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供各类精美PPT模板下载
当前位置:首页 > Word文档 >

幼儿园开学第一课教案

  • 大班音乐教案:我和音乐一起玩

    大班音乐教案:我和音乐一起玩

    活动准备:1、布置一个“公园”的场景;2、若干乐句(幼儿人数的3倍);3、人手一个头饰(上写有一个小节的乐句);4、唱名1、2、3、5、6的小卡片;信封等。活动过程:一、找一找1、幼儿自由地寻找不同拍子的乐句或节奏,并互相唱一唱,拍一拍,并贴在适当的地方。2、引导幼儿大胆地说出自己发现的秘密。二、玩一玩幼儿戴上乐句头饰,随着音乐找与自己拍子相同的乐句。三、听一听欣赏乐曲。引导幼儿听不同拍子的曲子,并分辨三首曲子的拍子。1、引导幼儿安静倾听。2、幼儿互相交流。四、编一编幼儿根据老师提供的唱名及拍号,编出自己喜欢的乐句。五、唱一唱。幼儿自由互相唱一唱自己编的曲子。

  • 大班语言教案:一、二、三自己爬起来

    大班语言教案:一、二、三自己爬起来

    二、活动重点:  理解木偶表演的内容,学说短句“大象,不要怕,我来扶你起来”、“摔倒了,不要怕,一、二、三自己爬起来”。 三、材料及环境创设:  木偶:大象、小兔、小猪、小猫四个角色;事先请两位老师排练好表演内容,布置表演场景。四、活动过程:(一)引起兴趣:今天,老师请来了几位小动物来表演节目,你们想看吗?(二)初步感知:(分段观看表演,边看边讨论)1、从开始——小兔说:“哎,你太重了,我扶不起”  问:(1)大象怎么啦?  (2)小兔看到大象摔倒了,它怎么说?  (学说短句:“大象,不要怕,我来扶你起来”。先个别幼儿回答,后集体练习。)2、从小猪出场——“哎,你太重了,我扶不起”。  问:谁又来帮助大象,它是怎么说的?(集体练习以上短句)3、小猫出场“喵喵喵”  问:(1)谁又来帮助大象了?  (2)小猫会对大象说什么?  (请个别幼儿上台来对大象说“大象,不要怕,我来扶你起来”)4、过渡提问:  三个小动物都扶不起大象,这可怎么办?  (1)请幼儿讨论有什么办法让大象起来?  (2)个别幼儿讲自己的办法(2-3名)。5、看最后一段表演  问:小动物对大象说了什么话,大象爬起来了吗?  (练习短句“摔倒了,不要怕,一、二、三自己爬起来”)(

  • 小班体育教案 动一动真有趣

    小班体育教案 动一动真有趣

    一、活动目标: 1、模仿几种有趣的运动,体验运动的快乐。 2、能根据儿歌内容快速反应做动作。3、知道运动能使人快乐。 二、活动准备:教学课件 三、活动重点:能根据儿歌内容快速反应做动作。

  • 中班音乐教案:我是一片树叶

    中班音乐教案:我是一片树叶

    2.能在音乐的伴奏下,自由地用动作表现对歌曲的理解和感受。 准备 长的硬纸条、钉书器。歌曲《秋叶》的录音带。 过程 1.带幼儿到户外欣赏秋季景象,感受秋风拂面、天高气爽的宜人气候,以及树木花草的变化,培养幼儿热爱秋天的情感。 2.观察秋季树叶的变化 ①树叶的颜色有什么变化? ②刮风的时候树叶怎么样?刮大风和刮小风树叶有什么不同? ③树叶变黄以后怎么样? ④树叶飘落到什么地方? 3.带幼儿拾落叶,做成头饰(将树叶用针书器钉在长纸条上,再围成圆圈)带在头上。在制作头饰过程中,播放歌曲《秋叶》的录音,使幼儿进一步感受歌曲优美的旋律,理解内容。鼓励幼儿跟唱歌曲。

