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过程】 导入 1987 年的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上来了两位客人,一位是善良的家庭女主人,一位是身患白血病的小保姆,姑娘在女主人和邻里的关怀、帮助下战胜了病魔,他们共同述说着这一动人的故事,随即《爱的奉献》歌声响起,感动了在场的观众和所有的电视观众,歌曲中的"只要你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早已唱遍了了全国。 这一单元的名称是"爱满人间",我们必须从小做起、从现在做起,哪怕是做一件小事能使别人得到帮助,我们也应该坚持去做,这就是我们学习这一单元的目的之一。
一、课前准备 1.教师准备教具:一些有万花筒图案的图片,中心对称的图案。示范用的纸。笔,剪刀,胶水等工具。 2.学生准备学具:有万花筒的学生将其带到课堂。带好彩色纸,剪刀,绘画笔等。 二、课堂教学 1.引导阶段 让学生看看万花筒然后讨论:万花筒里的“花”有什么特点?主要引导学生观察万花筒的花样是如何对称的。引导学生观察万花筒中归亮的那个六角形图案,它是由六个三角形组成的。其中有一个三角形的花样是真实的。其余五个都是镜子反射出来的,它们都是相同的并且围绕一个中心点对称。
二、教学目的和要求 1、使学生明白参加合唱队的目的、了解合唱队的功能、对自己健康成长的意义。。 2、要求学生培养其正确歌唱的姿势。 3、引导学生运用科学的发声方法进行歌唱。 4、要求学生初步掌握起拍与收拍,整齐划一,起得整齐,收得干净。
1.知道森林防火的重要性,要爱护森林。 2.学习掌握森林防火知识。 3.使学生掌握防火安全知识,增强学生的防火安全防范意识;教给学生一些自护自救的方法,学会冷静地处理各种火灾紧急情况;学会搜集相关资料,培养队员关心社会的积极性;促使儿童青少年的健康成长。
同学们有没有这种感觉,当你看到某篇文章或某个诗时你如果想理解作者的感受就必须要知道作者所处的意境,还有作者的经历。 为了更好地学习这首乐曲,下面我们先来认识一下莫扎特。 莫扎特全名(沃尔夫冈?阿玛多伊斯·莫扎特Wolfgang AmadeusMozart),1756年出身于萨尔兹堡宫廷乐师家庭,1791年12月5日在维也纳去世。他是音乐史上罕见的奇才。莫扎特3岁开始学习钢琴,4岁时对一般的乐曲只要弹几遍就能背诵,5岁便开始作曲,6岁和姐姐一起跟随父亲到欧洲各国旅行演出,轰动了欧洲,被誉为“音乐神童”。他的父亲奥波德是那座城中宫廷大主教乐团的小提琴手,也是一个作曲家。他的母亲也酷爱音乐,会拉大提琴和小提琴。莫扎特有很多兄弟姐妹,他是家中的第7个孩子;1791年12月5日卒于维也纳,终年35岁。其中最出名的乐剧是《安魂曲》 和《唐璜》和《魔笛》。
弗雷德里克·弗朗索瓦·肖邦(1810年3月1日-1849年10月17日)。波兰作曲家和钢琴家,1810年3月1日生于华沙近郊,肖邦父亲是法国人,母亲是波兰人,7岁时就创作了波兰舞曲,8岁登台演出,不足20岁已出名。肖邦39岁时英年早逝,后半生主要生活在法国,创作了大量钢琴作品,7岁时就创作了《波兰舞曲》,被誉为“钢琴诗人”。他是历史上最具影响力和最受欢迎的钢琴作曲家之一,是波兰音乐史上最重要的人物之一,是欧洲19世纪浪漫主义音乐的代表人物。肖邦一生不离钢琴,所有创作几乎都是钢琴曲。2010年为肖邦诞辰200周年,被波兰命名为“肖邦年”。
2、激发幼儿喜欢小动物的情感,并愿意在别人面前表达。活动准备:课件、各种图片、美工用具活动过程:(一)、出示背静,引起兴趣。1、这是谁的家?你是怎么知道的?(上面有小鸡的照片)出示小鸡,相互打招呼。2、今天对小鸡来说是 个特别的日子,你们知道什么日子吗?你是怎么知道的?(桌子上有蛋糕)今天是小鸡的生日,它请了几个好朋友一起来庆祝。
2培养幼儿观察探索的兴趣,让幼儿运用各种感官,初步了解自己喜欢的几种小动物的睡觉方式,初步了解他们的生活习性。 3知道动物是人类的好朋友,体验帮助别人的快乐活动重点:了解几种小动物的睡眠方式 活动难点:能用完整的语句叙述几种小动物的睡眠方式 活动准备:1提前请家长协助搜集有关动物睡眠的资料 2故事图片磁带各种动物头饰。 3在活动区开设“小动物幼儿园”请幼儿把收集到的资料放在活动区,资源大家共享活动方法:讲解法、探索发现法、游戏法 活动过程: 1听声音做动作 教师播放歌曲《走路》,请幼儿模仿小动物的动作,同时模仿小动物的声音。 教师:刚才小朋友和哪几种小动物一起做游戏?你知道这些小动物是怎样睡觉的吗?(引导幼儿集体讨论)小猴弟弟不知道怎样睡觉,它到处去向别人学习,结果闹出了许多的笑话,让我们一起来看看猴小弟都闹出了那些笑话吧(教师播放故事《猴小弟学睡觉》) 2了解小动物的睡眠方式 ⑴教师提问: ①故事里都有谁? ②他们是怎样睡觉的? ③你能模仿一下小动物是怎样睡觉的吗? ⑵加深活动: 你还知道那些小动物的睡眠方式? 你能模仿他们睡觉的方式吗? 你是怎么知道这么多的知识的?
