谦虚并非故意自贬身价,做客套应酬,像虚伪者所常表现的假面孔;它是起于自知之明,知道自己所已知的比起世间所可知的非常渺小,未知世界随着已知世界扩大,愈前走发现天边愈远。他发现宇宙的无边无底,对之不能不起崇高雄伟之感,反观自己渺小,就不能不起谦虚之感。谦虚必起于自我渺小的意识,谦虚者的心目中必有一种为自己所不知不能的高不可攀的东西,老是要抬着头去望它。这东西可以是全体宇宙,可以是圣贤豪杰,也可以是一个崇高的理想。一个人必须见地高远,知道天高地厚才能真正地谦虚,不知道天高地厚的人就老是觉得自己伟大,海若未曾望洋,就以为“天下之美尽在己”。谦虚有它消极方面,就是自我渺小的意识;也有它积极方面,就是高远的瞻瞩与恢阔的胸襟。
“中国”一词后来随着所指对象不同而有不同的含义。大致说来,有以下六种概念:一是指京师(首都)。二是指天子直接统治的地区,如诸葛亮对孙权说:“若能以吴越之众与中国抗衡,不如早与之绝。”三是指中原地区。四是指国内、内地,如《史记·武帝本纪》:“天下名山八,而三在蛮夷,五在中国。”五是指诸夏族居住的地区。六是指华夏或汉族建立的国家,《史记》《汉书》经常出现这样的称谓。所以自汉代开始,人们常常把汉族建立的中原王朝称为“中国”。
古琴之外的其他弹拔乐器一般都是点状出音,即每弹一次出一音,因而音与音之间会有明显的间隙,不连贯。这使它们在表现音乐的强度和力度方面,有一定的效果,但在表现深邃、悠远的意境方面,有着明显的欠缺。然而古琴却没有这样的缺憾。古琴的有效弦长特别长,振幅大,振动时间久,所以古琴在演奏中会出现独有的“走手音”。“走手音”的特点之一,就是它所造就的线状音迹能让声音产生游动感。这可以使琴音显得绵延而深远。
关于风筝的起源有很多说法,比如斗笠、树叶说,认为风筝的出现受到被风吹起的斗笠、树叶的启发,还有帆船、帐篷说,飞鸟说等。观点虽不统一,但风筝很早就出现在中国并无异议。《韩非子·外储说左上》中记载“墨子为木鸢,三年而成,飞一日而败。弟子曰:‘先生之巧,至能使木鸢飞。’”可见春秋战国时期已有风筝,不过为木质。随着造纸术的发展,从唐朝开始,纸糊的风筝逐渐兴起。当了宋代,放风筝已经成为当时人们喜爱的户外活动。明清时期,风筝的制作技艺、装饰技艺得到空前发展。至清朝道光年间达到鼎盛。
失掉了他信力,就会疑,一个转身,也许能够只相信了自己,倒是一条新生路,但不幸的是逐渐玄虚起来了。信"地"和"物",还是切实的东西,国联就渺茫,不过这还可以令人不久就省悟到依赖它的不可靠。一到求神拜佛,可就玄虚之至了,有益或是有害,一时就找不出分明的结果来,它可以令人更长久的麻醉着自己。
嫦娥四号探测器由着陆器与巡视器组成。2018年12月8日,嫦娥四号探测器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由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2019年1月3日,经过38万公里,26天的漫长飞行,嫦娥四号成功在月背着陆。在人类历史上首次实现了航天器在月球背面软着陆,中国也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在月球正面和背面都进行过软着陆的国家。(摘编自《环球时报》2019年1月4日)
央广网西宁4月9日消息(记者章成霞 刘泽耕)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东经93.05度,北纬35.13度,海拔4612.2米。这是全球第二高海拔气象站一青海省 五道梁气象站的坐标。从格尔木出发,沿青藏公路向西南方向行进.翻越连绵纵横的昆仑山脉,进入广表无垠的可可西里无人区,五道梁气象站就在那里。五道梁地高天寒,气候多变,含氧量仅为海平面的50%左右,迄今没有建政,没有常住居民,公路两旁零星的饭馆和修车销也都随季节迁徙。 “过了五道梁,难见爹和娘”是流传在青藏线上的谚语。高原反应是五道梁给每位初来乍到者的“下马威”。