  • 中班游戏教案:一物多玩纸板游戏

    中班游戏教案:一物多玩纸板游戏

    3、培养训练生活技能,学习穿线,系鞋带的方法,提高幼儿的动手能力。4、发展幼儿的想象力、合作能力。 活动准备1、适宜的场地。2、圆形纸板,纸板中心位子钻两个小洞。3、每人一条塑料绳。 活动过程一、活动身体,直接引入课题1、纸板是怎么玩得?提出问题让幼儿思考。2、谁愿意来试一试。个别幼儿尝试。3、你还能怎么玩纸板?加深问题难度,提供想象空间。

  • 《种下一棵责任树》主题班会教案

    《种下一棵责任树》主题班会教案

    情景剧(五)(放幻灯片)旁白:某年某月某日,君子上街买了一袋零食。晃悠在公园里:君子提着零食,边晃悠边吃花生。君子无视提示标语踏过草坪(草坪边标语:小草有生命,足下留情),剥掉的花生壳吧嗒吧嗒的丢在地上。这时,一个女孩走过来,叫住君子:“同学,老师说,不能随便乱扔垃圾!”君子回过头以不屑的目光从头到脚扫视了女生:“哼,你管不着,我爱怎么扔就怎么扔。”于是,继续吃着花生随地丢着花生壳。女孩子嘟着嘴,无奈地叹了叹,一颗一颗地拣起地上的花生壳。在旁边目睹了这一幕的老者叫住了君子:“小伙子,你东西掉了啦。”君子看了看自己提的袋子,又瞧了瞧路上:“没有啊,什么东西掉了?”老者感叹地说:“你的责任心掉了啦!”君子纳闷无语——(对社会负责)乙:大家欣赏了以上的情景剧,心里都有什么感受?情景剧(一)告诉我们要对学习负责,情景剧(二)告诉我们要对工作、对他人、对班集体负责情景剧(三)告诉我们要对家庭、对自己的生活负责情景剧(四)告诉我们要对校规、对自己身体健康负责情景剧(五)告诉我们要对社会负责

  • 大班体育教案跳短绳课件教案

    大班体育教案跳短绳课件教案

    学习内容:跳短绳学习步骤:一、 自主游戏,活跃情绪教师活动:1、组织学生集队、队列2、提出要求,观察学生分组游戏。学生活动:1、看老师手势,听老师口令快速集队,并从集队中体验“快、静、齐”的集队要求。 2、听口令进行行进练习,比一比小排头带得好还是大排头带得好。 3、两人一组剪刀、石头、布游戏,输的小朋友要带领赢的小朋友做一个动作。 4、学生自己进行柔韧练习(自叫节拍,自想动作)组 织:五路纵队、自由分散 * * * * * * *

  • 几何证明举例教案教学设计

    几何证明举例教案教学设计

    学习过程:一、自主预习课本P175——186的内容,独立完成课后练习1、2、3、4、5后,与小组同学交流(课前完成)二、回顾课本,思考下列问题:1.SAS定理的内容2.ASA定理的内容3.SSS定理的内容4.几何证明的过程的步骤

  • 中小学生防溺水安全教育教案

    中小学生防溺水安全教育教案

    ■ 溺水致死的原因溺水致死的原因主要是气管内吸入大量水分阻碍呼吸,或因喉头强烈痉挛引起呼吸道关闭、窒息死亡。另外,溺水致死的原因还包括:1、大量水藻、草类、泥沙进入口鼻、气管和肺,阻塞呼吸道而窒息。2、惊恐、寒冷使喉头痉挛、呼吸道梗阻而窒息。3、淡水淹溺:大量水分进入血液,血液被稀释,出现溶血、血钾升高导致心室颤动、心 跳停止。4、海水淹溺:高钠引起血渗透压升高,造成严重肺水肿,导致心力衰竭而死亡。 ■ 溺水的症状从人体外部特征判断,溺水者面部通常青紫、肿胀、双眼充血,口腔、鼻孔和气管充满血性泡沫;肢体湿冷、上腹胀满、烦躁不安或神志不清、呼吸不规则、脉细弱,甚至抽搐或呼吸、 心跳停止;肺腔一般有积水,内有泥沙或其他水中的杂质。从医学检查判断,溺水者的肺部罗音、心音弱而不整,淡水淹溺者有血液稀释和溶血的表现,海水淹溺者有血液浓缩和高血钾的 表现,严重者会因心跳、呼吸停止而死亡。

