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供各类精美PPT模板下载
当前位置:首页 > Word文档 >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1120各数的认识》说课稿

  • 部编人教版六年级下册《难忘小学生活》说课稿

    部编人教版六年级下册《难忘小学生活》说课稿

    一、说教学目标1.回忆值得细细回味的点点滴滴,回忆印象最深的人或事。 2.和同学分享令人难忘的集体活动,舍不得的人,有特殊意义的物品,或者一两个关于成长的故事。3.以学生为主体,通过阅读、交流、活动等方法引导学生。 4.回忆小学生活的美好时光,在写一写中感受生活的美好,激发学生对母校、对老师的热爱和感激之情。 5.感受生活的美好,激发师生情、同学情及学生对母校的感激之情。二、说教学重难点1.引导学生围绕“难忘”表达出自己的真情实感。(重点)2.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组织、策划能力。(难点)三、说教法学法1.情境导入法由一首学生耳熟能详的小诗,把他们引入一个故事的情境,既为课文学习、了解田老师的教学方法打下基础,又创设了一个轻松、惬意的教学情境,对于刚从暑假回到课堂的学生来说,这一点非常重要。

  • 人音版小学音乐五年级下册铃儿响叮当说课稿

    人音版小学音乐五年级下册铃儿响叮当说课稿

    结合我们学校的教学条件和我自身会弹琴的优势,我还设计了课堂弹奏活动,激励学生练习好了参加圣诞联欢晚会给大家表演节目。 我把第一段的乐谱进行了简化节奏让学生弹奏,在弹奏基本完成后还设计了学生边唱边弹,并且分组让学生用电子琴自带的的打击乐器进行合奏练习,让学生在学唱的同时更加深入的体会音乐欢快活泼的节奏特点,同时让学生感受合奏的整体的音响效果,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集体合作能力。 六、总结 本课以歌曲《铃儿响叮当》为主要内容,听、唱、弹等教学环节都围绕他展开,各教学环节的设计易于统一,各项活动的设计均以音乐审美为核心,教学中关注段落的划分,注重引导学生的参与,体验,引导学生积极探索创造学习,展现音乐的节奏之美。

  • 人音版小学音乐六年级下册DoReMi说课稿

    人音版小学音乐六年级下册DoReMi说课稿

    1.通过欣赏《DO RE Mi》的影片,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增强学生学习新歌的兴趣。2.了解电影。任何一首歌曲都有着不一样的故事,通过文字简介,能够帮助学生深入歌曲的学习,升华表演的情绪。然后通过聆听歌曲《DO RE MI》,师范唱,生听唱,师指导唱的形式来帮助学生继续领略音乐的魅力。7.音乐游戏。不仅将学生分成七个小组跟琴演唱,还让学生根据伴奏完成歌曲接龙,充分体现了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性。8.拓展开发。通过了解柯尔文手势,电影的背景资料和歌曲《孤独的牧羊人》的欣赏,提高学生的能力。第二环节既是这节课的重点,也是难点,通过引导学生运用手势音阶和肢体语言来表演歌曲《DoReMi》,又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突破难点。最后小结,简单地总结了同学们的表演让所有人感受到音乐带给我们的无穷乐趣,七个音乐字母构成了美妙的音乐,最后在美妙的音乐中结束了这节课!

  • 人音版小学音乐六年级下册火车来了说课稿

    人音版小学音乐六年级下册火车来了说课稿

    1、视觉图象法:少数民族的风土人情对我们汉族的孩子来说不那么了解。为了使他们更直接地了解到新疆柯尔克孜族人们的生活习惯,我运用电脑软件制作了一些柯尔克孜族的风情画面,给学生视听结合,避免枯燥的说教形式,使本来抽象的 内容变得具体形象化。2、对比欣赏法:在了解这个民族的风土人情时,我运用画面表格形式将新疆几个民族的人物作对比,从而使学生更清楚的了解这个民族的风土人情、歌曲特点。在教学中我还运用了创设情景、兴趣引入法、感性到理性等方法 。音乐家修海林认为“音乐审美必须要求体验到音乐的意境”,在这一课,我充分运用了多媒体教学手段,尽量让学生体验到音乐的意境,从屏幕上看到新疆的风土人情关系,听到新疆民歌不同的风格特点。

