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11世纪中期,印刷技术出现了重大突破,平民毕昇经过反复实验,发明了活字印刷术,毕昇的这一发明,是印刷史上的重大事件,对文明的传播、交流和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摘自中华书局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1)根据材料一,指出印刷技术出现重大突破的标志是什么?这一重大突破产生了怎样的影响?材料二19世纪下半期,科学技术的突破,带来了社会生产力的极大发展和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与此同时,科学技术的成果和巨大的生产力也被应用于军事领域、潜艇、飞机、坦克等新式武器的相继问世,使战争扩展到海底和空中;电报、电话和无线电等新的通讯工具的出现,使战争可以在更大范围展开,科学技术的成果这一人类智慧的结晶被用于军事,预示着未来的战争更加残酷。﹣摘自岳麓书社《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2)材料二中“19世纪下半期,科学技术的突破”被称为什么?科学技术成果的应用,对未来战争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材料一 秦始皇开始将早先在本国取得辉煌成功的发家学说应用到全中国……他还通过统一度量衡和货币来实现经济集中化。……——斯托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1)秦始皇最先将谁的法家学说应用到全国?(1分)材料二 秦汉时期的中央统治者,为了有效地维护“大一统”,都对统治思想进行了选择,用以规范、整齐全国上下的思想。——《“大一统”之梦》(2)秦汉统治者是如何“规范、整齐全国上下的思想”的?(3分)
21世纪是世界公认的海洋世纪.当我们沿着历史的轨迹追寻国家兴衰之道时,深深感到海洋对一个民族、国家的盛衰荣辱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材料一宋朝,对外贸易量远远超过以往任何时候.当然,对外贸易迅速发展的基础,是中国前所未有的经济生产率.航海技术的改进﹣﹣其中包括指南针、带有可调中心垂直升降板的平底船,以及代替竹帆的布帆的使用,也很重要…因而,宋朝时的中国正朝成为一个海上强国的方向发展.﹣﹣(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材料二则哥伦布以后,有无数之哥伦布,继达?伽马之后,有无数之达?伽马.我则郑和之后,竟无第二之郑和,噫嘻!岂是郑君之罪也!﹣﹣梁启超《祖国大航海家郑和传》材料三东省(山东省)形势,以威海、胶州为要口,于海军屯泊尤宜.乃甲午一役,威海水陆之防,既毁于日本,而德因教案,曾以大队铁舰夺踞胶州湾,辟商埠,开铁路,浸窥腹地.东省海防,遂无所藉手(借助,凭借)云.﹣﹣《清史稿》
材料一 2015年夏,香港推出“汉武盛世:帝国的巩固和对外交流”大型汉代文物展,让观众近距离欣赏逾160组珍贵文物。展览以汉帝国崛起为重心,共设有“汉帝国的巩固和扩张”、“汉代社会生活”和“汉代的科技、文化与中西交通”三个主题。(1)汉武帝时帝国最为强盛。列举汉武帝时期“汉帝国的巩固和扩张”的两项措施。(2分)
26.(15分)(2016?烟台)科学技术的进步对社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宋元时期,是我国古代发展的高峰时期,这一时期的科技,是在隋唐经济高度繁荣基础上的延续.宋朝结束了五代十国以来长期分裂割据和混战的局面.那时经济发展,城市繁荣,航海和对外贸易空前活跃,元朝实现了全国性的统一,中外经济文化交流频繁.两大因素的结合,使宋元文化突飞猛进,涌现出一批著名的科学家和文学家、艺术家,反映了那个时期我国科学技术在世界上的领先地位.﹣《宋元时期的科技成就》(1)根据材料概括宋元时期科技发展的原因,结合所学指出宋元时期在四大发明方面的成就.
材料一 孟子认为“大丈夫”是人生的最高目标,从理想人格的意义讲,孟子所谓的“大丈夫”具备四种重要的德行,“恻隐之心,人之端也;羞恶之心,又之端也;禅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全力发展此“四端”,便会成为具有浩然之气的“大丈夫”.-----摘编自《中国通史》(1)材料一中,孟子认为“大丈夫”应具备怎样的道德规范?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孟子的政治理想.材料二 一位阿拉伯商人记述:两宋时期,信用券被广泛应用,富裕商人率先使用印制的纸币,极大地便利了商品的交换.中国商人把钱借给别人时会写下借条,借债人则在纸条上用食指和中指画押.他们主张以信接物,以义为利,市不二价,童叟无欺,不卖假货,不赚黑钱,不会乘人之危而半利.---摘编自《新全球史》(2)据材料二,概括指出宋代商人具有怎样的优秀品质?结合所学知识,概述宋代商业繁荣的主要表现.