太阳内部不断发生氢核聚变,产生氦,同时释放巨大的能量。一方面,太阳的巨大质量产生引力,令其自身向中心坍缩;另一方面,核反应产生的高热,导致它膨胀。这两种趋势形成一种平衡,让太阳能保持稳定的形态。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太阳核心中的氢会越来越少,氦越来越多,核心密度越来越大,于是核心就会收缩。随后发生新的热核反应,这种反应会释放更大的能量,点燃太阳的氢壳层。因此太阳本身会更热且不断膨张,变成一颗红巨星,它的直径将相当于现在的100倍。到那时,太阳会将靠近它的水星和金星一口吞掉,地球也许不会被吞噬,但必然早就被烤焦,一切生物都将灰飞烟灭。
材料一 拿玻仑在其所有征服地区都贯彻法国革命的一些基本原则。他废除封建制度和农奴制,承认所有公民的平等,实施其著名的法典。虽然各地的既得利益集团坐立不安,反对这些变革,但变革也在许多地方得到普遍的支持。——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材料二 1763至1914年这一时期是欧洲直接或间接地成为全球主人的时期,在世界历史上居有突出地位。欧洲的霸权不仅在政治领域——以大殖民帝国的形式——表现得很明显,而且在经济和文化领域也表现得很明显。——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l)依据材料一,概括拿破仑的变革得到支持的原因。(2分)(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欧洲“成为全球主人”的原因。(2分)
村料一 宋代是中国历史上最具魅力的时代。……到了宋代便超越西亚而居于世界前列。……由于宋代文明的刺激,欧洲文明向前发展了。宋代文明深深地响了世界。——日本史学家官崎市定材料二 18世纪中期,术材匱乏引发能源危机,使英国人毅然在热能和机械能领域实现转轨,通过调整能源结构实现了国家整体性产生变迁,完成了经济史的重大转型,由此引发了第一次工业革命。在始于19世纪末的第二次工业命中,电能的广泛应用带领人类社会步入了电气时代……一一朱启贵《第三次工业革命浪潮下的转型选择》(1)材料一“宋代文明”中的某项成果为环球航行和新大陆的发现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持,这项成果具体是指什么?
材料一:五年间,全市重大基础建设取得辉煌成就——国道通车里程达到570公里,省道由662公里增加到1240公里,新建4条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达到291公里;新建巴达铁路并投入运行;开工建设巴中恩阳机场。——《五年砥砺奋进谱写“五彩巴中”新篇章》材料二:自1995年我国实现与国际互联网联网以来,互联网的普及程度有很大提高。2001年.,我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也取得长足发展,中小学计算机拥有量已从1999年的平均121人一台提高到2002年的51人一台。——川教版初中历史教材
13.请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乃秦孝公用商君,坏井田,开阡陌,急耕战之赏,……倾邻国而雄诸侯。 ﹣﹣《汉书?食货志》材料二:如图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探究下列问题:(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历史事件?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该事件有何影响?(2)依据材料二中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孝文帝采取哪些汉化措施?(3)从中国古代社会进行的变法到今天的改革,你能得到什么启示?