  • 数学《集合的含义与表示》教师说课稿

    数学《集合的含义与表示》教师说课稿

    二.目标分析: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集合的含义与表示方法. 难点:表示法的恰当选择.教学目标 l.知识与技能 (1)通过实例,了解集合的含义,体会元素与集合的属于关系; (2)知道常用数集及其专用记号; (3)了解集合中元素的确定性.互异性.无序性; (4)会用集合语言表示有关数学对象;

  • 小学数学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第四课利率》教案说课稿

    小学数学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第四课利率》教案说课稿

    2.过程与方法 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使学生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作用。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结合实际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鼓励学生节约用钱,支援贫困地区的失学儿童。 【教学重点】 理解本金、利率和利息的含义正确地计算利息。 【教学难点】 正确地计算利息。【教学方法】启发式教学、自主探索、合作交流、讨论法、讲解法。【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 1课时【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 1. 师:同学们,你们到银行存钱或取过钱吗?(课件第2张)人们为什么要把钱存入银行呢?生1:人们常常把暂时不用的钱存入银行储蓄起来。(课件第3张)生2:储蓄不仅可以支援国家建设,也使得个人钱财更安全,还可以增加一些收入。2.师:这节课我们就走进银行,来来学习“利率”的知识。(板书课题:利率)

  • 小学数学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第四课比与比例》教案说课稿

    小学数学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第四课比与比例》教案说课稿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小组合作整理知识框架,提高学习的系统性,培养学生归纳、总结等自我复习能力及团队合作精神,加强生与生之间的合作学习能力和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问题的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复习活动中让学生体验数学与生活实际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激发学生成功学习数学和自信心和创新意识,渗透事物间是相互联系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教学重点】 理解比和比例的意义、性质,掌握关于比和比例的一些实际运用和计算。【教学难点】能理清知识间的联系,建构起知识网络。【教学方法】启发式教学、自主探索、合作交流、讨论法、讲解法。【课前准备】

  • 小学数学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第三课式与方程》教案说课稿

    小学数学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第三课式与方程》教案说课稿

    1.整理用字母表示数。(1)梳理知识:用字母表示数量关系:师:用字母可以表示什么?生:用字母表示运算定律用字母表示计算公式用字母表示计算方法师:你能举例说明吗?生:字母表示 数量关系路程=速度×时间 s=vt总价=单价×数量 c=an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 c=at(2)字母表示计算方法:+=(3)用字母表示计算公式。师:用字母可以表示哪些平面图形的计算公式生:长方形 周长 c=(a+b) ×2 面积:s=ab 正方形 周长 c=4a 面积:s=a2 平行四边形 面积 s =ah三角形 面积 s=ah¸2 梯形 面积 s=(a+b)·h¸2 圆 周长c=πd=2πr 面积 s=πr2(4)用字母表示运算定律加法交换律 a+b=b+a 加法结合律 (a+b)+c=a+(b+c)乘法交换律 a×b=b×a乘法结合律 (a×b)×c=a×(b×c)乘法分配律 (a+b)×c=a×c+b×c2.在一个含有字母的式子里,数与字母、字母与字母相乘,书写时应注意的问题。师:在一个含有字母的式子里,数与字母、字母与字母相乘,书写时应注意什么?生交流:(1)在含有字母的式子里,数和字母中间的乘号可以用“?”代替,也可以省略不写。(2)省略乘号时,应当把数写在字母的前面。(3)数与数之间的乘号不能省略。加号、减号、除号都不能省略。3. 典题训练(1)填一填。①李奶奶家本月用电a千瓦时,比上个月多用10千瓦时,上个月用电( )千瓦时。②如果每千瓦时电的价格是c元,李奶奶家本月的电费是( )元。李奶奶家银行缴费卡上原有215元,扣除本月电费后,还剩( )元。③小明今年m 岁,妈妈的岁数比她的3倍少6岁。妈妈的岁数是( )岁。如果m=12,妈妈今年是( )岁。④三个连续的自然数,最大的一个是n,那么最小的一个数是( )。(2)连 一 连。比a多3的数 a3比a少3的数 3a3个a相加的和 a+33个a相乘的积 a-3a的3倍 a的