材料一1868年4月,日本天皇率领群臣宣读“五条誓文”,决心励精图治,锐意改革……改革的动力是西化……英国模式自然作为铁路、电信、公共建筑和市政工程、纺织工业以及许多商业方面的模范;法国模式用来改革法制、军事;大学归功于美国。——摘自霍布斯鲍姆《资本的年代》材料二美国第32任总统罗斯福说:“作为一个国家,我们拒绝了彻底的革命计划,为了永远地纠正我们经济制度中的严重缺点,我们依靠的是旧的民主秩序的新应用。”
材料一 宋元时期,是我国古代发展的高峰时期,这一时期的科技,是在隋唐经济高度繁荣基础上的延续。宋朝结束了五代十国以来长期分裂割据和混战的局面。那时经济发展,城市繁荣,航海和对外贸易空前活跃,元朝实现了全国性的统一,中外经济文化交流频繁。两大因素的结合,使宋元文化突飞猛进,涌现出一批著名的科学家和文学家、艺术家,反映了那个时期我国科学技术在世界上的领先地位。——《宋元时期的科技成就》(1)根据材料概括宋元时期科技发展的原因,结合所学指出宋元时期在四大发明方面的成就。 材料二 西方近代科学一经产生,就以其蕴含的思想和方法对社会的各个方面进行了改造,驱动全社会的近代化不断深化。但在中国,尽管在明清之际西方近代科技就已传入,却没有能够产生其在西方社会所发挥的作用。——《论明清之际士人群体对西方科技的态度及历史影响》(2)西方近代科学引发了两次工业革命,分别使人类进入什么时代?结合所学从政治、经济、思想方面指出,明清时期的哪些因素阻碍西方近代科学在中国发挥作用?
材料一 2016年4月24日,“华光礁1号沉船特展”在南京博物院开展,吸引了众多观众前来参观。“华光礁1号”是我国考古工作者在西沙群岛的远海地区发现的第一艘古船.该船是一艘南宋商船,800多年前在航行到西沙华光礁时不幸触礁沉没。——摘编自2016年4月25日人民网材料二 据考证,“华光礁1号”当时是从福建泉州港出发,船货均为南宋外销瓷器,最终在西沙群岛沉没。这意味着,沉船行驶在向西的“海上丝绸之路”航线上,前往东南亚甚至更远的地方。专家认为,“华光礁1号”古沉船遗址及出土文物,记载着古代中国与周边国家友好往来的历史,标志着中国人开创了“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先河,促进了世界文明的发展。——摘编自2016年4月25日中国新闻网(1)根据材料写出这艘“商船”原定的航行路线。(2分)当时这艘船使用的先进导航工具应该是什么?(2分)(2)结合图9与相关内容,指出这艘沉船的出土文物主要是什么物品?(1分)请写出这些物品的著名产地之一。(1分)当时政府在港口设立的外贸管理部门是什么?(2分)(3)材料中的“海上丝调之路”最早开辟于哪个朝代?(2分)这条航线的开辟有何重大历史意义?(2分)
【守制?歧路】材料一:地主阶级的一部分开明人士很早就意识到了中国的危局,一部分人开始睁眼观看世界,例如魏源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感想。伴随着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程度不断加深,封建统治飘摇不定。以曾国藩、李鸿章为首的封疆大吏着手开始由上至下的改良,购买西方先进的武器提高国防能力,但是他们始终没有触及封建体制的改变,始终维护着封建阶层的利益核心。【变制?寻路】材料二:资产阶级上层改良运动主要由康有为、梁启超等人倡导,(却)以下跪的方式祈求改良,最终由于触碰了封建统治阶层核心利盖和统治体质而夭折。以孙中山为首的下层资产阶级的暴力革命派,夺取了国家政权,却以袁世凯称帝断送了建立共和国的伟大主张。——材料一、二均摘编自《浅论近代中国道路选择的曲折性》【星火·指路】材料三:“走俄国人的路”,是对“社会主义”的追求与认同。由于没有认识到国情上的差异,中国革命遭受一系列挫折与失败。