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在教师启发下,根据乐曲抽取整套节奏型,并将乐曲与乐器匹配。 3、体验乐曲的热烈、欢快的情绪,并用演奏乐器表现出来。活动准备:1、各类打击乐器(铃鼓、沙球、撞铃、圆舞板)人手一件。 2、录音机、韵律活动磁带 歌曲《走路》、《麦当劳》、《母鸭带小鸭》。 3、幼儿熟悉乐曲《理发店》。 活动过程:1、伴随音乐《走路》入场。 2、韵律活动《麦当劳》。 3、复习歌曲《理发店》。
二、活动准备: 哈哈镜若干面;古怪果纸偶一只;彩色信三封;音乐。三、活动过程:1、以古怪果送礼物,引起幼儿学习兴趣。 (1)请幼儿分组照哈哈镜,感受照哈哈镜的快乐心情。 (2)幼儿说出照哈哈镜的感受。2、古怪果请幼儿玩游戏“照镜子”。 幼儿当镜子,老师照镜子,老师要在镜子里看到自己的表情,并请幼儿说出有什么表情。3、分组活动:(幼儿分成三小组) (1)出示古怪果寄来三封彩色的信。
二、过程实录(一)活动目标1、在活动中接触残疾人,了解残疾人,增强对残疾人的同情心和乐于助人的思想品德,学习残疾人坚强勇敢、克服困难的精神。2、进一步增强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3、从身边做起,关心、帮助随班就读的弱智儿童。(二)活动准备 1、带领幼儿参观社会福利院,并拍参观活动录像片。2、为残疾儿童做一件好事。(三)活动过程1、导入活动,引起幼儿兴趣。师:前几天,我们参观了社会福利院,你们在那里看到了什么?幼A:社会福利院里有许多小朋友不会讲话,只会哇哇地叫,老师在为他们做手势。幼B:我看到几个小朋友不会走路,手脚都特别短,还有的脚没有了,只能坐在轮椅上。幼C:有的小朋友眼睛看不见,他们读书用手摸,走路用一根棒敲着走,真可怜。师:这些身体有缺陷的人我们叫他"残疾人",这些孩子身体残疾以后非常痛苦,生活、学习都很困难。你愿意自己变成残疾人吗?幼:不愿意!师:让我们来看看这些小哥哥、小姐姐是怎么变成残疾人的。
2、引导幼儿用学过的花纹、创作花纹,装饰纸袋,要求色彩鲜艳。3、培养幼儿的发散性思维能力和审美能力。活动准备:纸袋样品、制作图解、挂历纸、剪刀、胶棒、油画棒、粘画活动过程:1、欣赏美丽的春天风光,感受家乡的美丽。2、激发幼儿爱家乡爱聊城的情感,让家乡的春天更美丽,启迪幼儿环保意识。3、如何使家乡更美丽?
活动准备:脸谱活动过程:一、引起幼儿兴趣1、师:昨天我们听了京剧,又看了京剧演员的服饰,今天我们来看看京剧演员的脸部的化妆好吗?2、让幼儿欣赏京剧脸谱3、师:它呀,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叫京剧脸谱。这个京剧脸谱这么特别,你们想不想和老师一起来看看京剧脸谱的秘密呢?二、幼儿和老师一起探索京剧脸谱1、观察脸谱颜色:颜色不是为了好看,而是有各自的含义:像红色的,它表示个性忠诚的;黑色的表示个性刚直的;它们表示的是好人。白色的表示个性多计谋的,还有黄色的,表示坏人。蓝色的、绿色的代表勇士;金色、银色的表示神话里的人。2、观察脸谱的对称:左边和右边脸的图案是一样的,都是以鼻子为中心左右两侧对称的。老师拿一张纸竖在图案的鼻子中间,请幼儿来看一看。3、观察京剧脸谱的夸张:脸谱的眉毛、眼睛、鼻子这么粗、这么大,这样画是为了让看戏的人一看就知道台上有谁。
