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目标:1、通过交流展示各种工具,初步感受工具的种类很多。2、在观察操作尝试中感知工具的作用很大,发展综合能力。3、能积极参与活动,在活动中体验观察和探索的乐趣。 活动准备:1、课前幼儿收集各种工具。老师和幼儿到室外寻找特殊的工具。2、卷笔刀、削苹果机,刨子,开瓶器。以及相对应的辅助用品。 活动过程:一、尝试操作使用工具1、师:“前几天老师和大家一起收集了各种各样的工具,今天让我们就来试试这些工具,看看它们有什么用。” (幼儿分别操作工具,提醒幼儿注意安全)
教学过程:一、导入1、多媒体出示嘉兴手机城群众抢购手机的画面2、多媒体出示一群人在车上、家里谈论关于手机的话题3、投影出示关于手机广告的报纸 提问:小朋友,刚才我们看到一些录象、投影都与什么有关?你对手机熟悉吗?你对手机又知道些什么?·小组讨论。·集体交流。------让幼儿畅所欲言。把对手机的一些了解由教师汇总(用表格形式)
2、积极参与操作,乐于表达自己的发现,培养幼儿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合作意识。3、简单了解车牌号码的特点。【活动资源】1、赛车起跑线、终点线各一条;完整的车牌1张;玩具汽车、记号笔、白色铅笔每人一份。2、“123”、“234”的数字卡片、记录纸每组两份;大记录表两张、“12345”带磁力数字。【活动过程】一、赛车游戏导入,引入主题 1、赛车游戏 (1)每人一辆车,进行赛车游戏(交待比赛规则)。 (2)师:“小汽车都一样,分不清楚谁第一,怎么办?”幼儿自由讨论解决办法,引出车牌号码。2、通过观察,引导幼儿了解淄博的车牌号码。 (1)出示完整的车牌,引导幼儿观察车牌号码是由文字、字母和数字组成。 (2)认识淄博的车牌文字和字母。(鲁代表山东C代表淄博)
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内容,产生有意识的变换角度去观察事物的兴趣。 2、积极参与表演游戏,从中去体验、探索和发现。 3、发挥想象力,大胆地在集体面前表述。 活动准备: 1、故事操作图片若干。 2、幼儿身着红色或蓝色的衣服。 3、高老鼠、矮老鼠图片各一张。 4、录音机,游戏音乐一段。 活动过程: 一、导入。 组织幼儿学习‘高人走’(踮起脚尖,双手举高)、‘矮人走’(蹲下来,双手放背后)。 二、欣赏故事。 1、那么,今天,我们教室里来了两只老鼠,它们也是一个高,一个矮。小朋友先听听它们的自我介绍。(出示高老鼠),你们好!我今天穿了一件红衣服,我的名字叫高老鼠。(出示矮老鼠),你们好!我今天穿的是蓝衣服,我就是矮老鼠。
教学目标: 1、观察图片,讲述故事中角色对话。 2、懂得同伴之间应该相互关心、相互帮助的道理。 3、初步培养幼儿讲故事和表演故事的能力。 准备: 背景图一幅,小兔、大象、老虎(插入教具),头饰若干。。 过程: 一、进入主题。(音乐响起),带小朋友到树林里去玩玩。出示背景图。 二、演示教具,启发提问,引导幼儿讲述。 1、问:谁在小树林里?干什么?讨论后总结:小白兔、小灰兔、小黑兔在树林里高高兴兴地玩着。(学习词“高高兴兴”)。 2、插入老虎。哎呀!谁来了?它来干什么?小兔子们怎么办?总结:突然,从树林里窜出一只大老虎,它张着大大的嘴,露着尖尖的牙,要来抓小兔子,小兔子吓得转身就逃。(学习词“窜”)。
