儿发现喷泉与音乐的高低起伏是相匹配的。4、小结:1)当轻柔的音乐响起时,喷泉的舞蹈就会变得慢而优美;2)当强烈的音乐响起时,喷泉的舞蹈就会变得快而激烈;
2、重点难点 重点:运用让幼儿自主阅读、小组阅读、讨论合作等策略,使幼儿在生生互动中解决自己在阅读中遇到的困难。 难点:感受小动物的情感变化。 二、过程实录 (一)活动目标 1、会大胆讲述画面的主要内容,并正确地理解、运用相关的动词。 2、会自主阅读图书内容,并通过小组阅读帮助自己掌握理解画面意思。 3、初步认识汉字“绿房子、黄房子、蓝房子”,培养幼儿对汉字的认读兴趣。 (二)活动准备 1、幼儿用书人手一本,铅笔各组一支。 2、教学图片一套。 3、 “绿房子”、“黄房子”、“蓝房子”汉字的卡片若干张,活动室墙上有三种颜色的房子。 (三)活动过程: 1、激发兴趣。请幼儿将三个小动物分别送到三间房子里去。 (出示三间房子)师:冬天来了小兔子、小猫、松鼠各自砌了一间漂亮的房 子。(师指着房子让幼儿集体说“有绿房子、黄房子、蓝房子”),它们各自住的是哪一间呢?(请幼儿将它们送回家。)你从哪里看出来的? (评析:运用请幼儿将动物送回家并说出理由的方式为后面小动物找房子埋下伏笔。)
2、学习词语:难解难分、满头大汗。活动准备: 1、教育挂图《领域活动语言两猫相争》。 2、学习包《语言讲述活动两猫相争》 活动过程: 一、设疑导入:今天森林里开运动会,所有的小动物们都来到草地上集合,可是左等右等都不见猫兄弟俩。猫兄弟俩去哪里了?
2、培养幼儿的记忆力、口语表达能力 4、引导幼儿理解诗歌内容,初步学习朗诵。 5、丰富词汇:毕业 活动准备:物质——录音机、自录诗歌磁带;幼儿园园景图片,电脑、电视知识——回忆在园生活学习的情景活动方式:集体 重难点分析:重点——引导幼儿在理解诗歌的基础上,初步学习朗诵难点——体会诗歌表达的情感活动过程:一、导入谈话:你准备去哪个学校上学?二、展开 1、师:你在小学会做些什么呢?请小朋友听老师朗诵一首诗歌,名字叫《毕业诗》教师有表情地朗诵诗歌的第一段师:再过几天,小朋友就要进小学,做一个一年级的小学生,坐在明亮的教室里,读书、写字多么神气! 2、回忆在幼儿园的三年中,能说一说对你印象最深的一件事吗?打示幼儿园园景的图片,小朋友游戏的图片等提示幼儿可以说一说
2、学习运用各种感官进行有趣的描述。3、在游戏中发挥想象,创编儿歌《落叶飘》。二、 活动准备:1、环境布置:活动室内布置有小河、草地、马路。2、材料准备:人手一张不同形状的树叶。3、事先教唱歌曲《小树叶》。三、 活动过程:1、游戏:“捡落叶”(1) 师:今天老师带来了好多树妈妈的小宝贝,你们猜猜是谁?幼:是小树叶。(2) 师:一阵风吹过来,小树叶吹走了,赶紧去捡起来吧。幼儿每人捡一片自己喜欢的落叶。(3) 请幼儿描述一下自己的落叶长得什么样?并用形体动作表现出叶子的造型。(长长的、宽宽的、尖尖的、圆圆的、破一个洞的------)
2 学习正确的书写姿势,培养幼儿对汉字书写的兴趣。 3 教育幼儿养成做事认真,不马虎的好习惯。活动准备:老爷爷的画像;没有胡子的小猫、小兔等的图片;写有虚线型汉字的练习卡若干;彩绘笔、铅笔等。活动过程:1 出示老爷爷的画像,引出课题。
2.感受诗歌的稚拙美,学习创编诗句。 3.培养幼儿的合作能力。 活动准备:动物图片若干活动过程:一:观察动物图片1. 出示大象图片。问:这是谁?大象的什么地方最好玩?为什么?假如你有长鼻子你想干什么?2. 出示小猴图片。问:这是谁?小猴的什么地方最好玩?假如你有长尾巴你想干什么?3. 出示长颈鹿图片。问:这是谁?长颈鹿的什么地方最好玩?假如你有长脖 子你想干什么