(1)图1中的《南京条约》是哪次战争失败后清政府被迫签订的?(1分)这次战争对中国社会产生了什么重大影响?(2分)(2)图2中的中华民国成立,是辛亥革命的重要成果。有人认为辛亥革命是中国民主进程的丰碑,其依据是什么?(2分)(3)图3反映了中国人民经过浴血奋战,终于赢得了抗日战争的胜利,抗日战争的胜利具有怎样的国内意义?(2分)
(1)图一毕昇的发明是什么?四大发明中,为欧洲航海家的航海活动,创造条件的发明是什么?广泛应用于战争的发明是什么?在汉代,还有一项为世界文化做出巨大贡献的发明是什么?(4分)(2)图二瓦特蒸汽机出现以后,极大地促进了大工厂生产的发展。从此,人类进入了什么时代?史蒂芬孙利用蒸汽机发明的交通工具是什么?(2分)(3)图三的发明出现在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它的发明者是哪位美国科学家?电力的应用日益广泛,人类历史进入了什么时代?美国的莱特兄弟把人类翱翔天空的梦想变成现实,他们的发明成果是什么?( 3分)(4)图四出现在第三次科技革命时期。这次科技革命的核心是什么?(1分)
材料一 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论语》(1)材料一是哪位思想家的言论? 他是哪一学派的创始人? (4分)材料二 从后来的历史看,中国最重要的改革之一是废弃了早先在诸王国发展起来的写法众多的语言文字,而代之以全中国都能理解的统一文字。这种统一文字……证明是一种非常有效且持久的统一的粘合剂。——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2)材料二中的“统一文字”指的是什么书体?文字的统一有何历史意义?(4分)
材料二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宾西法尼亚大学奉命为陆军计算弹道数据,并于1943年6月军方签订合同,开始工作。1945年,第一台电子计算机制成。从1953年起,IBM公司开始批量生产IBM701机,这标志这第一代电子计算机的工业化生产。后来不断更新换代的计算机,逐渐成为普通的办公用品,同时也促进了“网上交易”、“远程医疗”等的产生和发展。﹣﹣摘编自王鸿生《世界科学技术史》等
(1)以下表述,与材料一信息一致的,请在答题卡上相应的括号内划“√”;违背了材料信息的,请在相应的括号内划“×”;材料信息没有涉及的,请在括号内划“○”。(4分)①新中国的外交政策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②新中国成立初期,团结亚、非、拉美国家是我国外交的重点。( )③美蒋特务制造了企图谋害周恩来等中国代表的“克什米尔公主号事件”。()④20世纪70年代, 我国结束了同美国、日本长期对立的僵局,实现了关系正常化。( )
【北魏改革】材料一 孝文帝日:“今欲断北语,一从正音。其年三十以上,习性已久,容或不可卒革。三十以下,见在朝廷之人,语音不听仍旧,若有故为,当加降黜,各宜深戒。”——引自《资治通鉴》(1)北魏是我国古代北方少数民族鲜卑族建立的北朝政权,它在孝文帝改革时对鲜卑等少数民族实行汉化政策。材料一体现了汉化政策的哪一方面?汉化政策产生了怎样的影响?(4分)【唐皇长策】材料二 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故其种落皆依朕如父母。——唐太宗(2)材料二体现了唐朝政府对于民族关系怎样的态度或政策?试举唐与吐蕃交往的一例予以说明。(4分)
材料一:建元年间(前140年﹣﹣前135年),汉武帝从匈奴降者口中得知,大月氏逃向西方后,深怨匈奴而图报复,却找不到盟友共击匈奴。于是下令召募使者出使大月氏,张骞毅然应募;于公元前138年出使西域。他途经匈奴,被匈奴捉住并拘留了十几年,趁匈奴发生内乱时脱逃,于公元前126年回到长安。张骞通西域后,正式开通了从中国通往欧、非大陆的陆路通道。﹣﹣摘编自《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教师教学用书材料二:1918年,李大钊在《新青年》上,连续发表《庶民的胜利》和《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两篇文章,颂扬十月革命,热情宣传:“试看将来的环球,必是赤旗的世界!”﹣﹣摘编自《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教材
材料三 欧洲著名城市规划家罗斯穆森认为“整个北京城乃至世界的奇观之一,它的(平面布局)匀称而明朗,是一个卓越的纪念物,一个伟大文明的顶峰。”﹣﹣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历史》七年级下册(3)除北京城外,列举我国古代工程领域另外两项“世界的奇观”。 材料四 现代世界文明赖以建立的基本发明创造,有一半以上来源于中国……曾经改变了世界,直到15世纪以前,中国的科学技术在世界上保持了千年的领先地位!﹣﹣坦普尔《中国﹣﹣发明创造的国度》(4)“改变了世界”的中国发明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