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供各类精美PPT模板下载
当前位置:首页 > Word文档 >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下册《 宝葫芦的秘密(节选)》教案

  • 人教版新课标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多边形的面积教案

    人教版新课标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多边形的面积教案

    教学目标: 1.理解、掌握梯形面积的计算公式,并能运用公式正确计算梯形的面积。2.发展学生空间观念。培养抽象、概括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掌握“转化”的思想和方法,进一步明白事物之间是相互联系,可以转化的。教学重点:理解、掌握梯形面积的计算公式。教学难点:理解梯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投影出示一个三角形,提问:这是一个三角形,怎样求它的面积?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是怎样推导得到的?学生回答后,指名学生操作演示转化的方法。(2)展示台出示梯形,让学生说出它的上底、下底和各是多少厘米。(3)教师导语:我们已学会了用转化的方法推导三角形面积的计算公式,那怎样计算梯形的面积呢?这节课我们就来解决这个问题。(板书课题,梯形面积的计算)

  • 人教版新课标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11~20各数的认识教案

    人教版新课标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11~20各数的认识教案

    教学难点:能用多种方法进行计算。教学准备:计数器、小棒、投影片等。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投影出示)在一个美丽的大森林里,一天早上,二只松鼠提着一个篮子上山采松果,松鼠妈妈采了14个,松鼠宝宝采了3个,然后就一起高高兴兴地回家去了。(学生看图,然后让学生根据图意编一个小故事,比一比,看谁编的故事最有趣)1、指名编故事。2、有谁能提出有关的数学问题。(先同桌互相说,然后再指名说)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选择性的板书:(1)一共有多少个松果?(2)松鼠妈妈比松鼠宝宝多采多少个?(3)松鼠宝宝比松鼠妈妈少采多少个松果?(4)松鼠宝宝还要采多少个才能和松鼠妈妈采的同样多?3、先解决第一个问题:问:(1)要求一共有多少个松果?用什么方法计算?如何列式?为什么用加法计算?说一说你的理由?还有谁能说?(2)14+3=?你是怎样算的?同桌互说算法,然后指名说。

  • 人教版新课标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角的初步认识教案2篇

    人教版新课标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角的初步认识教案2篇

    【课中安排学唱《可爱的角》这首歌曲,旋律是学生熟悉并喜爱的,加上简明扼要的歌词和动作,提高了孩子们的兴趣。】四、课堂活动(课件出示)1.辨角。用你火眼金睛找出哪些是角?哪些不是角?为什么?(练习八的第1题)【在学生对角建立起概念的前提下,让学生做该练习,从而加深了学生对角的认识,增强分析、判断能力。这个练习可以叫它“跟随”练习,即刚学会一个新的概念,认识一个新的内容之后,紧跟着的一个比较容易的以选择和判断为主的练习。】2.数角(练习八的第2题)。师:小马看见小朋友们都认识了角,非常高兴,看看天色不早了,赶紧赶路,跑了一会儿,看见图形王国里面有许多图形,但小马不知道各有几个角?小朋友们能帮助它数一数吗?【这是一道“巩固”练习,让学生将所学知识做一次运用,难度稍加大,但学生能做出来,并且能找到练习中的规律,能享受到一种成就感。】

  • 古诗词诵读《桂枝香?金陵怀古》说课稿(一) 2021-2022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

    古诗词诵读《桂枝香?金陵怀古》说课稿(一) 2021-2022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

    王安石,字介甫,号半山。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欧阳修称赞王安石:“翰林风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怜心尚在,后来谁与子争先。”传世文集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其诗文各体兼擅,词虽不多,但亦擅长,世人哄传之诗句莫过于《泊船瓜洲》中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且有名作《桂枝香》等。介绍之后设置这样的导入语:今天我们共同走进王安石,一起欣赏名作《桂枝香·金陵怀古》。(板书标题)(二)整体感知整体感知是赏析文章的前提,通过初读,可以使学生初步了解将要学到的基本内容,了解文章大意及思想意图,使学生对课文内容形成整体感知。首先,我会让学生根据课前预习,出声诵读课文,同时注意朗读的快慢、停顿、语调、轻重音等,然后再播放音频,纠正他们的读音与停顿。其次,我会引导学生谈谈他感受。学生通过朗读,能够说出本词雄壮、豪放、有气势,有对景物的赞美和对历史的感喟。

