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供各类精美PPT模板下载
当前位置:首页 > Word文档 >

教师在XX中学暑期师德师风专项巡查和整治工作总结

  • 人教A版高中数学必修二直线与直线垂直教学设计

    人教A版高中数学必修二直线与直线垂直教学设计

    6.例二:如图在正方体ABCD-A’B’C’D’中,O’为底面A’B’C’D’的中心,求证:AO’⊥BD 证明:如图,连接B’D’,∵ABCD-A’B’C’D’是正方体∴BB’//DD’,BB’=DD’∴四边形BB’DD’是平行四边形∴B’D’//BD∴直线AO’与B’D’所成角即为直线AO’与BD所成角连接AB’,AD’易证AB’=AD’又O’为底面A’B’C’D’的中心∴O’为B’D’的中点∴AO’⊥B’D’,AO’⊥BD7.例三如图所示,四面体A-BCD中,E,F分别是AB,CD的中点.若BD,AC所成的角为60°,且BD=AC=2.求EF的长度.解:取BC中点O,连接OE,OF,如图。∵E,F分别是AB,CD的中点,∴OE//AC且OE=1/2AC,OF//AC且OF=1/2BD,∴OE与OF所成的锐角就是AC与BD所成的角∵BD,AC所成角为60°,∴∠EOF=60°或120°∵BD=AC=2,∴OE=OF=1当∠EOF=60°时,EF=OE=OF=1,当∠EOF=120°时,取EF的中点M,连接OM,则OM⊥EF,且∠EOM=60°∴EM= ,∴EF=2EM=

  •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3《爱的奉献 学习议论中的记叙》说课稿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3《爱的奉献 学习议论中的记叙》说课稿

    教学过程:(一)导入:课前放《爱的奉献》歌曲,同时不断播放一些有关“爱”的主题的图片,渲染一种情感氛围。师说:同学们,谁能说说这组图片的主题应该是什么?生(七嘴八舌):母爱,不对是亲情……是友情、还有人与人互相帮助……那组军人图片是说保卫国家,应该是爱国……那徐本禹和感动中国呢?…………生答:是关于爱的方面师说:不错,是关于爱的方面。那么同学们,今天就以“爱的奉献”为话题,来写一篇议论文如何?生答:老师,还是写记叙文吧。生答:就是,要不议论文写出来也象记叙文。师问:为什么?生答:老师,这个话题太有话说了,一举例子就收不住了,怎么看怎么象记叙文。生答:就是,再用一点形容词,就更象了。众人乐。师说:那么同学们谁能告诉我,为什么会出现这种问题?一生小声说:还不是我们笨,不会写。师说:不是笨,也不是不会写,你们想为什么记叙文就会写,一到议论文就不会了,那是因为同学们没有明白议论文中的记叙与记叙文中的记叙有什么不同,所以一写起议论文中的记叙,还是按照记叙文的写法写作,这自然就不行了。那好,今天我们就从如何写议论文中的记叙讲起。

  • 法制教育国旗下讲话稿:弘扬宪法精神,推进依法治校

    法制教育国旗下讲话稿:弘扬宪法精神,推进依法治校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早上好!今天国旗下讲话主题是:弘扬宪法精神,推进依法治校。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无论做什么事都要有个规矩,否则就什么也做不成。而法律就是我们全社会每个人都要遵守的规矩。国有国法,校有校规。学校里的法律既包括国家的各种法令法规,也包括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纪律条令。如升国旗时,《国旗法》对我们的行为要求就有约束;在上课、学习方面,《中学生守则》和《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就对我们有所要求;在回家过马路时,《道路交通法》就对我们的行为进行了规范,等等。

  •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3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以我国珠江三角洲地区为例说课稿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3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以我国珠江三角洲地区为例说课稿

    A.城镇数量猛增B.城市规模不断扩大【设计意图】通过读图的对比分析,提高学生提取信息以及对比分析问题的能力,通过小组之间的讨论,培养合作能力。五、课堂小结和布置作业关于课堂小结,我打算让学生自己来总结,你这节课学到了什么。这样既可以提高学生的总结概括能力,也可以让我在第一时间内获得它们的学习反馈。(本节课主要学习了珠三角的位置和范围以及改革开放以来珠三角地区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关于作业的布置,我打算采用分层次布置作业法。第一个层次的作业是基础作业,要求每一位同学都掌握,第二个层次的作业是弹性作业,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来选做。整个这堂课,老师只是作为一个引导者、组织者的角色,学生才是课堂上真正的主人,是自我意义的建构者和知识的生成者,被动的、复制式的课堂将离我们远去。