2培养幼儿勇敢、果断、互相帮助、临危不惧的良好品质和自我选择、主动参与锻炼并在活动中积极动脑的意识与能力。活动急福? 木制长凳8条、海棉垫2块、塑料弧形积木8个、录音机、磁带。活动过程:1 幼儿进场,四散站立;在音乐伴奏下师生一起做热身操。 2 教师把活动器材 - 长凳介绍给幼儿:"长凳是用来坐的,可今天我们要用长凳做各种有趣的活动。"激发幼儿活动的兴趣。3 鼓励幼儿自由探索长凳的各种玩法,并及时请幼儿示范自己的玩法。4 带领幼儿进行各种钻爬游戏。①爬过"地道"--长凳横向间隔2米左右摆成一排,从长凳下爬过。②钻过双层"地道"--将长凳两个两个叠起来,从凳子间隙中爬过。③爬过"暗道"--将长凳并拢,从长凳下爬过后站到凳子上。④开"火车"--将长凳横向间隔0.5米左右摆成一排,请幼儿肩搭肩从长凳上迂回走过。5 过"桥"游戏让幼儿自我选择从纵向放置的一个长凳、两个并排的长凳、两个并排但左右分开的长凳上用各种方法走过"桥"。然后从一旁的塑料弧形积木拼成的"弯曲桥"上走回来。6 将两个长凳叠在一起,让幼儿走过桥,从桥上跳下。然后从塑料弧形积木拼成的"弯曲桥"上走回来。7 教师将幼儿集中起来,示范从桥上往下跳的正确姿势,讲解方法和要领:屈膝摆臂向上跳,前脚掌着地,屈膝缓冲 ,身体下蹲。然后幼儿继续练习。8 将三个长凳叠起来并铺好海棉垫,让幼儿自己爬上凳子走过"桥"并从"桥"上跳到垫子上。然后从一旁的塑料弧形积木拼成的"起伏桥"上走回来。9 视幼儿情况逐渐增加"桥"的高度,鼓励幼儿尝试从桥上走过并跳下。注意事项:①保持场地中有不同高度的"桥",让幼儿自己选择。②教师加强保护,尤其要注意过最高的"桥"幼儿的安全。(可让配班教师协助保护。)③引导幼儿帮助爬不上凳子的同伴。④对能力特别强的幼儿,教师可在其过"桥"时把手伸在桥当中设置障碍,让他跨过。10 对幼儿的表现作积极的评价,表扬幼儿的勇敢精神和互相帮助的良好品质。11 幼儿四散站立,在音乐伴奏下跟老师做放松操。12 幼儿离场。
活动名称:旅游去内容与要求:1、在看看、讲讲的过程中,初步了解上海和北京的一些著名景点。2、激发孩子进一步探索中国其他名胜的兴趣,培养幼儿热爱祖国的情感。 活动准备:1、题板(上面有9张著名景点照片)2、幼儿操作材料(有关上海和北京景点的图片等) 活动过程:(一)看看、讲讲师:你们喜欢旅游吗?周老师也特别喜欢旅游,我去过好多好多地方,只要看到好的景点,我都会把他们拍下来,所以周老师这儿有好多景点的照片,你们想不想看看呀? (出示题板)师:瞧,这块题板上就有许多我拍的景点的照片,上面我都用纸蒙了起来,我们先来看看一共有几行?每行有几张?(也可以用列来表示)谁能告诉我这张照片在什么位置?(老师介绍)你们想看哪张照片(用语言表示),谁愿意来介绍介绍? 重点:1、东方明珠(请幼儿介绍)如:东方明珠在哪里啊?它有几个球?这些球都一样大吗?他有多高啊?(丰富东方明珠高达四百六十八米,是亚洲第一、世界第三高塔。)站在东方明珠上你们能看到些什么啊?(东方明珠是我们上海的标志,到上海来旅游的游客都要到东方明珠上去参观一下。站在东方明珠电视塔上啊,能看到整个上海的景色。)2、历史博物馆设疑:这是什么地方啊?他的样子看起来象什么? 历史博物馆在哪里,你们知道吗?历史博物馆是用来干什么的呢?(博物馆是用来收藏和展览一些珍贵的历史文物的,那里经常会有一些展览。我去参观过一次古代青铜器的展出,看到了许多珍贵精美的青铜器。)
2、激发幼儿学习和活动的兴趣。 活动准备: 1、在活动场地上画一个大圆圈。 2、太阳公公头饰一件,雪花头饰每人一件。 3、让幼儿穿好适于运动的服装。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1、教师讲故事《雪花》“冬天到了,太阳公公(出示教具)多到家里睡懒觉,雪花宝宝们悄悄地飞了下来落到了地上。时间一长,雪花宝宝就睡着了。第二天清晨,太阳公公出来散步了,雪花宝宝们被太阳光照的融化了。底墒只留下了水的痕迹。” 2、提问: 故事中都有那些人物?(太阳、雪花) 故事中讲的是哪个季节?(冬季) 给幼儿鼓励“嘿嘿 GREAT”
一、 开始部分复习已学过的字词(游戏 神秘袋)师: 神秘袋真奇妙,里面的东西要不要?幼:要(老师用手从口袋里摸出东西, 吸引小朋友,交替摸出字卡, 以达到复习已学的字词目的)二、 基本部分1、欣赏儿歌,引入课题。提问: 儿歌中的天鹅它在哪里做什么?(在寒冷的公园里过冬) 它怎么了? (翅膀受伤了,很孤单)小朋友怎样帮助它的? (变成一只天鹅跟它作伴) 那你怎么样帮助天鹅呢?小朋友讨论, 个别回答, 老师小结。2、出示大范例,学习儿歌。
环境创设:皮球同三分之二幼儿人数。 活动过程:一、开始部分传球游戏:幼儿分成两队,分别从上和下传球。二、基本部分1、三分之二的幼儿拿取皮球,然后提出要求:有球的孩子要保护好自己的球,没有皮球的孩子可以动脑筋把别人的球夺过来,每个人只能拿一个皮球。夺球的过程中,要多动脑筋,不能推拉别人或者硬抢。