一、教学目标:1. 体会燕子过海的艰辛和艰难,懂得要爱护益鸟燕子。2. 运用前两课学到的理解句子意思的方法,读懂描写燕子过海不怕辛苦、艰难和写水手们对待蒸子的态度的句子。3. 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二、教学重点和难点:理解课文中描写燕子过海时非常辛苦、艰难的句子。三、教学过程:(一)启发谈话,揭题。同学们,你们见过燕子吗?请你向大家介绍一下燕子,好吗?(燕子是益鸟。燕子是候鸟。燕子的羽毛是黑色的,燕子的尾巴像剪刀。)你们说得真不错,谁能告诉我,燕子大概有多大?(学生用手比划)那么,谁见过海?海有多大?(海很大,天连水,水连天,望也望不到边。)谁能用一个词说说“天连水,水连天”的意思?(一望无边、一望无际、无边无际)谁能用手比划一下海有多大?确实比不出,这么小的燕子,要过天连水,水连天,一望无际的大海可真了不起!你们看见过燕子过海吗?有一艘军舰上的海军战士看见了过海的燕子,于是他们给我们写下了这篇文章《燕子过海》。教师范读(二)学生质疑。读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问题呢?(燕子为什么要过海?为什么它要不分昼夜地飞?为什么像雨点一样落下来?)
一.自信的重要性(板书)自信是成功的第一秘诀──爱默生(板书)举例说明:a.居里夫人凭着对自己科学假设的坚定信念,在艰苦的条件下从几吨沥青中提炼出一克的镭。b.爱迪生在寻找一种材料做电灯丝时,曾千百次失败,被人讥笑,如果他不是对自己充满信心,就不可能坚持实验。c.98世界杯外围赛亚洲区十强赛中,中国队由于缺乏自信导致“进军世界”的梦想再次粉碎,而卡塔尔队处于四战只得一分的劣势之下依然有争强斗胜的心,毅然换了教练,对队伍稍作调整后就取得了三连胜的辉煌战绩。中卡两队鲜明对比再次验证自信的重要性。
2、能较清楚地表达自己喜欢的民族风俗。 3、萌发幼儿对不同民族风俗的喜爱。 活动准备:民族风俗资料、《好大一个家》书本等 活动过程:1、感知欣赏: (1)、幼儿选择观看幻灯片、图书。
活动过程:1、引导幼儿回忆生病的感受,激发对生病同伴的关爱之情。★教师:你生病的时候有什么感觉,你最想谁?★教师:XX小朋友生病了,你想他现在会有什么感受,会想些什么?★教师:你想用方式表达对XX小朋友的关心?2、利用幼儿用书,学习关心生病的同伴。★利用幼儿用书,引导幼儿讨论:XX小朋友最喜欢什么,我们可以为他做什么?。
一、创设情景,激趣导题。 师:小朋友,今天天气这么好,你们想不想到野外走走?放郊游音乐,幼儿随音乐进活动室,出示动物欢快的多媒体画面,引导幼儿观察。 师:看,我们来到了什么地方?你们发现大森林里的动物们怎么样?它们为什么这么高兴,究竟遇到了什么快乐的事情呢? 师:我们一起在大森林里仔细寻找一下,肯定会发现其中的秘密。 二、观察画面散文《微笑》的画面内容,懂得怎样让别人快乐。 1、出示课件,用猜猜、想想、说说的方式理解散前半段内容。 提问:你们发现了什么?小鸟唱歌、大象干活、小兔送信是为了什么呢?(发挥幼儿的发散性思维) 我们听一听小鸟、大象、小兔是怎么说的?(边看动画边听) 谁听清楚了它们说的话?愿意说给大家听听吗?
活动目标:1. 让幼儿了解这是一首四川民歌,知道四川方言中把青蛙称做"蛤蟆",使幼儿通过数蛤蟆的嘴、眼、腿,对青蛙有出步的了解和认识.2. 初步掌握歌曲的旋律,提高幼儿演唱技能,训练幼儿用各种感官(耳听旋律、眼看画面、嘴说歌词、身体动作)来感受歌曲的内容,增强幼儿的感受力和节奏感3. 教育小朋友要从小爱护小动物.活动重点:在熟悉歌曲之后,能够会表演.活动难点:让幼儿掌握歌曲的内容及其旋律.活动准备:环境布置(池塘),青蛙头饰,录音机,磁带,课件.