  • 小学数学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第三课解比例》教案说课稿

    小学数学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第三课解比例》教案说课稿

    (一)观图激趣、设疑导入 师:同学们,今天和老师一起完成一个知识大比拼的游戏,(PPT课件出示)准备好了吗?1、填空。15∶3=(  )∶(  )2∶3=(  )÷(  )0.2=(  )∶2=(  )÷62、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把下列各比改写为乘法等式。3:8=15:40 x:4=1:2生:准备好了。师:现在我们开始。师:今天和老师学习怎样解比例。(板书课题:解比例)【设计意图】这种方法的导入,让学生更快、更集中注意力奔向主题,没有渲染的成分,简单实用。(二)探究新知1、自学解比例的意义师:阅读教材第42页,理解什么叫做解比例。生:求比例中的未知项叫做解比例。教师板书:求比例中的未知项叫做解比例。2、学习例2,应用比例的基本性质解比例。(1)出示例2的PPT课件。法国巴黎的埃菲尔铁塔高度约320 m。北京的世界公园里有一座埃菲尔铁塔的模型,它的高度与原塔高度的比是1∶10。这座模型高多少米?(2)理解题意,弄清模型的高度∶原塔高度=1∶10。师:同学们,你是怎样理解题目中1∶10的?生:题目中告诉我们1∶10是埃菲尔铁塔模型的高度与原塔高度的比。师:你能根据题意写出比例关系式吗?生:根据题意列比例关系式:模型的高度∶原塔高度=1∶10。师:这个关系式用数字该怎样表示?生:老师,在这个比例中我只知道三个数字,模型的高度的数量我不知道是几呀?师:这位同学观察得很仔细,哪位同学愿意帮助他解决这个问题?生:老师我想用字母x代替模型高度的数量,您看可以吗?师:好的,你的想法非常的好,也很正确!师:题目中告诉我们原塔高度是多少?生:320 m。

  • 小学数学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第三课税率》教案说课稿

    小学数学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第三课税率》教案说课稿

    (一)复习导入 1. 师:同学们,你们去过这些景区吗?(课件第2张)鸟巢、水立方、市容卫生、绿化建设、城市规划建设、航天事业的发展。 2.师:我国的经济建设日新月异,人民生活的不断提高,基础建设全面展开。你知道这些设施的费用是从哪儿来的吗?生:这些设施的费用都是政府投资的,是国家出钱建设的。师:国家的钱又是从哪儿来的?生:国家的财源主要来自税收。3.导出纳税、税率。(课件第3张)生1:纳税是根据国家税法的有关规定,按照一定的比率把集体或个人收入的一部分缴纳给国家。生2:税收是国家收入的主要来源之一。国家用收来的税款发展经济、科技、教育、文化和国防等事业。生3:每个公民都有依法纳税的义务哦!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有关税收的知识。板书课题:税率【设计意图】 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使学生知道每个公民都有依法纳税的义务,增强学生的纳税意识。(二)探究新知 1、探究税率的含义。(课件第4张)(1)你知道哪些纳税项目?应该怎样缴纳税款呢?生1:税收主要分为消费税、增值税、营业税和个人所得税等几类。生2:缴纳的税款叫做应纳税额,应纳税额与各种收入(销售额、营业额……)的比率叫做税率。2、探索应纳税额的计算。(课件第5张)(1)有一家饭店10月份的营业额是30万元,如果按营业额的5%缴纳营业税,这家饭店10月份应缴纳营业税多少万元?(2)小组讨论:你是怎样想的?说说你的思考过程。(3)汇报交流:(课件第6张)生1:缴纳的营业税是营业额的5%。生2:求营业额的5%是多少,用乘法计算。生3:30×5%=1.5(万元)答:这家饭店10月份应缴纳营业税1.5万元。3、做一做。(课件第7张)(1)李阿姨的月工资是5000元,扣除3500元个税免征额后的部分需要按3%的税率缴纳个人所得税。她应缴个人所得税多少元?小组合作:你会做吗?说说你的想法。汇报交流:(课件第8张)生1:“扣除3500元个税免征额后的部分”这句话是什么意思?生2:要从工资总数里减去3500元,剩下的钱按3%的税率缴税。生3:(5000-3500)×3%=1500×0.03=45(元)答:她应缴个人所得税45元。 (2)计算某商场5月份商品零售营业税。(课件第9张) 你会做吗?说说你的想法。小组合作:你是怎样想的?说说你的思考过程。(课件第10张)汇报交流:(课件第11张)生:先求总营业额,再求营业税。 72+35+46+21+56=230(万元)230×5%=1.15(万元) 答:这个商场5月份商品零售营业税是1.15万元。 (3)丰华商场9月份按规定缴了1.85万元的营业税,他们纳税的税率是5%。这个商场9月份的营业额是多少万元?(课件第12张)生1:把营业额看做单位“1”,求营业额,做除法。生2:1.85÷5%=1.85÷0.05=370(万元)答:这个商场9月份的营业额是370万元。生3:把营业额看做单位“1”,求营业额,也可以列方程解答。(课件第13张)解:设这个商场9月份的营业额是x万元。

