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能仔细观察图片,能独立地找出不同的特征尝试进行分合。 3、乐于接受和尝试新的方法进行操作。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幼儿已学习过7、8的组成。 物质准备: 教具:乌龟一家的图片(图上有7只乌龟,1只大乌龟,六只小乌龟,三只在岸上,四只在水里) 学具:《幼儿用书》(P7页)幼儿人手一支笔。 活动过程: ※乌龟一家出来玩 ——教师(出示一张“乌龟一家”的图片),今天天气真好啊,乌龟一家出来玩啦,看,这儿有几只乌龟?他们都一样吗?哪儿不一样啊? ——提醒幼儿先记录总数,再引导幼儿观察图上有的乌龟有什么相同与不同的地方。 ——教师:我们发现了许多不一样的地方,谁按这些不同把乌龟分成两组? ——幼儿思考并尝试将乌龟分成两组,说一说:大乌龟有几只,小乌龟有几只,根据大小特征,用分合式记录乌龟的数量。然后再找出一个不同点分一分并记录,如:按乌龟所在的位置不同,分为三只在岸上和四只在水里等。
2、尝试用自己的语言讲述三幅图的意思。 3、专心地进行自己的操作活动。经验准备:幼儿学习过2的组成。 物质准备: ——小螃蟹图片,2个泡泡,数字1、1、2,符号+、—、=。 ——学具:《幼儿用书》P33页,幼儿人手一支笔。活动过程1、 小螃蟹吐泡泡。 ——教师出示一只小螃蟹图片,边演示边引导幼儿观察:小螃蟹吐泡泡,它是怎么吐的?鼓励幼儿讲述小螃蟹先吐了1个泡泡,又吐了1个泡泡,小螃蟹一共吐了2个泡泡。 ——启发幼儿思考:小螃蟹先吐的1个泡泡可以用数字几表示?又吐的1个泡泡可以用什么符号和数字几表示?一共吐了2个泡泡可以用什么符号和数字几表示? 引出“+”和“=“,初步了解加号表示把它两边的数合起来,让幼儿知道可以用”+“表示又吐出了1个泡泡;等号表示它两边的数一样多。幼儿认读并空手练习书写加号、等号。 ——教师完整地列出算式1+1=2,引导幼儿说一说这个算式表示什么意思。
教学目标:1、通过游戏活动,初步理解5的概念,认识数字5。2、初步感受用不同方法来数数,并能按照一定的顺序来排列数。3、激发幼儿学习数学的兴趣,体验成功的喜悦,培养合作的意识。教学重点:通过游戏活动,初步理解5的概念,认识数字5。教学难点:初步理解5的概念。教学准备:1、 自制保险箱一个,神奇的盒子3个。2、 在信封的正反两面分别贴有图案和圆点个数一致的和不一致的各若干个,5个信封当中装有数字1、2、3、4、5,其他都是小小的数字5。3、 若干个小箩筐和一个大箩筐,若干糖果。4、 机器猫胸饰一个,《机器猫》的主题曲。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师:“小朋友们,你们看,这是谁呀?(出示机器猫胸饰贴在黑板上)原来是机器猫小叮当。今天它给我们小朋友出了个难题,这儿有个漂亮的保险箱,里面装着许多好东西,它让我们来想办法打开这个保险箱,可这个保险箱需要用密码打开,而密码藏在了这三个神奇的盒子里。”(出示箱子与三个神奇的盒子)
2.让幼儿学习按照长短、宽窄、厚薄的差异进行正逆排序,初步体验序列中物体的相对性和可变性。 3.鼓励幼儿完成多种活动内容,并大胆讲述操作过程和操作结果。活动准备 宽窄的纸条若干(同颜色、同长度;同颜色、不同长度);按长短、宽窄、厚薄、高矮、大小、多少等差异排序好的材料纸各一张
【活动过程】一、感官游戏:手指谣:《猴子荡秋千》 5只猴子荡秋千,嘲笑鳄鱼被水淹,鳄鱼来了,鳄鱼来了,go go go 4只猴子荡秋千,嘲笑鳄鱼被水淹,鳄鱼来了,鳄鱼来了,go go go 3只猴子荡秋千,嘲笑鳄鱼被水淹,鳄鱼来了,鳄鱼来了,go go go 2只猴子荡秋千,嘲笑鳄鱼被水淹,鳄鱼来了,鳄鱼来了,go go go 1只猴子荡秋千,嘲笑鳄鱼被水淹,鳄鱼来了,鳄鱼来了,go go go 二、数学心智: 1、轻音乐,取插板。 2、森林里有一棵大树。(取出一棵树插在演示板上,幼儿插在插板上。)问小朋友几棵树啊?(1棵)取出数字1 3、大树结了两个苹果,熟透了,落下了,请小朋友取出两个苹果放在树下。问:落下来几个苹果?(2个)取出数字2
