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准备: 1、图片一张、(愁眉苦脸的垃圾房)磁带、录音机。2、每人一张涂好色的底板纸一张。3、刮画工具人手一套(圆珠笔与削尖的塑料管各一根)。 教学过程: 一、通过故事《垃圾房的苦恼》引出课题。 1、老师作高兴状,提问:小朋友,你们看看,老师的脸上是什么表情?(高兴)今天,老师很高兴,因为有这么多客人到我们幼儿园来作客,小朋友,你们一定也很高兴,个个脸上都笑咪咪的,可是,你们瞧,它的脸上是什么表情? 2、老师出示图片(图片上是愁眉苦脸的垃圾箱)提问: (1)这是谁呀?它的脸上是什么表情?(不高兴、烦恼) (2)垃圾房为什么不高兴呢?它有什么烦恼?让我们一起来听听看。 3、放故事磁带《垃圾房的烦恼》。 4、听完故事后提问:小朋友,垃圾房有什么烦恼呀?(幼儿讲述) 5、师:垃圾房有这么多的烦恼,你们有什么好办法帮助它吗?
2、发展幼儿的逻辑思维能力。3、教育孩子珍惜时间,养成按时作息的好习惯。活动准备:1、幼儿人手一份硬纸片钟。2、动物手偶3、实物钟活动过程:一、引入并简单认识钟及其作用。1、 引入并简单认识钟的种类及其作用。教师调闹钟闹铃引入提问:⑴你们猜猜是什么声音?(闹钟的闹铃)⑵家里还有哪些钟?是什么形状的?(有闹钟,手表,挂钟和大座钟)⑶钟有什么作用?(钟不停的走,告诉人们几点了,人们就按照时钟上的时间进行学习休息)2、简单认识钟面。教师:今天老师也带来了一个钟,看看它是什么形状的?(圆形)请你仔细观察钟面上有什么?总结:有两根针和12个数字。提问:⑴这两根针有什么不同?(长度不同)教师:他们都有自己的名字,长的叫分针,短的叫时针。我们在看看数字,提问:⑵正上面的是数字多少?(12)⑶正下面的是数字多少?(6)二、由时针、分针赛跑,引导幼儿感知时针、分针的运转规律。教师:今天呀,时针和分针要进行依次跑步比赛,现在他们都摘在数字12的起跑线上了。请你们猜猜谁回赢?好,比赛就要开始了,预备— 开始!(教师操作钟表)提问:⑴谁跑的快?(分针)议论:分针和时针跑的时候,他们之间有什么秘密呢?教师反复操作。总结:分钟走一圈,时钟走一格,这就是一小时。
重点:了解接龙游戏的规律,并能运用比较、对应的经验合作制作接龙卡。难点:1.孩子对前后卡片的界限区分。成因是接龙卡本身有两小部分所组成,容易会造成孩子辨别卡片上的混淆。2.操作中的前后推理。成因是由于幼儿的逆向思维发展尚不成熟,容易被附近一个已知数所误导。解决策略:1.逐步化解法:借助双色的卡片做教具,以层层递进的方式从顺向推理向逆向推理逐步过渡。2.资源共享法:以小组合作形式开展操作活动,能以兵兵互教的形式化解补缺的难点,达到资源共享。活动目标:1.了解接龙游戏的规律,并能运用比较、对应的经验合作制作接龙卡。 2.尝试用简洁语言介绍和交流自己的操作结果,能运用以往的数学经验表明意思。
2、自主选择工具,测量物体的长短,初步认识测量工具与测量结果之间的关系,并且初步学习正确测量的方法。3、在动手动脑的活动中激发幼儿的探究精神,发展幼儿观察、比较和判断的能力。活动准备:1、长短不一的测量工具、粉笔2、故事图片3、记录纸、笔
2.感受同伴间相互交流的乐趣。二、活动准备:花片、大数字卡片若干、一幅美丽的图片(各类动植物若干)单双数的汉字词组卡片,花杆等。三、活动过程:1.导入——游戏“猜花片”我们小朋友很喜欢玩花片,今天老师就用花片和小朋友一起做个猜花片的游戏好吗?(好)请小朋友每人抓一小把花片,数一数有几个花片,可以用数字几来表示?并找出数字卡片。两个好朋友相互检查一下拿得对不对。
活动目标:1、探索发现将数字10分成两个部分时,可以有不同的结果,并能分出10的所有组数。2、能够在观察的基础上,分析比较多组分和记录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并能用符号表示,体验互换、互补关系。3、在游戏活动中巩固10以内数的组成,体验参与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保龄球若干 记录表 皮球 投影仪 奖品 抽奖箱 活动过程:一、幼儿游戏,记录结果1、引题:乐乐保龄球馆今天开业了,你们想不想去尝试一下?我们先来看看这张记分表,它能告诉我们什么?2、介绍规则:等会三个小朋友一组,请你们商量一下谁先玩,谁记录,谁捡球,商量好了到老师地方领一张记录表,请你看清楚记录表的左上角是数字几,就到几号保龄球馆玩。3、游戏与记录