  • 小学数学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四课体积和体积单位》教案说课稿

    小学数学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四课体积和体积单位》教案说课稿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1、师:同学们,你们还记得《乌鸦喝水》的故事吗?我们先来看一看这个故事吧!(课件第2张播放视频《乌鸦喝水》)【设计意图】用视频引入课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乌鸦是怎么喝到水的?为什么?(课件第3张)生1:乌鸦把石子投进水罐中,水面升高了,乌鸦就喝到水了。生2:这说明石子占了一定的空间,所以水面会升高,乌鸦才能喝到水。师: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一下体积和体积单位。(板书课题)(二)探究新知1.小组实验并观察:(课件地4张)(1)取两个同样大小的玻璃杯,先往一个杯子里倒满水;取一块鹅卵石放入另一个杯子,再把第一个杯子里的水倒进第二个杯子里,会出现什么情况?为什么?(2)汇报交流:(课件第5张)生1:第一个杯子里的水不能全部倒入第二个杯子里。师:你知道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吗?生2:鹅卵石占了一定的空间,所以第一个杯子会剩下一部分水。【设计意图】用实验的方式,让学生从实验的过程中发现现象并进一步思考原因,从而找到规律,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2.下面的洗衣机、影碟机和手机,哪个所占的空间大?(课件第6张)洗衣机所占的空间最大。3.引入体积的意义:师: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叫做物体的体积。师:上面三个物体,哪个体积最大?哪个体积最小? 生:洗衣机的体积最大,手机的体积最小。4.学习体积单位(课件第7张)(1)怎样比较下面两个长方体体积的大小呢?

  • 小学数学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六课约分》教案说课稿

    小学数学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六课约分》教案说课稿

    (一)复习导入 1.师:我们学过了因数的有关知识,下面老师就检验一下,看你们学得怎么样?(课件第2张)(1)24的因数有(1,2,3,4,6,8,12,24),30的因数有(1,2,3,5,6,10,15,30),24和30的公因数有(1,2,3,6),它们的最大公因数是(6)。(2)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或(除以)一个(相同的数)(0除外),分数的大小(不变),这叫做分数的基本性质。【设计意图】复习旧知,约分的根据是分数的基本性质,要约成最简分数,需要分子和分母同时除以它们的最大公因数,所以复习环节设计了这两个知识点的练习,为学习新知识做准备。2.大家一定都喜欢孙悟空吧!你知道孙悟空最大的本事是什么吗?(72变)这节课我们就来创造第73变——变分数!(二)探究新知 1、探究约分的方法。(1)把化成分子和分母比较小且分数大小不变的分数。(课件第4张) 小组讨论:你是怎么想的?汇报交流(课件第5张)生1:可以用分子和分母的公因数(1除外)去除。生2:我用24和30的公因数2去除,,然后再用12和15的公因数3去除, 生3:我直接用24和30的最大公因数6去除。(2)用自己的话说说什么是约分?(课件第6张)生1:把一个分数化成和它相等,但分子和分母都比较小的分数,叫做约分。