[活动目标]1、通过剪、折、粘训练幼儿的手眼协调能力和思维敏捷力。 2、让幼儿自主探索使纸站立的方法,激发其对纸探索的欲望。 3、培养同伴间的合作能力。[活动准备] 幻灯片、剪刀每人一把、双面胶每组两卷、纸篓五个、展台一个、城堡模型一个、手工纸若干张 [活动过程] 一、故事导入(幻灯片出示) 1、师:来,老师给小朋友们讲一个故事。 小纸片生来扁扁的,非常孤独它好想像小鸡一样站起来,来看看外面的世界有多美! 2、故事后提问:小朋友小纸片想干什么呀!(站起来) (评析:利用幻灯片中的形象画面,激发幼儿的兴趣和探索欲)
【点津】 1.不定式的复合结构作目的状语 ,当不定式或不定式短语有自己的执行者时,要用不定式的复合结构?即在不定式或不定式短语之前加 for +名词或宾格代词?作状语。He opened the door for the children to come in. 他开门让孩子们进来。目的状语从句与不定式的转换 英语中的目的状语从句,还可以变为不定式或不定式短语作状语,从而使句子在结构上得以简化。可分为两种情况: 1?当目的状语从句中的主语与主句中的主语相同时,可以直接简化为不定式或不定式短语作状语。We'll start early in order that/so that we may arrive in time. →We'll start early in order to/so as to arrive in time. 2?当目的状语从句中的主语与主句中的主语不相同时,要用动词不定式的复合结构作状语。I came early in order that you might read my report before the meeting. →I came early in order for you to read my report before the meeting.
材料二 俄国革命前,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很少引起关注。列宁在俄国夺取政权后,李大钊开始在中国传播马克思主义。虽然李大钊接受了俄国革命的主张,陈独秀也注视着俄革命的局势,但他们还不是严格意义上的马克思主义者。1919年的反帝运动期间,李大钊、陈独秀的思想有了重大发展,他们都坚定地站到了马克思列宁主义阵营,并且还有一群学生追随他们。——摘编自史华慈《中国的共产主义与毛泽东的崛起》
材料二秦统一后,权力集中成为其政权的基本特征,国家一切事物最后都由皇帝裁决。西汉时,相权的膨胀导致汉武帝以后的中央官僚机构形成内外朝两个系统,便于解决皇权与相权的矛盾。宋朝改革以“分权制衡”为原则,加强对官僚机构的控制,最终缓解了相权对皇权的成胁,从而为统一、稳定的政治局面和经济文化的高度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朱元璋本着皇帝集权、官员分权的原则进行自上而下的官制改革,并且扩充监察机构(清朝时军机处机构简单,人员精干,外界干扰少,办事效率高。——摘编自人民出版社《历文学习新视野新知识》材料三中国古代行政改革是调然内部体制和整个王朝的结构,重新进行权力配置,并调整中央与地方、帝王与臣民(皇权与相权)之间关系的过程。有效实现国家意志所决定的政府目标,是古代行政管理的根本任务。古代帝王进行了无数次的改革,但最终的目的是为了实现其统治目标。纵观历史,我国古代行政改革主要致力于精减机构;提高行政领导决策能力,完善指挥监督系统和层层负责制;明确划分机构内各部门之间、各个职位之间的职责权限;简化行政工作程序,提高办事效率;改革、完善监察制度。——摘编自《中国古代行政改革概要》根据材料,结合中国古代史的相关知识,围绕中国古代行政改革(或中央机构改革)自行拟定一个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论题阐述须史论结合。)