  •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2第四章第一节工业的区位因素与区位选择说课稿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2第四章第一节工业的区位因素与区位选择说课稿

    在这段教学中可以插入世界主要铁矿、煤矿,以及我国主要的矿产基地、钢铁生产基地的相关内容,不失为区域地理知识的很好补充和巩固。那么从现状来看我国的钢铁产业基地多数污染较为严重,可见工业区位的选择同样要顾及到环境的因素,由此引入下一部分的内容。除了传统意义上的工业区位因素外,环境、政策以及决策者的理念和心理等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在这段文字的处理上,只需进行概念、道理上的陈述即可,重点要放在污染工业在城市中的布局这一知识点上。首先要了解什么工业会造成怎样的污染,然后根据污染的类别分别讲解不同的应对方略,最后将配以适当的例题以期提高学生的整体把握程度和综合运用能力。最后将对本节内容进行小结,要在小结中阐述清楚本节课的两大内容:即工业的区位因素和工业区位的选择。然后点明本节课的主要知识点、难点、重点。在时间允许的情况下可以适当安排几道有关主导产业和城市工业布局的例题加以练习。

  • 小学美术人教版一年级下册《第9课生活中的趣事》教案说课稿

    小学美术人教版一年级下册《第9课生活中的趣事》教案说课稿

    一、课堂教学:1、引导阶段: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的第八课《瓢虫的花衣裳》同学们表现得很好,连隔壁班的老师都夸奖你们呢!同学们要继续努力。我们知道世界每天都在发生着不同的变化,每天都会发生很多有趣的事情。这几天你发生了哪些有趣的事情?生:各抒己见,气氛活跃。师:同学们都很积极,那我先说一下老师有趣的事情,再请同学们说说自己的事情好不好呀?

  • 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实验活动3燃烧的条件》教案

    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实验活动3燃烧的条件》教案

    【学习目标】1.知识与技能:加深对燃烧条件的认识,进一步了解灭火的原理。2.过程与方法:体验实验探究的过程,学习利用实验探究的方法研究化学。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利用化学知识解释实际生活中的具体问题,使学生充分体会到化学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社会。【学习重点】通过物质燃烧条件的探究,学习利用控制变量的思想设计探究实验,说明探究实验的一般过程和方法。【学习难点】利用控制变量的思想设计对照实验进行物质燃烧条件的探究。【课前准备】《精英新课堂》:预习学生用书的“早预习先起步”。《名师测控》:预习赠送的《提分宝典》。情景导入 生成问题1.复习:什么叫燃烧?燃烧条件有哪些?今天自己设计实验来进行探究。2.明确实验目标,导入新课。合作探究 生成能力学生阅读课本P150的相关内容并掌握以下内容。实验用品:镊子、烧杯、坩埚钳、三脚架、薄铜片、酒精、棉花、乒乓球、滤纸、蜡烛。你还需要的实验用品:酒精灯、水。1.实验:用棉花分别蘸酒精和水,放到酒精灯火焰上加热片刻。上述实验中我们能观察到什么现象?说明燃烧需要什么条件?如果在酒精灯上加热时间较长,会发生什么现象?答:蘸酒精的棉花燃烧,蘸水的棉花没有燃烧,说明燃烧需要有可燃物。如果加热时间较长,水蒸发后,蘸水的棉花也会燃烧。2.如图所示,进行实验:我们能观察到什么现象?说明燃烧需要什么条件?答: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乒乓球碎片和滤纸碎片,都能燃烧,说明二者都是可燃物。放在铜片两侧给它们加热后可看到乒乓球碎片先燃烧,说明燃烧需要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3.你能利用蜡烛和烧杯(或选择其他用品)设计一个简单实验证明燃烧需要氧气(或空气)吗?答:点燃两支相同的蜡烛,然后在一支蜡烛上扣住一只杯子,看到被杯子扣住的蜡烛一会儿就熄灭,说明燃烧的条件之一是需要氧气。