2、在游戏中进一步了解10以内三个数字之间的关系。准备:萝卜10根(白萝卜1根、胡萝卜9根),茄子10根(2根粗茄子,8根细茄子),黄瓜10根(表皮光滑的短黄瓜3根,表皮有刺的长黄瓜7根),番茄10个(大番茄4个,圣女果6个),辣椒10个(黄、绿灯笼辣椒各5个);5个分类筐,记录纸,记号笔,计时器,青菜奖励。1、蔬菜分类 导语:我这有一些蔬菜,请你们把它送回家。(分类框放在地上,蔬菜放两边的矮桌子上)2、观察不同特征,用不同的数字表示。 提问:你们把那么多的蔬菜分成了几家?哪几家?(开始认读竖形表上的字,翻出数字) 萝卜有几个?茄子有几个? 小结:原来按照蔬菜种类的不同分成了萝卜、茄子、黄瓜、番茄和辣椒5种,每种蔬菜的总数都是10个。 提问:再来看看每种蔬菜中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幼儿任意挑选一种蔬菜进行表述)
目标:⒈正确感知10以内的数量,理解数的实际意义,复习9以内的加减。 ⒉探索有规律地排序,发展幼儿的观察力及动手操作能力。 ⒊通过“玩夹子”游戏,激发幼儿对感知、分类、排序活动的兴趣,使幼儿能关注生活中的一些数学现象,感受其中的奥秘。准备:各种夹子若干、花蕊图卡若干、动物卡人手一份(动物卡上面分别贴有9以内的加减算式),规律图表卡、数字卡一套。
活动目标:1、学习5的加减法,进一步理解加法交换、加减互逆的关系。2、能用较完整地语言口编应用题,会正确书写加减法的算式,保持正确的书写姿势。3、能与同伴合作游戏,体验合作完成任务的乐趣。活动准备:1、提前告诉幼儿设立贝贝玩具超市,请幼儿和老师一起准备各种玩具。2、和幼儿一起创设贝贝玩具超市(共分为4块,并贴有不同的与每组幼儿身上颜色相同的即时贴),带有不同数字(圆点)的玩具40个,装玩具的小盒每组5个(上面贴有数字5)。3、供幼儿记录的记录卡40张(田字格)。4、每人一个信封,装有硬纸币5个。5、教师用的大展示板2张(田字格)。
2、 初步感知5以内数的组成,初步理解加减法运算。3、 培养幼儿积极参与活动的兴趣。活动准备:1、 已参观过水果店、超市。2、 几种水果玩具(数量为幼儿4倍)、货架、代币券(数字1---5)。活动过程:1、 教师和幼儿共同布置“水果店”。让幼儿确定水果的品种,货架的摆放位置。2、 幼儿分组商议水果价格,并给每个水果制作价目标签。
2、幼儿的动手、分辨能力,发展幼儿思维的灵活性。活动准备:几何图形挂件一人一个,数字卡片,演示教具,魔术卡每人一张活动过程:一、带幼儿进知识宫,激发幼儿的兴趣。师:今天老师要带小朋友到知识宫去玩。在知识宫,老师要给小朋友好多礼物,但这些礼物一定要小朋友动脑筋才能够得到。第一份礼物需根据自己挂着的图形和图形上的数字找座位,找到了,这个图形就作为第一份礼物送给你们。
一、 活动目标:1、 学习用记录统计的方法比较物品的多少,感知数学在生活中的作用。2、 探索运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记录,从中比较出最快速最清楚的记录方法。3、 尝试商讨合作式的学习,学会肯定自己和倾听他人的意见。二、 活动准备1、 录音机、磁带;小猫、小狗、小兔木偶;金牌一枚;画有小猫、小狗、小兔的记录纸和空白表格若干,记号笔人手一支2、 大格子图及皮球、沙包、绳子;
2、探索有规律地排序,发展幼儿的观察力及动手操作能力。3、通过“玩夹子”游戏,激发幼儿对感知、分类、排序活动的兴趣,使幼儿能关注生活中的一些数学现象,感受其中的奥秘。活动准备:各种夹子若干、直尺若干、汽车卡人手一份(汽车卡分四种颜色,上面分别贴有4-10不等的数字)、场地上贴有四种颜色的汽车标记。小铃、教师用数字卡一套。活动过程:一、观察夹子,说说夹子的不同特征。二、玩夹夹子游戏,正确感知10以内的数量,理解数的实际意义。1、看数字,夹夹子。教师任意出示一个10以内的数,幼儿按数在直尺上夹夹子。2、听铃声,夹夹子。① 教师任意敲铃,铃声数在10以内,幼儿按铃声数夹夹子。② 教师任意敲铃,让幼儿夹比铃声次数多1的夹子。