后来,毛泽东号召要立足中国国情,探索“有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求是·领路】材料四:邓小平依据对二十多年社会主义经验教训的总结,提出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应当富裕……·至此,中国人才彻底终结了自近代以来“走他人的路”的历史,开始独立自主地“走自己的路”。——材料三、四均摘编自《近代中国社会发展道路选择的历史考察及启示》(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魏源的思想体现在其编写的哪部书中?曾国藩、李鸿章等人为维护“封建阶层的利益核心”发起了哪一运动?(2分)(2)材料二中的“改良运动”“暴力革命”分别指哪一具体事件?作者认为“改良运动”夭折的原因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暴力革命”的果实尽管被“断送”,但仍有哪些积极意义?(4分)
(1)以下表述,与材料一信息一致的,请在答题卡上相应的括号内划“√”;违背了材料信息的,请在相应的括号内划“×”;材料信息没有涉及的,请在括号内划“○”。(4分)①新中国的外交政策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②新中国成立初期,团结亚、非、拉美国家是我国外交的重点。( )③美蒋特务制造了企图谋害周恩来等中国代表的“克什米尔公主号事件”。()④20世纪70年代, 我国结束了同美国、日本长期对立的僵局,实现了关系正常化。( )
材料一 日本制定了一部以普鲁士德国的宪法为蓝本的宪法,对法制进行了改革。教育也有很大发展。历法和穿着也都改变了。一种现代银行体制逐渐形成。从英国皇家海军请来的专家为日本建立一支现代海军出谋划策, 尽管本国已建立起军火工业, 但仍从国外购买现代化武器。政府鼓励建立铁路网、电报和航运线; 它还与日本新出现的企业家们一起发展重工业和钢铁、造船业, 并使纺织业生产现代化。———摘编自保罗·肯尼迪 《大国的兴衰》( 1) 根据材料一, 概括日本明治维新的内容。( 4 分)
材料一:1789年7月14日,巴黎人民举行起义,攻占了巴士底狱。当晚,路易十六惊恐不安,他问左右,“这是一场叛乱吗?”利昂库尔公爵答道:“不,陛下,这是一场革命……”材料二:拿破仑曾屹立于法国和欧洲政治舞台20多年。他曾不无得意地说:“我真正的光荣并非打了40次胜仗,滑铁卢之战抹去了关于这一切的记忆。但是,有一样东西是不会被人忘却的,它将永垂不朽……”材料三:1871年5月21~28日,巴黎公社近200名战士在拉雪兹神甫公墓与5000名敌军展开殊死搏斗,终因寡不敌众全部壮烈牺牲,这就是悲壮的“五月流血周”。⑴材料一“这是一场革命”中颁布的法律文献是什么?(1分)这场革命彻底摧毁了这个国家的哪种制度?(1分)⑵为这场革命提供锐利思想武器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思想解放运动是什么?(1分) ⑶材料二“有一样东西是不会被人忘却的,它将永垂不朽”中的“它”指的是什么?(1分)
材料二 20世纪80年代初,大陆的统一观已经有了创新性的发展,不完全要求绝对的“政治上的服从”和制度上的一致,首创了一个国家中允许存在不同社会制度的理论。这一理论在香港和澳门获得了成功的实践。——据许士铃《国家统一是中华民族历史形成的国家观》⑵材料二中,大陆首创的“一个国家中允许存在不同社会制度的理论”是指什么(2分)分析这一理论提出的依据(2分)。 材料三 1861年2月4日,美国南部诸州退出联邦,成立南部同盟政权,定名为“美利坚诸州同盟”。3月1日,又通过了永久宪法。——据李龙、魏腊云《<中国反分裂国家法>与美国<反脱离联邦法>的比较研究》(3)材料三反映了什么历史现象(2分)?对此,美国联邦政府采取了哪些应对措施(3分)
