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点难点1.欣赏和感知理解漫画作品.需要幼儿集中注意观察,这也是能否达到目标的重要条件。因此,我从活动开始便设置了一个个悬念,直到结尾也就是高潮部分,我没有直接揭晓答案,而是留给幼儿一个充分的想像空间。这样,使幼儿的注意得以长久保持。2.了解漫画特点对幼儿是有一定难度的,当然也不是一次活动所能完成的。因此,在活动中,我们不能空洞地将一些抽象的词汇灌输给孩子们听,而是通过精心设计的提问和让幼儿欣赏一些有代表性的漫画作品,有机渗透在活动中。我还设置了漫画墙作为准备和延伸活动,长期贴在教室里,使幼儿自己从中慢慢体会,不断深入地了解漫画。 活动目标1.理解漫画作品内容,尝试运用语言和图画刨编故事结尾。2.通过漫画欣赏、初步了解漫画的基本特点,更加喜欢漫画这一艺术形式。3.养成细致观察和大胆想像的习惯。 活动准备1.漫画书《父与子》一本,完整的4幅漫画作品、不加背景的图4一幅。2.供幼儿续编添画的作业纸每人一张、黑色水笔每人一根。3.布置一个漫画墙,上面贴有许多有代表性的漫画作品(单幅的、连环的、黑白的、彩色的、有趣可笑的、充满幻想的、讽刺褒贬的)。
【主题目标】1、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卫生习惯和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2、充分挖掘各种现有的或潜在的教育资源,配合幼儿,为教育教学的顺利开展起到了很好的促进、整合作用。3、喜欢参加体育活动,动作协调、灵活,能与同伴协商共同完成目标与任务。4、利用图书、图片、网络进行提问、查找、调查、归纳,注意运动安全,有初步保护自己的意识,知道自我保护的简单方法。【活动准备】通过谈话了解幼儿喜欢的各种体育项目,根据需要从网上、图书里细致了解有关运动的各种名称与玩法,并充分发挥家长、社区资源。在家长方面,我们根据幼儿园家长情况,采用幼儿写信的方法,将我们活动的设想与要求,用孩子的话来告诉他们,让他们能全面地了解并支持我们活动的开展。【活动过程】1、教师通过谈话,了解幼儿最喜欢的体育运动。幼儿:我喜欢踢足球。幼儿:我喜欢跑步。
本次活动我设计以下三个环节:一、展示《我想帮忙》课件,引导幼儿看图说话,并认读词语:帮忙。二、引导幼儿情境讲述,进一步理解画面内容。三、尝试表演,感受和体验河马助人为乐的情感。一、展示《我想帮忙》课件,引导幼儿看图说话,并认读词语:帮忙。1、谈话导入:(教师神秘地说)告诉大家一个秘密:老师发现了一群小动物们之间的故事,你们想知道吗?可是,小动物们说了要想知道它们的秘密必须靠小朋友自己,要用自己的小眼睛认真观察,动脑筋思考,还要大胆回答出问题才行呢!大家能做到吗?就让我们一起来试试吧!(出示幻灯一)引导幼儿说说画面中的小动物们都在干什么。(出示幻灯二)猜猜“河马会怎么帮忙呢?”(这样的设计就是抓住幼儿喜欢小动物的心理,利用幼儿观察小动物们生活化的动作形态和解答悬疑问题,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2、(出示幻灯三——六)在展示画面的过程中,引导幼儿认真观察,鼓励幼儿大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发展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并使幼儿养成注意倾听的好习惯。3、认读词语:帮忙。利用字卡和情境画面帮助幼儿直观形象地去了解、认识词语,再通过游戏《帮字宝宝找朋友》进一步加深理解词语。