幼儿园健康应该教什么?怎么教?新《纲要》中为我们指引了方向,它不仅指出:“幼儿园必须把保护幼儿的生命和促进幼儿的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同时还强调“要密切结合幼儿的生活进行安全教育,提高幼儿的自我保护能力。”每个学期我园都要进行各种安全演练,包括防火防震演练,防踩踏演练等等,特别是消防知识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紧密联系,它更贴近幼儿生活,幼儿比较感兴趣。这学期我们大班健康领域的活动主题是:“利用自制教玩具,让幼儿在生动有趣、形式多样的活动中获得发展。”为了真正贯彻落实《纲要》精神,所以在教学设计中我力求朝着生活化、个性化方向发展,使健康活动成为幼儿教育必不可少的教育内容。
二、活动准备娃娃一个、小毛巾每人一条、图片(洗脸的宝宝)、自编儿歌《宝宝爱洗脸》三、活动过程:(一)设置情境,导入活动1、“呜呜~~~,听,谁在哭啊?原来是娃娃!我们去看看娃娃为什么哭?”2、一起问:“娃娃,你怎么了?为什么哭啊?”3、“原来娃娃在外面玩,把小脸弄脏了,娃娃可爱漂亮了,你们说怎么办啊?” 引出应该洗干净。 (
第一环节:情景导入,激发幼儿兴趣。以边念儿歌边开火车的形式,激发幼儿活动的兴趣。 第二环节:师生互动说说表情。感知开心、生气、伤心的心情。第一次让幼儿找自己的照片。第二次找好朋友的照片。体现了层次的递进性。 第三环节:选择表情,鼓励开心。以开火车的游戏离开活动室,鼓励孩子做一个开心宝宝,起到了升华的作用。活动名称:心情火车 活动目标:在说说、玩玩的游戏中,继续体验开心、生气和伤心的心情。活动准备:小朋友表情照片若干 小火车
2、学习用“情绪温度计”的方法记录自己每天的心情。 3、感受情绪与色彩的关系。 活动准备: 1、温度计(实物)一个,一张画好刻度的温度计图片。 2、幼儿用书:《情绪温度计》。 3、人手一支彩笔。 活动过程: 1、教师和幼儿观察温度计,了解温度计上的刻度。 教师出示温度计。 教师:你知道这是什么吗?它有什么用途? 幼儿结合自己的生活景仰说说温度计的用处。(知道温度计可以测量温度的高低,人们通过温度计可以知道天气的冷暖)。 教师和幼儿一同观察温度计的刻度,分清不同的温度。如:零度一上温度越来越高,零度以下的温度越来越低。
2、教幼儿学习,掌握正确的刷牙方法,养成每天早晚刷牙的好习惯。教学重点: 知道保护牙齿的重要性,学习刷牙的方法。 教学难点:掌握正确的刷牙方法。 教学准备:1、听过故事《小熊拔牙》; 2、小熊头饰一个,并请一位老师扮演小熊; 3、牙齿模型一副;幼儿人手一把牙刷,一支牙膏,一只杯子; 4、录音机,磁带《刷牙歌》。教学过程:1、开始部分。 老师:小朋友,你们听过小熊拔牙的故事吗?今天,老师就给你们请来了那只可爱的小熊。(小熊出场) (小熊的出现活跃了课堂气氛,孩子们有了很大兴趣。) 小熊:小朋友,你们好。今天,我要和你们一起做游戏。
2、知道吃饭时要细嚼慢咽。 3、培养良好的用餐习惯。二、活动准备: 1、幼儿用的餐具或玩具餐具。 2、教师自备小熊、小兔、小猴或其他小动物布偶。三、活动过程: 《午餐时间》故事内容; 午餐时间到了,小熊一心只想玩,加上今天的饭里有他最讨厌的红萝卜,所以,当其他小动物都专心高兴地吃午餐时,小熊却一会儿用汤匙玩饭菜,一会儿拿着玩具跑来跑去。 过了一会,小熊的好朋友小狗、小兔吃饱饭,收拾好餐具准备出去散步了。小熊看到了很着急,一直嚷着:“不要留下我一个人,等等我!”但是,小兔提醒他说:“老师说要把饭菜都吃完,才可以离开。”小熊连忙对小狗、小兔说:“等等我一下,我马上就吃完了。”小熊匆忙地把饭菜扒进嘴里,嚼都没嚼就吞进肚子。然后把餐具一丢,就跟着小猴、小兔出去了。 美国多久,小熊就抱着肚子蹲在地上,大声叫着:“我的肚子好痛哦!我的肚子好痛哦!”大家都害怕了,不知道小熊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只能赶快扶起他去找老师求救了。(一)、教师先和幼儿一起回忆、描述今日中午的用餐情形(上午则回忆前一日中午的用
2. 尝试自己使用调味品进行凉拌豆腐,体验活动的乐趣。活动准备: 将香干切成若干小块、牙签、黄豆若干。 百叶、百叶、豆腐等。 活动过程: 1、认识几种常见的豆制品。 师:今天老师带来一些吃的东西,你们认识吗? 幼儿说说它们的名称。 教师小结:这些吃的东西都是用黄豆做的,他们有个共同的名字,叫豆制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