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探索有规律地排序,发展幼儿的观察力及动手操作能力。3、通过“玩夹子”游戏,激发幼儿对感知、分类、排序活动的兴趣,使幼儿能关注生活中的一些数学现象,感受其中的奥秘。活动准备:各种夹子若干、直尺若干、汽车卡人手一份(汽车卡分四种颜色,上面分别贴有4-10不等的数字)、场地上贴有四种颜色的汽车标记。小铃、教师用数字卡一套。活动过程:一、观察夹子,说说夹子的不同特征。二、玩夹夹子游戏,正确感知10以内的数量,理解数的实际意义。1、看数字,夹夹子。教师任意出示一个10以内的数,幼儿按数在直尺上夹夹子。2、听铃声,夹夹子。① 教师任意敲铃,铃声数在10以内,幼儿按铃声数夹夹子。② 教师任意敲铃,让幼儿夹比铃声次数多1的夹子。
二.活动目标1.初步理解年月日的概念,感知年月日之间的关系;运用不同的数数法探究:一年有12月个月,一个月30(28、31)天,一年有365天。2.引导幼儿知道有记录时间“年月日”的叫做日历。日历有年类之分,种类之别。活动重点:运用不同的数数法探究:一年有12月个月,一个月30(28、31)天,一年有365天。活动难点:大小月分别是哪几个月?顶小月又是哪个月?三.活动准备1.大字卡“年、月、日、1、4、7、12、31、30、28、365”各一张;自制外形似房子状的2005年1月——12月的月历(大月、小月、2月数房子大小有区分);小字卡(年、月、日)数字卡(12、30、31、28、365)幼儿人手一份。2.各类挂历、台历、月历、日历。
活动目标:1、学习5的加减法,进一步理解加法交换、加减互逆的关系。2、能用较完整地语言口编应用题,会正确书写加减法的算式,保持正确的书写姿势。3、能与同伴合作游戏,体验合作完成任务的乐趣。活动准备:1、提前告诉幼儿设立贝贝玩具超市,请幼儿和老师一起准备各种玩具。2、和幼儿一起创设贝贝玩具超市(共分为4块,并贴有不同的与每组幼儿身上颜色相同的即时贴),带有不同数字(圆点)的玩具40个,装玩具的小盒每组5个(上面贴有数字5)。3、供幼儿记录的记录卡40张(田字格)。4、每人一个信封,装有硬纸币5个。5、教师用的大展示板2张(田字格)。
2、让幼儿学习按数匹配实物。3、启发幼儿用语言讲述操作过程。让幼儿学习不受物体排列形式的影响,正确感知7以内的数量。引导幼儿讨论数量相等的不同物体可不可以放在一起?
2运用目测、动手操作材料,感知数量8、体会数学活动的快乐:活动重难点:理解8的实际意义;活动准备:‘8’的数字卡片,邀请8位大班幼儿,设置小超市—内置书、盒子、牙刷、笔、(物品图片),幼儿练习本,教师图片等活动过程:一复习7以内的任意数1为幼儿介绍超市,他们是来邀请大家去超市参加活动的。要求:在规定的时间内找出‘超市中任意物品的数量’,把数数结果展示在展板。奖励一个星! 二分享自己的发现,感知‘8’1幼儿相续说说自己的发现—例3把勺子、4见衣服、5个小铃---请幼儿来说说自己是怎么发现数量的
活动目标:1、认识“>”和“<”,理解不等式的含义,理解大小的相对性。。2、学习把不等式转变为等式。3、培养幼儿思维的灵活性和可逆性,锻炼幼儿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活动分析: 重点认识“>”和“<”,理解不等式的含义,掌握相等与不相等的转化;难点是掌握“>”和“<”的方向。 活动准备:1、7只蜜蜂,5只蝴蝶的图片。 2、4朵红花、六朵黄花的图片。3、数字卡片“7”、“5”、“4”、“6”以及“>”、“<”、“=”卡片若干。4、数字头饰两套,小猴子头饰若干。5、数字小兔图一张,有关数字卡若干。6、数字卡10张(装入猫头包内),铃鼓一个,磁带、录音机等。
实录: 今天区别“1和许多”是第二次非式活动,活动前,我给小朋友提出了“今天请大家去找一找上次没玩过的玩具玩一玩。活动开始了,小朋友们开始寻找自己上次没玩过的玩具。有的拿了听一听、有的拿了放一放、还有的拿了插管子。徐炜韬选了摆一摆的玩具,看到一张纸上贴着两张图片,一张是一只萝卜,另一张是许多的气球,徐炜韬开始对着这两张图片看了又看,接着他就点着萝卜和气球说出其名称,讲了一会儿,他看见盘子里有许多卡片,看了看,他拿了一条鱼点数了起来,“1”,点好后,就放在一边,,这时他又拿了一张树叶的卡片,这下他发现不是“1”而是有“许多”树叶,他马上伸出手指点数了起来,一边数,一边念着“1、2、3、4、5、6、7数到最后他发现自己有点数不清,于是他放在了一边。