二、说活动目标:《纲要》中提出:“创造一个自由、宽松的语言交往环境,支持、鼓励、吸引幼儿与教师、同伴或其他人交谈,体验语言交流的乐趣。”根据这一要求,我从认知、能力、情感三方面提出了本次活动的目标。1、能看懂画面的主要内容,并尝试讲述画面中的故事。(体现在教学环节一)2、能用完整的话说出河马帮助了谁?怎么帮的?(体现在教学环节二)3、帮助幼儿感受与体验河马助人为乐的情感。(体现在教学环节三)三、说活动重、难点:现在的幼儿通常生活在成人的“保护圈”里,与人交往的能力较差,自我意识强,缺乏友爱、助人为乐的意识,我把“帮助幼儿感受和体验河马助人为乐的情感。”定为本次活动的一个重点。为了培养幼儿养成说完整话的习惯,根据本次活动的目标,又把“能看懂画面的主要内容,并尝试用完整的话说出河马帮助了谁及所用的方法。”做为本次活动的重点也是难点。
晨会:(谈话)高高兴兴上幼儿园。活动目标:1、稳定幼儿情绪,鼓励幼儿能高高兴兴上幼儿园。2、熟悉幼儿园环境、老师,激发幼儿愿意上幼儿园的情感。活动准备:1、各种桌面玩具、滚动小车等。2、熟悉每位幼儿的姓名、了解其个性。活动重点: 通过游戏活动,让幼儿喜爱上幼儿园。活动难点: 让幼儿愿意上幼儿园。
2、了解测量在生活中的应用,激发幼儿参与测量的兴趣。3、愿意与同伴合作交流,解决问题。活动准备:1、幼儿已有初步的测量经验。2、尺子、绳子、软尺、吸管、小棒、短积木、铅笔、筷子、纸卡段、盒子、书等物品。3、记录表、水彩笔、磁性板。活动过程:一、引题:提出任务今天小朋友来当“小小测量员”,用三种不同的工具来测量相同的一条边,并把测量结果记录下来。
2、培养幼儿动手操作能力、协作能力、团队协作能力。3、复习10以内的数的顺序及找规律。活动准备:每个幼儿一个小猴头饰、桃子和苹果图片、桌子、画有飞机和汽车的卡片各一大张并分成和幼儿人数的一半的份数、玩具若干、录了《猴哥》音乐的磁带、小鸟头饰一个、老虎头饰两个。活动过程:1、猴妈妈和孩子们在睡梦中醒来, 猴妈妈带着孩子们在“猴哥”的音乐声中进行晨练。(做热身运动)2、 孩子们都饿了,妈妈带着孩子们到树林去摘果子(练习跳高)。在孩子们吃果子时,一只小鸟飞来说道:“猴妈妈,听说五台山上有宝藏,许多小动物都去寻宝去了,你们也快去吧!”然后飞走了。
2.鼓励幼儿用(目测、计量、数数、折叠)等多种方法大胆去尝试、探索二等份的多种分法。3.引导幼儿大胆讲述操作过程和结果。活动材料;教具:天线宝宝两个、蛋糕一块、二等份图卡10张学具:长方形纸、剪刀、尺、毛线、包装纸;吸管、圆片、三角形、正方形;硬币、蚕豆、雪花片、纽扣、小碗;量杯6个、天平、蛋糕、番茄、豆腐干、刀子、菜板、橡皮泥等。活动过程:1.幼儿将长方形纸进行二等份。 (1)班上请来了两位小客人,看看是谁?它们还带来了最喜欢吃的蛋糕,可是只有一块蛋糕,两人都想吃,怎么办?(2)请一位幼儿动手试一试,有什么办法知道这两块一样大呢?(重叠)(3)教师小结:把蛋糕分成一样大的两份,这种方法叫二等份。想想蛋糕除了这样分,还有不一样的分法吗?每位小朋友面前都有一张像蛋糕一样的长方形纸,请你想出和别人不同的方法进行二等份?(4)幼儿动手操作,展示幼儿分法。(边与边对折、对角折)请幼儿比较一下,分出来的图形和原来的图形有什么变化?(5)教师小结:小朋友用了对折、对角折对长方形纸进行了二等份,把它分成了两份一样大的图形。
