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让幼儿知道噪音影响人的身体健康,教会幼儿养成不大声喊叫的习惯。3、丰富词:振动、噪音。活动准备:1、鼓,鼓槌,纸折的青蛙一只。2、各种操作器具:响筒、糖纸、拨弦、小铃、水杯、响板各6份。3、时钟1只,录音机、磁带。活动过程: 一、感知声音的产生(一)出示青蛙和鼓,让幼儿感知声音的振动。1、出示青蛙和鼓师:这是什么?(青蛙)谁能让青蛙在鼓面上跳舞?(敲击鼓面)2、幼儿讨论,青蛙为什么会跳动? 师:请两位小朋友上来摸一摸,鼓面有什么变化?(振动)3、知道振动能产生声音。鼓面振动还听到了什么?(声音)现在呢?振动停止,声音也就停止了。(丰富词:振动)
三、准备: 1、幼儿人手一张记录卡; 家里的数字: 2、课件制作:我的家 课件一:家里的各种物品(鞋、桌子、椅子、茶杯、玩具、电视机等物品)。 4 6 5 3 2 1 课件二:厨房、客厅、卧室。 三、过程: 观看录像一)、认识数字,理解6以内各数字的实际意义: 1、幼儿交流记录卡,说说在家中发现了哪些数字? A、直观的数字(数序):如、电话上的数字、钟上的数字、电器上的数字;
2. 在探究的过程中学会从多角度解决问题。3. 学习运用比较的方法在操作中发现问题、获取经验。活动准备:两块大小一样的冰块,托盘,每人一块冰(里面冻有一个小礼物)记录卡每人一张,笔,毛巾,缸子,热水,温水,凉水,棉被,酒精灯,小锤等工具。活动过程:1. 引发问题,激发幼儿探索的欲望。(1)用什么方法能让冰块慢点化?师:小朋友们你们看老师这有一块冰,我不想让这块冰融化,请小朋友们帮老师想想办法。
1.认知目标:通过引导幼儿自己动手做实验,从而知道两种颜色加到一起会变成别的颜色。初步培养幼儿的兼容性、发散性和跨越性。2.情感目标:通过在活动中,引导幼儿仔细观察,鼓励幼儿大胆尝试记录实验结果。初步培养幼儿好奇心、冒险性。3.人格目标:通过让幼儿让孩子在活动中团结友爱体验创造的喜悦。培养幼儿团结友爱、自信大胆。4.动作技能目标:通过引导幼儿自己动手做实验,发展幼儿大小肌肉动作。活动准备:1. 物质准备:A.一瓶黄颜色的水。B.每组三个透明的小缸,分别装有红、黄、蓝色三种颜色、及棉签等C.记录材料每组一份,涂色纸若干。D.魔术师帽子。
二、通过情景游戏等活动,让幼儿初步感知图形之间的转换关系,并能想办法解决问题。三、培养幼儿思维的灵活性,发展幼儿动手能力,激发幼儿学习数学的欲望。活动准备:1、学会了各种图形的特征。2、自制的“小路”,上面镂刻大小不同的图形“土坑”,将镂刻下来的图形作成铺路的“石头”。小篮同幼儿人数。3、圆形、三角形、长方形、正方形的图形标记,音乐。活动过程:一、情景导入“捡石头”,激发幼儿活动兴趣。1、“小朋友,今天的天气真好,我们一起去郊外捡石头!”(随音乐进入活动室)2、教师提出操作要求:“快看!有那么多五彩缤纷的小石头,大家可以挑自己喜欢的捡。”3、引导幼儿观察、操作,鼓励幼儿边操作边交流。4、请小朋友大胆介绍自己喜欢的石头(颜色、形状)。5、游戏:按标记举“石头”。
第11段很短,只点出了这是“在妇女身上搞不育试验的地方”,但在最末又加了一句“否则他会羞红了脸的”,这是为什么?那肯定是一个极为肮脏,极为残酷的地方。据资料记载:当时的希特勒制定一项令所有被征服或占领国家的民族充当奴隶并且逐渐消亡的隐密性种族灭绝计划——高效率、大规模的强制绝育。为此,数以百计的纳粹医生、教授、专家甚至护士,在行政管理专家的通力合作下,相继提出了几十种绝育方法,十余种实施方案,并且在奥斯维辛、拉芬斯布吕克、布亨瓦尔特、达豪等十多个大型集中营内对数以万计的犹太、吉普赛囚犯、因从事抵抗运动而被捕的政治犯和男女战俘进行了残酷的手术试验,造成他们大量死亡或者终身残疾、终身不育。这样残酷的毫无人性的手段,任谁也不愿看到。
活动目标:1、尝试运用序数的经验寻找座位。2、在游戏情境中,积累看电影的相关经验。 活动设计:(一)导入:今天,我想邀请你们一起去小剧场看电影。1、交流看电影的经验。2、电影院的座位可以随便坐吗?为什么?小结:电影院的座位都是有规定的,要根据电影票上的数字找座位,前面的数字表示第几排,后面的数字表示第几个座位,每张电影票一个位置。(二)找座位:1、发电影票:看看电影票上有什么?2、看看小剧场有几排座位?3、找找你的座位在哪一排?第几个?4、检票:验证幼儿的座位,解决幼儿出现的问题。
2、 能完整的朗诵儿歌,并想象续编儿歌。 3、 喜欢探索宇宙的奥秘,初步形成观察天空、星星、月亮的好奇心。活动重点:目标1、2活动难点:能在图片的提示下大胆续编儿歌活动准备:多媒体课件、活动室布置成宇宙活动过程:1、 引语:“今天,我们也当一次宇航员。乘做自己的飞船到太空去旅游去,想去吗?2、 带幼儿随音乐做乘飞船动作进入布置成宇宙的活动室,引导幼儿仔细观察张贴的月亮、星星图片,发现月亮的形状(象钩)。3、 引“多漂亮的大月亮,走!咱们一起进去玩一玩!到月亮上作客我们要送什么礼物给月亮姐姐呢?我们看见了这么美的月亮,那就将月亮编成一首好听的儿歌送给月亮姐姐吧!同意吗?”