  • 古诗词诵读《桂枝香?金陵怀古》说课稿(二) 2021-2022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

    古诗词诵读《桂枝香?金陵怀古》说课稿(二) 2021-2022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

    一、教材解析《桂枝香·金陵怀古》选自统教版必修下册古诗词诵读单元,此词通过对金陵景物的赞美和历史兴亡的感喟,寄托了作者对当时朝政的担忧和对国家政治大事的关心。全词情景交融,境界雄浑阔大,风格沉郁悲壮,把壮丽的景色和历史内容和谐地融合在一起,自成一格,堪称名篇。二、学情分析高中一年级的学生已具有一定的诗歌阅读鉴赏能力,对学生来说,最重要的是积累诵读方法,提升鉴赏能力。在本文的教学过程中着重落实“读”,通过多样化的“读”,提升对诗歌“美”的感悟鉴赏能力。三、教学目标从课程标准中“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基本理念出发,我设计了以下教学目标:1.语言建构与运用:疏通疑难字词,读懂诗句体会词的诵读要领。

  • 秋天的雨教案

    秋天的雨教案

    《秋天的雨》是统编版教材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是一篇抒情意味很浓的散文,名为写秋雨,实在写秋天。课文把秋雨作为一条线索,将秋天众多的景物巧妙地串起来,从整体上带出一个美丽、丰收、欢乐的秋天。使学生通过课文生动的描写,体会秋天的美好,感受课文的语言美。这是编选这篇课文的主要意图,也是本篇课文的教学重点。课文使用了多种修辞手法,或把秋雨人格化,或把秋雨比喻成生活中常见的东西和事物,或很含蓄地抒发感情,这些被艺术化了的语言,会给学生造成理解上的困难,是教学上的一个难点。

  • 好吃的饼干教案

    好吃的饼干教案

    一、交流饼干1、猜猜两个盒子里装的是什么?摇摇听听哪个多,哪个少?2、那你吃过什么饼干?二、观察交流ppt(一):夹心饼干1、看看这是什么样的饼干?2、有几块饼干?两块饼干中间是什么?小结:有两块饼干,中间有一层奶油,这是夹心饼干。

  • 《好玩的磁铁》教案

    《好玩的磁铁》教案

    1.教师创设情境,演示会飞的蝴蝶等。教师操作各种纸卡动物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并让幼儿猜测这些制卡为什么会跑?(引出磁铁)2.磁铁娃娃找朋友。(1)出示各种形状的磁铁,引导幼儿知道磁铁有各种不同的形状。(2)提供回形针、钥匙、纸片、雪花积木、硬币、螺丝等物品,让幼儿自由探索、发现磁铁娃娃喜欢哪些东西。(3)将磁铁吸住的物品放在一起,观察比较磁铁的朋友有什么特点?

  • 圆的周长教案 3篇

    圆的周长教案 3篇

    一、讨论探索活动导入  1、展示实物篮球、瓶盖、硬币  揭示主题:圆的周长  2、提问:正方形、长方形的边长是4条边相加就是周长,那圆的周长也和它们一样吗?  3、引导学生利用身边的工具测量出篮球的周长(分小组讨论探索)  4、提问:圆是没有边长的,它只是一条曲线,你们能利用手中的工具将圆的周长测量出来吗?你们能想几种方法出来?

  • 《鼓手的战争》教案

    《鼓手的战争》教案

    发声练习 ⑴根据以上节奏出示旋律。⑵师生一起识谱。⑶学生跟琴用“啦”模唱第二条旋律。⑷学生跟琴视唱谱。歌唱学习 ⑴范听第一遍,比比谁的耳朵灵。提问:a、 听听歌曲中使用了什么打击乐器? (小鼓) b、 歌曲讲了一个什么故事?⑵范听第二遍提问:你认为应该用什么情绪演唱?你能给这首歌取个名字吗?⑶出示歌谱,并给歌曲分句,请学生找出节奏相同的地方,再范听一遍。⑷有感情,有节奏的朗读歌词。(边拍边读)⑸学唱歌曲

