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设计:游戏“猜一猜”活动准备:1.卡纸32张,大小各一对的图形(圆、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动物图片各一对。 2.卡纸16张,红色6张,黄、绿色各5张。(2份) 活动过程:(一) 介绍游戏规则和玩法: (将幼儿分成两队,把16张卡片按照横4张, 竖4张放好。图片朝下) 我们来玩个“猜一猜”游戏,怎么玩呢?我这儿有些大小不同、形状不同的图形,我依次翻,比如:我翻第一张是个苹果,记住这个位置上是个苹果,然后我把它关掉继续翻,如果你看到有张卡片是你前面看到过的,可以站起来告诉我“它有朋友了”并把它的朋友找出来,找对了,就给这队奖励,最后比比两队谁的奖励多就赢了。(教师依次翻卡片)
2、知道2个半圆形合起来是1个圆形。3、让幼儿能不受图形的颜色、摆放位置的干扰准确地找出半圆形。活动准备:1、故事头饰2、大量半圆形、图形机器人1张、半圆形拼图1张、图片卡3张活动过程:一、 师生共同表演。1、表演活动。2、故事后:老师:“哎,狐狸,狐——狸。”(狐狸不回头并走出门口)师问:“狐狸干什么呢?(拿不到奖品)为什么狐狸拿不到奖品呢?它的奖券哪里来?……(引导幼儿说出故事的内容)小结:原来圆形的奖券给狐狸从中间撕开变成了2个半圆形。二、 幼儿进行故事表演。请2位幼儿分别扮演狐狸和小松鼠,老师当山羊进行表演。故事表演到最后,山羊对狐狸说:“狐狸,你别急着走,想拿到奖品去跟小松鼠商量一下吧,想想办法?小结:两个半圆形合起来变成一个圆形。
2.引导幼儿积极地与材料互动,培养良好的操作习惯。3.让幼儿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活动准备:学具:空塑料瓶若干,黄豆若干,1-7不同数量的实物纸条,1-6的数字一组一份。教 具:1-6的数字卡、1-6的加点卡、动物图卡、大瓶子、背景图、头饰(火车头)、磁带。活动过程:1、以开火车游戏激发幼儿活动的兴趣。老师拿点子、数卡、动物图卡和孩子们进行问答游戏。师:嘿嘿,我的火车几点开?(师随机出示6以内的点卡、数卡)幼:嘿嘿,我的火车几点开。师:嘿嘿,来了几位小客人?(出示动物卡片)幼:嘿嘿,来了几位小客人。(反复进行几次)
2、发展幼儿观察比较、积极思维及动手操作的能力。二、重点与难点: 用语言进行多维的命名。三、活动准备: 教师:大转盘一个,图形操作材料一套。 幼儿:人手一份图形操作材料。四、活动过程: (一)、初次尝试游戏“图形宝宝分家” 1、观察分类材料:看看盘子里有些什么?(有许多图形宝宝) 师:今天老师要和你们来玩一个“分家家”的游戏。 2、交代游戏名称与规则: 师:图形的家在哪里?(处示盘子)分成几家?(两家) 师:分的时候有要求,把相同的宝宝放一家,等一会儿把老师给你的图形宝宝分完,分好了取个名字记在心里,待会儿告诉老师。 3、幼儿操作“给图形宝宝分家”。 4、讨论:你们是怎么分的? (请几位幼儿走上来,师帮其操作结果贴出来)和他一样的有没有? 小结:分家家,可以根据图形的颜色来分成两家,可以根据形状分成两家,还可以根据大小分成两家。你们还想再试一次吗? (二)、再次尝试: 1、要求:等一会儿分家家的时候要求不一样了,再取两个好听的名字,要和现在的名字不一样。 2、幼儿操作提示:第一次怎么分的,第二次要分的不一样。 3、讨论:第一次怎么分的,第二次怎么分的?(请1-2名幼儿) 请幼儿和旁边的幼儿相互讲讲自己分的结果。
