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培养幼儿相互合作、相互探讨解决问题的优良品质。 活动准备: 滑板人手一个、兔子球门两个、记分牌、大球1个、兔子头饰若干、轻快的音乐、录音机 活动过程: 1、跟随音乐进场,做好运动前的准备工作。 “小兔子游泳队又要开始训练了,来,兔子们出发了!” 2、和老师一起尝试玩玩滑板的方法,训练动作的灵活性。 “好,准备动作做完了,那就让我们下水去游泳吧,今天兔姐姐要看看哪只兔子用的方法游得最快!” 3、请个别幼儿做示范,大家一起尝试练习。 “这只小兔子的办法游得可快拉,我们一起来学学吧!” 4、游戏:水球大战,通过游戏培养幼儿相互合作、相互探讨解决问题的优良品质。
教学过程一、导入教师:同学们,今天老师要带领大家到东北地区,去欣赏东北民歌。二、新课教学1、教师:关东支脉音乐的体裁形式和风格特点与齐鲁燕赵支脉有许多相同之处,但又形成了自身的特点。接下来我们通过几首有代表性的作品来找出关东支脉音乐的风格特点。2、教师播放《月牙儿五更》,请学生思考这首歌曲属于音乐民歌中的哪一种。学生回答回忆上节的知识。3、教师:大家能不能说出这首《月牙儿五更》是由什么乐器演奏的呢?学生回答。教师:板胡是我国弓弦乐器。音箱不是蒙以皮革,而是盖上薄的木板或椰壳,形似碗状,琴干琴弓比二胡粗;音色高亢嘹亮。下面我们来听两段音乐,请大家分辨一下是二胡的音色还是板胡的音色。学生回答。4、教师:下面,老师给大家介绍一位男高音歌唱家郭颂,郭颂演唱了很多优秀的民歌,我们来欣赏一首由他演唱的《月牙儿五更》。学生欣赏乐曲教师: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很多器乐作品都源于优秀的民歌,民歌是我们源于创作的源泉。让学生了解民歌是音乐创作的源泉。三、课堂小结教师:同学们,今天这节课我们欣赏了关东支脉地区的音乐,我们了解了它的风格特点,也了解了很多的音乐创作都来源于民歌。希望在课下,同学们能够多去了解欣赏民歌,让民歌的灿烂文化一直发扬光大。
教学目标:欣赏《月牙儿五更》器乐和声乐曲各有什么特点?教学重、难点1、重点:欣赏《月牙儿五更》,感受民歌改编的器乐作品。2、难点:比较《月牙儿五更》器乐和声乐表现形式的特点。教学过程:一、导入1、根据课题《神州音韵》,导入我国幅员辽阔,拥有多样的地形地貌和复杂的地理环境。同时,我国还是个拥有五十六个民族的大家庭,人们在生活中创造了丰富多彩的民族民间音乐。本节课,我们所学习的音乐都是我们国家的民族音乐。2、同学们对我国的民歌有多少了解?同学讨论,老师补充。二、欣赏《月牙儿五更》1、本节所欣赏的是板胡独奏《月牙儿五更》,所以先了解乐器板胡,看图片,了解板胡的构造。2、聆听与思考:很多优秀的民歌被作曲家改编成了器乐曲,试比较《月牙儿五更》器乐和声乐表现形式各有什么特点?三、结束希望同学们在以后的生活中多了解、喜爱我们的民族音乐,感受民族音乐的独特魅力。
二、活动方式:班长、团支书主持,全体学生参与 三、活动过程: 1、全体起立,奏国歌。 2、男女主持人主持 3、图片:日本侵略者在华犯下的滔天罪证。 4、图片:见证前段时间在中国掀起的反日浪潮。 5、学生发言讨论“如何正确、理性地看待前段时间的反日情绪?” 6、学生发言讨论“我们中学生应该怎样去爱国?” 7、班主任老师作班会总结。 8、学生合唱《歌唱祖国》。
教学过程:一、导入1、听《年轻的朋友来相会》,导入新课。今天,我们要学一首校园歌曲《校园的早晨》。二、歌曲简析、乐理、节奏1、三段式A8 + B12 + A142、反复跳跃记号3、弱位起音、切分音4、︱0ⅹ ⅹⅹ ⅹ ⅹⅹ∣ ︴ 0 ⅹ ⅹ ⅹ ⅹ ∣ 三、学唱歌曲1、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校园的早晨》,听一听并思考:这首歌曲描述的是哪里的场景,表达怎样的情绪?2、有感情地朗读歌词。师:哪位学生用刚才这位同学所说的情感来读第一段歌词。 3、重点学唱第一段简单的练声出示歌谱示范歌唱第一段,边弹边唱。逐句教唱,讲授重点、难点乐句,并加强练习。师:因为我们这首歌是以校园生活为素材的,所以出现很多强位上的休止,使音乐显得活泼可爱。学生齐唱第一段,老师伴奏。 打节奏要清晰,打的声音不要太大。4、学唱第二段(1)分句指导歌唱(同上)。(2)重点练唱:有强位休止符的乐句;有切分音的乐句。(3)学生齐唱第二段,老师伴奏。5、学唱第三段(1)重点学唱最后一句,齐唱第三段。