2、培养幼儿对数活动的兴趣。活动准备:水果篮、苹果、猕猴桃、龙眼等新鲜水果、纸制水果篮若干、纸制水果。活动过程:一、猜水果出示水果篮(水果篮用布盖好)师:这个是什么啊?生:篮子。师:你们觉得这个篮子装了什么?生:苹果、月饼(梨、饼干……)师:想不想知道篮子里到底装了些什么东西呢?生:想师:会是什么呢?我请你们来摸摸看,摸好以后告诉其他小朋友,你摸到了什么?请幼儿来摸师:你摸到什么?(别告诉大家是什么,你让大家猜猜)生:它是圆圆的,柄是凹进去的。(是苹果)教师拿出来给大家看是不是苹果再请一个幼儿来摸师:你摸到什么?生:它是椭圆形的,毛毛的(是橘子……)师:想不想知道是什么啊?(教师拿出水果给大家看)生:猕猴桃……
2、培养幼儿对计算活动的兴趣。 二、重点及难点: 运用各种感官感知数量;通过触摸感知数量。 三、活动准备: 屏风一个,纸箱制操作人手一个,上有魔法书(红、黄、绿、黑)4本及圆点卡片(2-8)一套,内藏一串珠子(4颗)、录音机、磁带。 四、活动过程: (一)、语言引导、激发兴趣 表情娃娃和我们一起玩游戏,动动脑筋把它们找出来。
2、让幼儿大胆想象,运用几何图形进行拼搭创造。活动准备:图形宝宝图片、背景图、固体胶、纸、环境布置活动重点:复习巩固对几何图形的认识活动难点:运用几何图形进行拼搭创造活动流程:引出课题 游戏巩固 活动延伸
2、感受儿歌幽默有趣的语言风格。3、学习改变儿歌的数字并仿编新的诗句。 4、聆听音乐并用仿编的内容歌唱和表演活动准备:各种鞋及图卡数张、每人10枚硬币、每人一个小盒子。活动重点:学习10以内简单加减概念。活动难点:改变儿歌数字、并仿编新的诗句。活动过程:开始部分:问幼儿:小朋友你有几只脚?穿几只鞋?蜘蛛有几只脚?穿几鞋?基本部分:1 、教师和幼儿一起看屏幕,念儿歌《蜘蛛买鞋》念过一遍后,请幼儿再次念儿歌。同时拿出与鞋子等值的硬币、念到最后一句:"总共花了10元钱"时,请幼儿算算桌面上总共有多少钱,再作出答案。
准备 l~7数字卡片若干套,画有不同数目的图片若干套(两个小人;两件衣服;一个杯子、一顶帽子;3只鸭;一根蚊香、一瓶香水、一枝月季;一个苹果、一个香蕉、一对连枝樱桃、一块糖……)。
2、感知10以内的数量并能按数取物。3、能够积极、愉快地投入到操作活动中。 准备:大小、高矮、材料不同的透明瓶子每人10个,1——10 数字卡片每人一套;黄豆、蚕豆每组一盆;大箩筐10个,贴上1——10数字。 过程:一、观察比较1、上放的是什么?2、这些瓶子都一样吗?什么地方不一样? 二、操作排序1、第一次操作,幼儿自由将瓶子排成一排。你有几个瓶子?2、二次有规律的排序。你是按照什么规律把瓶子宝宝排成一排的3、三次操作,引导幼儿将瓶子排列成中间低两边高的“V”字形。
二、活动准备: 医院背景塑料板板(上面画有5以内的医疗器具),幼儿人手一套圆点卡片,雪花片若干,由5块泡沫板拼成的楼梯共4条。三、活动过程:(一)、引出主题 教师以医生的身份出现。 问:我是谁?我在哪里上班?认识红十字(二)、幼儿戴上圆点宝宝去医院看看: 1、复习2—3的点数 请幼儿点数后举起相应的圆点卡片。
【教学目标】 1.了解诗歌意象,读出诗歌意境。2.在诵读中理解诗人的情感,感受诗歌的艺术魅力。3.能够在朗诵时通过重音、停连、节奏等,把握诗歌的感情基调,读出感情,读出韵律。【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一、自由吟诵,导入新课师:“腹有诗书气自华”,读诗可以陶冶情操,丰富文化内涵,还可以提升气质。大家从小就开始接触诗歌,诗歌应该怎样去吟诵呢?哪位同学愿意为大家示范一下?(生朗诵诗歌)师:这位同学刚才朗诵得很好,但是还没有将诗歌的情感完全读出来。那么,我们该如何通过诵读,读出诗歌的意境、诗人的情感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讨一下诗歌的吟诵方法。【设计意图】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参与度,对于训练诗歌朗诵是很有必要的。以学生吟诵诗歌的方式导入新课,可以较大程度地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2.这篇课文细致地描写了各具情态的笑,给人留下了难忘的印象。请说说主要人物的笑有什么不同,反映了他们怎样的性格特点。