  • 中班数学《福娃迎奥运》说课稿

    中班数学《福娃迎奥运》说课稿

    2008年8月,奥运会将在我国首都北京举行,全国上下都在为奥运会积极准备,小朋友也通过电视、报纸等媒体、以及周围环境等多种途径了解了奥运会,他们对奥运会这个话题很感兴趣,奥运会的吉祥物福娃更是深受小朋友的欢迎。因此我就从孩子的兴趣入手,将数学活动融入孩子的生活,和他们所熟悉的、感兴趣的事物结合起来,设计了《福娃迎奥运》这个活动,把枯燥的数学知识寓于“福娃迎奥运”这个有趣的情景模式中,尽可能地调动孩子的积极性,使他们以愉快的情绪投入活动,获得经验。

  • 中班数学《搭建动物园》说课稿

    中班数学《搭建动物园》说课稿

    数学活动的内容应具有启蒙性、生活性和可探索性。在这个活动中也注意到了这三点。第一、启蒙性。指幼儿对某一内容有所感知和体验,对这一内容获得较丰富的感性经验。在整个活动中,幼儿都处于感知和体验规律的氛围中,对于规律这一内容有了较丰富的认识。第二、生活性。教育生活与幼儿生活实际紧密联系。内容应该是幼儿所熟悉的,也是他们所能理解的。让幼儿感受到数学可以解决人们生活中所遇到的问题。活动选择了搭建动物园——铺一条去动物园的路、为动物园搭围墙这些内容。铺路搭围墙都是幼儿日常生活中了解熟悉的,幼儿能够接受理解。第三、可探索性。即培养幼儿初步的探索、猜想、逻辑推理能力,运用数学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活动中,幼儿通过观察探索规律,从而运用规律这一数学概念来解决排序的问题(即铺路、为小动物搭围墙)。

  •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天上的街市》说课稿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天上的街市》说课稿

    一、说教材《天上的街市》是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六单元中的第二篇课文。本单元选编的六篇文章的共同特点是通过虚构的故事或景象曲折地反映现实,或鞭挞现实生活的丑恶,或表达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目的是通过这些富有想象力的故事,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学生联想和想象的能力,引导学生憎恶假丑恶、向往真善美。《天上的街市》取材于我国古代牛郎织女的传说,通过丰富的联想和想象,描绘了美妙的天街景象,抒发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理想世界的追求。诗歌意境优美,节奏舒缓,有着古典诗歌的韵味和意趣。新课程标准要求“从一个中心出发,围绕每一个学生,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进行教学。根据单元课程目标、课程内容特点、七年级学生的实际情况,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1.要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诗歌节奏和谐的特点。2.要让学生理解诗中联想和想象的作用,培养学生联想和想象的能力,这也是这节课的教学重点。

  • (新)部编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蝴蝶的家》说课稿

    (新)部编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蝴蝶的家》说课稿

    三、说教学重难点: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若小动物的关爱之情是教学重点;2.感受作者对雨中蝴蝶的担忧与牵挂是教学难点。四、说教学方法: 讲解教学方法、讲读教学方法。五、说教学过程:(一)渲染气氛,引发疑惑之情课前播放凯丽金的名曲《回家》,配以一家人在家中其乐融融的图片,欣赏着熟悉而温馨的场景,倾听着优美动听的旋律,学生心是暖暖的,图片将学生的目光由人的家引向了其它生灵的家,蜜蜂有蜜蜂的家,小鸟有小鸟的家,那么蝴蝶的家在哪儿呢?此时,学生带着疑问兴趣盎然地走进了文本。

  • 部编人教版六年级上册《夏天里的成长》说课稿(二)

    部编人教版六年级上册《夏天里的成长》说课稿(二)