  • 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实验活动7溶液酸碱性的检验》教案

    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实验活动7溶液酸碱性的检验》教案

    1.自己选择植物的花瓣(牵牛花、月季花)、蔬菜(紫卷心菜、胡萝卜) 在研钵中捣烂,加入酒精(它有消毒作用,可使制得的指示剂长期 保存)浸泡,用纱布将浸泡出的汁液过滤或挤出,就得到指示剂, 2.把制好的指示剂装入试剂瓶,贴上标签备用。 把食醋、稀盐酸、稀氢氧化钠、澄清石灰水,分别滴在两个 白色点滴板上,用石蕊、酚酞分别滴在上述溶液上,通过颜 色变化检验它们的酸碱性。 用玻璃棒分别蘸取上述溶液,滴在pH试纸上,然后对照标准 比色卡比较,得出pH值,也就是酸碱度。 把上述溶液滴在白色点滴板上,用滴管吸一下你自制的指示剂,滴在滴板的溶液里,观察颜色变化,每用一种指示剂,换一下滴板的溶液。 把所得到颜色变色变化的信息和pH值数据填入教材第70页的表中。 3.取少量土壤样品,将土壤样品与蒸馏水按1∶5的质量比在烧杯中混合, 充分搅拌后静置,用玻璃棒蘸澄清的液体,滴在pH试纸上,然后对照 标准比色卡记录读数。

  • 【高教版】中职数学基础模块上册:1.3《集合的运算》优秀教案

    【高教版】中职数学基础模块上册:1.3《集合的运算》优秀教案

    集合的基本运算(1) 一、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1)理解并集和交集的含义,会求两个简单集合的交集与并集。 (2)能够使用Venn图表达两个集合的运算,体会直观图像对抽象概念理解的作用。 2、过程与方法 (1)进一步体会类比的作用 。 (2) 进一步树立数形结合的思想。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集合作为一种数学语言,让学生体会数学符号化表示问题的简洁美。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并集与交集的含义 。 教学难点:理解并集与交集的概念,符号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 【高教版】中职数学基础模块上册:2.1《不等式的基本性质》教案设计

    【高教版】中职数学基础模块上册:2.1《不等式的基本性质》教案设计

    教师姓名 课程名称数学班 级 授课日期 授课顺序 章节名称§2.1 不等式的基本性质教 学 目 标知识目标:1、理解不等式的概念 2、掌握不等式的基本性质 技能目标:1、会比较两个数的大小 2、会用做差法比较两个整式的大小 情感目标:体会不等式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感受数学的有用性教学 重点 和 难点 重点: 不等式的概念和基本性质 难点: 1、会比较两个整式的大小 2、能根据应用题的表述,列出相应的表达式教 学 资 源《数学》(第一册) 多媒体课件评 估 反 馈课堂提问 课堂练习作 业习题2.1课后记

  • 【高教版】中职数学基础模块上册:1.1《集合的概念》优秀教案

    【高教版】中职数学基础模块上册:1.1《集合的概念》优秀教案

    【课题】1.1 集合的概念【教学目标】1、理解集合、元素的概念及其关系,掌握常用数集的字母表示;2、掌握集合的列举法与描述法,会用适当的方法表示集合.3、通过集合语言的学习与运用,培养分类思维和有序思维,从而提升数学思维能力.4、接受集合语言,经历利用集合语言描述元素与集合间关系的过程,养成规范意识,发展严谨的作风。【教学重点】集合的表示法. 【教学难点】集合表示法的选择与规范书写.【教学设计】(1)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导入集合与元素的概念;(2)引导学生自然地认识集合与元素的关系;(3)针对集合不同情况,认识到可以用列举和描述两种方法表示集合,然后再对表示法进行对比分析,完成知识的升华;(4)通过练习,巩固知识.(5)依照学生的认知规律,顺应学生的学习思路展开,自然地层层推进教学.

  • 【高教版】中职数学基础模块上册:5.1《角的概念推广》优秀教案

    【高教版】中职数学基础模块上册:5.1《角的概念推广》优秀教案

    课 程数学章节内容5.1角的概念推广课程类型新课课时安排2课时指导教师 日期12月2 日学习目标理解将角度从0°~360°推广任意角。学习重点掌握角的度量、任意角学习难点理解象限角、界限角和终边相同的角回顾(温故知新)1、角度的概念:什么是角?始边、终边、顶点。 问题(顺着问题找思路)1、正角.负角.零角.界限角和第几象限的角概念?按照逆时针方向旋转所形成的角叫做________,按照_____时针旋转所形成的角叫负角。当射线没有作任何旋转时,形成的角叫________(结合图形讲解) 2、在坐标系中依次表示390°、30°、-330°,观察图像,探讨终边相等的角的特点、有什么关系?思考如何用集合表示终边相等的角度?