2、让幼儿知道噪音影响人的身体健康,教会幼儿养成不大声喊叫的习惯。3、丰富词:振动、噪音。活动准备:1、鼓,鼓槌,纸折的青蛙一只。2、各种操作器具:响筒、糖纸、拨弦、小铃、水杯、响板各6份。3、时钟1只,录音机、磁带。活动过程: 一、感知声音的产生(一)出示青蛙和鼓,让幼儿感知声音的振动。1、出示青蛙和鼓师:这是什么?(青蛙)谁能让青蛙在鼓面上跳舞?(敲击鼓面)2、幼儿讨论,青蛙为什么会跳动? 师:请两位小朋友上来摸一摸,鼓面有什么变化?(振动)3、知道振动能产生声音。鼓面振动还听到了什么?(声音)现在呢?振动停止,声音也就停止了。(丰富词:振动)
2.发展幼儿的语言能力和模仿能力。3.培养幼儿对游戏的兴趣。 活动准备:1.贴绒教具:有小鸡、小鸭、小猫、小狗、小兔和大灰狼。2.大灰狼头饰一个。活动过程:1.激发兴趣,导入课题。教师:今天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了许多朋友,你们想知道它们是谁吗?(评析:托班的孩子能集中注意力的时间不会超过10分钟,因此,直接进入课题比较适合托班幼儿的年龄特点。)2.学一学,做一做学习“叽叽”。教师:情小朋友们仔细听一听,看一看,这是谁来了?我们一起向小鸡问好。提问:小鸡是怎么叫的?幼儿回答后再听小鸡的叫声,一起学说“叽叽”。然后教师和幼儿一起用手做成小鸡尖尖的嘴巴,一起说“叽叽”。教师注意每一个幼儿的发声,及时纠正。(评析:贴绒教具便于幼儿运用视觉直接感受对象,让幼儿动一动,亲自模仿小动物,满足了幼儿的好动特点,更是对所感知对象的进一步了解。)学习“嘎嘎”。教师:现在是谁来了?我们一起向小鸭问好。提问:小鸭是怎么叫的?幼儿回答后再听小鸭的声音,一起学说“嘎嘎”,然后用手上下放好,做成小鸭的嘴巴,一起说“嘎嘎”。教师注意倾听幼儿的发音,及时进行个别纠正。一次学说“喵喵”“汪汪”“跳跳”,每次都让幼儿学一学,做一做。(评析:以上几个环节没有反复的跟读,都让幼儿在看听做中练习发音,幼儿的兴趣非常浓。)感受大灰狼的声音。教师:听,这是谁的声音?模仿大灰狼的声音)真可怕呀,这是谁?
活动目标:1、初步尝试用树叶在泥板上印画各种漂亮的花纹。2、初步学会用木棒在泥板上滚压印画的方式。3、对陶艺活动产生喜爱之情。活动准备:1、课件《各种各样的花纹》、音乐磁带。2、泥板、木棒人手一份、树叶若干。活动过程:一、欣赏课件,了解各种花纹。
来源一:活动区角中,让幼儿准备娃哈哈瓶、易拉罐、可乐瓶等废旧材料,课余活动中,发现有许多幼儿给娃哈哈瓶上画上头发、眼睛、衣服,幼儿的兴趣很浓。幼儿生活中,娃娃是他们最熟悉、最了解的事物。小的时候最爱抱娃娃,家里都有各种各样的娃娃。来源二:手工是幼儿十分喜欢的活动,在撕撕、贴贴、折折、剪剪中幼儿获得极大的满足感和成功感;各种瓶子在我们的生活中,随处可见,做成娃娃当装饰品,简便又美观,及时感受制作活动带来的成功和喜悦,符合幼儿思维直观现象的心理特点。对于制作娃娃幼儿非常想亲身体验,本次活动来源于幼儿的生活经验,抓住幼儿爱模仿的特点,满足幼儿的愿望。因此,选择这个主题内容。二、课题的实施:(一)活动重点、难点:1、 重点:引导幼儿利用各种材料制作娃娃,感受活动的乐趣。2、难点:制作出不同头发、帽子、衣服等的娃娃。
活动准备: 每人一个透明的金鱼缸或造型各异的瓶子,泥块,小棒,海底世界的录像。活动过程: 1、组织幼儿观看海底世界的录像,导入主题。教师:小朋友,我们在电视中看到海底世界有哪些动物和植物?教师再放录像一次,观察海底的动物是什么样子的:《重点观察各种画类、乌龟、虾的外形特征。
