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略海洋——中国篇】材料一 十一至十三世纪,印度洋已成了大宋商船的天下。……宋朝从海上贸易中抽税近二百万贯,以百分之十的税率计算,可以推算出,宋代每年的进出口总额约为二千万贯。……一位宋朝诗人写过一首描述泉州港贸易的诗:“苍官影里三洲路,涨海声中万国商!”——吴钓《宋代:中国的大航海时代》(1)由材料一及所学知识,写出宋朝管理海外贸易的机构的名称。促使宋朝“大航海时代”来临的技术原因是什么?(2分)材料二 御外之道,莫切于海防;海防之要,莫重于水师。——1874年《江苏巡抚吴元柄奏议》(2)早在1684年,康熙帝为巩固东南海防采取了什么措施?与材料二吴元炳“重于水师”的奏议相对应,洋务派是如何做的?(2分)
材料一:“中国代表团是求团结而不是来吵架的,……全世界愿意和平的国家和人民期待着我们的会议能为扩大和平区域和建立集体和平有所贡献。”--周恩来在万隆会议上的演说 材料二:美国前总统尼克松在一份对外报告中说:“如果没有(中国)这个拥有七亿多人民的国家出力量,要建立稳定和持久的国际秩序是不可设想的。”美国孤立中国政策的失败,以及美国与苏联争霸的需要,都使美国不得不考虑改善与中国的关系。--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 材料三:“国家在必要时得设立特别行政区,在特别行政区内实行的制度按照具体情况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法律规定。”--198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三十一条
材料二 二战后,为实现欧洲复兴,并增大在美苏两极格局中的发言权.欧洲各国摒弃前嫌,走上联合之路.法德两国共同推动的欧洲联合,一直到现在对整个欧洲都有强大的吸引力.(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说明欧洲走上联合之路的原因.欧洲国家建立的联合组织是什么? 材料三 2001年“九一一事件”发生后,全球反恐斗争面临严峻的形势.在此形势下,美国不得不顺应多极化的发展趋势,主动寻求与联合国和国际社会的合作,特别是与中国和俄罗斯的合作,从而在国际反恐问题上达成了一定共识,有力的打击了国际恐怖势力.﹣川教版《世界历史》九年级(下)(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当今世界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请你为解决这些问题献计献策.
15.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三代时期,理想中的天下是一个以华夏为中心的政治共同体。春秋时期,华夏大地上出现了多个政治实体并存的格局,身处乱象时代的孔子并未动摇对“天下共主”的追求,而是在规划井指点着中国历史如何重新通向大一统。——摘编自闾小波《共识依赖:中华政治共识之传承与更张》材料二追始皇吞并六国,统一宇内,统治时期虽极短促,于“古人之道法,无不革除,后世之治术,悉已创导。”——摘编自王亚南《中国官僚政治研究》材料三清代的雍正皇帝曾说,“中国之一统,始于秦。塞外之一统,始于元,而极盛于我朝”。——摘编自刘晓东《“华夷一家”与新的“大一统”)请回答: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三代”是哪三代?身处乱象时代的孔子提出的政治主张及其政治目的分别是什么? (2)材料二中的“始皇”是谁?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该材料反映的历史事件及其影响。
38.在世界文明坐标中确立中国符号,融入中国元素,是增强民族自信,提升国家“软实力”的重要途径。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北辰:北极星),居其所而众星拱(拱:围绕)之。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论语·为政》(1)材料一是哪位思想家的言论?(1分)他是哪一学派的创始人?(1分)材料二 (唐太宗)见新进士缀行而出,喜曰:“天下英雄入吾毂中(原指箭射出去所能达到的范围,后用以比喻牢笼,圈套)矣”……正所谓“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唐摭言》(2)材料二内容涉及的是哪一选官制度?(1分)这一制度诞生于什么时期?(1分)材料三 见右图(3)中国书画艺术可谓源远流长,翰墨飘香,请据图写出“书圣”王羲之的作品名称。(1分)
材料一:内战的结束意味着”战时共产主义“这种权宜之计已经失去其原有的价值,于是它立即被摒弃了。农民们拿起了武器,反对无偿的征用。……注重实际的列宁认识到让步是不可避免的。﹣﹣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材料二:罗斯福称,这是”美国国会制定的最重要、最具有深远意义的立法。“根据该法成立了”全国复兴署“……该法的中心是企图依靠国家和垄断组织联合的力量,对处于”自我毁灭性竞争“状态的企业界进行一定程度的干预……缓和阶段矛盾,实现罗斯福领导全国”合作“的意图。﹣﹣齐世荣主编《世界史。现代卷》
【活动二】读齐鲁历史,晓儒学发展作为齐鲁文化核心的儒学产生于春秋时期的鲁国,由孔子开创,孟子等继往开来,秦始皇统一天下后,儒学崇尚仁义的思想观点并不被秦始皇所重视,反而制造了“焚书坑儒”的文化劫难。汉武帝在位时采纳儒生董仲舒的建议,最终莫定了儒学的正统地位。(2)依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儒学”的核心思想是什十么?汉武帝采纳了董仲舒的什么建议“最终奠定了儒学的正统地位”?