  • 【高教版】中职数学基础模块上册:1.2《集合之间的关系》优秀教案

    【高教版】中职数学基础模块上册:1.2《集合之间的关系》优秀教案

    学科数学 课 题 1.2 集合之间的关系班级 人数 授课时数2 课 型新课 周次 授课时间 教 学 目 的 知识目标:(1)掌握子集、真子集的概念; (2)掌握两个集合相等的概念; (3)会判断集合之间的关系.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目标:通过师生互动,学生之间的讨论分析,加强合作意识。 教学重点集合与集合间的关系及其相关符号表示. 教学难点真子集概念的理解.

  • 【高教版】中职数学基础模块上册:1.4《充要条件》优秀教案

    【高教版】中职数学基础模块上册:1.4《充要条件》优秀教案

    学科数学 课 题 1.4 充要条件班级 人数 授课时数 2 课 型 新授课 周次 授课时间 教 学 目 的 知识目标:了解“充分条件”、“必要条件”及“充要条件”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目标:通过师生互动,学生之间的讨论分析,加强合作意识。 教学重点“充分条件”、“必要条件”及“充要条件”.教学难点符号“”,“”,“”的正确使用. 教 具 教 后 小 结 学生是否真正理解有关知识; 是否能利用知识、技能解决问题; 在知识、技能的掌握上存在哪些问题。

  • 【高教版】中职数学基础模块上册:2.3《一元二次不等式》教案设计

    【高教版】中职数学基础模块上册:2.3《一元二次不等式》教案设计

    教师姓名 课程名称数学班 级 授课日期 授课顺序 章节名称§2.3 一元二次不等式教 学 目 标知识目标:1、理解一元二次不等式和一元二次方程以及二次函数之间的关系 2、理解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集的含义 3、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集与二次函数图像的对应 技能目标:1、会解一元二次方程 2、会画二次函数的图像 3、能结合图像写出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集 情感目标:体会知识之间的相互关联性,体会数形结合思想的重要性教学 重点 和 难点重点: 1、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集的含义 2、一元二次不等式与二次函数的关系 难点: 1、将一元二次不等式和一元二次方程以及二次函数联系起来 2、在函数图像上正确的找到解集对应的部分教 学 资 源《数学》(第一册) 多媒体课件评 估 反 馈课堂提问 课堂练习作 业习题2.3课后记本节课内容是比较重要的,是一元二次方程、一元二次函数、一元二次不等式的结合,相关知识点融会贯通,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在这有很好的运用。三种情况只要讲清楚一种,另外两种可由学生自行推出结论。

  • 【高教版】中职数学基础模块上册:2.3《一元二次不等式》优秀教案

    【高教版】中职数学基础模块上册:2.3《一元二次不等式》优秀教案

    【教学目标】1、了解方程、不等式、函数的图像之间的联系;2、掌握一元二次不等式的图像解法;【教学重点】1、 方程、不等式、函数的图像之间的联系;2、 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教学难点】 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教学设计】 1、从复习一次函数图像、一元一次方程、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联系入手;2、类比观察一元二次函数图像,得到一元二次不等式的图像解法;3、加强知识的巩固与练习,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课时安排】 2课时(90分钟)【教学过程】一、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² 复习回顾1、根据初中所学知识,填写下面表格: △>0 △=0△<0y=ax²+bx+c (a>0)的图像ax²+bx+c=0 (a>0)的根有 2 个根有 1 个根有 0 个根2、观察二次函数y=x²-5x+6的图像,回答下列问题:(1)当y=0时,x取什么值?(2)二次函数y=x²-5x+6的图像与x轴交点的坐标是什么?(3)当y<0时,x的取值范围是什么?总结:由此看到,通过对函数y=x²-5x+6的图像的研究,可以求出不等式x²-5x+6>0与x²-5x+6<0的解集

  • 【高教版】中职数学基础模块上册:2.4《含绝对值的不等式》教案设计

    【高教版】中职数学基础模块上册:2.4《含绝对值的不等式》教案设计

    教师姓名 课程名称数学班 级 授课日期 授课顺序 章节名称§2.4 含绝对值的不等式教 学 目 标知识目标:1、理解绝对值的几何意义 2、掌握简单的含绝对值不等式的解法 3、掌握含绝对值不等式的等价形式 技能目标:1、会解形如|ax+b|>c或|ax+b|<c的绝对值不等式 情感目标:通过学习,体会数形结合、整体代换及等价转换的数学思想方法教学 重点 和 难点重点: 1、绝对值的几何意义 2、基本绝对值不等式|x|>a或|x|<a的解 难点: 1、去绝对值符号后不等式与原不等式保持等价性教 学 资 源《数学》(第一册) 多媒体课件评 估 反 馈课堂提问 课堂练习作 业习题2.4课后记不等式的基本性质是初中就学习过的内容,分式不等式的解法是哦本节课的一个重点和难点,尤其是不等号另一边不为0的情况,需要移项,这一点在强调前学生考虑不到,因此解题错误多。区间是个新内容,学生往往将连续的正数写作一个区间,这是常见的错误,要进行提醒。另外,在均值不等式这里稍微补充了一些内容,引起学生的兴趣。