材料一 1905年,清政府决定修建京张铁路,任命詹天佑为总工程师。外国报纸宣称:“中国能开凿关沟段(京张铁路的难点)之工程师尚未诞生于世!”詹天佑毅然承担了这项具有国际影响的筑路工程,他经常勉励工程人员:“全世界的眼睛都在望着我们,必须成功!”詹天佑不畏艰险,实地考察勘测,设计出“人”字形路轨。确保了行车安全。1909年,京张铁路全线通车,这是中国人自行设计和施工的第一条铁路干线。 材料二 詹天佑还先后从事川汉、粤汉等铁路的修筑。詹天佑说:“莽莽神州,岂长贫弱?日富、日强,首赖工学。”他发起组织“中华工程师会”,为培养中国工程技术人员而不懈努力。詹天佑亲自编撰出版《京张铁路工程纪略》、《告青年工学蒙》等论著,这些著作在中国工程技术界产生了重要影响。(1)根据上述材料回答:詹天佑为中国铁路工程技术的发展作出了哪些贡献?(4分。回答2点)(2)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詹天佑身上具有哪些值得我们学习的优秀品质?(3分。回答2点)
材料一 “张骞始开西域之迹。”——《汉书》材料二 “不是张骞通西域,安有佳种自西来?”——《汉书》(1)汉朝时的西域是指哪里?张骞是哪年“始开西域之迹”的? (2分)(2)请列举一例材料二中“自西来”的“佳种”。(1分)(3)请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说说张骞通西域的意义。(1分)
材料一 汉代王充説:“商鞅相孝公,内秦升帝业。”(1)根据材料一,回答商鞅変法对秦国的作用。材料二 19世紀50~70年代俄国机器制造业統計表据统计,1860~1890年,俄国的生铁产量增加了2倍,钢产量和棉纺织业的产值都增加了3倍,而煤炭产量的增加则超过了19倍。在此期间,俄国的整个工业产量增长了6倍。(2)请概括材料二中的历史信息。哪次改革推动了以上现象的出现?材料三 1933年整个资本主义世界工业生产下降40%……美、德、法、英大量企业破产,资本主义世界失业工人达到3000多万,几百万小农破产,无业人口颠沛流离。——摘编自 《世界历史》九年级下册(3)材料三反映了资本主义世界哪一重大事件?针对这一一事件,美国采取了什么应对政策?(4)通过以上问题的探究,你能得到哪些启示?
材料一:第六款:大清国大皇帝允定,付诸国偿款海关银四百五十兆两,……第七款大清国国家允定各使馆境界以为专与住用之处。并独由使馆管理。中国民人,概不准在界内居住,亦可自行恪守。……连外国人也说“中国已经到了一个国家地位非常低落的阶段了。”这样,中国有国家之名,再无主权之实……(1)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材料中的“第六款”“第七款”内容出自中国近代史上的哪一条约?这一条约给中国造成了怎样的影响?
中国是由56个民族组成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民族为中华民族的发展都做出了贡献.材料一 有人认为:秦始皇对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形成和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1)你认为秦始皇对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发展做出了哪些贡献?(列举两点)材料二 在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发展历程中,曾有许多游牧民族进入中原,甚至还取代了某些中原王朝,他们入主中原后在统治策略上都迅速地被中原化.(2)第一个入主中原、统一中国的是哪个游牧民族?哪一项地方行政制度最能体现其管理国家的“中原化”?(3)满族建立的清王朝为加强我国西藏的管辖做出了突出贡献,依据史实,概括清朝管辖西藏的两种方式.