材料一:如图一。(1)材料一中反映的两次会议使帝国主义列强在一战后形成了什么体系?这一体系能否长久存在下去?材料二:法西斯侵略者发动的侵略战争是人类历史上一场前所未有的浩劫,包括苏联和中国在内的60多个国家,近20亿人被卷入这场战争。在那场正义与邪恶殊死搏斗的战争中,全世界爱好和平的国家和人民团结一致。英勇奋战,用鲜血和生命捍卫了人类的尊严,赢得了世界和平。(2)据材料二,请写出二战中全世界爱好和平的国家和人民为彻底打败法西斯在华盛顿共同签署的文件名称是什么?
16. 大唐以博大的胸襟迎接世界各地的客人,显示了高度的自信和恢弘的气度。观看下面图片并阅读相关文字介绍,回答问题。陕西乾县唐朝章怀太子墓壁画《客使图》(部分)该壁画展现了三名唐朝官员(左)在接见外国使节的场景。这些使节可能来自拜占廷帝国、朝鮮和西伯利亚,他们在向唐朝的代表表达敬意。唐朝是一个国际性的时代。政府专门设置了鸿胪(lú)寺来接待各国的使者;推行与邻国之间的朝贡关系,即邻国及其民众要经常向大唐献上贡品并行叩头之礼一一在皇帝面前下跪,以前额触地,唐朝回报进贡国家奢华的礼物。据记载,唐朝曾在大明宫麟德殿宴请过7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宾客。天竺(今印度、巴基斯坦)及骠国(今缅甸)、真腊(今柬埔寨)、林邑(今越南)、室利佛逝(今苏门答腊),西城和中亚各国,西方的拜占廷(东罗马)、波斯(今伊朗)、大食哈里发帝国(阿拉伯)等均有使节来到大唐。长安城内到处可见来自世界各国的商旅、僧侣和留学生。
【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材料一 故宫博物院与凤凰卫视联合宣布,《清明上河图》高科技艺术互动展演即将完成,这件国宝级作品将从纸上立体起来,于2018年春夏与观众见面。﹣﹣中国青年报 ( 2018年03月06日 08 版)(1)观察这幅名画,你能感受到我国古代哪个朝代怎样的社会信息?
26. 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已有两千多年的发展历史,“大一统”情怀成为维系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的牢固纽带。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华夏民族大一统的国家伟业到了汉武帝时代,完成了从地理空间到精神空间的整合与凝聚,正是这个伟大而充满凝聚力的民族共同体,承载着中华文明古往今来的生生不息。2000多年来的中国历尽沧桑,也曾战乱分裂,但是不管危机多么深重,由秦汉帝国开创的这一民族共同体总是能够重新走上统一、安定的大道,重现勃勃生机。——翦伯赞《中国史十五讲》(1)开创“华夏民族大一统的国家伟业”的是谁?汉武帝为实现“从地理空间到精神空间的整合与凝聚”,在政治和思想方面分别采取了什么措施?
材料一:英国历史年表(部分) 1688年 发动“光荣革命” 1689年 通过《权利法案》 1785年 瓦特改良的蒸汽机投入使用 1825年 史蒂芬孙的蒸汽机车试车成功(1)该年表反映了英国哪两大历史事件?简述这两大历史事件对世界的影响。
材料三 欧洲著名城市规划家罗斯穆森认为“整个北京城乃至世界的奇观之一,它的(平面布局)匀称而明朗,是一个卓越的纪念物,一个伟大文明的顶峰。”﹣﹣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历史》七年级下册(3)除北京城外,列举我国古代工程领域另外两项“世界的奇观”。 材料四 现代世界文明赖以建立的基本发明创造,有一半以上来源于中国……曾经改变了世界,直到15世纪以前,中国的科学技术在世界上保持了千年的领先地位!﹣﹣坦普尔《中国﹣﹣发明创造的国度》(4)“改变了世界”的中国发明有哪些?