  • 大班语言教案:《i,u,ü》教学设计

    大班语言教案:《i,u,ü》教学设计

    2、学会正确认读i、u、ü的带调韵母。知道ü上标声调时,上面的小圆点不写。3、会在四线格里抄写i、u、ü三个单韵母。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教学单韵母i、u并抄写。  教学过程:  一、 复习检查。  1、猜谜语。  (1)白鹅倒影是什么韵母?  (2)圆脸小姑娘,小辫右边扎。这是什么韵母?  (3)像个圆圈是什么韵母?  2、抽读字母卡片。  二、 教学单韵母i。  1、看图说话引出i。  图上画着什么?图上画着一件衣服。i的发音与“衣”的音相同。  2、教学i的发音,认清字形。  (1)发音要领:发音时嘴比发e时开得更小,只留一条小缝,舌前部升高,接近上腭,舌尖抵住下齿背,让气从舌尖和上腭中间自然流出。  (2)教师范读、领读。  (3)记忆字形。  i像什么?顺口溜:“像支蜡烛i、i、i。”  3、书写指导:先写竖,再写点,两笔写成。  三、 教学单韵母u。  1、看图说话引出u。  图上画着什么?“树上有一只乌鸦。”乌鸦的“乌”就是u。  2、教学u的发音,认清字形。  (1)发音要领:发音时把嘴唇收拢,嘴唇比发o时更圆更小,舌尖后缩,舌根抬高,让气从小洞中出来。  (2)教师范读,领读。  (3)记忆字形。  可用顺口溜:“像只茶杯u、u、u。”  3、书写指导:u一笔写成。  四、 巩固复习。

  • 小学安全教育主题班会教案

    小学安全教育主题班会教案

    ·班会主旨·安全教育是学校一项重点工作,如何做好这项工作是关键。通过开展以“珍爱生命,安全第一”为主题的安全知识教育班会,增强学生的安全意识,能懂会用一些基本的安全知识,有意识地防范危险,提高学生基本自我保护的能力。·班会地点·教室·活动重点·学习防火、防触电、防食物中毒等生活常识,培养有关防范力。·班会流程·(一)防火知识讲解1.课件出示物品,让学生找出不能玩、易引起火灾的物品。(学生自由回答)教师继续提问:“火灾会给我们生活带来什么危害?”(指名学生回答)2.引导学生观看相关火灾视频,了解火灾的危害。(1)教师提问:“你看到些什么?(学生自由回答)(2)教师小结:火不仅能烧毁房子,烧伤人,还会烧毁森林,污染空气。3.引导幼儿了解预防火灾的方法,认识:(1)告诉学生不能靠近容易着火的物品(2)告诫学生不能随便燃放烟花爆竹(3)告诫学生不能玩未熄灭的烟头,见了未熄灭的烟头应及时踩灭。(4)引导学生认读“严禁烟火”的标志“防火”标志4.引导学生了解几种自救方法: (1)如果所在房间有电话,赶快打119报警,并说明着火的详细地址,什么街,哪 号楼或附近有什么明显标志及单位。(2)室外着火门已发烫里千万不要开门,并用毛巾、衣服或床单塞住门缝,以防浓烟跑进来,如门不很热也没看到火苗,赶快离开。(3)受到火势威胁时,要当机立断披上浸湿的衣物、被褥等向安全出口方向冲出去。穿过浓烟逃生里,要尽量使身体贴近地面,并用湿毛巾捂住口鼻。(4)身上着火,千万不要奔跑,可就地打滚用厚重衣物压灭火苗。(5)遇到火灾不可乘坐电梯,要向安全出口方向逃生。(6)若所有逃生线路被大火封锁,要立即退回室内,用打手电筒、挥舞衣物等方式向窗外发送求救信号,等待救援,不可盲目跳楼。