二、重点和难点 让幼儿利用一一对应的方法发现两个物体集合之间的数量关系。 说明 一一对应是比较物休的集合是否相等的最简便、最直接的方式。通过一一对应,不仅可以比较出两个集合之间量的大小,更重要的是还可以发现相等关系,这是幼儿数概念产生的一个关键性步骤。因此,让幼儿在对材料的操作摆弄中自己“发明”一一对应的方法,并通过一一对应的方法去发现两个物体集合之间多、少和等量关系是至关重要的。 三、材料和环境创设 1.材料:诱发对应性材料--碗和调羹、杯子和杯盖、娃娃和帽子、小兔和青菜、……。自发对应性材料--雪花片和木珠、红积木和绿积木、苹果和香蕉、汽车和飞机等等。以上材料可用实物,也可用图片。 2.环境创设:将以上材料按难易程度编号放暨在数学活动区内供幼儿操作摆弄。
活动目标: 1.尝试按数取物设计虫子。2.能与同伴大胆交流自己的感受。3.乐于操作,体验创作的乐趣活动准备: 1、知识经验准备: 会操作电脑进行简单游戏、有过创作丑丑虫的经验。2、物质材料准备: 每人一张画有虫子外轮廓的画纸、带橡皮擦的铅笔每人一支、五官图片各一张。3、环境准备: 用幼儿自制的丑丑虫装饰虫子王国。
活动准备: 各种图形片,记录纸、笔。活动过程:1、找图形(把各种颜色、形状不同、大小不同的图形片放在一起) (1)一组拿红色正方形,第二组拿绿色长方形,第三组黄 色三角形,第四组蓝色圆形,第五组红色梯形,第六组绿半圆形,看看哪组拿得又对又快? (2)请每组幼儿分别拿5个红圆,6个黄正方形,8个绿梯 形、7个蓝三角、4个红半圆。每组一个幼儿在按要求拿的时候,其他幼儿在该幼儿拿好后要帮他数一数,看他数得对不对?(幼儿积极性很高,动作较快,也有一个组总是在最后,可组里的成员都在帮忙,帮着找图片,帮着数图片。) (这样的安排主要是考虑本班有这学期新来的幼儿,有的幼儿照着图形会找出同样的图形来,但如果老师叫他自己拿一个图形来,可能要找半天,特别是长方形和正方形会混洧,梯形也不能很快找出来。通过这两个操作活动,一是帮助幼儿复习图形,二是帮助幼儿复习正确地数实物。)
活动准备: *多媒体制作 *各式玩具若干 *录音机、磁带活动流程:一、故事讲述 引起兴趣(通过故事,让宝宝积累交换的方法。)师:宝宝们,今天侯老师给你们讲个故事。(边操作多媒体,讲述故事。)提问:小兔篮子里原来只有萝卜,后来怎么又有青菜和蘑菇了。 小兔是用了什么好办法换到青菜、蘑菇的? 二、实践操作 获取经验(尝试经验迁移,在实践操作中获取交换法。)1、小白兔换到了许多自己喜欢的东西,真高兴。 今天带来了许多礼物送给我们的小朋友,想不想要?每个宝宝上来选一份,好吗?(自由选择)
2、用自己想象的动作自由表现小熊跳舞的形象和愉快的心情。3、找好朋友并和他一起跳舞,学习自己找空地方活动,不与他人挤在一起。重点:用自己想象的动作自由表现小熊跳舞的形象和愉快的心情。找好朋友并和他一起跳舞,学习自己找空地方活动,不与他人挤在一起。难点:倾听音乐,用笨拙与欢快的动作表现ABA结构,学习听前奏、间奏。活动准备:幼儿经验基础:材料准备:1、教学挂图“熊跳舞”1张。 2、四脚能活动的小熊绒布玩具1只。 3、音乐磁带,录音机。活动过程:引导策略有效提问一、图形辨认1、 指出图1中相同的图形。2、 指出图2中相同动作的小熊。3、 明确图中一前一后是相同的,中间是不同的。
二、活动准备 1.童话故事(附后)的电脑课件。 2.立体环境:一棵大树、树洞、树桩(小树杆内有水)、草地、小河、平衡木。 3.材料:小石子、水箱(池塘)、铁钩、救生圈、磁铁、透明胶、树叶、塑料瓶子、竹棒、绳子、船、浮板、地板胶。 4.头饰:小熊、小猴、小鹿、小羊、啄木鸟各三个。 三、活动过程1.借助童话故事,把幼儿引入一个充满问题的世界。 (1)在茂密的树木里,生活着许多动物。你猜,都有些什么动物呢?(激发幼儿的兴趣) (2)有一天,小动物在树木里玩,你看他们发生了什么事情? (3)结合电脑课件,教师有表情地讲述童话故事,然后提问:树木里有什么动物?它们遇到了什么困难?