第十六条有下列情形之一,乙方可以随时通知甲方解除合同:1.甲方以暴力、威胁、监禁或者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手段强迫劳动的;2.甲方不能按照本合同规定支付劳动报酬或者提供劳动条件的。第十七条本合同期限届满,劳动合同即终止。双方当事人在本合同期满前30日内可以向对方表示续订意向,甲乙双方经协商同意,可以续订劳动合同。
材料一十八世纪,封建王朝统治下的法国是个农业国,但资本主义工商业已经有了很大的发展,资本主义的发展,要求冲破封建制度的束缚。1789年7月,法国大革命爆发。……十九世纪上半期,俄国资本主义已经有所发展。在欧洲工业革命的影响下,还出现了手工劳动逐步被机器生产取代的趋势。但俄国落后的农奴制限制了自由劳动力的供应和国内市场的开拓……1861年,沙皇亚历山大二世批准了废除农奴制的法令。﹣﹣摘编自《世界历史》九年级上册教材
材料一 卫鞅曰,“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孝公曰,“善。”以卫鞅为左庶长,卒定变法之令。……内容包括:1、承认土地私有、准许自由买卖。2、奖励耕织、按军功大小封爵、授田、踢宅。3、推行县制,全国设31县,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七年级历史救学参考岳麓版(1)材料一反映的是我国古代哪一次变法?(1分)从推动社会发展进步的角度考虑,其变法内容中那一条最重要?(答案填数字序号即可,不必照抄内容)(1分)材料二 1898年6月,光绪帝颁布《定国是诏》和一系列诏令,实施变法。变法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各方面,但“改科举、废八股”的诏令引发各地士人“民情汹汹,群起反对”,而军事上的措施既少又空洞无法实施。……各省督抚大多持观望态度,这些诏令始终停留在纸面上。梁启超在《变法通议》中记载“西后待皇上疾声厉色,呵斥之声不绝。皇上见西后如对狮虎,战战兢兢。……诸臣之敢履次抗拂上(皇上)意者,皆以恃西后为护符,欺皇上之无权也。……上(皇上、所倚者,唯军机四章京而已。”——八年级历史教学参考岳麓版(2)材料二反映的是我国近代史上的哪次变法?(l分)变法中遇到的阻力和困难有哪些?(不得照抄原文)(2分)
倘若意犹未尽,试看杨万里的《郡中送春盘》:“饼如茧纸不可风,菜如缥茸劣可缝。韭芽卷黄苣舒紫,芦服削冰寒脱齿。”白如茧纸的是春饼,吃的时候,从春盘里夹取菜蔬各一小箸,卷为细简状,这便是咬春饼。
彭德怀接着说:“我正从他家门前经过,停止着观看这种示威。我看这些人一多半已饿个半死,而且我知道这个富人在他的仓里有一万石以上的米。可是他完全拒绝帮助这些饥饿的人们。我激怒起来了,领导着农民攻打并且冲进他的家里。农民运走了他的仓里的一大半粮,食。以后我想到这件事情时,我不知道当时为什么要那样做。我只知道他应该把米卖给穷人的,而且如果他不肯这样做的话,那他们从他这里把米抢走,是很对的。”
却说那悟空别了师父,一筋斗云径转东洋大海,按住云头,分开水道,径至水晶宫前。早惊动龙王出来迎接,接至宫里坐下,礼毕,龙王道:“近闻得大圣难满,失贺!想必是重整仙山,复归古洞矣?”
PPT全称是PowerPoint,LFPPT为你提供免费PPT模板下载资源。让你10秒轻松搞定幻灯片制作,打造⾼颜值的丰富演示文稿素材模版合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