2、重点难点 重点:运用让幼儿自主阅读、小组阅读、讨论合作等策略,使幼儿在生生互动中解决自己在阅读中遇到的困难。 难点:感受小动物的情感变化。 二、过程实录 (一)活动目标 1、会大胆讲述画面的主要内容,并正确地理解、运用相关的动词。 2、会自主阅读图书内容,并通过小组阅读帮助自己掌握理解画面意思。 3、初步认识汉字“绿房子、黄房子、蓝房子”,培养幼儿对汉字的认读兴趣。 (二)活动准备 1、幼儿用书人手一本,铅笔各组一支。 2、教学图片一套。 3、 “绿房子”、“黄房子”、“蓝房子”汉字的卡片若干张,活动室墙上有三种颜色的房子。 (三)活动过程: 1、激发兴趣。请幼儿将三个小动物分别送到三间房子里去。 (出示三间房子)师:冬天来了小兔子、小猫、松鼠各自砌了一间漂亮的房 子。(师指着房子让幼儿集体说“有绿房子、黄房子、蓝房子”),它们各自住的是哪一间呢?(请幼儿将它们送回家。)你从哪里看出来的? (评析:运用请幼儿将动物送回家并说出理由的方式为后面小动物找房子埋下伏笔。)
二活动准备:1 多媒体课件 2 大字卡(红色, 黄色,紫色,蓝色,橙色)3 秋姑娘头饰一个 4、彩带(红色, 黄色,紫色,蓝色,橙色) 三活动过程:(一)导入1、(师扮演秋姑娘和幼儿打招呼)“孩子们,你们好!我是秋姑娘,秋天到了,景色可美了,你们想不想和我一起去看一看啊?”那我们出发吧!2、师幼律动:(郊游) 3、(课件:春夏秋冬四季图)师:请我们找个空位休息一下吧!“呀,这里有四个大门,我们该进哪个呢?为什么?”师小结:秋天到了,树叶都变黄了,菊花都开了。 (二)秋天的果园1、(点击进入果园)过渡:“哇!果园到了!果园里有哪些水果呢?你们还知道秋天有哪些水果?” (各种水果)教师小结:“秋天的水果有、苹果、橘子、橙子、哈密瓜、柚子、香蕉、石榴等等)”
2.感受诗歌的稚拙美,学习创编诗句。 3.培养幼儿的合作能力。 活动准备:动物图片若干活动过程:一:观察动物图片1. 出示大象图片。问:这是谁?大象的什么地方最好玩?为什么?假如你有长鼻子你想干什么?2. 出示小猴图片。问:这是谁?小猴的什么地方最好玩?假如你有长尾巴你想干什么?3. 出示长颈鹿图片。问:这是谁?长颈鹿的什么地方最好玩?假如你有长脖 子你想干什么
2.提高孩子的记忆力及综合分析能力。准备:1.棋盘一张。 2.25张用硬纸片做的棋子(稍小于棋盘格子),分别写有汉字。其中水果类5张,如:梨、苹果、桃、杏、西瓜;干果类5张,如栗子、核桃、枣、花生、榛子;蔬菜类5张,如白菜、土豆、茄子、辣椒、黄瓜;农作物5张,如玉米、小麦、高梁、水稻、大豆。另外5张不写字。玩法:1.将棋子字朝下,打乱摆放在棋盘的粗格子里,4位幼儿分别站在棋盘的一方,每人认一类棋子。(如甲找水果、乙找干果、丙找蔬菜、丁找农作物)。
一、 开始部分复习已学过的字词(游戏 神秘袋)师: 神秘袋真奇妙,里面的东西要不要?幼:要(老师用手从口袋里摸出东西, 吸引小朋友,交替摸出字卡, 以达到复习已学的字词目的)二、 基本部分1、欣赏儿歌,引入课题。提问: 儿歌中的天鹅它在哪里做什么?(在寒冷的公园里过冬) 它怎么了? (翅膀受伤了,很孤单)小朋友怎样帮助它的? (变成一只天鹅跟它作伴) 那你怎么样帮助天鹅呢?小朋友讨论, 个别回答, 老师小结。2、出示大范例,学习儿歌。
活动过程:1.激发制作的愿望。①在《三月三》的音乐声中,欣赏各种风筝,自由交流。②重点观察风筝的造型及色彩。③讨论:我想设计的风筝。2.绘制风筝图案。①讨论如何制作左右对称的风筝。②共同小结有益的学习经验,如先画后剪、叠放印轮廓等。③幼儿绘制风筝,教师巡回指导。3.欣赏作品。①展示绘制好的风筝面,介绍风筝名称、绘制方法等。②互评同伴作品,表述自己喜欢的原因,或提出修改建议。
培养幼儿合作游戏的能力。 准备: 教师用的布袋一只,底部装拉链,可开合(如图)。 幼儿每人一只布袋(由于幼儿的身高不同,布袋的长度有所不同。) 皮球若干,障碍物若干,大的塑料筐若干。 过程: 活动身体 教师扮袋鼠妈妈,幼儿扮小袋鼠,边念儿歌,边活动身体。 探索练习
