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活动目标:通过观察与实验,使幼儿进一步感知不同物体的弹性现象,培养幼儿观察的敏锐性。三、适用对象:5~6岁幼儿。四、活动所需资源皮球、橡筋、气球、弹簧、木块、铁片、弹性球、动物标靶、自制弹弓(每人一个)、纸制子弹等。五、活动过程:拍一拍,捏一捏,感知不同物体的弹性。幼儿自主选择一个皮球跟着音乐拍球,其中有些皮球是没有气的。诱导幼儿按一按、捏一捏有气和没有气的皮球,共同找出原因,知道皮球打了气会弹得高,原来空气也有弹性。找一找生活中有弹性的物品。(1)在一大堆物品中找出有弹性的物品(如拉一拉弹簧、橡筋、捏一捏气球、海绵等)。(2)在日常生活中还有哪些物品是有弹性的。如弹簧床、海棉枕头、沙发、床垫、吹气救生圈等。玩一玩。(1)橡筋的一端系在中指上,另一端系一只小球,并用同一只手拿着球向下投,用手掌收回小球。(2)橡筋一端系着中指,然后一只手拿着球向前投,随后收回,重复投掷,可投向目标处。(3)固定橡筋一端,另一端手拉着小球,拉到一定的距离时放手,让球反弹回去,超过固定物的高度。(4)将长橡筋的一端固定在乒乓球拍柄上,然后用球拍向上拍打小球,让小球弹上去又拉回来,反复拍打。做游戏。
2、享受听故事的乐趣。活动准备: 《借尾巴》的课件。 活动过程: 一、以讯问的口气引出课题,激发小朋友的兴趣 师:小朋友有没有见过小兔子的短尾巴啊?今天老师就给小朋友将一个关于小兔子的短尾巴的故事,小朋友想听吗? 二、师有感情的讲述故事进行提问,帮助幼儿了解动物尾巴的作用。 1、小兔子为什么想要借尾巴啊?
活动目标:1、在交流分享中认识各种家用电器的名称,感受家用电器在人们生活中的用处。2、对生活中的家用电器感兴趣。 活动准备:1、前期经验:幼儿观过商厦里的电器专柜,并实地进行观察、记录、询问。2、家用电器的录像。3、幼儿在家里寻找各种家用电器,并以图画的形式记录下来。 活动过程:一、了解家用电器的概念。1、老师使用吹风机:“这是什么?它有什么用处?它通过使用什么才工作的? (知道吹风机是通过使用电才开始工作的)2、老师小结:我们家里使用的一些能够方便我们生活、使用电的机器,我们称他们家用电器。二、介绍自己家里的家用电器。1、老师导入:你们家里面有哪些家用电器,我们一起交流一下。2、幼儿介绍自己在家里寻找到的各种家用电器。3、数数自己家里有几样家用电器,比一比谁家的家用电器多。4、老师小结:我们每家都有很多家用电器,这些不同的家用电器也有些什么用处呢?三、交流各种家用电器的用处。 播放家用电器的录像,边看边讨论。(电视机、电冰箱、洗衣机、微波炉、空调、浴霸、电饭锅、抽油烟机、轧汁机、吸尘器、电熨斗等等)1、这是什么?有什么用处?2、它们的形状、颜色一样吗?为什么要不一样?(满足人们不同的喜好)3、随机提问:你同意他的说法吗?还有什么意见?4、你们还有什么问题吗?可以提出来大家一起讨论?5、老师小结:家用电器用处可真大,它们给我们生活带来了方便。
本次活动主要引导幼儿两两合作、实验、记录,集体统计、比较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掌握科学的量沙方法,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了幼儿操作记录中的数据作用。量沙活动始终结合在运沙游戏中,游戏性与探索性恰当地结合,使幼儿探究既有兴趣,又有目标。活动目标:1、激发幼儿的探究兴趣,让幼儿在探索活动中掌握运沙的科学方法。2、引导幼儿在活动中发现:用大小不同的工具来运同一堆沙,大工具运的次数少,小工具运的次数多。3、培养幼儿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活动准备:沙、大小不同的杯子、盆子、记录单、铅笔等
方法,激发幼儿对等分的兴趣。3、发展幼儿的观察能力、比较能力。活动重点:通过操作引导幼儿探索物体等分的多种方法。活动准备:绳子、剪刀、圆形、长方形、正方形若干。
活动准备:幼儿每人一份操作材料,背景图、几何图形纸4张、剪刀浆糊、巧克力糕、糖、巧克力、笔、抹布。 活动过程:小朋友很喜欢自己的妈妈,妈妈也有自己的妈妈,妈妈的妈妈叫什么?爸爸也有自己的妈妈,爸爸的妈妈叫什么?爸爸妈妈都爱自己的孩子,辛辛苦苦把自己的孩子养大。熊妈妈有两张圆形纸,两张圆形纸一样大。她拿一张给两只小熊,要小熊把圆形纸分成一样大小的两份,一份给奶奶,一分给外婆。小朋友猜一猜,两只小熊用什么办法分这张纸?幼儿讲述