1、明喻: 明喻就是本体、喻体和比喻词都出现的比喻。例句:例如:长城像一条长龙。这个句子中,“长城”是本体,“像”是比喻词,“一条长龙”是喻体。2、暗喻: 暗喻又叫隐喻,只出现本体和喻体,不用比喻词语或用“是、变成、成为、等于”等喻词。例句:例如:山间的云雾构成了一幅精妙的山水画。这个句子中“山间的云雾”是本体,“构成”是比喻词,“一幅精妙的山水画”是喻体。3、借喻: 借喻是只出现用来代替本体的喻体,而本体和喻词都不出现。例句:落光了叶子的柳树上挂满了毛茸茸、亮晶晶的银条儿。这个句子中,本体、比喻词均没有出现,喻体是“银条儿”。
背景描述:随着园本课程的深入实施,每个学期教研组一个原创主题似乎已经成了惯例,但是,我们却总觉得这样以组为单位的主题实施方法存在很多弊端,最主要的是忽视了各班孩子的特点和能力差异,而孩子的差异对课程实施的效果影响是很大的。分析三个小班幼儿现状,差异更是明显:小一班经过一年的托班教育,各方面的能力都比两个新小班强,如果选择同一主题,在内容的选择上很难体现一致性和针对性,而如果以班级为单位,由两位老师根据自己班孩子的发展与需要选择主题,似乎更能体现探究性课程的精神,也更有利于不同能力的孩子的发展。于是,我们就开始了自己班级的原创主题的实施。一、主题的产生:我们班的孩子虽然从表面上看已经适应了幼儿园生活,来园时不哭了,吃饭、睡觉都很正常,但是,通过平时与一些家长的交流发现,其实有很多孩子并没有完全进入状态,他们还没有把自己溶入到集体中,自己真实的个性都没有充分表露出来,有的甚至还刻意的压抑自己。从幼儿心理特点分析,出现这样的现象是很正常的:毕竟他们入园时间不长,孩子间比较陌生,对同伴及集体还缺少信任感,因此也造成了相互间交往很少的现象。我想,这就是问题的关键了,3——4岁的孩子已经有了强烈的交往欲望,在与同伴的交往中他们才会把自己真实的个性表露出来,通过不断的交往取得同伴间的信任。于是,“交往”成了摆在老师和孩子面前共同的需要:孩子,需要在与同伴交往中获取相互间信任,从而大胆的展放自我;老师,需要创设机会激发幼儿交往的欲望。在我们的分析与思考中产生了主题——《好朋友》,主要目的是激发与同伴交往的愿望,体验与同伴游戏的快乐。我们把情感体验作为这次主题实施的主要目标。
2、在本次活动中,我以情景的方式导入:我做兔妈妈,孩子们做兔孩子。(妈妈和孩子的形式孩子在体育活动中一直开展这样的形式,孩子兴趣也很高。与孩子们一起练习小兔双脚并拢跳的技能。在第二环节的游戏中,我通过层层递进的方法:(1)天黑了,小兔回家,躲到三角形洞里。(2)大灰狼来了,要抓躲在三角形洞里的兔子(3)抓躲在红色方形洞里的小兔。三个游戏来达到层层递进的效果。既帮助幼儿对图形的巩固认识,有发展幼儿听指令游戏的能力。 活动名称:小兔找山洞活动目标:1、在小兔找山洞的游戏中,巩固认识各种图形。2、初步练习听指令进行游戏。活动准备:小兔、大灰狼头饰、地上画有各种图形、青草等
活动目标:1、 知道菜场是买菜和卖菜的地方。2、 了解菜场中物品摆放和人际交往的特点.3、 鼓励幼儿敢于和摊主对话。活动准备:照相机、菜场活动过程:一、(组织幼儿到菜场)你看到了哪些人 ,它们在做什么?(菜场有很多人,他们有的在买菜,有的在卖菜....)
活动目标: 1、通过儿歌学习把毛巾打开,把脸上的部位都洗到的正确方法,把耳朵、脖子两个部位也洗到。2、提高幼儿自我服务意识和能力,愿意做力所能及的事。 活动准备:小兔、小象玩具、儿歌、自编故事 活动过程: 一、出示手偶,引起幼儿兴趣 看,谁来啦?向小兔、小象问好 二、通过故事进行活动1、讲故事(一) (1)提问:a怎样把脸洗干净?大家讨论b我们要做好什么准备工作?