教学进程:一, 组织教学课前律动。二, 新课教学1. 导入。师:设计情景。(出示跳舞场面。播放《校园圆舞曲》)2. 初听乐曲。听的过程中,教师出示几个问题,让学生边听,边思考。A:你听到了什么?B:有哪些很有规律的声音?3. 师生交流( 学生之间交流)。生:听到了……有……很有规律的声音。师:在多媒体中依次播放出有规律的声音,让学生体会。师启发:跳舞的心情是怎样的? ——它们是怎样来表达它们的心情的?生:活泼欢快的……师:跳舞时的愉快心情,乐曲中是用哪一种风格的音乐来表现的。生:活泼富于动感。4. 欣赏主旋律。5. 人声打击乐伴奏(用拍手,踏脚)。用节奏模仿跳舞,为主旋律伴奏。6. 小组创作,表演。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个性进行创作性的表演。如:试着弹一弹主旋律,为这段旋律编一段小故事,创编一段节奏,配一段歌词。7. 复听乐曲,集体表演。A:电子琴表演。B:听到特殊的声音拍打桌子。C:活泼的轻轻跺脚。D:抒情的轻轻晃动身体。
教学过程:一、导入。1、你们还记得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开幕式的一个片段,《春江花月夜》吗?你知道演员唱的是什么曲种吗?你知道演员念的是什么诗句吗?2、为什么奥运会开幕式为什么选择昆曲,而不选择京剧之类的?(昆曲被誉为世界三大戏曲的源头之一,是我国传统戏曲中最古老的剧种之一,也是我国传统文化艺术,特别是戏曲艺术中的珍品,被称为“百戏之祖”。昆剧是中国戏曲史上具有最完整表演体系的剧种,因此,更古老的昆曲更有资格成为中华雅文化的标志性符号而亮相在奥运会开闭幕式上,让世界为之惊艳。于是一个是人类体魄美的极限,另一个是人类精神美的极致——奥运与昆曲,这两种不搭界的东西,在第29届奥运会人文奥运理念的催化下,在2008年的北京有一次破天荒的因缘际会。
一、导入由《牡丹亭》的流传及影响谈起,以引起学生的兴趣。(《红楼梦》第二十三回,林黛玉听贾府家庭戏班小演员唱《牡丹亭?游园惊梦》,从“不觉点头自叹”,到“心动神摇”,再到“越发如醉如痴”, 受到强烈感染。)这段曲文,抒发的正是杜丽娘青春苦闷的内心激情。鹤睫《红楼本事诗》:“隔墙人唱《牡丹亭》,曲中写出侬心事。”林黛玉和杜丽娘.都出身于宦族,有着相似的生活遭遇,所以,在此出曲文艺术魅力的强烈感染下,自然深有同感,迸发出共鸣。在这部戏剧问世之后,立刻广为流传,产生了巨大影响,以至“家传户诵,几令西厢减价”。由于剧中深刻地揭示了那个时代中青年女性的普遍处境,因此尤其受到她们的青睐。万历年间,江南才女冯小青曾在幽居水阁的凄寂生活中写下这样的诗句:“冷雨幽窗不可听,挑灯闲看牡丹亭。人间亦有痴于我,岂独伤心是小青。”表达了她心中强烈的共鸣。与汤显祖同时代的戏剧家沈璟曾将此剧改编,以适合昆腔的演唱形式。现代戏曲大师梅兰芳曾排演昆曲《游园惊梦》,是对该剧《游园》一出最为完美的演绎。
教学过程:一、导入:你了解昆曲吗?学生讨论有关昆曲的知识。二、让我们一起走进昆剧的世界!1、昆曲剧照。2、昆剧的历史:昆曲,起源于昆山,被誉为戏曲百花园中的一支奇葩。3、昆剧的唱腔:分南、北唱腔。昆剧,是中国古老的戏曲声腔、剧种。在历史的演变过程中,昆剧曾经有“昆山腔”(简称“昆腔”)、“昆调”、“昆曲”、“南曲”、“南音”、“雅部”等各种不同的名称。一般而言,着重表达戏曲声腔时用昆山腔,表达乐曲、尤其是脱离舞台的清唱时用昆曲,而将指表演艺术的戏曲剧种,则称作昆剧。4、了解昆曲的特色:(1)曲调委婉、唱词高雅。(2)服饰隽丽、行当齐全。介绍一套服装(出示实物)。了解小生巾、护领、彩裤、厚底靴、披。(3)表演细腻、程式精美。了解“四功”指的是唱、念、做、打;“五法”指的是手、眼、身、法、步。三、学唱昆曲。1、欣赏《牡丹亭》片段:丫鬟学老师一段:“关关雎鸠……”2、学习《牡丹亭》片段:学习一句念白:春香,不到园林,怎知春色如许。
活动目标: 1、乐于为集体服务,萌发做值日生的自豪感。 2、了解值日生应该做那些事情。 3、掌握收拾、整理的基本技能,养成做事细致、有条理地好习惯。 活动准备: 1、搜集幼儿在一日生活中帮着收拾整理、玩具、图书、桌椅、摆放碗筷、扫地等有关值日生工作方面的照片。