材料三 美国内战是两种不同制度之间矛盾与冲突的结果,也是一场维护国家主权完整的战争。如果主权完整得不到维护,领 上得不到统一,资本主义制度就难以一统美国天下,工业化就会推迟。如果美国分裂成了两个或者更多的国家,或者北方没有赢得胜利,美国就不可能成为20世纪世界第一强国。——《大国崛起解说词》(3)说出材料三中“两种不同制度”分别指什么?依据材料三,说出美国内战在美国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3分)(4)结合以上材料和所学知识,请谈谈你对国家统一与分裂的认识。 (1分)
【顺时而变的孙中山】孙中山的一生就是“不断在挫折中修正自己”的一生。如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他从一个“社会改良者”逐渐转变为一个“民主革命者”,实现了一次伟大的转变。(1)分析促进孙中山从“社会改良者”逐渐转变为一个“民主革命者”的社会背景。
2016年,我国农业部发布《关于推进马铃薯产业开发的指导意见》,推进马铃薯主粮化战略。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根据如图,写出马铃薯传入欧洲所经过的大洋,并指出马铃薯走向世界最初源于哪一历史事件。(2)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根据相关链接,说说美国的做法对我国推进马铃薯产业开发有哪些启发。【相关链接】1939年美国出台《市场推广法案》,依据法案成立了国家马铃薯委员会,进行贸易立法和纠纷的解决;各州根据不同的气候和土壤条件,选择种植不同用途的马铃薯;专门成立研究中心,进行新品种培育、深加工处理、化肥农药使用量、节水等研究。
(1)以下表述,与材料一信息一致的,请在答题卡上相应的括号内划“√”;违背了材料信息的,请在相应的括号内划“×”;材料信息没有涉及的,请在括号内划“○”。(4分)①新中国的外交政策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②新中国成立初期,团结亚、非、拉美国家是我国外交的重点。( )③美蒋特务制造了企图谋害周恩来等中国代表的“克什米尔公主号事件”。()④20世纪70年代, 我国结束了同美国、日本长期对立的僵局,实现了关系正常化。( )
26.材料一 经过一番辛苦打造,由王室宗亲建立的诸侯国对周王室的向心力大大加强,同时也建立起一种类似后来的中央与地方的关系.----《细讲中国历史丛书.西周史》材料二 秦兼天下,建皇帝号,立百官之职.汉因循而不革,明简易,随时宜也.----《汉书》卷十九《百官宫卿表》中国君主专制就本质而言非常原始,却与一个受过教育的“现代”官僚队伍(文官)并存.----费尔南.布罗代尔《文明史》 材料三 秦汉时期,城乡地位极为崇高.拜相时,皇帝要施大礼,因此才有“拜相”一说,然而到了明太祖朱元璋,竟把丞相给废除了,从此丞相在中国就成了一个历史名词.----《古老中国的发展传奇》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据材料一指出西周在政治上推行什么制度?这种制度有什么积极作用?(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秦的“百官之职”中负责检察的官职名称.材料中“受过教育的‘现代’官僚队伍”是通过考试而产生的,这种考试应开始于何时?(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朱元璋废除丞相的主要目的.(4)综合上述材料我们可以看出: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发展呈现出专制主义统治逐步加强的趋势,你认为专制主义统治不断加强的后果是什么?
栏目三:旭日东升 陈独秀1902年赴日本东京高等师范学校留学 1907年赴法国考察研究蔡元培1902年赴日本考察 1907年赴德国访问 1912年赴德国菜比锡大学留学胡适1910年赴美国留学李大钊1913年入日本早稻田大学攻读政治经济学鲁迅1902年留学日本(3)根据栏目三的材料,表格中人物为什么会成为新文化运动的领袖?概括他们在中国近代化进程中的作用.
材料一 中国代表在和会上要求收回大战期间被日本侵占的德国在山东的一切权益,和会竟不顾中国的反对和抗议,决定把德国在山东的一切非法权益移交给日本,这激起了中国人民的无比愤怒。﹣﹣岳麓版(九下)历史教科书(1)材料一中“和会”指的是哪次国际会议?“这激起了中国人民的无比愤怒”引发的爱国运动是什么?
PPT全称是PowerPoint,LFPPT为你提供免费PPT模板下载资源。让你10秒轻松搞定幻灯片制作,打造⾼颜值的丰富演示文稿素材模版合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