那天的晚饭、吴老师一直给我夹莱、夸我作丈修改得好,还说我各方面都有进步,下个学期能进班委会、我熟械地吃着饭、饭菜是什么味道却没留下一点印象,不知道为为什么,我高兴不起来。一个月后,学校在通告栏里用一整张红纸发布了喜报,庆祝我校学生第一次在全县小学文竞赛中获二等奖。全班都拉我去看,我那篇作文竟然真的得了奖。我死活都不肯去,小利说我脸都红了。害羞吗?当然不是,谦虚吗?更不是。可是第二天的全校表彰会、我就躲不过去了,那次大会本来是表彰上学期的优秀学生的,没想到,最后是隆重给我颁发作文二等奖,我想找个地缝钻进去都来及。在全校师生面前,我捧着大红面的获奖证书、奖品,却低着头,像犯了错误。校长亲自给我颁奖之后,还宣布本学期每周一的全校升旗仪式由我来领队。不知怎的,我突然放声大哭。吴老师带着在台下拼命鼓掌。大家都很感动,觉得我是真情流露,是激动。可是谁也不会相信,我真不激动,而是莫名其妙地羞愧难当。我觉得那篇作文跟我一点关系也没有,可是每个字又的确是我写的。那种感觉,我怎么也说不清楚。(选自《小小说选刊》2015年第3期)
直到今天,我依旧最喜欢一个姓,高;最喜欢一个字,翔;超喜欢一个词儿,高翔。抬头,天蓝云白,鸟儿高翔,再没有比这更美的意境了。回眸,凝视,三十年前清晰如昨。记得是个午自习,我们刚升入初三的第二周。正在做作业,突然听见几声响亮的击掌,用脚趾头想想都知道是老班。
【甲】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材料二 郑和描述船队远航的情景:观夫海洋,洪涛接天,巨浪如山……而我之云帆高张,昼夜星驰,涉波狂澜,若履通衢……——选自郑和《天妃之神灵应记>材料三 新中国的成立,告别了“弱国无外交”的耻辱。中国人民第一次掌握了自己的命运,赢得了中华民族的尊严和国际上的尊重。50多年来,新中国外交走过了一条催人奋进的光彩之路。——选自人教版《教师教学用书》八年级下册材料四 20世纪八九十年代,东西方冷战结束,国际形势趋于缓和,和平与发展成为世界的发展趋势。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各国经济联系日益密切,任何一个国家经济都不可能孤立地发展下去。于是,世界经济日益成为一个整体。——选自人教版《世界历史》九年级下册(1)请写出材料一中汉代丝绸之路的起点?(1分)丝绸之路经过今新疆地区和西亚的两河流域,那么清朝时设置什么机构管辖整个新疆地区?(1分)古代世界历史上两河流域曾出现过哪一文明古国?(1分)
材料二 郑和描述船队远航的情景:观夫海洋,洪涛接天,巨浪如山……而我之云帆高张,昼夜星驰,涉波狂澜,若履通衢……——选自郑和《天妃之神灵应记>材料三 新中国的成立,告别了“弱国无外交”的耻辱。中国人民第一次掌握了自己的命运,赢得了中华民族的尊严和国际上的尊重。50多年来,新中国外交走过了一条催人奋进的光彩之路。——选自人教版《教师教学用书》八年级下册材料四 20世纪八九十年代,东西方冷战结束,国际形势趋于缓和,和平与发展成为世界的发展趋势。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各国经济联系日益密切,任何一个国家经济都不可能孤立地发展下去。于是,世界经济日益成为一个整体。——选自人教版《世界历史》九年级下册(1)请写出材料一中汉代丝绸之路的起点?(1分)丝绸之路经过今新疆地区和西亚的两河流域,那么清朝时设置什么机构管辖整个新疆地区?(1分)古代世界历史上两河流域曾出现过哪一文明古国?(1分)
(2)近代中华传统文化经历了剧烈变革的阵痛。汪荣祖认为,康有为和章炳麟是突破传统思想束缚的先锋。阅读下列摘编自《康章合论》的材料: 甲:1878年,(康有为)在求学时,"忽思苍生困苦,则闷然而哭"。1879年,他又说,"既念民生艰难,天与我聪明才力拯救之,乃哀物悼世,以经营天下为志"。乙:章炳麟希望即使国亡,国魂可以不亡,终可复国。欲令国魂不亡,唯有掌握国性,坚持文化认同。……主张读经与其提倡国学, 都是出之于保持中国文化特性的动机。而文化特性有关于一个国家民族的存亡。请回答:①甲反映了康有为怎样的志向?写出他的主要政治活动。(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