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1、感受南瓜节欢乐的气氛。2、通过活动,让幼儿知道多吃粗粮好。懂得吃东西要讲卫生。探索:1、能用各种感官,主动去了解南瓜的特点和作用等。2、能用普通话讲出南瓜明显的特征。表现:1、在活动中,培养幼儿的观察能 力、动手操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合作意识等。2、能用交流、谈话、游戏、分享、绘画、亲子活动等形式进行表征。二、情境活动1、亲亲南瓜 涉及领域:健康、探索2、蛤蟆吃南瓜 涉及领域:健康、表现3、幸福分享 涉及领域:健康、表现4、摘南瓜 涉及领域:健康、探索5、南瓜丰收啦 涉及领域:表现、探索
二、 活动准备1. 若干个打满红黄蓝三原色的乒乓球。(分别放在若干个对应颜色的箩筐里)2. 白颜色的宣纸若干,三种颜色的五角星若干。3. 有三原色组成的三条河。4. 小兔子的头饰若干,别针若干个,绳子两条。三、 活动过程激发兴趣——自由探索——游戏体验(一) 激发兴趣1.“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在活动一开始扮演兔妈妈的角色,带领着兔宝宝们通过三条不同的河流,去大森林里探险。教师带领幼儿一边走一边巩固和复习红黄蓝三种颜色。老师请顺利通过的兔宝宝每人选一朵花作为奖励,其中分为三种颜色的花。2. 请小朋友们根据自己所选择的花的颜色,站到对应的颜色的家里。教师给予他们不同的称号:红队、黄队和蓝队。
2、进一步培养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二、活动准备: 背景图一张;磁性教具:四只蚂蚁 树叶 小船 一条大青虫 四个小伞兵;蚂蚁头饰数量和幼儿人数一样多;蒲公英、青虫头饰各一个;配乐故事磁带。活动过程:(一)出示“蚂蚁”,引出主题。1、看,它是谁?(小蚂蚁)你们喜欢小蚂蚁吗?2、今天我就来讲一个小蚂蚁的故事。故事的名字叫蒲公英妈妈和小蚂蚁。(二)欣赏故事《蒲公英妈妈和小蚂蚁》。1、教师有表情的讲述故事。讲述故事后提问:1)故事的名字叫什么?2)故事里有谁和谁?2、出示背景图,教师边演示教具边讲故事。讲述过程中提问:1)小河的对岸住着谁?2)一阵大风吹来,小蚂蚁坐的树叶小船怎么了?3)野地里有什么?它是什么样子的?4)蒲公英是怎样对待小蚂蚁的?5)小蚂蚁说了些什么?蒲公英妈妈又说了些什么?6)蒲公英妈妈为什么很感激小蚂蚁?7)小蚂蚁是怎样回到自己家的?8)这个故事告诉了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活动准备: 小厨师形象图片一张,“青菜”“鸡腿”“肉串”“爆米花”图片各一张,“炒”“炸”“烤” “爆”字卡一份(教具)、各四份(学具),布袋16个,厨师帽16只。 活动过程: 一、探讨做菜方法,建构儿歌。 (一)激趣。 T:“小朋友们看,谁来啦?”(出示小厨师图片) “你从哪儿看出他是一位小厨师?” “我们一起学学小厨师,带领幼儿边说边表演‘带上厨师帽,挂上小围裙’” “小厨师准备要做菜了,我们一起跟小厨师学做菜吧。” (二)探讨四种菜的不同做法。 1、T:“看看第一道学做什么菜?”(出示青菜图片) T:“你觉得这盘青菜怎么样?” “这样绿油油的青菜是怎么做出来的?”(幼儿自由发表意见,教师有目的引导)。 “青菜是怎么做出来的请幼儿说一说,做一做。” “原来这样绿油油的青菜是炒出来的呀,我们一起来炒青菜吧。”(教师带领幼儿边做炒的动作边说‘炒青菜,炒青菜,炒炒炒’)根据幼儿实际情况,练习几遍。 T:“青菜是炒出来的呀?”(教师出示字卡‘炒’) 幼儿认读:“炒”,把字卡贴到青菜的旁边,“炒青菜”、“炒青菜炒青菜,炒炒炒” 2、T:“我们来看第二道菜是什么?(鸡腿)” T:“你们吃过这样的鸡腿吗?吃起来有什么感觉?”