2.学习在指纹图案上添加简单的线条表现出花卉的形态几动态。3.引导幼儿积极体验活动的乐趣。活动准备:1.音乐磁带,录音机,数码照相机2.画纸,水彩笔人手一份3.各种水粉颜料,调色盒,半湿抹布若干4.各种花的头饰活动过程:一、感受音乐,创编动作表演1.第一遍教师根据音乐自编一段小故事,边讲故事边放音乐让幼儿欣赏2.第二遍幼儿带头饰随音乐创编动作,教师用语言引导幼儿进行创编3.第三遍教师以蝴蝶的身份介入,鼓励幼儿创编出与别人不同的动作
2、培养幼儿充分的想象能力与创造能力以及各种线条的组合能力。准备:周围墙上贴蚂蚁的各种姿势图、晚会场景的课件一段、彩笔、背景音乐过程:一、观看晚会盛况,感受线条的多样组合方法,以及了解不同的线条排列方法。听,多美的音乐呀,那边在干什么呢?咱们去瞧瞧,哦,原来这里正举行着舞会呢?看他们打扮的怎样,他们身上衣服上都有什么,(花纹)这些花纹是怎么排列的呢?小结:同一种线条可以横排、竖排、斜排地放在一起,也可以用各种各样的几种线条组合在一起,这样的花纹会更加漂亮。
2、培养幼儿仔细的观察能力。 准备:纸、彩笔、记号笔、实物:气球、灯笼、萝卜过程:1、师复述故事内容。2、分析故事四情节并尝试把小兔不同的姿态画下来。今天,我们来学习用连环画的方法把刚才的故事画下来,好吗?(1)首先,我们来看看小兔来到采地里它看见什么?(萝卜)谁来把小兔看见萝卜的情景画下来?幼儿个别尝试。(2)小兔看见右边上方有个红气球,那小兔的头是怎么样的呢?谁来做做看,然后谁来尝试怎样画呢?小兔的耳朵应画在哪里呢?幼儿个别尝试。
活动准备课件、水粉颜料若干,衣服若干件各种水粉颜料,重点与难点尝试用线条、色彩对称的方法夸大表现脸谱特征。设计思路:幼儿园的美术活动是为了让幼儿具备初步的审美意识,挖掘和发挥幼儿的创造能力。大班下学期的幼儿已积累了较多的美术知识经验,在此基础上,我选择了各种不同题材、不同风格的欣赏作品来拓宽幼儿的创造思路,提高幼儿的欣赏能力。在这次活动中,我以中国传统艺术——脸谱作为欣赏对象,旨在让幼儿了解中国的工艺艺术。以脸谱精致、绚丽、独特的装饰风格来吸引孩子,引起创作兴趣,提高幼儿感受美、表现美的能力。
2、 运用多种材料的笔进行装饰衣服。活动准备:1、 幼儿自己设计的衣服、老师设计的衣服。2、 荧光笔、闪光星星笔、记号笔、磁带。活动过程:一、情景表演,引起兴趣。1、师:今天老师给小朋友请来了两位小演员,我们一起来看看他们给我们带来了什么精彩节目?(两位幼儿穿着设计好的衣服随音乐进行时装表演)2、他们表演的节目好看吗?你们知道他们表演的是什么节目呢?3、那什么是时装表演呀?进行时装表演的人叫什么?二、观察范例,大胆想象。1、现在我们来仔细看看这两位模特穿的衣服是怎么样设计的呀?2、看看衣服上设计了哪些漂亮的图案呢?3、小朋友想不想去参加时装表演呀?昨天呀,徐老师已经和小朋友把衣服设计好了,可是衣服上还没有漂亮的图案,怎么办呢? 4、请小朋友想想你想设计什么样的图案呢?(幼儿讲述)5、小朋友的想象真丰富,想出了很多的特别的想法。今天,老师给小朋友准备了各种颜色的荧光笔、记号笔,还有很漂亮的闪光星星笔,现在就请小朋友把你们的想法画在自己设计好的衣服上,小朋友在画的时候要把图案画的大一点、满一点,还要注意颜色的搭配。把它设计的漂亮一点,呆会我们穿上自己设计的衣服参加时装表演,好吗?