(一)引入课题。 (二)幼儿自由排图讲述。 1.发给幼儿每人四张图片。师:这里有几张图片?每张图片讲什么? 2.师:请你们把图片排好顺序,编成一个故事。 3.幼儿排图讲述,教师巡回引导。
教学目标: 1、为全面推动我校安全教育工作,杜绝学生溺水伤亡事故的发生。 2、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学习防汛、防溺水的有关知识,在学习中提高自救自护的能力。 3、初步了解防汛、防溺水安全的有关内容,要求每一个学生提高安全意识。 4、学习后,能改变自己在生活中不遵守溺水安全的不良习惯,提高对生活中违反安全原则的行为的辨别能力。 教学重点:学习了解防汛、防溺水方面的基本知识,培养防范能力。
活动准备: 1、提前考察好幼儿园附近一个较大的社区。 2、调查表、笔人手一份;照相机一部。 3、教师教学资源《我们的社区》。 活动过程: 1、交流讨论有关社区的问题,梳理已有经验。 请幼儿说说自己居住的社区里都有什么?是做什么用的? 2、一起制定调查计划,明确参观调查的任务。
1.皮球若干,奖牌若干。 2.记录表一张,上有圆、半圆标志;每个幼儿有自己的标记。 活动过程 1.玩游戏“传球接力赛”,引导幼儿感受成功与失败的不同心情。 ★教师讲解游戏玩法:幼儿分成若干小组站成一竖排,每人举起双手到头顶依次传球,先传完的小组为胜利组。 ★教师组织幼儿进行比赛,确定冠军小组。 ★教师给获胜的幼儿发奖牌。 ★教师:胜利的小朋友现在有什么感觉?失败的小朋友有什么想法? ★幼儿表达自己对成功、失败的感受。 自评:在这个环节上,发现幼儿对开始的竞争游戏很有兴致玩得好象意犹未尽。对成功和失败的体验谈得不是很多。
活动目标:1.通过对故事的欣赏,初步使幼儿了解不同的牙齿有不同的功能,激发幼儿爱护牙齿的意识。2.知道刷牙的重要性,让幼儿养成天天刷牙的习惯。 活动准备:1.《小熊不刷牙》PPT2.饼干、鱼片干、牛肉干
一、谈话导入1、用一则生动的谜语引入活动主题:有趣有趣真有趣,小小两颗黑葡萄。白天躲在草丛里,晚上急忙盖被子。是什么?(课件:眼睛)2、说说是怎么猜出来的:你怎么知道的?3、引导认识眼睛的重要性:我们的眼睛重要吗?为什么重要?(讲到写字时)是呀,他能帮助我们写字。现在我们就来写一写:“黑眼睛,亮晶晶”4、体验失去眼睛后的不便:这么重要的东西如果没有了会怎么样呢?(闭上眼睛再写一遍,一起睁开眼睛,先自己欣赏再前后桌交流欣赏。)5、挑选几份进行展示、交流:看到小朋友写的两次完全不同的字,你有什么想说的吗?二、引导幼儿初步认识眼睛的作用眼睛可真了不起,但他也是非常脆弱的,很容易受到伤害。听,是谁在哭……1、以眼睛自述的形式引导幼儿了解不良的用眼习惯带来的严重危害。2、通过交流感受带眼镜的麻烦
活动准备:材料准备:录像资料、图片等 活动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主题——小朋友,今天老师带来了两位客人,她们和你们一样,也正在换牙,想来这里听课,你们欢迎吗?(图片)——她们长得像吗?可是她们的牙齿却长得不一样。你们觉得谁的好看?为什么?小结:看来,小朋友们都喜欢姐姐的牙齿,那我们要怎样做,才能像她一样拥有一副洁白又整齐的牙齿呢?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保护牙齿》。
2.通过活动懂得不乱扔垃圾。准备:木偶(小兔,小猴)糖若干过程: (一)导入部分:1.宝宝:你想到那里去玩?妈妈带你去(幼儿自由讲)2.律动:跟着妈妈走走(边开边自由讲讲看到了什么?可讲教室环境) 公园到了,我们到草地上坐会。 (二)基本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