2、启发幼儿根据儿歌的内容想象并用动作来表演。活动准备:1、带幼儿认识荷花,知道荷花的生长过程。2、与儿歌相应的图片。活动过程:一、欣赏荷花,幼儿说说荷花的主要特点和生长过程1、师:荷花是长在什么地方的呀?荷花的叶子是怎样的?荷花池里还会有什么呢?2、幼儿根据自己的知识经验讲述。二、结合图片学习儿歌《荷花开》1、出示图片:图上有什么?(小鱼、小虾、小雨还有风儿和荷花)2、老师把这张图片上的内容编成了一首好听的儿歌,大家一起来听一听吧!
3.让幼儿知道幼儿园是个大家庭,每个小朋友要关心爱护幼儿园。 1.画有蓝天、树林、草地、河水、花儿、幼儿园大幅背景图。 2.制作好的白云、小鸟、小羊、小鱼、蝴蝶、小朋友贴绒学具。 3.根据内容制作的头饰若干; 一、初步感知理解作品阶段 1.出示“家’’的背景图,尝试讨论:图上有哪些景物?它们各是谁的家?2.教师有感情地朗诵整首诗歌。3.让幼儿尝试一下白云、小鸟、小羊、小鱼、蝴蝶等回家的动作。4.教师指图朗诵,幼儿轻声跟念。5.倾听配乐诗歌《家》,要求幼儿倾听时想像诗歌的画面,也可尝试用身体动作表达自己的感受。二、反复聆听作品阶段幼儿在午睡前躺着聆听配乐诗歌录音,每次听两遍,4天左右,幼儿就能流畅背诵诗歌。
活动准备: 配套书5本、带字卡片若干、游戏卡片6张 活动过程:一、引起兴趣1、今天我带来一本书,书的名字叫“便便”,便便就是我们的……大便,你们有大便吗?让我们一起看看这本书。2、你们瞧,他们在干什么?(吃东西)3、在吃美味的食物呢,吃啊吃,吃下去的东西出来了都是什么呢?。4、真奇怪,美味的食物为什么会变成便便?这是什么原因?5、既然吃下去的东西都变成了便便,那我们为什么还要吃东西呢?今天我们就来边看书边聊聊关于便便的事吧!
活动准备: 1、已熟悉乐曲,做过小碎步的动作。 2、手花环若干 3、音乐磁带。 活动过程: 1、走走小碎步。 ——小花瓣们在一起跳舞,会是什么样的? ——我们听着音乐,像小花瓣那样轻轻地跳、快乐地跳。 ——幼儿听音乐原地走小碎步。 2、学习基本动作。 ——小花瓣一起欢快地跳,跳成了一个大花环。 ——教师放慢速度哼唱乐曲,示范基本动作。 动作一:双手叉腰,小碎步行进一小节(每拍两步),接着原地起踵一小节(每拍起踵一次)。动作二:两两相对,先各自拍手两下(每拍拍一下),接着相互对拍两下(每拍拍一下)。
2、在表现大家来背太阳的画面中体会人们互相之间友谊的情感。活动准备:范例、纸、笔、牙签等。活动过程:一、谜语导入1、谜语:有位老公公,一副圆面孔,脸上红彤彤,照着大地暖融融。(太阳公公)2、每天清早,太阳第一个起身工作,把阳光撒向大地,给我们的城市带来光明。傍晚,人们开始上班回家,那太阳到哪里去了呢?太阳翻过山头,洗了个澡,又去照亮地球的另一边。太阳总是不停的工作,从不休息。二、引发兴趣1、太阳实在太辛苦了,地球上的朋友商量怎样让他工作得轻松点,大树说:“我来背太阳吧”可是太阳这么大,一棵大树怎么能背得动呢,于是两棵、三棵、四棵一起来背太阳。2、咦,怎么只有一半呢?这棵树是怎么挤进去呢?(教师顺着轮廓描画,与幼儿共同讨论)看见边就停,看不见当看见跳过去,看见了接下去。3、这么多树一起来背太阳可是太阳太重了,还是背不动。第五第六棵树也来背太阳,这两棵树站在哪里?能不能和前面的树拉起手来呢?4、这边还有两条缝,说不定太阳会丛逢里滑下去,还有更多的树快来帮忙吧。5、啊,一轮光芒四射的太阳终于背起来了。画上的太阳这么美丽用的是什么方法?