2、尝试用线条、色彩对称的方法夸大表现脸谱特征。活动准备:课件、水粉颜料若干,衣服若干件、各种水粉颜料,重点与难点:尝试用线条、色彩对称的方法夸大表现脸谱特征。设计思路:幼儿园的美术活动是为了让幼儿具备初步的审美意识,挖掘和发挥幼儿的创造能力。大班下学期的幼儿已积累了较多的美术知识经验,在此基础上,我选择了各种不同题材、不同风格的欣赏作品来拓宽幼儿的创造思路,提高幼儿的欣赏能力。在这次活动中,我以中国传统艺术——脸谱作为欣赏对象,旨在让幼儿了解中国的工艺艺术。以脸谱精致、绚丽、独特的装饰风格来吸引孩子,引起创作兴趣,提高幼儿感受美、表现美的能力。
2、培养幼儿对刮蜡画活动的兴趣。准备:1、 欣赏范例三张,半成品若干张。2、 白纸、竹签、油画棒、旧报纸人手一份。3、 录音机、磁带。过程:(一)引出课题今天,老师带来了四个彩色娃娃,看,他们手拉着手,脸贴着脸飞到天上玩呢。正玩的高兴,忽然被一大片乌云盖住了,闷得喘不过气来,心里难受极了。谁来想办法救救彩色娃娃,让他们出来重新看到这美丽的世界。(教师边说边演示教具)幼儿发表想法。
教学准备: 1、图片一张、(愁眉苦脸的垃圾房)磁带、录音机。2、每人一张涂好色的底板纸一张。3、刮画工具人手一套(圆珠笔与削尖的塑料管各一根)。 教学过程: 一、通过故事《垃圾房的苦恼》引出课题。 1、老师作高兴状,提问:小朋友,你们看看,老师的脸上是什么表情?(高兴)今天,老师很高兴,因为有这么多客人到我们幼儿园来作客,小朋友,你们一定也很高兴,个个脸上都笑咪咪的,可是,你们瞧,它的脸上是什么表情? 2、老师出示图片(图片上是愁眉苦脸的垃圾箱)提问: (1)这是谁呀?它的脸上是什么表情?(不高兴、烦恼) (2)垃圾房为什么不高兴呢?它有什么烦恼?让我们一起来听听看。 3、放故事磁带《垃圾房的烦恼》。 4、听完故事后提问:小朋友,垃圾房有什么烦恼呀?(幼儿讲述) 5、师:垃圾房有这么多的烦恼,你们有什么好办法帮助它吗?
2、发展幼儿的逻辑分析判断能力。活动准备:1、教具:课件图形特征表格,几何图形若干。(附后)2、学具:每人一张记录表格。每人一个普通几何图形、一个背后贴有半个心形的几何图形、笔3、环境:布置寻宝地。活动过程: 流程:交流图形特征 学看图示分析图形特征 给特定图形记录特征 分析图形特征寻找标志1、以小天使来到班上送礼物,寻找最幸运小朋友引题。(1)引:让我们用最热烈的掌声来欢迎小客人吧!(展示课件小天使)
活动目标:1、感受生活中有规律的序列,产生对规律活动的兴趣。2、能仔细观察、主动探索,感知规律的主要特征。3、尝试自创规律,发展幼儿的实际运用能力。活动准备:1、有色彩排列出规律的衣服。2、可以串挂的小积木若干,穿挂用的绳子人手一根。3、生活中有规律事物的课件(照片以幼儿身边场景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