  • 【高教版】中职数学基础模块上册:2.4《含绝对值的不等式》优秀教案

    【高教版】中职数学基础模块上册:2.4《含绝对值的不等式》优秀教案

    【教学目标】1、理解含绝对值不等式或的解法;2、了解或的解法;3、通过数形结合的研究问题,培养观察能力;4、通过含绝对值的不等式的学习,学会运用变量替换的方法,从而提升计算技能。【教学重点】(1)不等式或的解法.(2)利用变量替换解不等式或.【教学难点】 利用变量替换解不等式或.【教学过程】 教 学 过 程教师 行为学生 行为教学 意图 *回顾思考 复习导入 问题 任意实数的绝对值是如何定义的?其几何意义是什么? 解决 对任意实数,有 其几何意义是:数轴上表示实数的点到原点的距离. 拓展 不等式和的解集在数轴上如何表示? 根据绝对值的意义可知,方程的解是或,不等式的解集是(如图(1)所示);不等式的解集是(如图(2)所示). 介绍 提问 归纳总结 引导 分析 了解 思考 回答 观察 领会 复习 相关 知识 点为 进一 步学 习做 准备 充分 借助 图像 进行 分析

  • 【高教版】中职数学基础模块上册:3.1《函数的概念及表示法》优秀教案

    【高教版】中职数学基础模块上册:3.1《函数的概念及表示法》优秀教案

    课程:数学课题: 3.1.1函数的概念课型:讲授课课时:2课时授课班级:2015级南口班授课时间:2016年3月1日授课地点:南口校区教 学 目 标知识目标1.能用函数语言描述图像、解析式中自变量与函数值的依赖关系; 2.会计算函数的定义域,理解值域的含义 3.会用语言表述自变量与函数值间的对应关系能力目标通过对实例的分析,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抽象概括及逻辑思维能力 通过计算函数的定义域,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素养目标函数概念的思想蕴含了很多数学思维,也渗透生活中及其他学科范围内,通过学习使学生认同函数的抽象性。教学重 点理解函数的概念教学难 点判断两个函数是否相同教学方 法引导启发,讲练结合教学资 源演示文稿板 书 设 计3.1函数的概念 设集合A、B为非空数集,对于确定的对 应法则f下,在集合A中取定任意一个数x, 在集合B中都有唯一确定的数f(x)与之相 对应,则称f:A→B为集合A到集合B的一 个函数. 记作:y=f(x),x∈A X叫自变量,y叫函数值,集合A叫函数的 定义域,所有函数值组成的集合叫值域。

  • 【高教版】中职数学基础模块上册:3.2《函数的性质》优秀教案

    【高教版】中职数学基础模块上册:3.2《函数的性质》优秀教案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⑴ 理解函数的单调性与奇偶性的概念;⑵ 会借助于函数图像讨论函数的单调性;⑶理解具有奇偶性的函数的图像特征,会判断简单函数的奇偶性.能力目标:⑴ 通过利用函数图像研究函数性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⑵ 通过函数奇偶性的判断,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教学重点】⑴ 函数单调性与奇偶性的概念及其图像特征;⑵ 简单函数奇偶性的判定.【教学难点】函数奇偶性的判断.(*函数单调性的判断)【教学设计】(1)用学生熟悉的主题活动将所学的知识有机的整合在一起;(2)引导学生去感知数学的数形结合思想.通过图形认识特征,由此定义性质,再利用图形(或定义)进行性质的判断;(3)在问题的思考、交流、解决中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教学备品】教学课件.【课时安排】3课时.(90分钟)【教学过程】

上一页123...226227228229230231232233234235236237下一页
提供各类高质量Word文档下载,PPT模板下载,PPT背景图片下载,免费ppt模板下载,ppt特效动画,PPT模板免费下载,专注素材下载!

PPT全称是PowerPoint,LFPPT为你提供免费PPT模板下载资源。让你10秒轻松搞定幻灯片制作,打造⾼颜值的丰富演示文稿素材模版合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