    3.明白最后一句话的含义,明白人一定要珍惜时间,积极争取知识、能力、经验的增长,不能错过时机,否则就会成为一事无成的人。 三、说教学重难点1.通过阅读,理解为什么说“夏天是万物迅速生长的季节。” 2.了解作者写作的顺序,学习“围绕中心句展开描写”的方法。 3.体会作者的表达特点,明白最后一句话的含义。四、说教法学法 本课的教学我采用了创设情境法、朗读感悟法、自主感悟合作交流法。首先从课文的题目入手,抓住题眼“成长”思考:课文描写了夏天哪些事物的成长?这些事物的成长有什么特点?然后带着问题阅读课文,并找出课文的中心句。再自读课文,找出文中描写万物成长的句子,读一读,体会万物在夏天成长的特点,学习围绕中心句展开具体描写的写作方法。最后联系课文理解最后一句话的含义,从中受到启示。

  • 部编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玲玲的画》说课稿

    部编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玲玲的画》说课稿

    依据教材的内容,确定本课的设计理念为:1、以学生自主读书为主要形式,让学生在盎然趣味中产生阅读的激情;2、使学生在质疑解读中理解文章的蕴意;3、帮助学生在想、述、读、演、议中内化语言的深情,从而提高每位学生的语文素养。设计特点:(一)情感为线、深度感悟语言本节课的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在朗读中体会玲玲情感的变化——满意到着急再到战胜困难后的喜悦。教师紧紧抓住玲玲的情感变化让学生深度感悟文本的语言。例如:课文开始,教师抓住“得意”来理解“端详”的含义,“好的”这个语言的语气;课文中间抓住“着急”来体会“画弄脏了”的不同感受;课文最后抓住“克服困难的喜悦”来品味、思索爸爸简短的话语中蕴含的深刻道理。这样,学生在体会人物感情的基础上,品词析句,感受文本中的语言,向学生渗透文章的表达方式。

  • 部编人教版二年级上册《难忘的泼水节》说课稿

    部编人教版二年级上册《难忘的泼水节》说课稿

    二、说教学目标和重难点1.会认17个生字,会写8个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悟傣族人民和周总理一起过泼水节的幸福和快乐。3.对周总理和人民心连心有一定的认识,对傣族人民的泼水节有初步的感受。重点难点:重点:认读书写生字;感受周总理和傣族人民一起过泼水节的情景。难点:体会周总理和傣族人民的深厚感情;能用“一手……一手……”“一边……一边”说话。三、说设计理念和教法、学法怎么才能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达到以上的教学目标呢?下面我来谈谈设计理念:1.以读为本:新课标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好文章要三读:初读读通——细读读懂——品读读美。文本是连接读者和作者的桥梁,只有让学生朗读课文,触摸文本,发挥自己独特的心理体验,情感体验,在读中理解,在读中感悟。

  • (说课稿)《彩色的梦》部编人教版二年级上册语文

    (说课稿)《彩色的梦》部编人教版二年级上册语文

    一、说教材《彩色的梦》是统编语文小学二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一首儿童诗,本单元的课文迸射着想象的火花,内容富有趣味性,《彩色的梦》写的是小朋友彩色铅笔画笔画出了美好的梦境。学习时让孩子们插上想象的翅膀,大胆描绘梦境,培养学生的想象力。二、说教学目标1.认识“盒、聊”等9个生字,会写“彩、梦”等9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朗读课文,体会诗歌描绘的美好意境。? 3.感受想象的乐趣,培养学生爱想象、敢表现的个性品质。三、说教学重难点1.识记生字,朗读课文,体会诗歌描绘的美好意境。(重点)   2.感受梦的色彩,培养学生的想象力。(难点)

上一页123...838485868788899091929394下一页
提供各类高质量Word文档下载,PPT模板下载,PPT背景图片下载,免费ppt模板下载,ppt特效动画,PPT模板免费下载,专注素材下载!

PPT全称是PowerPoint,LFPPT为你提供免费PPT模板下载资源。让你10秒轻松搞定幻灯片制作,打造⾼颜值的丰富演示文稿素材模版合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