  • 《飞来的花瓣》教案

    《飞来的花瓣》教案

    聆听感悟第二乐段1、B段情感的推动体验。①设问:第二部分激动的情绪是怎么推上去的?找到音的最高点,高音2②品味前2句的旋律推进美感。教师哼唱曲谱,请学生关注每一句的句首音和句尾音。第一句:5到3,第二句 5到5,第三句3 到高音2。品味第三句首回落的情绪美感。对比,有回落和无回落的不同推进感。③聆听前2句,教师引导学生用手势表现旋律的起伏变化。2、体验情感的爆发点:“三个回答”①教师自然地用歌声接上前面的聆听。并分析强拍起音带来的情感爆发。②学生自由表现“三个回答”。师:同学们,请你想想平时老师对你的关爱,对你的叮咛,一定有很多令你感动的小情节吧!(闭起眼睛默默想10秒)所有的记忆,所有的感激,所有的深情在这里化成一次又一次“回答老师”。你会用怎么样的力度处理来表现这三个重复的回答老师,表达自己的感激之情。

  • 《神圣的战争》教案

    《神圣的战争》教案

    一、欣赏引入(一)、播放影片片段(借助影片熟悉战争年代的特定环境,引发学生学习热情。)师:同学们知道这是发生在什么时期的影片吗?(在二战时期,德国侵略者在苏联大地上疯狂掠夺,苏联人民在苏共的领导下展开了顽强的斗争,终于取得了抗战的胜利!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歌曲就是《神圣的战争》。)二、新课教学(一)、认识节奏型师:在学习歌曲之前,我们先来认识几个节奏型 X X X X X 16分音符 8分音符 4分音符请同学们分别用小朋友,大人和老人走路的速度来表现这三个节奏的速度。并模仿出来。师小结:时值越高,速度越快,16分音符的速度比8分音符快一倍,8分音符的速度比4分音符的速度快一倍。(二)、节奏练习

  • 《美丽的梦神》教案

    《美丽的梦神》教案

    教学过程音画结合,大胆表现。师:夜慢慢地深了,萤火虫也提着小灯笼回家去了,小朋友们也慢慢地进入了梦乡(播放《美丽的梦神》)。1、引导学生双手合拢放在耳边闭上眼睛欣赏乐曲。师:刚才我们一起欣赏的乐曲感觉怎么样?生:很优美……师:这里有一个七彩的画盒,如果老师让你选择一种颜色来表示优美的旋律,你会选哪种颜色?生:蓝色。师:那如果是欢快,热烈的,你会选哪种?生:红色。师:你认为《夏夜》该用怎样的颜色与线条来表现呢?(学生发言。)

  • 《美丽的梦神》教案

    《美丽的梦神》教案

    据考古发现,迄今最早发现的recorder(木笛\直笛\竖笛)在荷兰的一个小镇,recorder(木笛\直笛\竖笛)是欧洲传统、专业木管乐器,20世纪后在专业音乐演奏领域及基础音乐教育领域均得到极大的发展,其已经成为世界范围内学习人口最多的乐器。在中国内地,recorder(木笛\直笛\竖笛)以课堂乐器的形象出现在中小学音乐课堂,且基本使用高音笛。其以一吹就响、一学就会、价格便宜、养护方便等优势而成为人们非常喜欢的一种吹奏乐器。台湾地区称其为直笛,中国内地则称为竖笛,木质的直笛称木笛。竖笛是欧洲一种历史悠久的木管乐器,从中世纪起开始使用,它起源于15世纪的意大利,十六至十八世纪盛行于欧洲各国。直笛音色优美圆润,是欧洲重要的管乐器,也是巴洛克时代的标准独奏乐器。八孔竖笛在世界发达国家中,无论是在专业音乐表演还是在普通音乐教育中,都在发挥着巨大的作用。从维也纳音乐学院这些世界著名的音乐学府到普通中小学校,到处都能见到这种雅俗共赏的乐器。专业的竖笛乐团和竖笛研究学会也比比皆是。世界各国还经常举办竖笛比赛,世界各地的电台和电视台经常播放竖笛音乐。