规则意识及执行规则意识能力不仅影响幼小衔接的社会性,也将影响一个人终身适应社会的程度。所以规则意识及规则执行能力的培养是社会性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可以缓解幼小衔接的坡度,还将使孩子终身受益。 新纲要中提出,理解并遵守日常生活中的基本的社会行为规则,并要求教师在共同的生活中以多种方式引导幼儿认识、体验并理解基本的社会行为规则,学习自律和尊重他人。可见,规则是保证幼儿愉快生活、交往、学习的前提,对大班幼儿进行执行规则能力的培养,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引入课题。 (二)幼儿自由排图讲述。 1.发给幼儿每人四张图片。师:这里有几张图片?每张图片讲什么? 2.师:请你们把图片排好顺序,编成一个故事。 3.幼儿排图讲述,教师巡回引导。
教学目标: 1、为全面推动我校安全教育工作,杜绝学生溺水伤亡事故的发生。 2、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学习防汛、防溺水的有关知识,在学习中提高自救自护的能力。 3、初步了解防汛、防溺水安全的有关内容,要求每一个学生提高安全意识。 4、学习后,能改变自己在生活中不遵守溺水安全的不良习惯,提高对生活中违反安全原则的行为的辨别能力。 教学重点:学习了解防汛、防溺水方面的基本知识,培养防范能力。
活动准备: 1、提前考察好幼儿园附近一个较大的社区。 2、调查表、笔人手一份;照相机一部。 3、教师教学资源《我们的社区》。 活动过程: 1、交流讨论有关社区的问题,梳理已有经验。 请幼儿说说自己居住的社区里都有什么?是做什么用的? 2、一起制定调查计划,明确参观调查的任务。
1、学习儿歌"小孩小孩真爱玩儿歌资料:小孩小孩真爱玩,摸摸这,摸摸那,摸摸××跑回来。 2、介绍游戏玩法教师和幼儿共同念儿歌,听到教师指定方向后再向指定方向跑或走。 提出游戏要求: (1)听清楚教师在游戏中的指令。 (2)在奔跑的时候不要撞到同伴。 (3)摸完东西,要立刻回到教师身边。
1.皮球若干,奖牌若干。 2.记录表一张,上有圆、半圆标志;每个幼儿有自己的标记。 活动过程 1.玩游戏“传球接力赛”,引导幼儿感受成功与失败的不同心情。 ★教师讲解游戏玩法:幼儿分成若干小组站成一竖排,每人举起双手到头顶依次传球,先传完的小组为胜利组。 ★教师组织幼儿进行比赛,确定冠军小组。 ★教师给获胜的幼儿发奖牌。 ★教师:胜利的小朋友现在有什么感觉?失败的小朋友有什么想法? ★幼儿表达自己对成功、失败的感受。 自评:在这个环节上,发现幼儿对开始的竞争游戏很有兴致玩得好象意犹未尽。对成功和失败的体验谈得不是很多。
2.通过活动懂得不乱扔垃圾。准备:木偶(小兔,小猴)糖若干过程: (一)导入部分:1.宝宝:你想到那里去玩?妈妈带你去(幼儿自由讲)2.律动:跟着妈妈走走(边开边自由讲讲看到了什么?可讲教室环境) 公园到了,我们到草地上坐会。 (二)基本部分
活动名称:健康宝塔 活动目标:1、了解合理的饮食营养结构。 2、为自己设计营养菜谱。 活动准备:合理膳食示意图 活动过程: 1、你最喜欢吃什么?(幼儿自由发言) 2、你觉得哪些东西应该多吃,哪些应该少吃?怎样最合适? 3、每天吃的东西就像宝塔一样,最底层的要多吃,最上面一层要尽量少吃。(观看示意图) 4、吃的最多的应该是什么?(米饭、馒头、面包等) 这些是粗粮做的食物,吃了就会有力气。 5、排在第二的是什么?(蔬菜、水果) 6、接下来又是什么?(牛奶、鸡蛋、鱼肉不能吃太多) 7、吃的最少的是什么?(油炸食品、碳酸饮料等) 8、小结:看了营养宝塔,我们知道了哪些应该多吃,应该有一个合理的膳食搭配。
2、能较清楚地表达自己喜欢的民族风俗。 3、萌发幼儿对不同民族风俗的喜爱。 活动准备:民族风俗资料、《好大一个家》书本等 活动过程:1、感知欣赏: (1)、幼儿选择观看幻灯片、图书。
二、 活动目的: 1、 培养幼儿爱祖国、爱妈妈、爱同伴的情感。并能主动帮助需要帮助的人。 2、 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以及与人交往协调的能力。 3、 通过本次活动,让幼儿知道微笑是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种表情,让幼儿懂得微笑的重要性。 三、 动准备: 1、 4个图形娃娃的头饰 2、 课件:《各行各业图片》各种图片若干 3、 录音机、磁带:《歌声与微笑》 活动过程: 1、 请戴头饰的小朋友出来,吸引幼儿的注意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