三、动笔写一写为你的朋友写下一句发自内心的祝福或者写上一句真诚的“对不起”,找个机会交给他(她)??1、学生练写2、指名回答。3、学生交换卡片。四、游戏:你比我猜默契大考验学生游戏,评比出最默契的一组五、听故事《朋友,我就知道你会来》1、听故事。2、学生齐读《真正的朋友》六、全班合唱歌曲《朋友》,结束课题。友谊主题班会教案2教学目标:1.通过本次班会活动,增进学生之间的相互了解,增进友谊,营造良好的班集体氛围和学习氛围。2.让学生学会换位思考,学会为别人着想,发现并学习别人身上的优点,学会关心别人,学会信任别人,学会团结同学,提高班集体的凝聚力。教学重、难点:增进学生之间的相互了解,增进友谊,营造良好的班集体氛围和学习氛围。学会团结同学,提高班集体的凝聚力。教学过程:
服刑的儿子接过这堆葵花子仁,手开始抖。母亲亦无言无语,撩起衣襟拭眼。她千里迢迢探望儿子,卖掉了鸡蛋和小猪崽,还要节省多少开支才凑足路费。来前,在白天的劳碌后,晚上再在煤油灯下嗑瓜子。嗑好的瓜子仁放在一起,看它们像小山一点点增多,没有一粒舍得自己吃。十多斤瓜子嗑亮了许多夜晚。服刑的儿子垂着头。作为身强力壮的小伙子,正应是奉养母亲的时候,他却不能。在所有探监的人当中,他母亲的衣着是最褴褛的。母亲一口一口嗑的瓜子,包含千言万语。儿子“扑通”给母亲跪下,他忏悔了。一次,同龄的朋友对我抱怨起母亲,说她没文化思想不开通,说她什么也干不了还爱唠叨。于是,我就把这两个故事讲给他听。听毕,他泪眼朦胧,半晌无语。
【活动提示】(1)文艺演出时,节目安排要紧凑,以免耽误时间。(2)歌曲《歌唱祖国》要事先教会,要求全体同学都会唱。【目的意义】通过活动使同学们更加了解祖国、了解家乡、了解班级。唤起同学们的集体主义现念,为建设祖国、建设家乡努力学习。提高同学们争做21世纪主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活动地点】本班教室。【参加人员】全班同学。【活动准备】(1)收集整理祖国、家乡的历史及文化材料,收集整理班级学雷锋、做好事、关心集体的事例,编排成文艺节目。(2)选出主持人、熟悉活动程序。(3)根据需要布置好会场。【活动程序】男主持人:当鲜红的国旗迎着朝阳升起。女主持人:我们仿佛看见一个巨人在东方屹立。男主持人:五颗金星像灿烂的星座。女主持人:红旗飘飘好像燃烧的火炬。男主持人:一(2)班《我爱我的祖国》主题班会现在开始。女主持人:让我们用热烈的掌声欢迎各位嘉宾。
教学目的:让学生尽快进行自我调整,明确奋斗目标,进入最佳的学习状态。教学内容:重温规章制度,拟定新学期打算。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常规教育1、重温《小学生守则》和《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并在日常学习的过程中让学生知道什么行为是对的,什么是不对的,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2、作息时间的安排:早上清洁时间、早读时间、午自习时间、放学时间、作业时间,并严格按照科学的作息时间(强调必须遵守)。3、集体活动:要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4、早读:书本教材、按学习进度读书、背诵。5、课前准备:按课程表准备下节课的学习用品、相关书籍齐全。6、上课听讲:坐姿端正、积极思考、发言大胆、不影响他人学习。7、下课活动:注意安全、团结友爱互帮互助、上下楼梯不拥挤,课间不得在过道、走廊上追逐打闹、高声喧哗,不玩危险游戏,不疯赶打闹,不爬栏杆、云梯,做有意义的课间活动。
教育内容:一、学生安全管理制度1、在学校内不得打闹或搞恶作剧,课间活动要有秩序。2、在体育、自然实验课和课外活动时,要按老师要求正确进行或操作。3、不要把刀、匕首等危险物品带到学校。4、不经老师允许不准擅自离开教室或离开校园,到校后不准出校园。5、在校期间不要玩火、触摸电暖器等用电设备,不要带校外人员到校滋事。6、不准进网吧、游戏厅、舞厅、歌厅、台球社。7、按规定时间到校、离校,不要跟陌生人走,放学以后不要在学校逗留。8、不准把小食品带进学校,要吃卫生合格的食物,不要到卫生差、条件糟的小饭桌、小摊点就餐9、因事不能到校上课,要及时和班主任老师请假,并告之原因及去向。10、遵守交通安全法规,增强自我保护意识,牢固树立"安全第一"思想,健康成长。