2、引导幼儿理解故事内容,能和老师一起讲述故事。活动准备:乌龟、蜗牛、请问的木偶各一个,3组图画活动重点:愿意表达自己的感受,能和老师一起讲述故事。活动过程:一、开始部分:1. 律动引入,邀请幼儿观看木偶表演。2. 情景导入:(1)通过木偶剧的名字“怪脾气的小乌龟”引起幼儿观看的兴趣。老师有表情的提出问题:小乌龟为什么是怪脾气?(2)通过入场须知,让幼儿了解看木偶剧的时候应该怎样做。
活动目标:1、引导幼儿探索小火箭上天的原因。2、激发幼儿科学探索的兴趣,培养幼儿科学探索的精神。活动准备:1、物质准备:1) 小火箭人手一个(大可乐瓶上盖一个纸做的圆锥体)。2) 在活动室柱子或墙面上做好不同高度的标记。
一:活动目标1、 能按顺序的进行细致的观察,将衣着相同的两个小熊找出来;2、 提高幼儿的视觉辨别能力。二:活动准备1:挂图:〈〈视觉辨认〉〉;2:幼儿用书:〈〈我的数学〉〉第22页;3:小熊卡片24张,裤子线条、颜色一样的,各6张,分4组;4:水彩笔、粉笔。
2、大胆创编小鸡出壳的舞蹈动作,体验创编舞蹈的乐趣。 准备:1、小鸡胸饰若干,呼啦圈人手一个个、教具(鸡蛋) 2、小鸡出壳的FLASH配音乐、小鸡出家的FLASH配音乐 3、录音机 过程:一、自主想象、讨论 1、情景引入,激发幼儿的兴趣。师:今天我带了一位新朋友,你们看看,是谁呀。(拉线出鸡蛋壳) 1)你们知道蛋壳是谁的家呀? 2)还没有出生小鸡宝宝是怎样的?(教师伸出胳膊做舒展状)蛋壳这么小,鸡宝宝能这样吗? 3)蛋壳中的小鸡宝宝渐渐长大了,住不下蛋壳房子了,怎么办呢?它是怎么出来的呢? 讨论2、观察 观看小鸡出生的图片
2、培养幼儿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理解故事主要情节,学习从身边小事做起。 重难点分析: 重点:理解故事内容,体会不同人物的心理活动。 难点:萌发幼儿的责任感,懂得做事替大家着想。 活动准备: 1、课件《路上有个小土坑》。 2、有关幼儿在园中的环境和生活照片。 3、有关的区域环境。 活动过程:1、激发幼儿听故事的兴趣。 提问:路上有个小土坑,假如你看到,会怎样做?从幼儿回答中发现问题,进行有针对性地评价。
2、丰富幼儿有关椅子的知识,发展幼儿的思维能力,教给抹椅子的技能,培养幼儿爱护小椅子。准备:干净与脏椅子各1张(质地、颜色、大小高矮相同),水盆1只,抹布31块。过程:1、以游戏口吻请幼儿用眼睛仔细看一看,两张椅子有什么不一样,说一说喜欢哪一张椅子。 2、动动小脑子,说说怎样让脏椅子变成干净的小椅子呢?老师在肯定幼儿正确回答的基础上出示抹布问:“这是什么?有什么用?”教师示范并用诗歌讲解洗抹的方法,如“先抹桌子面,再抹桌子背,横档抹一抹,最后抹椅腿”。抹好后请幼儿闭上眼睛,老师将两张椅子交换位置后问幼儿:“你喜欢哪一张小椅子?”(都喜欢)
二、 活动目标1、 会用多种线条材料大胆想象拼摆图画2、 能大胆讲述、表达自己的多种想法3、 尽情享受探索发现和创造的了趣三、 重点与难点重点:在活动中能展开想象的翅膀,大胆地自己的多种想法难点:会用灵巧的双手和智慧的大脑,运用多种线条材料大胆探索创造,拼摆图画四、 活动准备1、 和孩子们共同收集各种线条材料缝衣线、毛线、电线、吸管、火柴、麻绳、塑料线、彩带、橡皮筋等等2、 魔术盒、操作板、线条图片3、 实物投影仪
2、 在操作活动时能主动、专心地进行操作活动,并讲述操作活动过程和结果。3、 通过活动,激发幼儿按一定规律排序活动的兴趣,体验成功的快乐。活动准备:4、 头饰、各种形状、颜色的片片。活动过程:1、 教师戴着一条自制的头饰 出现在孩子们面前,让他们自己去发现这一饰物,从而激发他们自制项链的兴趣。出示教师制作的头饰,你觉得怎么样?为什么漂亮?是怎样排序的?请一个幼儿示范。小结:原来老师的头饰是用片片有规律的排队的,所以很漂亮,你们想不想也来装饰自己的头饰,老师也为你们准备各种片片,出示各种片片,讨论:你想怎样打扮你的头饰?(幼儿讲述并制作)2、幼儿第一次操作教师巡回观察