活动过程:1.激发制作的愿望。①在《三月三》的音乐声中,欣赏各种风筝,自由交流。②重点观察风筝的造型及色彩。③讨论:我想设计的风筝。2.绘制风筝图案。①讨论如何制作左右对称的风筝。②共同小结有益的学习经验,如先画后剪、叠放印轮廓等。③幼儿绘制风筝,教师巡回指导。3.欣赏作品。①展示绘制好的风筝面,介绍风筝名称、绘制方法等。②互评同伴作品,表述自己喜欢的原因,或提出修改建议。
活动目的: 1、引导幼儿燃烧现象,了解火的性质、用途及危害。 2、向幼儿进行安全教育,增进幼儿安全防火意识。 3、一旦发生火灾,要知道如何自我保护和如何自救。 活动准备:纸、蜡烛、火柴、大中小玻璃杯、电话、湿毛巾、毛巾被等。
2、知道在发生危险时,如何解救自己的方法。 活动准备: 1、因漏气而造成的事故事例。 2、煤气灶一个。 3、关于一些煤气发生的事故录象。 活动过程: 一、认识煤气灶、煤气包,了解煤气的用处 1. 出示煤气灶和煤气包,提问:这是什么?你们家使用煤气吗?你们家的煤气是从哪里来的?煤气有什么用? 2. 教师进行简单的小结:我们家用的煤气有两种,一种是管道煤气,一种是煤气包。 它们给我们带来了许多方便,能烧水、烧饭、烧菜┄┄
活动准备 1、幼儿、家长和教师共同收集报刊、杂志、电视报道中有关紧急撤离的事例或图片。 2、班级紧急撤离图。 活动过程 1. 组织幼儿观看录像或图片,让幼儿感知遇到突发事件给人们带来的危害(煤气泄漏;火灾等)。 提问:“如果遇到突发事情时怎么办?”引导幼儿说说自己的见识和感受。知道遇到突发事件不要慌,有秩序地撤离可以避免危害的发生。 2。出示班级撤离图,带幼儿观察并找出班级在紧急情况下撤离的路径和位置。 引导幼儿讨论;为什么撤离时要走图中标注的路径?使幼儿了解图中标注的撤离路径是离户外安全地带最近的一条通道。
2、每到周一时,有的孩子会经常性的闹肚子。 3、在日常生活中,幼儿很喜欢把一些小硬片、碎纸等东西放入口中。 4、进餐时,有的幼儿爱说话,疯闹,嘴里含着饭就去玩了。 5、有的幼儿不生病也硬缠着父母带药到幼儿园。 6、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差。 [活动目标] 1、通过真实的案例让幼儿懂得随便乱吃东西的危害性。 2、引导幼儿乐于探索、交流与分享,激发幼儿的想象力。 3、提高自我保护的意识及应对安全事件的能力。 [活动准备] 真实案例《卡在喉咙里的五角星》;课件《进餐时》、《肚子为什么疼》;情景表演《好吃的鱼》; 图片: 1、老鼠、苍蝇叮咬过的食物。 2、过期的食物。 3、腐烂变质的食物。 4、假冒、劣质的食物。 5、没洗干净的;每组一小筐(内有图片如:幼儿一边走一边喝水;吃饭时在说笑;吃大量的雪糕;把铅笔放入口中等)
2、引导幼儿初步运用较完整、连贯的语言看图讲述故事内容,发展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 在活动过程中,提高幼儿的安全意识。 活动准备: 课件《当你单独在家时……》;情景表演的准备;音乐磁带《开汽车》;一辆霄幼接送车(用kt板制作);红绿灯一个;芳芳家的布置(沙发、花瓶、茶桌、饮水机、门牌、电话等);投影仪;电脑一台;故事图片《当你单独在家时……》19套。
活动要求: 1、使幼儿了解安全使用电器得粗浅知识。 2、培养幼儿的安全意识。 活动过程: 1、请幼儿找一找教室中的电源插座或插头在什么地方? 2、讨论:幼儿园班级里的插座为什么都要安装得这么高?(让幼儿知道电插头、电源插座都是很危险的东西,如果手碰到插孔内,人就会触电,会有生命危险。) 3、请幼儿看教师拿插头时手的姿势和抓的位置,让幼儿知道插孔里有电,插头上的小铜片能把电通过电线传给录音机,所以手不能碰到铜片,更不能把手伸插孔内。
PPT全称是PowerPoint,LFPPT为你提供免费PPT模板下载资源。让你10秒轻松搞定幻灯片制作,打造⾼颜值的丰富演示文稿素材模版合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