班会目标: 1.使学生了解生命的来之不易与宝贵,感悟生命只有一次要好好珍惜。 2.使学生懂得溺水的主要原因和自救的方法,强化防溺水的意识。 班会形式:讨论、交流形式 班会过程: 一、导入 1.出示课件实例 现在正是天气逐渐转热季节,暑期即将来临,我们小学生溺水伤亡的事故也明显多了起来。2012年5月13日,潍坊青州一名男生在南阳河畔玩耍时不慎滑落水中。路过此处的第二炮兵士官学院参谋沈星立即跳下水救人,用尽最后一丝力气将男生托出水面,交到前来帮忙的人手中,自己却沉入河底,31岁的年轻生命陨落了。 (班主任老师还可以结合自己了解的实例教育学生) 老师:听了这些实例,我想在座的每一位同学心里都不会感到轻松。你是否感叹,是否惋惜,一个生命就这样在世界上转瞬消失?此刻,你在想什么?请同学谈谈你的看法。
游泳,是广大青少年喜爱的体育锻炼项目之一。然而,不做好准备、缺少安全防范意识,遇到意外时慌张、不能沉着自救,极易发生溺水伤亡事故。为了确保游泳安全,防止溺水事故的发生,必须做到以下几点:1)不要独自一人外出游泳,更不要到不摸底和不知水情或比较危险且宜发生溺水伤亡事故的地方去游泳。选择好的游泳场所,对场所的环境,如该水库、浴场是否卫生,水下是否平坦,有无暗礁、暗流、杂草,水域的深浅等情况要了解清楚。2)必须要有组织并在老师或熟悉水性的人的带领下去游泳。以便互相照顾。如果集体组织外出游泳,下水前后都要清点人数、并指定救生员做安全保护。3)要清楚自己的身体健康状况,平时四肢就容易抽筋者不宜参加游泳或不要到深水区游泳。要做好下水前的准备,先活动活动身体,如水温太低应先在浅水处用水淋洗身体,待适应水温后再下水游泳;镶有假牙的同学,应将假牙取下,以防呛水时假牙落入食管或气管。
主持人甲:听完这几则名人的故事,我们会发现:树立了远大理想的人,就意味着事业成功了一半。无志之人,不可能激起生活的浪花;无志之人,不可能享受事业的种种辉煌。 主持人乙:当今世界已步入知识经济时代,没有知识必将被社会洪流无情淘汰,更谈不上在21世纪立足。回过头来,看看自己,作为世纪之交的毕业生,21世纪祖国建设的主力军,我们今天有什么理想和抱负呢?勇敢的你,站到前面来,把你的雄心壮志说出来,把你装着理想的纸鹤飞到我们的理想旗帜中。这是你实现理想的第一步,就是你有巨大的勇气。 主持人甲:我们知道,理想的实现并不容易。 主持人乙:我们明白,理想的实现需要辛勤的汗水。 合:我们都会付出我们的勤劳,实现我们从小立下的志向。 主持人甲:不知20年后的你是什么样子,我又是什么样子。现在请大家来看看20年后的我们。
教学目标: 1.让学生了解父母之爱,感受父母之情,体验亲情的无私和伟大,即让学生懂得为什么要感恩父母。 2.让学生学会如何去理解父母、尊敬父母、体谅关心父母,与父母和谐相处,从现在做起从点滴以实际的行动来回报父母。 教学过程: 一、听阎维文的歌曲《母亲》创设情境导入主题 A、初步感受 1.教师明确:母亲永远给我们挡风雨,父亲一直牵着我们的手;父母的爱是寒冬里的一把火,是黑暗里的一束光明。父母的爱是崇高的、无私的和伟大的! B、深入认识 1.老师讲有关父母关心爱护儿女的真实故事。 ①六旬老父捐肾救子: 2003年2月,湖北60岁的农民父亲胡介甫将自己的肾脏移植给了患“尿毒症”的儿子,固执的父亲不容拒绝地告诉儿子胡立新:“没什么比你的命更重要?我宁可自己没命,也不能看着你死!
【教学目标】1、使学生了解什么是毒品,毒品的种类,认清毒品的危害性。2、让学生知道吸毒成瘾会导致艾滋病,如何预防艾滋病。3、让学生懂得珍爱生命,远离毒品,预防艾滋病。【重点难点】1、认识毒品及毒品的危害。2、如何预防艾滋病。【教学方法】查资料观看图片讨论及总结【教学过程】一、课前准备学生观看VCD禁毒教育宣传片谈观后感,让学生从感性上了解毒品对人类的危害。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教师总结毒品的危害。1、吸毒摧残人生对身体的危害性很大,吸毒者会自伤、自杀、自残。2、吸毒毁灭家庭倾家荡产,妻离子散,家破人亡,贻害后代。3、吸毒危害社会诱发刑事犯罪,败坏社会风气。二、进一步了解毒品及艾滋病的相关知识A、毒品的种类B、毒品的危害C、如何预防艾滋病
PPT全称是PowerPoint,LFPPT为你提供免费PPT模板下载资源。让你10秒轻松搞定幻灯片制作,打造⾼颜值的丰富演示文稿素材模版合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