活动准备: 各种常见水果若干、布袋、塑料水果刀、盘子、猕猴桃、黄桃、圣女果活动过程:一、摸水果 教师出示装有各种幼儿熟悉的水果的自制摸宝袋,请幼儿摸摸、说说自己从袋里摸到的是什么水果,它的外形是怎样的?它的味道如何?有没有香味?二、出示水果图案 教师出示某一水果的切面,请幼儿观察它的图案。
二、操作层次建议 A.幼儿随意地在火车上摆放图形片。 B.幼儿按照一定的规律在火车车厢上摆放图形片,如摆放所有的三角形、所有的红色的图形等等。 C.幼儿按照要求的玩法摆放图形片:后摆放的图片与前一张图形片有一个方面的不同。 如前面一张是"大的红色的三角形",后面可以放"小的红色的三角形"或者"大的红色的正方形"或者"大的绿色的三角形"等。
2、通过试验了解伞面大小对速度的影响。 活动准备: 大小不一样的降落伞人手一个、两个同样大小的小娃娃、大记录表、贴纸 活动过程:一、出示两个大小一样的娃娃,引起幼儿的兴趣 师:今天,老师给你们介绍两位好朋友,他们俩一个叫欢欢,一个叫乐乐,欢欢和乐乐喜欢从空中跳下来的感觉,可他们觉得落下来的速度太快了,来不及看周围的风景,想请小朋友帮他们出个主意,怎样可以令他们落得慢些?(幼儿讨论……)
1、亲近大自然,爱护动物,有同情心,有初步的环保意识。2、知道大海中常见的几种鱼类的名称及其生活习性。3、参与变废为宝的活动,会用它们大胆地进行艺术表现与创造,喜欢装饰。活动过程:一、海底观光:观看录象片----海底世界的美丽风光提问:你在海底世界中看到了什么呀? 小结:海底世界可真神奇,许许多多的生物都生活在大海中。二、观看资料片:大海中的鱼(片中向幼儿介绍了一些常见的海鱼及其相关知识)。提问:生活在海底世界中最庞大的一个家族是什么家族?
2.通过幼儿亲自的操作活动,使幼儿初步感知淀粉、石灰水和碘三者之间简单变化。活动准备1.幼儿人手一份试管、烧杯、滴管和喷雾器。2.桌上准备淀粉、碘水和石灰水,试管架和抹布等,幼儿已经有做各种小实验的简单经验。3.贴在墙上的白纸两条,上面已经有淀粉画。活动过程一、教师简单交代,引出主题:做小实验。 1.出示聪明豆玩具,激发幼儿兴趣。 2.师:聪明豆知道许多科学知识,最喜欢和大家一起做科学实验。看,今天又为大家准备了什么?我们可以用这些器具干什么? 3.创造条件,让幼儿多讲、互讲,小声议论。二、通过淀粉和碘水混合的试验,引导幼儿发现变化。 1.师:聪明豆给小朋友带来两瓶神奇的水,它是什么颜色?猜猜它可能什么?2.请小朋友讨论,如果将这两种液体混合在一起会发生什么现象。3.教师提操作前要求:玻璃制品轻拿轻放;按标签放滴管。
2、发展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索玩具的兴趣。3、使幼儿知道电池在电动玩具中的作用以及正确使用电池的方法。活动准备:幼儿人手一个电动玩具。活动进程:一、创设情境,引起兴趣。1、师:“小朋友,今天猫头鹰博士邀请我们去它的电动城玩,想去吗?那我们就出发吧!”2、带幼儿参观后,出示猫头鹰:“小朋友,你们好,欢迎你们到我的电动城来玩,刚才的玩具都看到了吗?现在请你选一件自己喜欢的玩一玩,不过,玩过以后,要来告诉我,你玩的是什么?它会怎么样?还有,玩得时候请你们爱护它们,好吗?”3、 幼儿分散按意愿玩,教师巡回指导,提示幼儿进行观察。
活动目的:1、在认识蛋的过程中,进一步发展观察力和语言表达能力。2、通过活动知道蛋是有营养的,对自己身体有好处。3、在自助餐中形成文明的好习惯,享受生活的乐趣。活动准备:1、教师:鸭蛋、鸡蛋、鹌鹑蛋、鹅蛋各一个,电炒锅三只。 2、幼儿:每人一只碗、一把勺、一只蛋。3、鹅及蛋制品的课件。4、自助餐物品:桌布、盘子及各类蛋制品。
2、知道空气是无色、无味的3、在科学活动中,用语言大胆地说出自己的发现准备:1、塑料袋若干2、各种实物,如积木等3、水缸、充气塑料袋过程:1、教师让幼儿摸摸几个塑料袋(其中有积木、空气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