2.并初步感知钱币的换算关系。3.能将自己的活动过程清楚正确地填写在表格中,初步感知用表格的好处。4.会做文明顾客,爱惜商品,轻拿轻放。活动准备:1.场景布置:①银行,分有四个窗口,分别巾上1元、2元、5元、10元标志。②超市:商品上分别贴上以1—9不同价格的标签。2.钱币:1元、2元、5元、10元若干。3.铅笔、实物投影仪。
2、更进一步得理解数数。 注意:在数物时的手不要遮住图案 ,最好是用小木棍,或时有一定长度的东西来带领幼儿按物数数。 活动准备:1、一张图,上有20个苹果 、15个梨 、10个香蕉,按每排5个用排列法排列 2、卡纸做的奖品彩色小苹果、香蕉、梨图案小勋章数个。 活动过程: 教师:小朋友们好,你们喜欢吃水果吗? 幼儿;喜欢。 教:那有些什么水果呢? 幼:苹果、香蕉、杏、还有....。 教:那么多,,哦那天水果王国给我送来了
活动重点:能大胆想象剪出不同变化的“春”字 活动难点:初步理解减法的含义 材料与环境创设: 1、幼儿已经学会剪“春”字 2、工具:剪刀、固体胶、手工纸(每人数量不同)方形铅画纸 3、5以内的减法题(人手一份) 活动过程: 一、活动导入: 1、今天,春姑娘给我们带来了许多的纸,看看春姑娘都带来是什么颜色的纸?那绿色代表什么? 2、今天春姑娘又要请你们剪“春”,上次你剪“春”字的时候,“春风”遇到了谁?
活动准备 1、教具准备:三种排列规律的范例条各一(○□○□○□;○□□○□□○□□;○□△○□△○□△);“奇妙的书”课件(封面是彩虹,从第一页到第七页依次是一颗红色的草莓、两只橙色的橘子、三根黄色的香蕉、四只绿色的西瓜、五只青色的苹果、六颗蓝色的梅子、七串紫色的葡萄:图片几组(从儿童到少年到成人再到老年人;从树芽到小树再到大树;从鸡蛋到小鸡再到母鸡,等等)。2、学具准备:操作纸、记号笔、三角形、圆形、正方形各若干。 活动过程一、开始部分 谈话导人:小朋友有没有发现,今天我们座位排列的顺序有什么特别的地方?(一个男孩、一个女孩)有一组图形宝宝排列的顺序和我们很相似,我们一起来看看它们是谁。
活动目标:1.尝试运用序数的经验寻找座位。2.在游戏情境中,积累看电影的相关经验。 活动设计:(一)导入 今天,我想邀请你们一起去小剧场看电影。1、交流看电影的经验。 重点提问:电影院的座位可以随便坐吗?为什么? 小结:电影院的座位是不能随便坐的,要根据电影票上的数字找座位,前面的数字表示第几排,后面的数字表示座位号,每张电影票代表一个座位。
活动目标: 1、探索发现将数字10分成两个部分时,可以有不同的结果,并能分出10的所有组数。 2、能够在观察的基础上,分析比较多组分和记录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并能用符号表示,体验互换、互补关系。 3、在游戏活动中巩固10以内数的组成,体验参与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保龄球若干 记录表 皮球 投影仪 奖品 抽奖箱 活动过程:一、幼儿游戏,记录结果 1、引题:乐乐保龄球馆今天开业了,你们想不想去尝试一下?我们先来看看这张记分表,它能告诉我们什么? 2、介绍规则:等会三个小朋友一组,请你们商量一下谁先玩,谁记录,谁捡球,商量好了到老师地方领一张记录表,请你看清楚记录表的左上角是数字几,就到几号保龄球馆玩。 3、游戏与记录
活动准备: 1、大棋谱两副,黑白棋子若干。 2、红、黄、绿、紫队标志一份,每队准备一副棋谱,若干黑白子。 3、数字卡片“6”以内加减算式若干。 活动过程: 一、分队推选小队长 “分成四队,每队4个孩子,自己选出小队长” 二、黑白棋对抗赛 1、规则:每队选2名小队员先后参加比赛,第一名队员用黑子,第二名队员用白子,要求黑子和白子合起来我给你的数。 2、幼儿比赛,教师总结比赛情况。
2、能按顺序进行操作,初步感知数的互补关系。 3、专心自己的操作活动,初步学习检查自己的活动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幼儿学习过5以内个数的组成 2、物质准备:教具:小鱼六条,记录纸,笔 学具:(1)小篓子若干,内放数量为6的小鱼片片,记录纸,笔。 (2)6个玩具串在一根绳子上,记录单,笔。 (3)《幼儿用书》38-39页,彩色笔若干。活动过程:一. 小鱼游走了 1、教师出示一群小鱼:河里游来了一群小鱼,你知道一共有几条小鱼吗?引导幼儿将小于排成一排,并数出和记录总数 2、教师将一条小鱼拿开放在面前:几条小鱼游走了?现在小鱼分成了两份,每一份是几条?引导幼儿根据小鱼的位置说一说小鱼分成了1和5,并记录。 3、请个别幼儿移动小鱼,引导幼儿继续按小鱼的位置进行分合并记录