明确:凤姐、鸳鸯的笑而不露,反映出她们善于计谋,爱耍小手段、取笑、捉弄人的性格特点;史湘云“掌不住,一口茶都喷出来”,反映出她的率真、爽朗、不受拘束的性格;林黛玉“笑岔了气,伏着桌子只叫‘嗳哟!’”,可见她的笑是极力控制,反映出她含蓄、有教养而又谨慎的性格;宝玉笑时钻到贾母的怀里,反映出他的天真、孩子气,也写出了贾母爱孙之心;探春手里的“茶碗都合在迎春身上”,反映了她率真、爽朗、不受拘束的性格特点,也可以看出她要强的个性;惜春笑得肚子疼,让奶母给揉肠子,反映出她娇气、孩子气;“王夫人笑的用手指着凤姐儿,只说不出话来”,写出王夫人已知道是凤姐导演的,但又不便张扬的心理,也保持了雍容与尊贵。
整体感知 齐诵诗歌,说说这首诗歌紧扣“土地”,作了哪些形象性的描述。 【交流点拨】点出土地情结。起始两句,诗人对土地的热爱,已到了不知道如何倾诉的地步,于是他舍弃人的思维语言而借用鸟的简单朴素的语言倾泻他的感情。“嘶哑”的歌声正能抒发作者对土地的义无反顾的眷恋和执着,于是土地情结的激越歌声由此响起。 倾吐土地情结。“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悲愤的河流”“激怒的风”“无比温柔的黎明”是作者所歌唱的对象,诗人没有沉溺于对“温柔”恬静的“黎明”的欣赏中,为了让自己的爱永远留给土地,他做出了庄严郑重的选择。 升华土地情结。一问一答,诗人由借鸟抒情转入直抒胸臆。太“深沉”太强烈的土地情结,已使人难以诉诸语言,只能凝成晶莹的泪水。“深沉”一词也许达不到与实际感情相适应的强度,于是其后紧跟着沉重的省略号。省略号中似乎涌动着潜流地火一般的激情,更为沉重地叩击着读者的心房,激起读者持续的共鸣。
【教学提示】教师可以示范分析其中两个意象,注意引导学生把握普通事物之所以形成诗歌意象的原因,领悟诗歌意象的内蕴意义。3.诗人在诗中运用了许多表修饰、限制的形容词和数量词,它们有什么特点?它们共同突出了诗歌中四个意象的什么特征?请你简要说说它们在诗歌中的表达效果。明确:“一枚”“一张”“一方”“一湾”四个数量词和“小小的”“窄窄的”“矮矮的”“浅浅的”四个形容词,都是面积小重量轻的词语。然而,邮票虽小,却承载了母子深情;船票虽窄,却联系着夫妻之间浓浓的恋情;矮矮的坟墓,盛不下生死离情之痛;海峡虽浅,隔断的思乡哀愁却是如此之深。这一系列限定修饰词,都反衬了乡愁的浓郁。目标导学四:把握诗歌艺术特征探究:本诗除了在意象选取上颇费心思,在结构艺术上也见出笔力。请同学们说说,本诗还具有哪些令你欣赏的艺术特征。
【分析杨二嫂形象】1.昔日的杨二嫂是怎样的一个形象?明确:昔日被称作“豆腐西施”,“擦着白粉”“终日坐着”,是一个安分守己的妇女形象。2.如今的杨二嫂是怎样的形象?作者是从哪些方面刻画的?明确:“凸颧骨”“薄嘴唇”“圆规”等肖像描写,“尖利的怪声”“大叫”“两手搭在髀间”“贵人眼高”等动作和语言描写,表现出了杨二嫂泼悍、放肆、尖刻的性格特征。讨东西、造谣、塞手套又表现出她的自私、泼悍、爱贪小便宜。探究:作者塑造杨二嫂这一形象有什么作用?杨二嫂的形象是作者“悲哀”的源头吗?明确:杨二嫂的变化说明了辛亥革命后,城镇小市民阶层的贫困化,反映了当时社会经济破产的广度和深度。杨二嫂的变化,是不合理制度下的人性转变,如果说闰土是“精神麻木”的状态让作者觉得“悲哀”,那么杨二嫂便是因为失去真善美的人性而使作者觉得“悲哀”。
目标导学一:理清本文思路1.课文主要是从哪些方面来写“春”的?你能划分出文章的结构层次吗?全文围绕一个“春”字,写了盼喜、绘春、赞春三个部分。作者运用总分总的结构,第1—2自然段盼春,第3—7自然段绘春,第8—10自然段赞春。2.细读第③—⑦段,交流讨论:作者具体描绘了春天的哪些景物?如果将这些景物看成一幅幅的春景图,你能不能分别给它们拟一个恰当的三个字的小标题?作者分别从萆、花、风、雨、人五个方面具体描绘春天,这五幅画面分别为春草图、春花图、春风图、春雨图和迎春图。3.你认为作者笔下哪幅画面最美?美在哪里?你能为你最喜欢的画面配上一句古诗吗?示例一:“春草图”——这是一幅生机勃勃的画面,令人见之则精神振奋。可配“浅草才能没马蹄这句古诗。”
PPT全称是PowerPoint,LFPPT为你提供免费PPT模板下载资源。让你10秒轻松搞定幻灯片制作,打造⾼颜值的丰富演示文稿素材模版合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