  • 《美丽的梦神》教案

    《美丽的梦神》教案

    斯蒂芬·福斯特(StephenCollinsFoster,1826-1864),美国作曲家,他的作品结构简单,节奏平稳,音域不宽,材料精练,这种情绪既是对黑奴命运的同情,又是他孤身异地生活的切身感受。作有《故乡的亲人》、《我的肯塔基故乡》、《金发的珍妮姑娘》、《美丽的梦神》、《啊,苏珊娜》、《老黑奴》等二百首歌曲,其中很多都是广为流传的著名歌曲。第一位真正伟大的美国音乐家是曾经被称为“民歌制作者”的斯蒂芬·福斯特。他的生活故事表明了旧世界和新世界之间的显著不同。他生于1826年,那是欧洲音乐的黄金时代,贝多芬、舒伯特、罗西尼、梅耶比尔当时都处在他们的名声的高峰,而柏辽兹、舒曼、门德尔松、李斯特和威尔第都正在成长为伟人。假如他生在大洋彼岸的话,他也许已经进了一个合唱学校或音乐学院,而变成了一个交响乐作曲家而不是一些简单歌曲和作曲家了。实际上,他生在宾州的匹兹堡附近的一个小城镇里。是第一位真正伟大的美国音乐家是曾经被称为“民歌制作者”。

  • 《如歌的行板》教案

    《如歌的行板》教案

    教学目标:1、让学生对充满诗意、深情、宁静和略带忧伤的俄罗斯风格的音乐感兴趣,并乐意了解柴科夫斯基相关的音乐作品;2、能让学生背诵《如歌的行板》主题旋律;3、引导让学生用心灵感受音乐,引起共鸣与联想,能把乐曲忧伤、压抑、冥想的情感,通过各种形式(包括形体、动作、语言、音色、乐器、绘画等)表现出来。教学分析:1、《如歌的行板》是一首非常典型的俄罗斯作品,它不仅是一个比较有深度、难度的内容,而且它那悠长缓慢、情感真挚的旋律非常富有内涵。2、欣赏柴科夫斯基的《如歌的行板》,教师应更多的引导学生静静地聆听音乐,感受作品触及灵魂深处的真挚情感。3、《如歌的行板》宛如一副美丽、忧伤的风景画,教师如果借助于俄罗斯的文学、美术等相关艺术内容,从多角度、多侧面丰富学生对作品的感性认识,可以加深学生对作品的理性认识,并通过在反复的聆听中熟悉旋律,充分挖掘学生的情感世界。

  • 《如歌的行板》教案

    《如歌的行板》教案

    教学过程:(一)导入(播放大家熟悉的俄罗斯音乐,创设意境)问题一:同学们,我们刚才欣赏的是什么风格的音乐?(……)问题二:那同学们还有哪些会唱的俄罗斯歌曲呢?(请同学们哼唱)问题三:大家感觉俄罗斯音乐有什么特点呢?(充满诗意、深情、宁静、忧伤……)1、介绍作曲家:(播放视频资料,柴科夫斯基以及他的作品剧照)柴科夫斯基,俄国作曲家,生于贵族家庭。他是一个善良、忧郁的音乐诗人,被奉为世界级音乐旋律大师,也是浪漫乐派代表之一。他动人的音乐深深地打动了全世界人民,提到俄国音乐家,往往第一个就会想到他,可以说他是俄国民族音乐继承者与西方音乐的汲取发扬者。2、他创作的作品中,有大家所熟悉的舞剧《天鹅湖》、《睡美人》、《胡桃夹子》和交响诗《罗密欧与朱丽叶》、《悲怆》等。他的音乐充满内心情感和戏剧力量,不仅深为专业音乐工作者喜爱,而且也为广大群众所赞赏。3、要求同学们重点记住他的三部舞剧:《天鹅湖》、《睡美人》、《胡桃夹子》。