1、在逛超市活动中学习6以内的加减运算。2、鼓励幼儿积极参加“逛书店”的游戏活动,理解“付钱”和“找钱”的关系。3.能将自己的活动过程清楚正确地填写在表格中,初步感知用表格的好处。4.能相互协作,做文明顾客。活动准备:1、各种各样的书,上面标有价格。2、若干二元币、一元币。
2.发展幼儿的观察力、空间想象能力。准备:1.幼儿每人一个小筐子,筐内有乒乓球、圆片纸、铅笔、操作材料各一。2.教师演示用的大范例,教室内角落放有球体形状的物体。过程:1.请幼儿拿乒乓球,从上(下)面、前(后)面、左(右)边等方向看乒乓球是什么形状的。请幼儿观察后回答。教师小结:乒乓球从各个方向看,它都是圆的。2.请幼儿拿圆片纸,比较圆片纸和乒乓球的不同,进一步了解球体的特征。
2、掌握序数词,会用第几准确地表示物体在序列中的位置。认真听清楚各项活动的规则,用过的物品能归还原处。材料准备:1、幼儿人手一本《幼儿园课程指导.数学》。2、小黑板一块,粉笔若干。投影仪活动过程:
一、手指练习儿歌(伸出右手带动作表示)1122伸伸手,3344点点头,5566弯弯腰,7788扭一扭,9900抬抬腿,动腿,动手和动口。二、 0的认识:0代表什么?0代表什么也没有。顺口溜:0的性格很活跃,自然数离不开0。10离开了0,就变成了1(制作小卡片10 0 1)20离开了0,就变成了2(制作小卡片20 0 2)30离开了0,就变成了3(制作小卡片30 0 3)40离开了0,就变成了4(制作小卡片40 0 4)50离开了0,就变成了5(制作小卡片50 0 5)60离开了0,就变成了6(制作小卡片60 0 6)70离开了0,就变成了7(制作小卡片70 0 7)80离开了0,就变成了8(制作小卡片80 0 8)90离开了0,就变成了9(制作小卡片90 0 9)三、 5的组成图:1 ●○○○○ 4 14=5 1 4 52 ●●○○○ 3 23=5 2 3 5 3 ●●●○○ 2 32=5 3 2 54 ●●●●○ 1 41=5 4 1 5 5 ●●●●● 0 50=5 5 0 5
为了解决幼儿的实际问题和困难,我们以门牌号码为切入口,将幼儿的知识储备进行挖掘、梳理和提升,结合幼儿的实际生活设计了《楼房与号码》这一数学活动,揭示数字和住址之间的联系,引导幼儿主动将数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从生活出发,激发幼儿学习数学的兴趣,让幼儿深刻体会到生活离不开数学,数学是解决生活问题的钥匙,从而增强学习数学的趣味性,正是幼儿园数学教学的价值取向。教学目标:1、在探索操作中尝试发现门牌号码的表示方法和排列规律。2、在主动学习中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积累相关的生活经验。3、能主动发现生活中的数学,体验在生活中学习数学的乐趣。教学准备:材料:纸盒做的楼房材料人手一份,门牌插卡(用不同颜色区别层与间的数字)人手一份,多媒体课件,写有具体地址的信封若干,人物图像若干,彩色胶带卷(用于标示楼房位置)。环境:多媒体、幼儿操作学习的场地、桌椅、地垫人手一块。幼儿:一定的生活经验,了解自己的家庭住址。
2.发展幼儿的观察力,培养幼儿简单的推理能力。 3.感知十二生肖所包括的12种动物、十二生肖的排列顺序,感知、了解十二生肖一年一种属相,12年一个轮回的规律。 活动准备: 1.教具:自制生肖钟、山洞大山的图片。 2.学具:蛋糕盒制作的钟面、十二生肖的图片.胶水等 3.知识准备:幼儿认识时钟。 活动重点:幼儿知道十二生肖的排列顺序。 活动难点:知道十二生肖每12年轮回一次。 活动过程: 一、导入 出示生肖钟,引出课题,激发幼儿兴趣。 二、展开 1.了解十二生肖的12种动物,简单的感知其排列顺序,理解其含义。 (1)请幼儿说出钟面上有多少种动物,为什么?我们来数一数,看看是不是12种。从哪开始数呢?老鼠第一?谁第二?谁第六?小兔第几? (2)小朋友当中有没有属“小老鼠”的?为什么说自己是属“小老鼠”的?(引出“属相”一词,丰富幼儿词汇)小朋友还知道有什么属相?
PPT全称是PowerPoint,LFPPT为你提供免费PPT模板下载资源。让你10秒轻松搞定幻灯片制作,打造⾼颜值的丰富演示文稿素材模版合集。