  • 频率的稳定性教案教学设计

    频率的稳定性教案教学设计

    活动内容:教师首先让学生回顾学过的三类事件,接着让学生抛掷一枚均匀的硬币,硬币落下后,会出现正面朝上、正面朝下两种情况,你认为正面朝上和正面朝下的可能性相同吗?(让学生体验数学来源于生活)。活动目的:使学生回顾学过的三类事件,并由掷硬币游戏培养学生猜测游戏结果的能力,并从中初步体会猜测事件可能性。让学生体会猜测结果,这是很重要的一步,我们所学到的很多知识,都是先猜测,再经过多次的试验得出来的。而且由此引出猜测是需通过大量的实验来验证。这就是我们本节课要来研究的问题(自然引出课题)。

  • 角平分线的性质教案教学设计

    角平分线的性质教案教学设计

    这是本节课的重点。让同学们将∠aob对折,再折出一个直角三角形(使第一条折痕为斜边),然后展开,请同学们观察并思考:后折叠的二条折痕的交点在什么地方?这两条折痕与角的两边有什么位置关系?这两条折痕在数量上有什么关系?这时有的同学会说:“角的平分线上的点到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即得到了角平分线的性质定理的猜想。接着我会让同学们理论证明,并转化为符号语言,注意分清题设和结论。有的同学会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定理aas证明,从而证明了猜想得到了角平分线的性质定理。

  • 平行线的判定定理教案教学设计

    平行线的判定定理教案教学设计

    问题1:你能证明“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如果内错角相等,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这个命题的正确性吗?已知:如图,∠1和∠2是直线a,b被直线c截出的内错角,且∠1=∠2.求证:a∥b. 问题2:你能证明“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如果同旁内角互补,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这个命题的正确性吗?已知:如图,∠1和∠2是直线a、b被直线c截出的同旁内角,且∠1与∠2互补.求证:a∥b

  • 简单随机抽样教案教学设计

    简单随机抽样教案教学设计

    1、交流与发现为了了解本校学生暑假期间参加体育活动的情况,学校准备抽取一部分学生进行调查,你认为按下面的调查方法取得的结果能反映全校学生的一般情况吗?如果不能反映,应当如何改进调查方法?方法1:调查学校田径队的30名同学;方法2:调查每个班的男同学;方法3:从每班抽取1名同学进行调查;方法4:选取每个班级中的一半学生进行调查.通过前面的活动,学生亲身经历了一次数据的调查过程,并通过对所得数据的计算和分析,了解了自己在家干家务活的时间所处的位置和水平,在调查过程中体会到调查方便有效的重要性.接下来,就能很好地解决交流与发现中的问题.师生共同讨论完成交流与发现.

  • 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教案教学设计

    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教案教学设计

    活动内容:① 已知,如图,在三角形ABC中,AD平分外角∠EAC,∠B=∠C.求证:AD∥BC分析:要证明AD∥BC,只需证明“同位角相等”,即需证明∠DAE=∠B.证明:∵∠EAC=∠B+∠C(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和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B=∠C(已知)∴∠B=∠EAC(等式的性质)∵AD平分∠EAC(已知)∴∠DAE=∠EAC(角平分线的定义)∴∠DAE=∠B(等量代换)∴AD∥BC(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想一想,还有没有其他的证明方法呢?这个题还可以用“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来证.