1、培养幼儿的安全意识。2、学会在室内、外玩耍时保护自己的方法。3、认识“室内” “室外”“安全”4、复习学过的儿歌《滑滑梯》。 [活动准备] 幼儿在室内、外自由活动的录象;字卡“室内、室外、安全”;小滑梯 [活动过程]1、课前几分钟幼儿不受约束,在室内自由活动。(活动课的引子部分)2、弹琴,幼儿有规律的坐好。
预设目标:1、稳定幼儿的情绪,愿意来幼儿园,亲近老师能随老师同伴一起游戏活动。2、认识班里的同伴和老师知道自己是幼儿园的小朋友。3、在老师的帮助下愿意做自己能做的事情。4、初步培养幼儿生活方面的自理能力。家长配合:1、坚持送孩子来园。2、为幼儿准备生活照片。3、及时与老师沟通孩子的情绪反应。
活动内容: 回忆交流自己乘坐各种交通工具时的感受。活动准备:1.有过乘坐交通工具的经验。2.幼儿在各种交通工具前合影的照片.3.交通工具模型。活动过程:1. 展示交通工具的模型。2. 请幼儿说出名称,和幼儿讨论这些交通工具是在陆上、海上还是空中使用,并说明其功能特征。3.请幼儿观察并讨论这些交通工具的异同。4.你见过这些交通工具吗?在哪看见过的?5.你坐过哪些交通工具吗?坐在里面看到了什么,感觉怎样? (1)请幼儿个别介绍。 (2)请幼儿相互交流。
二、 主题的目标1、 初步认识冬季的特征和自然景象2、 通过故事儿歌练习幼儿在集体中大胆地表演3、 动手动脑大胆地探索4、 培养幼儿冬天不怕冷的意志品质5、 利用各种材料参与环境的布置,体验自己动手的快乐三、 环境准备1、 环境布置“冬天的景色”以及幼儿园参加体育活动的照片2、 剪纸“小雪花”贴在活动室玻璃窗上,增添东景3、 教幼儿装饰的冬季服饰在墙面展示4、 布置过新年的环境
二、主题目标1、 会比较熟练地使用小勺进餐,不挑食,不掉饭粒。2、 在老师的提醒下,能够主动多喝水,知道随渴随喝。3、 练习听信号走、原地跳等基本动作。4、 喜欢参加体育活动,能够使用器械进行游戏活动。5、 意并初步学习说普通话。6、 喜欢与老师小朋友交谈。7、 喜欢听故事、看表演。8、 意在成人和同伴面前展示自己的作品。9、 能有礼貌的与人打招呼。10、 初步尝试自己的事情自己做。11、 玩沙玩水游戏中,感受它们的特征。12、 能够比较多少,并按数字的特征进行一维分类。13、 能认识1到10的数字,并能按物点数。14、 意在音乐伴奏下做自己喜欢的模仿动作,表达自己的情感。15、 能够进行简单的撕纸、粘贴等手工活动。16、 能够用横线、竖线进行绘画活动。三、环境准备 1、 教师主动做好 幼儿的“大朋友”,形成和谐、亲密的师幼关系,教师主动使用礼貌用语,影响幼儿2、 设立《好宝宝学本领》专栏,分别以有礼貌、会作操、会吃饭、独立睡觉等形象标志做记录,鼓励幼儿做个好宝宝。3、 提供幼儿园叔叔阿姨工作的图片,如:厨房里的叔叔阿姨在淘米、洗菜、烧饭;花工在拔草、浇花、施肥等,让幼儿感受他们对自己的关爱。四、家园共育1、 与家长交流幼儿入园后的情况,对个别适应慢的幼儿共同分析原因、商讨克服依恋感的办法2、 希望家长能主动亲近幼儿园里的工作人员,与他们打招呼,尊重所有工作人员的劳动3、 家长自身注重文明习惯,在家庭中能使用文明礼貌用语4、 希望家长在家也能培养孩子爱护玩具,自己收拾玩具5、 有条件的家长带幼儿参观玩具商场或玩具柜台,观察玩具摆放 6、 家长可鼓励幼儿从家里带一两样自己喜欢的玩具到幼儿园与小朋友一同分享玩玩具的快乐
一、我是怎样来幼儿园的 楠楠:我穿了小雨衣,妈妈穿了大雨衣骑摩托车送我来幼儿园。 晶晶:我是坐爸爸的汽车来的,到了幼儿园门口再撑伞走进来。 东东:奶奶的三轮车上搭了一个篷,我坐在里面淋不到雨,到了幼儿园门口我再撑伞走进来。 恒恒:我和奶奶一人一把伞,从家里走到幼儿园。 峰峰:我穿了雨衣,坐在奶奶的自行车上来的。 宁宁:我躲在妈妈的大雨衣里来幼儿园的。 孩子们越说越起劲,纷纷向同伴展示自己的雨具,于是我们就进行下一个活动。 二、我的雨衣、雨伞 玮玮:我的长雨衣有两只袖子,穿上它就可以挡雨。 桢桢:我的雨衣是大红的,有点旧了。如果这里不拎好(指领口)就会漏水。 楠楠:我的小雨衣是红色的,上面还有许多小动物。 宇宇:我的雨衣有很多颜色,红、黄、绿……像彩虹。 还有几名带伞的幼儿展示了他们的小伞。佳佳撑了把有点古典韵味的伞,神态有点羞答答的;滢滢撑着花边伞转呀转,好像模特在表演……
三、主题活动目标:1、乐于探索自己感兴趣的东西。2、了解、学习遵守一些基本规则3、享受与同伴分玩具的乐趣。4、会表达自己的需求和情绪。5、喜欢参加体育活动或游戏活动.活动一:语言、科学活动:《我喜欢的车》活动建议:事先发通知单,请幼儿从家中带一辆自己喜欢的玩具车。附录:整合课程下P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