  • 《故乡的云》教案

    《故乡的云》教案

    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学生随着音乐起立与老师问好,再随着音乐声坐下。二、导入:1、播放课件,学生欣赏歌曲《故乡的云》、李白《静夜思》(课件出示)2、引导学生总结以上所体现的共同点。3、引导学生说出相关的思乡的诗词及歌曲。导入新课:从这些诗词及歌曲中,我们听到了无数游子的呼唤,无论在何时,无论在何地,故乡都将我们永远的家。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故乡的云》。三、新授课:1、出示课题《故乡的云》。(课件出示)2、播放歌曲《故乡的云》。(课件出示)3、介绍歌曲信息。故乡的云简介:故乡的云是文章在台湾首唱的并在台湾流行。1987年春晚邀请费翔来大陆,他挑选了台湾当时最好的歌来唱。但费翔的唱功太好了,他翻唱的歌经常能使人忘记原唱者。4、教师范唱《故乡的云》的谱子。(1)学生随琴唱乐谱。(2)全体学生用“啊”唱出旋律。

  • 《鼓的语言》教案

    《鼓的语言》教案

    展开。1.通过观看录像,了解非洲音乐与社会生活等方面的联系。要求:①仔细观察录像中所展现的内容,如:人们的服饰打扮、舞蹈动作,以及音乐与社会生活方面的联系等;②将所看到的内容记录在“音乐王国旅游护照”上。[培养仔细观察、整理信息的习惯和能力。] 2.出示课件:非洲音乐与社会生活方面的联系。[通过整理,加深印象。] 3.聆听鼓独奏《战士的舞蹈》,体会鼓的韵味,感受、探讨“鼓”在非洲音乐中所处的地位及其特点。[强化视听感受。] 用言简意赅的文字在“非洲音乐王国旅游护照”上记下对演奏乐器的印象和音乐风格特点的感受。听赏《战士的舞蹈》,共享组队(同桌二人组),探讨“鼓”在非洲音乐中所处的地位及其特点。分享、交换意见。[促进思维,加强合作探究。] 小结:鼓在非洲人民生活中的重要地位是任何其他乐器都无法比拟的,这是因为非洲音乐中最突出、最主要的因素是节奏,而鼓是非洲音乐节奏的基础,是表达音乐语言最重要的乐器之一。鼓不仅可以用于音乐,有时还是民族、部落或宗教和象征,甚至还可以传递各种信息。在非洲,不论是制造鼓的材料,还是鼓的形状,或是持鼓方式、演奏方式、演奏技巧等方面,都具有极其浓郁的民族特色。4.聆听西非现代歌舞曲《巴玛亚》(加纳),用言简意赅的文字在“非洲音乐王国旅游护照”上记下歌曲节奏和旋律的特点,以及演唱方式、伴奏和自我感受。[注重建立听觉印象。]

  • 《温柔的爱》教案

    《温柔的爱》教案

    教学目标:1、通过对歌曲背景的了解,体味其中蕴含的深刻感情。2、有感情地歌唱这首歌曲。3、了解猫王和摇滚。教学重点:体味其中蕴含的深刻感情。教学难点:了解摇滚乐。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录音。教学过程:一、导入同学们,你们知道“猫王”吗?他是美国摇滚乐史上影响力最大的歌手,有摇滚乐之王的誉称。今天我们来欣赏她的一首歌曲。二、新课教学1、播放《温柔的爱》初次聆听,谈谈你的感受。2、简介歌曲来源及故事背景它是1956年美国影片《兄弟情深》的插曲,并由“猫王”普莱斯利担任配角和主唱。而1957年美国影片《情暖童心》上映时,又采用了这首歌作为该片的主题曲。3、介绍歌手20世纪50年代,猫王的音乐开始风靡世界。他的音乐超越了种族以及文化的疆界,将乡村音乐、布鲁斯音乐以及山地摇滚乐融会贯通,形成了具有鲜明个性的独特曲风,强烈的震撼了当时的流行乐坛,并让摇滚乐开始如同旋风一般横扫了世界乐坛。三、结束课后,同学们可以搜集电影《兄弟情深》,从而加深对歌曲的理解。

上一页123...838485868788899091929394下一页
提供各类高质量Word文档下载,PPT模板下载,PPT背景图片下载,免费ppt模板下载,ppt特效动画,PPT模板免费下载,专注素材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