  • 中小学生防溺水安全教育教案 (1)

    中小学生防溺水安全教育教案 (1)

    (一)视频案例导入搜集播放中小学生溺水视频,重点选取有代表性的案例,如小伙伴相约私自到水库、池塘、湖泊等不明水域游泳、嬉戏导致不慎落水,同伴不知道如何处置,造成溺水伤亡等典型案例。1、小组讨论。以小组为单位,讨论观看视频后的感受。师:大家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一下观看视频后的认识和感受,重点思考以下问题:* 你看完视频后的内心感受是怎样的?* 你认为是什么原因造成了悲剧的发生? * 带给我们哪些启示?应该如何避免这样的悲剧再次发生?2、发言分享。小组代表踊跃发言分享,老师给予肯定和鼓励,并做总结点评。师:大家的发言都很积极,真切地谈出了自己的感受,总结的也非常到位,让我们再次给自己掌声鼓励。

  • 家长学校教案 家庭教育的作用

    家长学校教案 家庭教育的作用

    (2)依托各方力量,办好家长学校  学校要重视家长学校这块教育主阵地的建设。首先成立家长学校领导机构——家长委员会,做到定期召开家长委员会会议,通报学校工作计划及取得的成绩、听取家长委员会成员的合理化建议等。依托家长委员会,组织专题研讨,为家校沟通、亲子沟通提供平台。同时从家庭教育的视角,与家长们一起思考如何提高教育的有效性。  为加强教育的效果,一方面学校要求教师访问学生家庭,作好了解、协调工作,防微杜渐。另一方面,还要通过家长学校这种组织机构治标治本,对学生家长有针对、有系统、分层次地进行家庭教育的辅导,通过家长会、辅导讲座、交流会、家长信、校刊小报等多种途径和手段,帮助家长树立正确、新型的家庭教育观念,传授家长科学、合理的育人常识和技巧,提高家庭教育水平。

  • 大班语言教案:《m, f》教学设计

    大班语言教案:《m, f》教学设计

    2.学会声母“b”和单韵母“a”拼读音节的方法。  3.学会拼读“b p m f”与“u、o”组成的音节。  教学难点  掌握拼读声母和韵母组成的音节。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我们已经认识了韵母家族的6个朋友(出示a o e i u ü)一起读读,你们读得真准,能不能按字母顺序摆一摆,再按顺序读一读。你们记得真清楚。这节课我们一起到拼音王国里再认识四个声母家族的朋友,你们愿意吗?  二、学习“b p m f ”的音形  (一)学习“b”的音形  1.出示“b”的图  (1)引导学生提问:图上的小朋友在干什么?  (2)问:这个字母念什么?学生试读“b”。  (3)讲:听广播的“播”读得轻短些,发音时,把两片嘴闭合,把气     憋住,然后突然放开,让气流冲出双唇就是“b”的音。  (4)教师范读。  (5)学生学读,体会发音方法。  (6)开火车读。   2.学习“b”的形  (1)引导学生提问:怎样记住“b”的形?或“b”与图中的哪一部分很像?  (2)你们能编一个记忆“b”的小儿歌吗?  拉开天线听广播“b b b”。  右下半圆“b b b”。  6字“b”。……  3.指导书写b(1)讲:我们先认识一个字母基本笔画:“丨”上竖。 (2)请同学们观察书中字母“b”先写哪笔,再写哪笔,几笔写成?占什么格?同桌同学互相说说。(3)学生说笔顺、位置,教师范写,强调“b”的第一笔在上格的三分之一处起笔到第三条线停笔。   (4)学生书空笔顺。  (5)学生在拼音本上抄字头。教师行间巡视,进行个别辅导。纠正学生的写姿和执笔方法。对姿势正确的学生及时表扬鼓励。

  • 中班音乐教育活动课件教案

    中班音乐教育活动课件教案

    3、让幼儿学会运用动作来表现音乐。 4、利用空间来进行故事的表演活动。准备:海鼓、音乐磁带、彩带、报纸过程:1、欢迎歌:Get to gether 2、坐地蹦跳:I can see me 3、乐器练习:传递海鼓,让幼儿通过介绍自己名字来认识海鼓这种乐器,并初步掌握使用方法。

上一页123...787980818283848586878889下一页
提供各类高质量Word文档下载,PPT模板下载,PPT背景图片下载,免费ppt模板下载,ppt特效动画,PPT模板免费下载,专注素材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