活动准备: 1、幼儿用书人手一册 2、记号笔每人一支,油画棒每桌一盘。 3、轻音乐和“蝴蝶飞”的音乐。活动过程: 一、猜谜引题: 两根胡须头上翘, 身穿五彩花袍袍, 劳动辛苦我不怕, 跳起舞来我最好。(蝴蝶) 二、通过图片欣赏各种蝴蝶。 1、欣赏图片 提问,了解蝴蝶的外形特征: 1) 蝴蝶有几对翅膀?(两对翅膀)哪对翅膀大?(前翅大,后翅小) 2) 蝴蝶有没有眼睛?(有一双小眼睛)头上还有什么?(还有一对触角) 3) 蝴蝶的身体是怎样的?(细细长长的) 4) 蝴蝶有几只脚? 2、教师引导:蝴蝶身上还有五颜六色的花纹和图案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些美丽的蝴蝶吧!找一找,你最喜欢哪一只!他们的图案是不是左右对称的?颜色呢? 幼儿欣赏图片。 3、幼儿自由讲述不同图案和颜色的蝴蝶。 三、幼儿装饰画:蝴蝶。 1、亲爱的小朋友们: 蝴蝶王国马上要举办一次化妆舞会,但是王国的蝴蝶们没有漂亮的衣服,现在想请你们小朋友帮助我们,你们愿意吗? 2、每人一只纸蝴蝶,请幼儿装饰。 1) 引导幼儿利用左右对称的方法装饰。 2) 鼓励幼儿大胆想象不同的线条装饰,并大胆用色。
过程:一、欣赏重现 1、欣赏长城图片:这是什么地方?有一首古老的歌:“万里长城万里长,长城下面是故乡。”为什么说长城是万里长呢?它造在一个山头上,还是许多山头上?故乡又是哪里呢? 2、教师介绍:万里长城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建造的,用来抵抗敌人的侵略。每当敌人来侵犯的时候,哨兵就在一个个烽火台上点起火,拿起武器,隐藏在长城里,打退敌人。现在长城已经不是用来抵抗敌人,而是给全世界人民游览的名胜古迹。人们会来到长城脚下,爬上一个山头又一个山头,因为“不到长城非好汉”。 3、观察范例:怎样才能爬到最高峰?有哪几条线路呢? 讨论:山顶上的烽火台有大有小吗?(相同大小,近大远小)
由于这首歌的歌词较长,演唱风格又是孩子们不常接触的戏曲类型,因此要分三个课时来进行,我本次执教的是第二课时。 [活动目标]1、体验和表现出蝈蝈和蛐蛐吹牛皮的行腔特点和得意神情。2、了解北方戏曲拖长腔、回环的特点,并能初步分角色演唱歌曲。3、懂得不能随便说大话的道理。 [活动准备]1、幼儿事先学会与教师分角色朗诵歌词2、歌曲原声带和伴奏带、录音机
一、 开始部分复习已学过的字词(游戏 神秘袋)师: 神秘袋真奇妙,里面的东西要不要?幼:要(老师用手从口袋里摸出东西, 吸引小朋友,交替摸出字卡, 以达到复习已学的字词目的)二、 基本部分1、欣赏儿歌,引入课题。提问: 儿歌中的天鹅它在哪里做什么?(在寒冷的公园里过冬) 它怎么了? (翅膀受伤了,很孤单)小朋友怎样帮助它的? (变成一只天鹅跟它作伴) 那你怎么样帮助天鹅呢?小朋友讨论, 个别回答, 老师小结。2、出示大范例,学习儿歌。
环境创设:皮球同三分之二幼儿人数。 活动过程:一、开始部分传球游戏:幼儿分成两队,分别从上和下传球。二、基本部分1、三分之二的幼儿拿取皮球,然后提出要求:有球的孩子要保护好自己的球,没有皮球的孩子可以动脑筋把别人的球夺过来,每个人只能拿一个皮球。夺球的过程中,要多动脑筋,不能推拉别人或者硬抢。
二、活动目的:1、 引导幼儿观察、比较物体在水中的沉浮现象。2、 引导幼儿积极思考,大胆操作和用语言较完整连贯地表达自己的意思。3、 引导幼儿尝试用简单的图画记录观察和探索的结果。三、活动准备:1、小泡沫板、石头、玻璃珠、雪花片、小球、塑料瓶、操作盘放在桌子的中间。2、记录表、笔、水盆。四、活动过程1、教学活动的导入幼儿进入课室室后,坐在座位上。老师:小朋友,我们来看看托盘中都放着哪些东西?
PPT全称是PowerPoint,LFPPT为你提供免费PPT模板下载资源。让你10秒轻松搞定幻灯片制作,打造⾼颜值的丰富演示文稿素材模版合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