一、活动目标:1、能合理的对画面进行布局。以兴趣为主,感受新方法的乐趣。活动准备:油画棒、白纸人手一份 范画一张 课件《礼花图片》活动过程:一、欣赏导入(礼花图片)师:过年时,晚上放的礼花漂亮极了,小朋友,你们看见的礼花是什么样的呢?(幼儿回答:五颜六色,非常漂亮……)教师总结:那些礼花是随着一丝丝线、一点点光爆出来的,五颜六色,千姿百态,真是好看极了。就好像春天的花园一样,给节日增添了光彩。
二、 活动目的:1. 让幼儿知道花儿好看我不摘的道理。2. 培养 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意识。3. 发展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三、 活动准备:大树一棵,树上开满鲜花。注:鲜花是活动的,可以任意摘下或贴上,鲜花若干。
2、用自己想象的动作自由表现小熊跳舞的形象和愉快的心情。3、找好朋友并和他一起跳舞,学习自己找空地方活动,不与他人挤在一起。重点:用自己想象的动作自由表现小熊跳舞的形象和愉快的心情。找好朋友并和他一起跳舞,学习自己找空地方活动,不与他人挤在一起。难点:倾听音乐,用笨拙与欢快的动作表现ABA结构,学习听前奏、间奏。活动准备:幼儿经验基础:材料准备:1、教学挂图“熊跳舞”1张。 2、四脚能活动的小熊绒布玩具1只。 3、音乐磁带,录音机。活动过程:引导策略有效提问一、图形辨认1、 指出图1中相同的图形。2、 指出图2中相同动作的小熊。3、 明确图中一前一后是相同的,中间是不同的。
活动目标:1、享受打电话的乐趣。2、愿意表现自己的情感。3、学会打电话的基本方法和礼貌用语。 活动内容设计: 中班主题活动“打电话” 活动准备: 台式电话2部、一次性纸杯、毛线、牙签若干。 活动过程:1、创设情境,引出活动内容。(1)老师口袋里放着一部手机。铃响,老师接听,说礼貌用语,挂上。 师:“老师刚才在做什么?” (2)鼓励幼儿说出自己打电话的经验。 教师:“你们平时打过电话吗?”“喜欢打给谁?”
2、喜欢与同伴合作,养成良好的操作能力。情境创设: 已在寒假观察认识各种各样的灯;和孩子收集各种废旧材料:纸盒、易拉罐,塑料瓶等;提供各种广告纸、蜡光纸、皱纹纸、稠带等;剪刀、浆糊、抹布等。
因为我们五班孩子年龄小,所以在给主题活动的教育目标定位时,我们更侧重于孩子们的感受和体验。如:喜欢到户外去游戏,愿意用唱歌、游戏、手工对形式表达对春天的喜爱。体验春天游戏的快乐,懂得外出活动时的简单规则和安全常识。为此,我们也意识到,本主题有两大块面的工作必须要下功夫。一是教师对幼儿活动环境的创设;二是家长对幼儿的引领学习。首先在环境创设上:我们既发挥教师的特长,绘制了美丽的春天背景图,给孩子们一个大氛围的感染,同时又鼓励孩子们动手让春天变得更美丽。孩子们的积极性非常高,他们将自己的小手印变成了一棵棵花树,又尝试撕了一丛丛小草,还用吸管进行吹、刮画,变出一朵朵小花……看着自己的作品,孩子们成功的快乐不可言状。我们还十分注重对幼儿园大环境的利用。带孩子到草地上、花丛中看看小花、小草,和春天的大树玩玩游戏……
2、学用较完整语言进行表达,体验帮助别人的快乐之情。 准备: 电脑幻灯片 流程: 经验回忆——观察讲述——延伸 过程: 一、用已有生活经验讲述取暖方法 1、天气冷了,小动物会不会冷?你有什么办法帮小动物暖和起来? 2、大象没有厚厚的衣服怎么办? 二、观察画面并讲述自己的理解 1、兔妈妈在干什么?它给谁织毛衣?为什么要织毛衣? 2、大象看到小兔的新背心,心里会怎么想?小兔看到大象没有背心很冷,心里是怎么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